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少姜叹为观止,这手艺,她自愧不如。
收拾好了,行秋回到门前,“少姜姐早呀,是要去吃早餐吗?”
此时里间的重云也被这阵动静吵醒,缓慢起身中。
少姜把丑时时分听到的动静讲与行秋听,行秋立刻警醒,越过少姜往他们屋前道路查看,泥土地面,沉灰满地,并未下过雨,若是有任何行过踪迹,必能留下痕迹。
然而,地面什么也没有。
“怎会没有?昨夜的动静,我听得很清楚。”少姜纳闷。
行秋皱眉沉思,他相信少姜姐不会说谎,只是到底发生了什么。
重云这时走了出来,问二人在做什么,行秋与他说,重云道,“或许不是动物,可能是灵魂、妖鬼——待我一试便知。”
说罢他抬手画圈,念出一段符咒,符咒在空中化作一道圆形光芒,圈圈绕绕徘徊在尘灰路上,而后路面出现一丝灰雾,几乎是一瞬间,消失速度快得惊人,若不是少姜眼力好,怕是觉着幻觉。
“那是什么?”少姜问。
“不清楚,太淡了,几乎无法捕捉到,勉强寻到一丝痕迹。”行秋摇头。
众人俱是皱眉,经过前几日发生的煞蛇事件,他们不敢掉以轻心,重云再次念出一道符咒,光芒闪过,啥事没有。
沉默住,最后行秋解释了一句,“不管怎样,保持警惕,少姜姐姐与我们在一起,尽量不要单走,我们会保护好你的。”
少姜点头,实际内心压力满满,知道层岩可能会有怪事,也不至于开局不详吧,这怎么开展考古发掘工作。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自那日起,直至队伍与先行队汇合,考古发掘的第十五天,平安无事。
少姜从不往矿坑洞窟那边走,每日安分地呆在营地,帮助莫杰整理他的发现,由于工作做的细致,被来访的梁恩女士见着,又知道她是珍宝阁的鉴宝师,有一双独一无二的慧眼,便借调少姜去她的团队,帮忙识别从洞窟中发掘出的陶片价值。
每一块陶片都是古遗民历史文化生活留下的记录,只是岁月太久远,诸多陶片已然被侵蚀,模糊不清,加之挖掘时难免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坏,导致陶片的拾捡、整理、分类、拼接、翻译,每个过程都充满了挑战。
少姜分配到整理分类的过程,虽然痕纹磨损,但底子皆在,通过对应图案、纹路,少姜能够分辨得清,哪块陶片与哪块陶片属于同一类,讲述的同一段话或同一个故事。
工作效率之高,同过程成员拍马不及。
引得梁恩女士对她赞叹不已,见她一个人就能干完这个过程的事,便把该过程的学者分配到翻译过程去。
与少姜搭档的学者们也不嫉妒她,均是感激与敬佩,比起在万块陶片中筛选出相对应的陶片,无尽的比对与记忆,还是翻译工作更适合他们。
虽然翻译工作可能更难。
需要结合璃月古文字,象形演绎古遗民之文字,因着层岩遗民政权林立,文字各有不同变化,形成各地方言,错译一字将会导致前面推导出的理论推翻,重新开始,令翻译过程的学者们叫苦不迭。
不过终究是学者,他们也乐在其中。
少姜好笑地听着耳边传来的哭喊声,她就笑笑不说话,手上眼里动作不停,脑中思考着行秋重云这两日的行程。
这个年纪的孩子,除非性子极为安静的,基本都是耐不住寂寞,喜爱东奔西跑,即便是在长辈眼里稳重的行秋。
刚一到层岩内部的营地,两人放好了行李,仍旧与少姜做邻居。
少姜被召去开会,他们俩逛营地,少姜开始工作,他俩跟着挖掘队去洞窟那边探索。
知道晚上吃饭才回来,少姜问他们洞窟有什么好玩,他俩便与少姜描述他们的探险经历,找到一条未知小路,钻进去,七通八拐,有一条可以通到挖掘现场,有一条能通到满是花草的小山谷,一条能到达一个草庐处,草庐里有一具风化多年的尸骨,两人大着胆子进去观察,大部分生活用品均已化灰,唯有尸骨手里一本书,留至现在,仍□□着。
行秋好奇,看那书面上写着某某秘籍,便觉着是哪位大侠隐世之地,上前拜过取下书,一看果真是武功秘籍。
“那你练的怎么样?”少姜问。
“没练呢,层岩还有许多地方没有冒险,时间来不及。”
少姜默住,虽然知道这两人战斗力强悍,尤其是那日,少姜再三叮嘱两人注意安全,层岩危险之类的,他两人为了让少姜安心,把手头战力全部展现给少姜看,包括两枚神之眼,重云的是冰系元素,行秋的是水系元素。
少姜知道神之眼,荧有,魈有,香菱也有,他们无一不是能够独自在外闯荡纵横的主。
于是不再阻拦,只每天晚上关注着两人有无安全回营地。
奇怪的是,康领队对两人日日进出营地没有意见,也不发表任何言论,他每日处理营地和挖掘现场各种事务,偶尔回层岩外村子看望受黑气侵蚀,暂时放村子里调养的学者五人,经过医师阿丁的悉心照顾,第五天时六人好的差不多,康领队问他们是否回璃月港,还是留下开发层岩,红干六学者自然选择后者,回归团队后一番庆祝不说,加入某个研究小组直接开干,梁恩女士小组的翻译过程里就有一名。
当时少姜还思索着,若是当初她被蛇咬了,被问是否要回璃月港,她定会选择回家的。而后她又转念想,有保护符咒在,估计整个考古时期,她都不会意外受伤,不会有这种选择。
并且她很怕疼怕死,对危险都是能避则避。
时间来到晚上六点,手脚麻利地处理完面前一堆陶片,少姜施施然离开,没有引起一丝浪花,其他学者都沉浸在工作中,她们都是工作狂,废寝忘食,一般不到十二点不会停下休息,虽然与众人打成一片很重要,但少姜何许人也,到点下班是当代年轻人面对世界的态度。
梁恩女士倒是从一堆拓片中抬头,看了眼小姑娘走远的身影,嘴角勾起一丝微笑,又埋头进入研究海洋。
找补给队拿了信件,然后去食堂吃晚饭,考古挖掘队还没有回来,估计有重大发现,挑灯夜战。
两小只也没回来,这很正常,少姜与一年前学者拼桌吃饭,聊着各自最近的研究工作,这位年轻学者小组多是古迹挖掘出的古武,数量之多,导致年轻学者吃完饭需要回去加班,她不由心生抱怨,“层岩也就屁大点地方,还能分裂出七八个政权,打来打去大家都是亲戚,无语死了。”
少姜打着哈哈,她不敢接话,因为她待会要回房休息。
回到房间首要之事,洗漱。其二,拿出魈给她写的回信,细细品鉴,回复。
第39章
魈宝寡言人设永不倒。
与她的回信,字数铺不满一页信纸,少姜对此很不满意,她次次都能写六张呢,还被补给队的队长调侃,“哟,少姜又来给家中夫君送信呐,这么厚实一份。”
少姜:……
魈的回信很简短,比如来营地时第三天的一封回信。
今日独自走在孤云阁岸边,沿途拾来数枚星螺。
曾听说它内藏玄妙,能传递言语,试着凑近耳边,却听不见任何说话声,唯有空洞的风。
无妨。
邪祟的忿恨,劫难的预兆……有你的来信和呼唤,能听见这些,对我足矣。
星螺已带回家中,待你归来时,可细细聆听,再讲与我听。
随信寄回的干花和石头,它们皆是你旅程中的一部分,很喜欢。
煞蛇之事,我明白了,凝光已派人前去探索处理,你切记呆在营地,莫要出去,保护好自己。
今日收到的信,比起前面几封,倒是厚实了一页。
仔细打开一看,呃,只是在第二页纸上多了两行字。
前日到削月那儿走了一趟,兴许是上次一起吃饭,事情结束后,他邀请我留下用饭。
换作以前,我或许会拒绝。事到如今,比起聚会的因由、餐食的浓淡,氛围的热闹或清寡……我更在乎身旁的对象。有你在,清心亦胜佳肴之香。
若你归来,定要一起,好好吃饭。
回程时,偶遇一山谷,晶蝶漫飞,甚为美丽。
装饰在你的发间,想来……应该不错。
一回神才发现……抓的多了些,便带回家,于山谷安家。
想你回来之时,必能见到我那日见的景象。
夜间入睡,许久不曾做梦,我亦不喜如梦,无论梦中为何,都无法自控、难以摆脱。
但近日在梦中……却频频见到你的身影。所梦皆为闲游、踏青、吃饭之事,细小的日常,每每醒来,我都不禁问自己,可有做这般美梦的资格……
或许待你归来,就能找到解答?
望着信纸,似乎回到山谷那个家中,千年的仙人,坐于窗前,树影摇曳,清风徐徐,犹豫许久,提笔写下第五封信,从未如此久分别过,此间离别,直抒胸臆,句句相思道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