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赵猫猫说,“雁帅,事不宜迟,得赶紧召集人马,前往于阗救援!”
  不少安西军属官听到这话,都有些欲言又止,但迟疑半晌,甚至跟身边的同僚交换了视线,最终还是没有人开口。
  雁来坐在上首,居高临下,将这一幕尽收眼底,心下颇为欣慰。
  她知道他们想说什么,这种军国大事,按理说是应该先禀报朝廷,等候皇帝和宰执们决定的。要说雁来在西域,天高皇帝远,来不及通知也就罢了,但现在她人就在这里,从此处往京城,也不过一两日功夫罢了。
  更何况她手底下还有那么多神出鬼没的天兵。
  但最终还是没有人开口说这事,说明大家都已经认清了自己的身份,他们首先是安西军的官员,然后才是朝廷的。
  这一仗不管打不打,对朝廷都没什么影响。反正隔着一整个河西走廊,朝廷基本已经失去了对西域的统治,那么多一个于阗少一个于阗,都是一样的。
  但对安西军来说,在已经与吐蕃议和的前提下,于阗王的求助,本身就是一个出兵的绝佳理由。错过了这个机会,以后再想动手,就要再绞尽脑汁地找借口了。
  何况如果坐视于阗王被吐蕃人除掉,失去于阗人心,以后就算收回了这块地方,治理起来也很麻烦。
  如今朝廷跟安西军的关系如此微妙,谁知道朝中诸公会不会为了削弱安西军的势力,故意拖延时间,破坏救援行动?
  毕竟安西军占领了西域全境,就将再无掣肘,能腾出更多的人手和精力放到别处。
  作为那个“别处”,大唐有所防备,也是理所当然的。
  而且哪怕不故意拖延,以朝廷的办事效率来说,要商量出一个结果,怎么也要一段时间,而他们现在一天都耽搁不起。
  见无人反对,雁来满意地点点头,“那就准备起来吧,尽快行动。我也会以最快的速度赶回西域,主持大局。”
  她说着看向那群文官,有些迟疑,“诸位……”
  立刻就有人表态,“如今正是用人之际,我等自然是追随雁帅左右!”
  开玩笑,他们之前闭口不提上报朝廷的话,支持安西军支援于阗,当然也不都是一片公心。毕竟这些人不远万里跟随雁来前往西域,可不是为了观光游览,而是要建功立业去的。
  功业从哪里来?自然是从战争中来!
  现在眼看西域要打仗了,他们难道还能因为赶路辛苦,就安心地留在这里等结果吗?
  “好。”雁来虽然有点担心他们的身体吃不消,不过人嘛,都是练出来的,反正就算坚持不住了,也能安排他们在后面慢慢走。
  她打量了一圈,道,“那大家就回去收拾一下,只带上必要的东西,我们轻车简行,明日一早就出发!”
  “是!”众人轰然应诺,感觉血液都随之沸腾了起来。
  然而这种打鸡血的状态甚至没能持续完一天。
  上了路,众人才明白为什么雁来要特别询问他们的意见,因为安西军赶起路来,那是真的什么都不顾。全员骑马,只带必要的食物和水,除了必要的休息时间,其他时候都在赶路,就算马匹受不了了,人也要下来自己走。
  尽管在大唐尚武的风气下,这些官员都会骑马,但是这种长时间高强度的赶路,果然还是吃不消。
  一天下来,人差不多已经废了。
  好在玩家也经历过这个过程,所以总结出了不少非常有用的小妙招,甚至还配置了专门的伤药,又在休息的时候过来给这些文官来了一场马杀鸡,所以废归废,一觉睡醒,又能勉强上马了。
  “贺啊。”玩家替李贺将马备好,又往马鞍上铺了厚厚的褥子,不太放心地回头看他,“要不你……”
  “我能行。”李贺坚持道。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天兵看待他,总像是看待一个随时能碎掉的玻璃瓶,但是作为这群文官之中最年轻的那一个,而且还有不少独自出门游行的经验,他认为自己完全没问题。
  这一路必定很辛苦,但这也是一种历练和修行。
  如果自己始终只待在天兵身后,接受她们的庇护和照顾,那当初又何必坚持要到西域去?
  ……
  在湖边睡了一夜,跟着其他人回到焉耆城,见到了那个先死回来的玩家,尉迟信心底最后一点戒备与迟疑都尽数消去。
  吃过了一顿丰盛的早餐,他便有些按捺不住,正准备找人问一问,送信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结果一出门,就发现外面多了许多人。
  尉迟信现在已经知道安西军全员都是天兵了,所以看到这些面孔年轻、看起来不太着调的家伙,却一个个都穿戴着铠甲,手提长槊,也不觉得奇怪。
  他只是震惊于安西军聚集速度之快。
  但想到他们传递消息的手段,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难怪即便是吐蕃的精锐大军,在安西军手下也毫无抵抗之力,这样的组织能力和应对速度,别的势力拍马都跟不上。
  不过天兵是自己这一边的,尉迟信心里当然只有欢喜,他们越强大,才越能解决于阗此刻的危机。
  虽然如此,但当玩家过来通知他,说准备出兵了,问他是跟着去,还是留在这里时,尉迟信还是有点傻眼。
  “就……就这样出兵了?”他看着乱糟糟聚在街道上,连队列都没有的玩家,脑子里一片混乱,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不需要做准备吗,兵马,粮草,辎重……而且不用派人回于阗去联络大王吗?”
  他都已经准备好休整一天就回去了。
  “那些会有人去准备的。”玩家满不在乎地说,“至于于阗,你出门都好几天了吧?谁知道那边是什么情况,派人过去太麻烦了,还危险。不如第一时间派遣大军,把吐蕃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第150章 玩家都已经到了这里,怎么可能空手而回?
  直接大军压境,吐蕃就顾不上于阗那边了是吧?
  这什么新时代的围魏救赵啊!
  直到骑着马出了城门,尉迟信回过神来,看着周围跟出门踏青一样说说笑笑、轻松愉快的玩家,再想想于阗国中小心翼翼、艰难支持的人们,对天兵的行事风格便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正所谓一力降十会,有了足够强大的力量,自然就不需要瞻前顾后、以备万全,无论对方出什么招,都能以力破之。
  所以一路上,尉迟信都在打探那位雁帅的消息。
  对于雁来的事,玩家当然是知无不言,尉迟信听了一路,不由得生出高山仰止之意。
  尤其是听说雁来这回去长安,不仅是为了受封,还一力推动了唐蕃两国的互市贸易,就更是叹为观止。
  他早就应该走出于阗,到外面来看看的,外间这般风云突变,于阗却什么都不知道。
  他一门心思想着这些,自然也没有留意其他细节,直到这一晚停下来休整的时候,才猛然发现,这个临时营地大得有点离谱了。然而这还不是全部的人,直到天黑之后,也仍然有人在陆续赶来。
  这人数多得连尉迟信有些不安了,忍不住问身边的玩家,“这支大军到底有多少人?”
  “能来的都会来吧。”玩家随意地说,“有些人实在抽不出空,那也没办法了。”
  尉迟信尚在无言之中,又听他道,“不过我们这边的人算少的了,另外一支大军会从拨换城出发,绕过疏勒城直奔于阗,所以人应该比这边更多。”
  尉迟信:“……”
  他估计这一路已经有两三万人了,再加上后面赶来的人,就算没有五万,也差不太远。另一路大军更多,那岂不是总共有十几万人?
  “这……”他艰难地开口,“人数会不会太多了?”
  于阗国总共也没有十万人啊!
  加上迁移过来的吐蕃人和驻守在当地的吐蕃军队,倒是有这么多人了,但其中有战斗力的一半都没有,真的不值得这样如临大敌。
  天兵怎么回事,他们都是这么打仗的吗?
  “难得要开战了,大家都不想错过嘛。”玩家回答,好多人都是后面才进来的,还从来没上过战场呢,都指着这一回了,“再说了,打消耗战,人不够多怎么行?”
  “而且大家其实也不光是去打仗啦!”玩家的语气突然兴奋,“听说于阗出产美玉,这不都是慕名而来吗?”
  那可是和田玉啊!
  在现代,和田玉已经快被采到枯竭了,最重要的是新开采的原石质量也下降了很多,造成玉石价格年年上涨、假货横行,根本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起的东西。
  可是在大唐,情况就不一样了。
  虽然对玉石的推崇古已有之,但是因为西域隶属于中原王朝的时间不多,地方又偏远,运输困难,所以基本还没怎么开采过。
  于阗人甚至都不需要开山采玉,因为每到春日,昆仑山上的雪水融化,就会将埋藏于山中的玉石冲击得圆润光滑,等秋季洪水泛滥之时,这些光华的玉石就会顺流而下,而后深秋河水干涸,它们又会搁浅在水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