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但不妨碍关她是事实。
  即便秦二请求出宫, 嬴政也不会答应。
  就像他此前最重视的女儿嬴阴嫚, 也是成婚时才第一次离宫。
  嬴政并不为秦二的“叛逆”而心生不喜。
  相反, 这句“我能做得比你更好”深得他意。
  原来他培养继承人的能力没有问题。
  秦二就被他教导得很好。
  嬴云曼:……?
  从祖龙微妙的表情中读出得意后,嬴云曼差点没压住嘴角的抽搐。
  这楼主分析得真是有理有据。
  要不是她就是当事人, 她都要信了啊。
  ………
  程邈曾因性情耿直得罪了始皇帝, 入狱十年间为了早点出狱, 就对搜集的各种书体进行研究,最终创造出书写便利且易于辨认的三千个字。
  “难道是因为我此前是小隶, 这些字就被称为隶书?”
  将字呈现给陛下后,陛下不仅赦免了他的罪,还将他提升为御史。
  他的妻子与有荣焉:“太子是从你的字简化出天上的文字呢!”
  程邈不禁感慨:“太子天资聪颖,我远不能及。”
  他简化三千字花了十年,太子四岁刚学字就简化了他的字,且流传至几百年后仍在使用。
  【所以到底是几岁开始有造反意识?】
  【反正组建星火部收集信息时肯定是想造反了——这时候是七岁。】
  【我觉得还可以更早一点,四岁开始简化文字就是准备造反了。】
  【?】
  【如果秦二只是想要证明自己能比政哥强,她何必要求养济院成员对她简化的文字数字保密,并在之后用来传递情报呢?】
  【嘶,果然是造反圣体。】
  【其实不用等到简化文字,在秦二意识到“我要认字”的时候,就已经是反抗意识的体现。】
  【为什么这么说?】
  【我是认可《大秦》对秦二幼年期的处理:】
  【秦二初次出宫时看到了太多贫富尊卑下的不公——此后她一生都致力于减少这些不公,改变底层人民悲苦的命运。】
  【她又足够敏锐,四岁就能意识到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才会让李信给养济院找老师,自己混在里面一起学。】
  黔首们已经知道儒家的尊卑贵贱发展到最后,会造就“孔雀王朝”这种怪物。
  但大秦并没有到那种地步。
  他们看不懂这段用词,甚至不理解什么是“贫富尊卑下的不公”。
  但能看懂“改变底层人民悲苦的命运”。
  因为他们中绝大多数人的一生都充斥着悲苦。
  从记事开始就要劳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可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完全保证温饱,稍有天灾人祸就可能面临冻饿致死。
  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人生。
  秦二想改变他们悲苦的命运,才会免除他们的四赋与徭役?
  这是为什么?
  ………
  连陈平都想不出为什么。
  为君者善待百姓,其根源是让百姓归心,以稳固自身的统治。
  可秦二的善待太过了。
  轻徭薄赋就足以获取民心,彻底免除反而容易失去对百姓的掌控。
  陈平本以为是秦二有别的深意,只是他才学不够猜之不及。
  可后世却给出这么一个简单的理由:
  秦二想要改变底层人民的命运。
  这么做对她有什么好处?
  【你给了我很大启发,秦二后来那句“军队为保护百姓而存在”好像就是这种思想的延伸。】
  【比起“造反圣体”这种说法,我认为秦二更像是“天生圣皇”。】
  【对比秦末时其他造反的平民就不难发现:他们得势、哪怕只是暂时得势,都会忘记自己原本是平民,极其热衷于巩固权势。】
  【但秦二不同,她所有政策最终都指向保护百姓,这一点从未变过。】
  【这让我想到了张良那句让秦韩党嗑生嗑死的话。】
  【“世间不会再有你这样的君王。”】
  【造反圣体可以有很多,但天生圣皇确实只有她一个。】
  嬴云曼没想到后世对她的评价能高到这种地步。
  明明她只是在拙劣地模仿那抹红色。
  她隐晦地看了眼韩信和祖龙。
  韩信完全不在状态。
  祖龙……看不出在想什么。
  秦二认为军队为保护百姓而存在?
  嬴政无法理解这句话。
  军队分明是君王最锋利的刀剑。
  秦二善于巧言令色。
  这应该是她获取民心的话术,且相当有用——几百年后的黔首依旧视她为圣皇。
  ………
  百姓同样无法理解“军队为保护百姓而存在”这句话。
  但他们早就在得知秦二会永久免除四赋徭役时,就认定她就是圣皇。
  张良也无法理解。
  但他记下了这句“所有政策最终都指向保护百姓”。
  只凭这一句,无论秦二性情怎样恶劣,都将是他认定的君主。
  【所以秦二为什么不主动找始皇帝表明自己的能力?天生圣皇就该越早当皇帝越好。】
  【因为她是女的啊。】
  【先不说政哥会不会考虑公主当继承人,就“不祥”二字她都见不着迷信的政哥。】
  【秦二想见始皇帝并不难,李信就是很好的中间人,因此可以推断出她是不想见而非不能见。】
  【那就是秦二不信始皇帝会让公主当继承人,所以干脆不去见,这符合她的性恶论。】
  “秦二,你怎么看?”
  祖龙的不怒自威早就被嬴云曼看穿,比如现在她就很清楚,这张板着的脸下面绝对是:
  “你以为朕不会让公主当继承人,那你现在的太子身份是怎么回事?”
  她能怎么看,也只能板着脸回答:
  “儿臣低估了阿父的胸怀。”
  呵,如果没有天幕,带着“不祥”的debuff,她说服祖龙的概率会很高吗?
  【秦二可以不信,但她不能试都不去试,我认为这更像是在赌气。】
  【“你认为我不祥不见我,我为什么要主动去找你”?】
  【对,秦二不信人性但从来都不缺乏尝试的勇气。】
  【面见始皇帝展露部分能力,只要不展现野心就是无本万利。她连造反都敢想敢做,为什么不去试探始皇帝?】
  【……确实,这里用跟父亲赌气的女儿来解释更为合理。】
  【然后因为赌气,一辈子都没见到她最为推崇的父亲?】
  【她爹也因为觉得女儿不祥,一辈子不去见她啊。】
  【好吧,两个犟种。】
  【一比一复刻。】
  “儿臣因不祥而长于昭阳宫,又怎么敢主动面见阿父?”
  言犹在耳,嬴政却不是之前的心境。
  先前只觉得稚嫩的幼虎是最合格的继承人。
  可想到秦二因赌气致使两人终生不见,事实上他也是月余前才初次见到这个女儿,疏于亲情的嬴政此刻却是五味杂陈。
  嬴政子女众多,扶苏更是孝至愚孝。
  都不类他。
  唯独秦二,和他太像了。
  蕲年宫之变后,嬴政将阿母迁到雍地的萯阳宫。
  若不是茅焦冒死进谏,他也决心不再见她。
  他有茅焦进谏,秦二身边却无人劝她。
  嬴云曼否认赌气这种幼稚的评价——她又不是真把祖龙当爹。
  这月余的朝夕相处间,她确实是有一点把祖龙当成父亲看待。
  但若是一直没见面,完全没感情她又怎么会赌气?
  她就是出于谨慎,才没去见祖龙!
  【单纯因为赌气还是太幼稚了,秦二不是这种人吧?】
  【始皇帝死时秦二也就十六岁,放现在还是个未成年呢,幼稚一点情有可原。】
  【我补充一点:秦二母亲的死是积郁成疾,那为什么积郁?】
  【因为政哥觉得秦二不祥,把刚生下女儿的女人迁去了偏僻的昭阳宫……】
  【嘶……】
  【能理解秦二为什么赌气了,换我也不想主动去见始皇帝。】
  【《蒹葭自传》不被当成正史,但我个人倾向于相信它的真实性:秦二从小就不爱哭,但母亲去世的那天她哭了。】
  【好让人心疼啊。】
  蒹葭的记性就这么好吗?
  教她识字的时候可不是这样。
  嬴云曼腹诽不断,不喜欢黑历史被公之于众。
  她的母亲……
  明显的产后抑郁,但连话都不会说的嬴云曼没办法安慰她。
  而且只要她发出声音,哪怕是笑声,那个女人的病情也会恶化。
  嬴云曼只能保持安静。
  饿了就挥手示意,好在白霜心细,每次都及时提醒她的母亲喂奶,并没有饿着她。
  但就算是这样,女人的病情也没有好转,在她断奶后仿佛失去了最后的求生欲,很快就病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