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秦二根据天幕不断跳动的数字重订时辰,将十二时辰修改为二十四小时并细至分秒,还令墨家制作刻漏。
  据说有墨家弟子正在尝试以沙代水。
  直到看见箭头移动收藏帖子后关闭页面,嬴云曼才放下心来。
  总算是逃过一劫。
  可还没等她喘口气,就见蒲玲与王朝朝兴奋讨论一番后,对面又甩过来一个链接。
  刚放下的心又提了上来。
  她就知道这些“粉”不会轻易放过她。
  但嬴云曼没想到的是,这次的链接却不是跳转到论坛。
  而是一个视频。
  【盛世华夏·此至天极!】
  【影视片段剪辑来源:《大秦》(幼年)《风华记》(少年)《秦风遥起》(青年)《此行不孤》(老年)。】
  【背景音乐:《蒹葭曲》。】
  【应大家的要求,这次主配都已标上饰演对象,没看过剧也不影响观看。】
  嬴云曼看到唯一熟悉的《风华记》就心里一咯噔。
  她不会忘记这个万恶之源。
  还有论坛全在声讨这部剧的盛况。
  天幕文字造成的关于“民配”的误导,她还能通过开民智来消除。
  但是她本人总不可能学祖龙到处巡游,巡游也不可能跟游街示众一样把脸露出来。
  这剪辑里演员的形象大概率就是她在秦人眼中的模样。
  标题这么正经,可别是什么抽象文学。
  在忐忑中等待五秒,红色的字体彻底融入黑屏之后,稚嫩的童声传出。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以后你们就改名蒹葭、白露、白霜吧。”】
  蒹葭惊得往前就要去找声音的来源:“公主?!”
  白露连忙拉住她:“那不是公主的声音!”
  黑色的天幕逐渐亮起。
  粉雕玉琢的女童跪坐在桌案前,将三卷竹简递给前方同样跪坐着的宫女们。
  女童身侧悬着“嬴云曼”,三名宫女身边也悬着她们的名字。
  蒹葭这才确定女童不是公主本人。
  “真像啊。”
  不知道为什么,蒹葭声音有些哽咽。
  白露并不觉得女童和公主像,公主的眼睛一直都是黑漆漆的。
  这个女童虽然镇定自若,但眼睛太过明亮。
  公主创建简体字后,也不是用竹简教她们认字。
  当时所得资财皆用于养济院。
  公主是蹲在乐云阁的柳树下,用树枝在土上划字教她们。
  那三名宫女除了身形与她们相似,其他就更不像了。
  ………
  “应是后人装扮成太子的模样。”
  李斯见过蒹葭和白露,与天幕上的两人并不相似。
  嬴政疑惑的是后世人为何要这么做。
  嬴云曼适时作出“猜想”:“或许后世之人有办法记录现实,再如天幕般放映出来。”
  她不希望天幕成为鬼神之说的佐证。
  在场众人觉得匪夷所思,可细想之下竟然只有如此,才能解释为何论坛上“所有人”都知道《风华记》。
  【“公主,我们只是宫女,学认字有什么用呢?”
  蒹葭拿倒了竹简,很是不解。
  四岁的公主似是被问住了,没有立刻回答。
  她望向窗外,高高的宫墙伫立在前方,不情不愿地放出小片的蓝天。
  “认字,才能不被束缚在方寸之中。”】
  “这就不像了,”蒹葭嘀咕:
  “公主明明说的是认字就可以写自传,让后世之人知道我们都做了什么——”
  “就像现在的我们知道古时候的人是怎么求爱的一样!”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白露已有了心上人,脸上微红。
  公主不需要通过认字才能离开昭阳宫。
  这方寸本就困不住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三名宫女跟着小公主念诵《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悦耳的丝竹之声随着诵声响起。】
  许多秦人也跟着念诵。
  即便以他们的能力,目前还无法强行记忆天幕的文字。
  他们也不懂什么是方寸之中。
  只是秦二世在教宫女,他们就愿意去学。
  他们中许多人是第一次听到音乐。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画面顺着宫女的视线落在竹简上,突然竹简开始淡化,剩下的文字由竖转横,承载在雪白的纸上。
  念诵声也从三名宫女的声音,变成了许许多多的少年声。
  狭小的阁楼变成明亮宽敞的教室,少男少女齐坐一堂。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居然是古今混剪?
  嬴云曼不自禁地挺直了身体。
  教室内能看到许多秦风的元素,桌腿椅腿虽是钢铁,但可见桌面的木饰纹。
  就连黑板报都是一只展翅的玄鸟——虽然并不是黑色。
  真的是未来。
  有趣的是她居然看到了一头红毛。
  这个未来,学校允许染发?
  嬴云曼仔细一看,发现那典型的国字脸上还嵌着双冰蓝色的眼睛。
  哦,是混血。
  ………
  叔孙通感慨不已。
  数百年后的学生,在学习《诗经》!
  “身体发肤……”
  发现少男少女也多是短发,就算有长发也不够长,有迂腐之人坐不住了。
  “噤声!”
  沉浸在音乐中的路人不想听他聒噪。
  【镜头退出教室,是高大的教学楼。
  飞檐斗拱,岁月留痕。
  透过明亮的玻璃窗,可以看到大多数教室都满是学生。
  念诵声、老师的讲题声交织,与背景音乐和鸣。
  浅灰色跑道在校园内蜿蜒,华美的各色建筑点缀其中,与郁葱树木相映。
  穿着同样服饰的学生四散在大型的操场中练习剑刀枪术。
  最终画面定格在校门前。
  咸阳第五中学。
  校训石碑静卧其后: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真好啊。
  这学校的建筑不比咸阳宫差。
  嬴云曼侧头看向祖龙。
  坏了,皱眉了。
  不过这种钢筋水泥建筑,祖龙再想要也没法在现在做出来。
  很多教室都有放映机,很可惜最初那间教室没进行放映,不然直接就能佐证她的“天幕说”。
  那些明亮的玻璃窗就更做不出来——没有护栏?
  嬴云曼后知后觉想起这点不同。
  哦,秦法不支持死哪讹哪。
  ………
  这就是几百年后的学校?
  镜头语言足够朴实,大多数秦人都看得懂。
  很多秦人都参与修建过宫殿。
  “比宫殿更加壮丽……这居然只是学校吗?”
  【“你们为何要反?”】
  第56章
  【镜头转向天际, 沿着山脉落在了秦时的上郡。
  顶着嬴云曼三字的少女跃下马匹,询问被军卒擒下伏跪在地的犯人。
  为首的犯人嘶哑着说了什么。
  少女没有听清,就往前又行了几步, 却见那犯人猛然挣脱束缚, 向少女扑去。
  但他很快就被军卒再次摁倒, 头重重磕在地面, 鲜血横流。
  少女脸上没有惊慌, 只有不忍。】
  这危险的一幕看得嬴阴嫚心慌不已。
  哪怕她知道阿妹和这个少女长得不一样。
  可她已经猜到天幕上的人是在“复述”阿妹的经历。
  就像教侍女习字一般,这危险的一幕或许也是阿妹原本会遭遇的事情。
  但也只是没见过战场的人才会被天幕上的画面所惊。
  ………
  韩信一眼便看出这些军卒只是虚有其表,那犯人也同样动作软弱无力。
  就连磕在地上也是假的。
  那“嬴云曼”看似镇定,仪容气度却与君上有着云泥之别。
  此前的女童,看来也不是君上儿时的模样。
  ………
  嬴云曼却是眼前一亮。
  她想起天幕初次出现时, 论坛里有人夸过“桑桑演的少女秦二很好”,现在看果然不错。
  虽然比不得她练习整整十四年,但少女的演技已经说得上一句不出戏。
  不过编剧有点问题。
  她这种“三岁准备造反”的人, 怎么可能在十几岁的时候问别人为什么要反。
  更别说置身于危险境地。
  听不清不会让卫士去问吗?
  【“饿, 好饿……”
  其余犯人中身形最小的孩子突然瘫倒,不住地喊饿。
  少女连忙令人去取水和食物。
  画面一转,就是这群犯人在开荒, 少女拿着竹简记录着什么。
  顶着“英布”二字的将领询问道:“君上, 这么做真能让上郡无饥馁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