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不会堕阿父威名。
  ………
  陈平没想出什么“知识点”, 只是按陈胜所为往下推演, 发现大有可为。
  公子扶苏素有贤名。
  既然是胡亥矫诏篡位,以扶苏的名义起义, 能分化秦军内部。
  胡亥连蒙恬都想杀,武将必不可能全部归心。
  至于项燕……
  大泽乡原属于楚国,而项燕因击败李信,在楚国有着极高的威望。
  【火速抢答: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
  【回答正确。】
  【陈胜借用项燕的名声很好理解,大泽乡原本是楚国的地盘嘛,项燕也是反秦的代表,能团结所有反秦的力量。】
  【而公子扶苏——就是在团结不反秦但反胡亥的人。】
  【也就是理论上还团结了秦二?】
  【可惜秦二在上郡,不然真想看秦二x陈胜的组合会有什么神奇的反应。】
  【可惜+1,陈胜到死都不知道她的存在,也不知道她会给他那么高的评价。】
  【说个地狱:陈胜当然知道秦二,只是他认知中的秦二世是胡亥。】
  【……这是真地狱。】
  现在知道了。
  陈胜这才想起他就在秦二的地榜之上。
  地级的待遇是团长。
  就是不知道团长究竟是什么级别。
  这时陈胜也发现距离上次天幕已经过去月余,为何没人来找他?
  是要他主动前往咸阳?
  秦二不公布名单,或许就是让天下愿意效忠她的有识之士都去咸阳,无论是否身处于名单之上。
  验证这点并不困难,待他请里长找县令申请去咸阳的通行文书便知分晓。
  ………
  她就算不在上郡,也不可能去找陈胜。
  嬴云曼此前虽然不知道陈胜起义的具体过程,但知道起义是以失败告终。
  何况陈胜的目的是裂土封王,她却是谋求一统。
  这怎么可能联合。
  也幸亏没见过面,不然她现在就该看秦陈cp了。
  她可太懂同人女是什么品种。
  【胡亥几乎杀完了能做事的重臣,以至于地方吏治混乱败坏,又将徭役和赋税加到百姓无法负担的地步。】
  【于是起义军所到之处得到老百姓的积极响应,纷纷“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追随陈胜。】
  【陈胜打下陈县后军队扩张到几万人,便自立为王,国号为张楚。】
  【在张楚政权的鼓舞下,各地起义军不可计数,各地都有人打着恢复六国的旗号自立为王。】
  【胡亥真是个人才,篡权一年多就达成举世反秦的壮举。】
  【感觉秦二在上郡看消息都得看懵。】
  【秦二:就不能给我一点发育的时间吗?】
  【这就不知道了,按史书记载在北方的两年秦二都在带着二十万人开荒种地。】
  【硬是把北方五郡的粮食产量翻了几倍,不然单凭关中地区的粮食产量,很难养得起韩信俘虏的四十万降卒。】
  谢谢,并不会懵。
  “始皇帝死而地分”这个成谶的预言嬴云曼还是知道的。
  至于北方五郡……黄河几字形附近,被后世命名为河套平原。
  现在的河套平原并不是大秦主要的产粮地,因为这地方是匈奴侵袭的重灾区。
  大秦统一六国时,河套平原被匈奴占据,后来蒙恬北却匈奴,才重新夺回这片区域。
  没有时间开发,自然算不上主要产粮地,甚至不足以供应驻扎在北方的军队,还需要从关中运粮过去。
  两年时间要翻几倍的产量,只有兴建灌溉系统加上大量开垦荒地才能做到。
  不对,两年也办不到。
  这是论坛对话产生的谬误:
  后一人表述粮食产量增加,但并不是指两年内增加这么多,极有可能只是接“在北方开荒种地”这后半句。
  从她前往上郡到韩信与项羽的决战,期间应有四年之久。
  嬴政已经尽可能想象胡亥的暴虐愚蠢,可当看到天幕对“农民起义”的完整描述后,却发现他还是高估了胡亥。
  但凡陈胜是在他治下造反,都不可能活到从大泽乡抵达陈县的时候,更不可能引发全国的起义。
  不,只要量民力来增减徭役和赋税,也不至于让百姓纷纷“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在嬴政眉头越皱越紧之时,却看到秦二在上郡种地。
  “你善耕事?”
  虽然天幕没有细说是几倍,但光是能养得起四十万降卒,就知道不会低。
  胡亥已被车裂,嬴政更关注粮食的问题。
  祖龙该不会是想让她去北方种地吧?
  天幕打乱了她的计划,嬴云曼现在需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河套平原可以安排熟知水利的人去开发。
  沉吟片刻后,她略微冒点险:
  “请阿父将上林苑拨给儿臣开辟试验田,若能找到增加产量的办法,便可推广至全国。”
  上林苑,是她爹打算用来建阿房宫的地方。
  已经做好修建宫殿的计划,只是因天幕的缘故暂且搁置。
  她借机改变上林苑的用途,既能阻止阿房宫的修建,也能在这个好地方派人试验沤肥、轮作等增产技术。
  祖龙没有答复。
  嬴云曼却知道已经稳了。
  没反问、没怒斥、没冷眼,那就是答应——
  虽然很不情愿。
  ………
  普通秦人纷纷庆幸不必遭逢战乱。
  反秦、以及曾打算反秦的人们则木然地看着天幕。
  若是天幕刚出现时就出现这段话,必能令人心激昂。
  但在知道最后的赢家是秦二后再看这段,就有着难言的悲凉感。
  中原战火四起,秦二在上郡种地。
  颇有独然于世之感。
  他们这反是帮秦二造的?
  搞不好还真是——
  北御匈奴的七万上郡军不计,秦历14年时韩信才领三万军。
  等到韩信和项羽决战时,就是五十万军外加一支能阻击刘邦的燎原军。
  ………
  看到粮食产量的增加,又见这是秦二带人开荒种地,农家对于这位圣皇更是心悦诚服。
  农家主张“君臣并耕”,也就是君王也应该参与种地。
  可惜并不被任何君王采纳。
  唯有秦二会这般去做,虽说那时的她还不是秦皇。
  但农家诸人都认为秦二会在未来先后免除三赋与田赋,正是因为她亲自耕作、通晓农人之苦。
  “可如今太子应当不会再去北地耕作。”
  有农家弟子考虑到这个问题,并为此忧心。
  “我等当尽快前往咸阳,请求太子教导农人增产之术!”
  太子为天生圣皇,为天下百姓计,必然不会推拒这种请求。
  农家弟子加快脚程,却不知道嬴云曼正等着他们来试验其他的增产之术。
  【张楚政权成立后,陈胜决定“主力西征,偏师略地”。】
  【偏师南北进攻都成功了,吴广率领的主力却西进不利,久攻荥阳不下。】
  【陈胜又派周文大军绕过荥阳,直取函谷关逼近咸阳。】
  【这就把胡亥逼急了,放出了他唯一的一张王牌。】
  【对,胡亥依章邯的建议把骊山刑徒赦免了,让章邯带兵迎击。】
  【章邯不仅轻易击溃周文大军和吴广大军,还一路打到陈县,在秦历13年的腊月就平定张楚,陈胜在逃亡时被车夫杀死。】
  【陈胜从起义到被杀不足半年,但兵力最多时高达近百万。】
  【从他的失败里,我们又能学到哪些造反的小技巧呢?】
  半年不到,近百万军?
  项梁项羽皆惊。
  这怎么可能?
  但很快项羽就想起陈胜轻易输给章邯,而章邯输给他。
  这百万军也不过如此。
  项氏族人和追随项羽的壮士惊骇不已。
  他们光知道项羽被秦二评价为神勇无二。
  也知道唯有他能与兵仙韩信争辉。
  直到看到章邯轻松平定张楚百万军,才知道能逼得章邯归降的项羽强到什么地步!
  ………
  “为何要改岁首?”
  嬴政看不上所谓的张楚政权。
  所谓的近百万军,不过都是些被胡亥逼反的黔首而已。
  就连章邯都能领刑徒轻易将其覆灭。
  是的,嬴政也看不上章邯。
  先后有王翦、韩信两个不败武将在手,嬴政怎么看得上面对项羽一输再输的章邯?
  所以他更在意腊月怎么还算秦历13年。
  秦朝代周,应属水德。水德的岁首对应的是十月,因此嬴政将岁首定在十月。
  “好记。”
  四目相对良久,嬴政移开视线。
  罢了。
  秦二不信鬼神、不信不祥、自然也不信五行。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