第34章

  【再次闭环。】
  原来人性还能这么利用。
  陈平再度看到新办法。
  这就是秦二定下奴籍归贱的原因!
  比起直接将异族俘虏转为秦民,靠自己“努力”争取到的地位显然更加珍贵。
  而那些学不会、或是不肯学的俘虏,就不能拥有后代。
  如此绝户毒计隐藏在奴籍归贱下,就变成了俘虏“自己不努力”所以才会绝后。
  而有后的新秦人比老秦人还要拥护华夏论。
  用不了多久华夏论就将成为任何人、甚至任何帝王都无法撼动的圣言。
  帝王也没必要去推翻华夏论。
  因为华夏论承认后世的王朝都是正统。
  此为万世阳谋。
  ………
  考官吏。
  嬴云曼知道这三个字并不会引起秦人的注意。
  因为秦朝本来就有小官试和大官试。
  通过考试当官吏在秦朝很常见。
  只不过小官试是地方官员自己组织,极其不利于中央集权,嬴云曼必然要将这项权利收归中央。
  收回来就是科举了。
  不过嬴云曼肯定不会完全套用科举,她了解八股取士的危害。
  ………
  韩信微微颔首。
  新秦人热衷于考边疆的官吏,设郡的速度就会加快。
  所以要尽量抓更多活着的奴隶。
  可军功爵制是以敌人首级计算军功。
  ——不过君上改革了军功爵制。
  从他和李信的封王来看,新军功应是将疆域和俘虏的人口计算其中。
  【为了确保新秦人对大秦是拥护而不是憎恶,秦二还对奴隶制度作出了改进。】
  【比如奴隶不听管教应当上报官府处理或申请更换奴隶,但任何人不得对奴隶动用私刑;如果奴隶无故死亡,主人会被贬为奴隶;不得与奴隶发生关系,否则主人会被判刑等等。】
  【看到私刑定义的时候我都惊呆了,不给充足的食物和水算虐待也就算了,连生病了不给治、工作量太大、没有住处和足够的休息时间也算!】
  【又是超出时代的人文关怀。】
  【私刑的处置是反制:你怎么虐待奴隶的,监狱就怎么虐待你,反正你看着办呗。】
  【还有定期的官府回访,免得主人阻止奴隶报官(阻止奴隶报官罪加三等)。】
  “我家自己都吃不饱,怎么保证奴隶能吃饱?”
  立即就有小奴隶主坐不住了。
  “但十年后不用再交三赋。”
  小奴隶主又坐下了。
  不仅户主及其家人需要交纳三赋,奴隶也得交。
  如果这些能省下来,让全家包括奴隶吃饱就不困难了。
  至于其他的限制,现在也能做到——
  奴隶对于小奴隶主而言是重要的牲口,谁家牛生病了不给治、不让休息、让它早早就累死了?
  所以对秦二这些政策不满的还是大奴隶主。
  但大秦一统不久,这些大奴隶主还没成气候,想杀秦二的人很多,敢在始皇帝治下对秦二动手的……没有。
  【说人文关怀的就辱人文关怀了,奴隶制度说到底还是对劳动力的剥削。】
  【秦二世不准奴隶主伤害奴隶,是因为她把奴隶当成预备秦民看待,真正的奴隶是那些学不会秦言所以一辈子都在服苦役的俘虏。】
  【别拿现在的道德去要求几百年前的古人啊,在那个时代就是很超前。】
  【秦二都说自己有才无德了,你们吵这个没意思。】
  嬴云曼接受后世的指责。
  她接受的是现代道德观的教育,奴隶贩卖就是无德。
  她就是缺德。
  像不准奴隶主和奴隶发生关系,看似是保护奴隶,嬴云曼却非常清楚自己的目的:
  十年赎奴制,会使得大部分异族奴隶的黄金生育期缩减十年。
  她也不会给贱籍转民籍的人分配土地,以迫使新秦人去找有地的秦人结婚。
  甚至会制造纯种外国人智商低、基因差之类的舆论,让新秦人付出更高的代价也要去找老秦人改良血脉。
  缩减生育期加上血脉融合,足以让未来的华夏依旧以炎黄血脉为主。
  一时的缺德,是为了换取更久远的和平。
  如果她只埋头发展大秦,也能轻易开创文景之治、贞观之治这样的“盛世”。
  但这不够。
  欧洲还是会崛起,资本主义还是会给非洲、美洲带来惨痛的灾难。
  甚至华夏有可能在某些昏聩的帝王治下重演近代史的屈辱。
  那些一辈子服苦役的外国人,再惨能惨过摸不着头皮的美洲原住民、能惨过成船成船死在海上的黑人?
  甚至于迈入二十一世纪后,资本主义的枷锁还套在许多小国家头上,让世界战火连绵不绝!
  秦二不知道她的做法能不能让两千年后的世界变得更好,或许会更差也说不定。
  但她不能什么都不做。
  不然她穿越过来有什么意思?
  【打西南蛮是先斩后奏,神州南部是海军训练时顺手,匈奴是心腹大患,西域是喜迎王师。】
  【那么当秦二得知西域之西还有很多国家时,她又要怎么说服臣民继续征伐呢?】
  第24章
  【楼主!你忘了还有消失的月氏!】
  【秦二:月氏不是匈奴灭掉的吗?我只是接手匈奴打下的地盘啊。】
  【月氏后人:六。】
  先斩后奏、训练时顺手、心腹大患、喜迎王师。
  还有不知道怎么就没了的月氏。
  张良心如死水。
  他现在可太懂秦二了。
  望之不似人君。
  通过战争可以获取大量奴隶、巨额财富和广袤疆域, 在不会输的前提下,秦二怎么可能收手?
  只不过他也想看看秦二还能编出什么借口。
  刘邦也想知道答案,于是询问聪明人萧何和曹参。
  可惜连张良都猜不到, 他俩自然也只能等天幕揭晓。
  ………
  嬴政不理解。
  攻打附近的国家还需要说服臣民?
  秦二对内还是太软弱。
  他想打百越就打了, 除非战机不允许, 否则谁能阻他?
  既然有韩信这种百战不殆、政治上又无法威胁到帝王的武将, 换作他来决策, 这韩信就不用回咸阳,有多少国家灭多少国。
  【咳,月氏和匈奴一般打包算,就不要岔开话题了。】
  【首先要纠正一个误区:秦二并不是在打下西域之后才知道西域之西有国家。】
  【因为刘邦在西域各国出使了一圈,必然会提前带回消息。】
  不, 她从出生起就知道西域之西有国家。
  嬴云曼暗自纠正这个错误。
  未来她会选哪个借口来攻打西域之西?
  她也不知道。
  能想到的借口太多,一时间不知道未来的自己会选哪个。
  【秦军征伐西域时,刘邦从西域继续往西, 然后往南, 最终到了一个神奇的国度。】
  【这也不重要,这只是说明秦二的野心在攻打西域之前就已经展露出来。】
  这很重要啊!
  刘邦可太想知道所谓神奇的国度是什么地方。
  从李信和韩信的封王不难看出,区区一个西域还不足以让他封王。
  他的封王极有可能与这个神奇的国度有关!
  【现在我们再来看秦二是如何跟臣子解释继续征伐。】
  【以下纯属我编的台词, 不是史书记载啊, 不过意思是这个意思。】
  【张良:给我一个攻打大宛的理由。】
  【秦二:你听我狡辩……啊不是, 你听我解释。】
  【哈哈哈哈我喜欢楼主这种演绎!比史书好看!】
  【谢谢宝的喜欢!不过等我发完大家再发言,这段子我编好久了, 很快就发完!】
  张良:“……”
  他不喜欢。
  质疑秦二的绝对不止他一人, 否则秦二怎么可能狡、解释。
  嬴云曼也不喜欢。
  怎么能说是狡辩?
  单纯的狡辩怎么可能说得通谋圣张良。
  既然能说通张良那就是有道理。
  有道理那就是解释而不是狡辩。
  【秦二:你看, 西域诸国存在了上千年,结果五年不到就被韩信灭了。】
  【张良:这不是你干的好事吗?】
  【秦二:你说会不会在遥远的某个地方有一个西国, 某天突然就出现在大秦境外,五年内就把大秦给灭了?】
  【张良:陛下,你的被害妄想症已经如此严重了吗?】
  【秦二:你就说这种可能性存不存在吧。】
  【张良:不可能。】
  【秦二:当初继位的如果是扶苏,大秦可能已经被匈奴灭了。】
  【张良:……】
  【秦二:我保证不了后世会不会再出一个扶苏,匈奴却已经证明了,你不管它,它是真能成长到毁灭华夏文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