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赞普一力推进让僧人参与政治,本身就是为了抑制尚族。而没庐氏如今既是长妃娘家,又是大论之首,本身就是四大尚族的领头人,不可能没有任何反应。
论洛丹在西域发动了规模如此庞大的战争,只靠韦氏的支持可不够,他们在国中一定另有盟友。
这个盟友很有可能就是没庐氏,这一点娘氏其实已经猜到了。
就连之前韦·论贡布派人去刺杀高富帅,这件事里恐怕也有没庐氏插手,毕竟他们家族的尚乞心也死在了西域的战场上。
但在抓凶手背后的主使者时,论勒赞跳过了没庐氏,他以为没庐氏也会对此心照不宣。
所以论勒赞怎么都没想到,没庐氏的人会毫不避讳地出现在这里。
韦氏愿意摒弃前嫌,跟安西军搅和在一起,就已经很令人意外了,再加上一个没庐氏,局势将会变得更加复杂。
论勒赞顿住脚步,一时拿不住要不要进去。
但已经由不得他了,因为院子里的人已经发现了他的存在,相继转头看了过来。他们原本正在说笑,但这时都收敛了表情,显得有些严肃。
一瞬间,论勒赞觉得自己像是不小心闯入了狼群之中的羊,每一道看过来的视线都不怀好意。
但紧接着高富帅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脸欣喜地朝他招呼,“论勒赞兄弟,你也来了,快进来吧!”
语气亲近,好像完全没有半点背着论勒赞跟这些人接触的心虚。
那种令人头皮发麻的气氛瞬间消失了,论勒赞迟疑片刻,还是选择了迈步进去。
他总要弄明白这群人聚在一起,都谋划了些什么。
他在高富帅身边坐下,尽量自然地笑着问,“高郎君,今天怎么会有这么多人?”
“这个啊,”高富帅很随意地说,“这不是养伤太无聊了吗?我想出门他们又不同意,干脆就让贡布邀请一些他熟悉的朋友过来玩,我也没想到来了这么多人,不过人多热闹。”
他说完又问,“你怎么也来了?我还以为你忙得顾不上我了呢。”
论勒赞有些尴尬,好在他也已经习惯了高富帅的心直口快,知道这时候解释没用,说谎更容易被揭穿,便只能含糊道,“确实有些事要忙,这不是一有空就立刻过来了吗?”
“来得正好。”高富帅笑道,“大家都很热情,说是要给我办一场接风宴,这事怎么能少了你?”
论勒赞有些狐疑,他不相信这些人真的是来吃席的。
可是直到开席,都没人提到正事,全都是在说一些吃喝玩乐和打猎的经历。
这让论勒赞有些不安。
中间他也去跟没庐氏的尚达当搭过话,询问对方怎么会在这里。
尚达当似笑非笑道,“其实城中对天兵感兴趣的人不少,只是你们之前把他藏得太好了。现在他自己想交朋友,我当然也要来看看。”
论勒赞忽然道,“你不想杀了他吗?”
尚达当神色微变,脸也冷了下来,半晌才道,“杀了他一个,又有什么用?何况,他已经进城了。”
在城外刺杀,无论成与不成,都只是受一点责罚。
但高富帅已经住进了鸿胪客馆,是过了明路的安西军的使者,再动手就是另一回事了。
更何况,他要是普通人,杀了也就杀了。但他是天兵,死了也会在安西军的地盘上复活,他的死因自然也不可能隐瞒。
两人不再说话。
很快酒席就准备好了。
喝酒、吃肉、唱歌、跳舞。
众人一直折腾到天黑,才终于散了场。
论勒赞一直待到最后一位客人离开,才起身告辞。
他喝了不少,直到出了门,被外面的夜风一吹,整个人清醒了一些,忽然记起自己今天原本是要来见唐使的,结果耽误到了现在。
此刻再去拜访显然不太合适,只能等明天了。
论勒赞最后回头看了一眼客馆的大门,这才上马离开。
但是第二天,他没能再去客馆拜访唐使。
因为红宫里传出来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没庐氏的大相尚赤苏仁谢给赞普上书,提出了新的与大唐结盟的方案,而韦氏已经对这份方案表示了同意。
这份方案的具体内容是:在结盟之中加入安西军,吐蕃,大唐和安西军三方约定盟好,另外盟好的条件也从原本的归还安乐、秦、原三州,改为在三州之中挑选出一处,在这里开放互市,并由结盟的三方共同派兵驻守。
论勒赞听完这个消息,立刻脸色惨白地赶到了夏拉康寺。
“都怪我,昨日耽误了时间,让他们抢在了前面。”论勒赞跪在钵阐布定埃增面前,俯身在地,半晌才愧疚地说。
到这时候,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没庐氏能提出这份方案,一定已经跟高富帅和唐使商量过,得到了两方的认可。昨天那么多人聚在高富帅的院子里,原来是在庆祝。
难怪他们什么正事都不谈,因为该谈的早就已经谈过了。把他留下来,也只是为了拖延时间。
“无妨,我们的目的也算是达成了。”定埃增语气平静地道。
论勒赞急了,抬起头来看向定埃增,“这怎么能一样呢?”
没庐氏的这份新方案,确实跟他的打算差不多,甚至它让安西军也成为了盟誓的一方,约束力也会更强。
毕竟娘氏如此善待高富帅,本来就是因为天兵的战斗力太不合常理,吐蕃军队无法应对,所以希望能够谋求和平。现在安西军参与盟誓,自然不会轻易对吐蕃出兵了。
而安西军如此光明正大地成为盟誓的一员,也必然会导致大唐朝廷上下的猜忌。
大唐跟吐蕃不同。
吐蕃最早就是悉补野部跟十几个小邦结盟,至今还有一些小邦维持着一定程度上的自治,至于像吐谷浑小王这样的附庸部落,就更多了。吐蕃人的盟誓,也会将这些小邦之王也列入其中。
但安西四镇并不是大唐的羁縻州府,而是直属于朝廷管辖的地方。
安西军参与盟誓,跟宣告自立没什么区别。
所以,这份方案既能推动结盟,又能保证安西军不开战,同时还能让安西军跟大唐生出嫌隙,全都是他们想要的结果。
但这份方案由娘氏提出,跟由其他势力来提,就完全是两回事了。
至少这份功劳不会记在娘氏的头上。
明明他们为了推动结盟,努力了那么久。
“那你打算怎么办?”定埃增问。
论勒赞愣住。
就像一瓢冰水从头顶浇下,他终于从急切之中冷静下来,意识到自己面前的人是钵阐布定埃增。
他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但并不认为赞普给予僧人这么高的地位,甚至允许僧人参与政治,会是一件好事。所以他从一开始就不想担任这个僧相的职位,是赞普、娘氏和佛教内部的势力共同出力,将他推到了这个位置上。
即使如此,他也很快就将贝吉云丹推上了钵阐布的位置,自己则退居次位。
作为娘氏如今的领头人,定埃增也认为,娘氏如今的权势已经足够大,不需要再更进一步,否则是祸非福。
他之所以尽心尽力谋划结盟之事,并不是为了争权夺利,只是因为吐蕃需要一段和平的发展期。
所以对他来说,只要结盟成功,谁来推动确实不重要。
见他定定地望着自己不说话,定埃增叹了一口气,又道,“如果由娘氏来推动结盟,韦氏未必会同意。”
之前的结盟始终不成功,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主战派不同意。归还三州,说得轻巧,那可是前线的将士们用性命打下来的,凭什么他们一句话就还回去?
别说他们舍不得,赞普也舍不得。
如今三州减为一州,又不是直接归还唐朝,而是作为互市地点,由三方共同管辖,再加上没庐氏应该给出了某些承诺,韦氏才会点头。
换成娘氏肯定不会那么顺利。
沉默片刻,论勒赞才问,“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按照惯例,这么大的事,需要众相以上所有成员共同商议,只有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赞同,才会正式开始推行。
他们之前推动结盟之事,也是卡在了这一步。
论勒赞的意思,自然是要在暗中游说足够多的人投反对票。
定埃增摇头,“不必归还三州,还能开启互市,赞普一定全力推动这次结盟。”
除非大唐不同意,否则结盟势在必行。
……
鸿胪客馆内,大唐使团也正在说这件事。
“我们就这样答应了?”副使李逢有些不安,“万一到时候朝廷不同意呢?”
“不会的。而且高郎君不是说了吗,安西军也会派遣使者前往长安,跟我们一起说服朝廷。”徐复脸上难掩兴奋,毫不在意地说。
“可是三州之地变成了一州不说,还是三方共管,这跟陛下预期可不一样。”李逢皱着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