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倪浩香正要回嘴,忽然意识到这好像不是高富帅的声音,而是雁来的。
  他连忙回过身,十分礼貌地问道,“雁帅可还有什么吩咐?”
  “我有几句话想问这孩子。”雁来说。
  咦?
  倪浩香立刻嗅到了任务的味道,下意识地转过头,跟高富帅交流了一个视线,然后又相看两厌地撇开了眼。
  啧,这种激动人心的时刻,身边的同伴怎么就是这家伙呢?
  连分享喜悦的快乐都打折了!
  好在喜悦本身的分量还是很足的。
  倪浩香之前就觉得,这个主动找上门来的少年肯定不是一般人。不仅能发现吐蕃探子的存在,还能跟踪对方而不被发现,这岂不是说,他本人的实力比吐蕃探子还厉害吗?
  他甚至还这样年轻。
  吐蕃探子那里已经接到了一个隐藏任务,要是这边再来一个的话,今天就真是大丰收了。
  于是倪浩香往旁边退了几步,跟高富帅分别站在大门两边,朝雁来道,“您问。”
  然而雁来一开口,问的却是,“你需要让他们回避吗?”
  两个玩家顿时急了。
  别啊!就算没有任务,只是过场cg,让我们待在旁边看一看也没什么吧,又不是外人,有什么我们不能听的!
  当然这话没法说,两人只能眼巴巴地看向少年。
  好在少年迟疑一下,还是摇了摇头,“不必。这里是龟兹城,我相信他们。”
  两个玩家顿时眉开眼笑。
  同时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这个游戏里,每一个选择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要是之前选择了转阵营,后面这些事情估计就都没他们什么事了。
  雁来也笑了笑,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玉关,我叫阎玉关。”
  “你姓阎?”雁来心头微微一动,忽然想起之前康满说过,这些流民不止是焉耆本地人,还有从沙州、西州及其他各处逃过来的,便下意识道,“沙州阎朝……”
  少年抿了抿唇,没想到雁来如此敏锐,只凭一个姓就联想到了关键。
  她点头道,“正是家祖父名讳。”
  “原来你是阎朝的孙女!”雁来也有些吃惊,没想到随便从流民里挑出一个人,居然就大有来头。
  而一边旁听的两个玩家已经傻了。
  不是因为阎朝,而是因为……孙女?!
  他们的视线不自觉地落在眼前少年、不对,少女身上,但是横看竖看,怎么都看不出是个女孩子,只觉得她又黑又瘦又小,性别和气质都很模糊,十分不起眼。
  但是npc一口叫破,她也没有反驳,应该就是真的了。
  名叫阎玉关的少女并没有注意到玩家们的表情,她脸上露出几分怀念与悲伤,低声道,“想不到家祖的名字,如今还有人记得。”
  雁来说,“令祖的事迹,令人感佩,也令人唏嘘。”
  说起来,阎朝有点像是沙州的郭昕。
  安史之乱后,河西、陇右的驻军都被抽调回中原平叛,地方上兵力空虚,吐蕃便趁虚而入,攻占了大片土地。到了777年,沙州东西两边的道路都被吐蕃切断,成为了一座孤城。时任河西节度使的周鼎想要放弃沙州,率军东归大唐,于是阎朝杀了他,自己控制了沙州。
  阎朝在沙州坚守了整整十年。
  直到787年,沙州城兵困粮乏、难以为继,出于保全民众的目的,阎朝主动投降,条件是吐蕃不能将沙州百姓迁徙到别处。
  ——吐蕃是游牧民族,攻克城镇之后,通常都会掳走青壮编入军队,充当向导和炮灰,女人和孩子则沦为奴隶,至于老人,多半是遗弃或杀死。
  正因为有了阎朝的要求,吐蕃只是对沙州百姓重新编户,分成各种部落,仍然让他们留居原处。
  压榨当然始终存在,但大多数人还是艰难地活了下来。
  至于阎朝本人,为了安抚沙州民众,吐蕃任命他为河西节度使,但不久便要求他携带全家人前往都城逻些(拉萨)觐见赞普。
  这一去,他就再也没有回来。
  想到那段旧事,阎玉关也面露黯然之色。
  “不对啊,不是说阎朝带着全家人去了吐蕃吗,那你怎么……”高富帅发现了一个bug,下意识地开口,但话说到一半,又意识到这种质疑不太合适,讪讪地住了嘴。
  阎玉关倒是没有在意,答道,“祖父自知吐蕃人对他万分戒备,绝无半点信任,这一去必定凶多吉少,所以早早做了安排,让家将悄悄将一部分阎氏血脉送走。”
  当时阎朝安排了不止一个家将,也不止一条路线,但是其他人去了哪里,现在又是什么情形,阎玉关就不知道了。
  不过即使如此,也还是有令人疑惑的地方。
  众所周知,国人重血脉,但这所谓的“血脉”,往往指的是男丁,阎玉关却是个女孩。
  像是知道他们在想什么,阎玉关又道,“当时我尚在母腹之中。”
  两个玩家恍然大悟,倪浩香又忍不住问,“那你的家人……”
  阎玉关低下头,“母亲在离乱之中生下我,就撒手人寰了,只给我留下了一个名字。”
  不过其实,这个名字从来没有人叫过,只有她自己会在深夜无眠时,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它。
  玉关,阎玉关。
  她是在玉门关下出生的。
  虽然她其实根本不记得玉门关,更没有见过沙州,没有见过阎朝,可是在抚养她长大的武叔的讲述中,她却一遍又一遍复习着那段已经过去的往事,将之铭刻在心。
  后来,武叔的身体也不行了,她只能独自艰难求生,为了保全自己,才不得不扮作男子。
  再后来,焉耆城破,她也成了炮灰的一员。
  ……
  雁来留阎玉关问话,当然不只是为了问她的来历,也是想要了解外面的具体情况。
  她所知道的那一点历史,概括而模糊,完全没有细节,有太多需要填充的地方了。正好阎玉关从沙州过玉门关,又一路辗转跋涉到焉耆,经历得多,也知道更多信息。
  而阎玉关果然也没有让她失望。
  对普通人来说,身处乱世之中,为了活着就已经竭尽全力了,很少会去深究乱的根源。
  但将阎玉关养大的武叔是阎朝的家将出身,对于政治和战争都比一般人更敏锐,会下意识地去观察、总结并分析这些信息。而这样的习惯,也传给了阎玉关。
  所以流民里混进来了吐蕃人,她第一时间就发现了,这才有机会隐藏自己,不被那些敏锐的探子察觉异样。
  从阎玉关口中,雁来得知,现在的吐蕃河西节度使治所就在沙州,节度使叫做论洛丹——论是吐蕃朝廷的官职,相当于大唐的宰相,这个节度使只是兼任。
  而驻守焉耆城的节儿——也就是现在正率军驻扎在龟兹城外,随时都有可能攻城的家伙,名叫次仁斯塔,是论洛丹的嫡系。
  这回出征,次仁斯塔带来了超过三万兵马,其中吐蕃本部三千人,剩下的杂牌军成分十分复杂,数量最多的是葛逻禄军、焉耆军,各领五千人,然后是吐谷浑人、白兰人、党项人以及绿洲诸城邦征召来的士兵,还有少量原本生活在河西陇右一代的唐人,每部约有一两千人左右。
  “吐蕃人只有三千?”
  不只玩家吃惊,雁来也有些惊讶。
  阎玉关说,“现在是两千了。”
  这是一个小小的玩笑,雁来却没有想笑的意思,而是微微皱眉问道,“你觉得那个……次仁斯塔,会向上面求援吗?”
  “现在应该不会。”阎玉关想了想道,“吐蕃内部争功也很厉害,尤其是这几年,仗打得少了,军功就更难得。求援意味着将到手的功劳让出去,就算他想,下面的人也不会同意。不过,如果他知道了城里的情况,知道昨夜那六千人是怎么没的,肯定会求援。”
  “那还可以再打一波。”雁来说着,看了高富帅和倪浩香一眼。
  两个玩家顿时觉得头皮一紧。
  虽然有任务做、被npc委以重任是好事,但是因为转阵营的事,他们总觉得在雁来面前有点抬不起头。
  ——谁知道她有没有相信他们的解释?还是得看之后的表现啊!
  两人立刻异口同声道,“雁帅尽管吩咐,我们一定配合!”
  “嗯。”雁来点点头,“回去等着吧,该怎么做,到时候自然会有人告诉你们。”
  两个玩家老老实实应了,然后乖乖退下。
  不提雁来这边召集众人开会,分享最新获得的消息,商议接下来的战略决策,那边高富帅和倪浩香一出郡王府,就立刻划清界限,各走一边。
  “你别搭理那家伙,他除了有钱一无是处。”倪浩香一边走,一边还不忘叮嘱阎玉关。
  阎玉关哪里听不出来他语气里的羡慕嫉妒恨?她忍着笑应下,心想这些天兵们其实都像是小孩子,喜怒哀乐都如此分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