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魏州境内倒也有不少这样的地方,可以安排人陪他们去游览。
  除了这个,还得准备一条备用计划,到时候就算真留不住人,至少能让司空知道他已经尽力了。
  于是第二天一早,玩家起床的起床,上线的上线,一出门就发现卢兴已经带着一帮人等在了他们住的院子外面,热情地表示想请他们出去玩,也看看魏州的风土人情。
  玩家也没多想,欣然答应。
  本来他们也是想到处逛逛的,现在有人请客,实在没有理由拒绝——既然是请他们出去玩,那应该不会让他们付账吧?
  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出了门,卢兴便给他们介绍了一下魏州的大致情况,境内共有八县,其中贵乡县和元城县分管州城东西两界,境内有王莽河、狄仁杰祠、马陵等古迹,至于山川名胜,更是多不胜数。
  “狄仁杰?”突然听到熟悉的名字,玩家立刻兴奋。
  卢兴点头,介绍说这是狄仁杰做魏州刺史时,当地百姓为他立的生祠。
  立生祠在古代好像很流行,一开始还是百姓自发的行为,后来就变成了官员互相攀比、吹嘘政绩的证明,就跟什么万民伞、遗爱靴一样,成了惯例。
  不过时间是检验一切的试金石,有些人的生祠人走祠塌,有些人的生祠却直到百年之后仍有人祭祀。
  说到这个,玩家在河北乡间活动的这段时间,还有不少百姓表示要给他们立生祠呢,就算不立祠,也可以供奉长生牌位,被玩家严词拒绝了。
  虽然听起来很拉风的样子,但总觉得不吉利。
  不过狄仁杰祠是可以逛逛的。
  接下来的两天,玩家就在卢兴等人的陪同下,开启了在魏州吃喝玩乐的日常。因为要旅游,玩家下线之后也会搜索一下当地相关的内容,然后就搜出了奇怪的东西。
  这天上线之后,一个玩家就找到卢兴,兴致勃勃地问道,“卢兄,你们魏博军中有一个叫聂锋的人吗?”
  卢兴有些惊奇,“自然是有的,不过诸位天兵也听过聂将军的大名吗?”
  “真的吗?”玩家更兴奋了,“那他有女儿吗?”
  “这……自然也是有的。”卢兴更不解了,想了想才道,“只是都已出嫁,如今并不在魏州。”
  “哦。”玩家的神色一下子冷淡下来。
  卢兴有些不知所以。
  等他走了,一旁的玩家也好奇道,“你这问的什么呢?”
  “聂隐娘,聂隐娘啊!”
  “哦,这个我知道,有个电影……但那是编的吧,应该是唐传奇里的故事。”
  “但唐传奇不是也有很多真实事件改编的吗,什么崔莺莺,霍小玉之类的。”
  “应该是故意假托真人,让这件事显得像是真的吧,古代的传奇故事好像都会这么写,红拂夜奔不也是跟李靖有关。要的就是真真假假,傻傻分不清楚的效果吧。”
  “好叭。”
  不过这失望并没有持续太久,玩家又打起精神来,问道,“今天要去哪里玩啊?”
  “应该是吧。不过你觉不觉得,他们好像是故意安排人陪我们出门,就是为了把我们留在这里?”
  “呃……你才发现吗?”
  “什么,你们都发现了吗?怎么发现的。”
  “这个嘛,历史书上不是都写了吗?皇帝和成德谈好,分出两个州来搞一个新的藩镇,从当地提拔了一个节度使,结果田季安把宣旨的使者留在魏博不放,又派人去王承宗那里挑拨离间,王承宗就把那个刚被提拔的倒霉鬼给杀了。”
  “但是作为交换条件,朝廷已经任命王承宗做节度使了,等于他打了一个时间差,节度使到手,答应朝廷要分出去的土地却还在自己手里。皇帝恼羞成怒,下旨剥夺刚刚授予的官爵,然后派兵讨伐成德。”
  “最后理所当然地没打赢,于是朝廷只能又尴尬地恢复了王承宗的官爵,真的差点没把我笑死。”
  “真的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所谓的削藩,所谓的元和中兴,这成色也太差了吧,有种完全是在自嗨的感觉。从头到尾只打了一场硬仗,就是李愬雪夜入蔡州。”
  “冷知识,这中兴只持续了短短两年,元和十二年十月李愬奇袭蔡州,十五年正月李纯就噶了。”
  “哦哦哦这个我知道,我的中学课文,真·教科书般的奇袭!”
  “咦,我怎么没有?”
  “教材不一样吧?话说李愬也是个奇人啊,虽然出身将门,但在这场战争之前他就是个书生,没有任何经验。而且他打胜仗靠的居然是从敌方捞俘虏,而且一捞一个准,来一个策反一个不说,还全都对他忠心耿耿,然后一战功成,震慑天下。这什么万人迷主角体质啊!”
  “莫名感觉李愬很适合我们安西军啊。”
  “算了吧,我们还缺将领?让他来指挥玩家打仗吗?”
  “……这倒也是。”
  “所以是只有我一个人在认真旅游吗?我还特意去查了攻略!你们既然早就发现了,怎么一点都不着急啊?”
  “急什么?你不会真的以为,把李鄘送到地方这事就算了结了吧?就是王承宗和皇帝愿意,我们还不愿意呢。”
  “就是,皇帝为了削藩,就要故意逼反王承宗,成德在王承宗手里和在朝廷手里,又有什么区别?反正底层的百姓还是一样的苦。”
  “所以啊,他们搞他们的阴谋诡计,我们干我们的群众工作。”
  “不就是拖延时间嘛,大家一起拖,看看谁能笑到最后咯!”
  ……
  长安城。
  俱文珍终于等来了他要的那个机会。
  这一天,驻扎在皇宫附近的神策军的裁汰工作终于完成,一万人的军队,最终只留下了三千多人。但这三千多,每一个都经过了重重考验,不敢说是精锐,但至少是合格的士兵。
  人数虽然少了很多,但这三千多人在李纯面前列阵时,精气神都已经与两个月之前截然不同。
  李纯心头大慰,为了鼓舞士气,自然要犒赏一番。
  只是发完赏钱,他又忍不住开始心痛了。
  之前李纯虽然也收钱,花钱,但其实并不太关注自己的内库里到底有多少钱,这回却是忍不住要来账册,细细盘算了一番。
  这一算,看着即将要花出去的五百万,再想到已经花出去的三百万,李纯连吃饭都不香了。
  就在这时,宰相裴垍联合朝中反对开战的众多大臣,又来了一波上书。
  看到厚厚一摞奏折,李纯实在没忍住,对俱文珍抱怨道,“他们只会一味反对,却绝口不提该如何处置成德。若是那王承宗有半分恭顺之心,朕又怎么会出此下策?”
  那可是五百万啊,他比谁都舍不得。
  俱文珍一看时机成熟,忙道,“陛下误会了,那王承宗实有恭顺之心。”
  李纯一听,这话里有话,就问,“哦,这话怎么说?”
  俱文珍却不忙着说话,而是让人搬来了几口大箱子,等人走了,他亲手揭开箱盖,里面竟全是澄黄夺目的金子!
  见李纯被这几口箱子吸引,情不自禁地走近,俱文珍便躬身道,“陛下,这就是那王承宗的恭顺之心了。”
  皇帝毕竟是见过好东西的,虽然这种金子用箱装的豪横很吸引人,但他还是迅速回过神来,问道,“这是王承宗送来的?有多少钱?”
  “一万金。”
  皇帝微微皱眉,想到了自己已经付出的三百万。
  俱文珍又道,“且那王承宗承诺,往后每年在常例之外,还会额外进献两千金。”
  皇帝不说话了。
  你说巧不巧,他刚刚给神策军发下去的赏钱,正好就是二十万缗。
  第163章 【滴——是否消耗五百万气运值,使用复活点功能?】
  李纯算是一个对钱很有概念的皇帝了,但单纯跟他说二千金、二十万缗,也不如直接让他意识到这笔钱刚好足够每年犒军来得清晰。
  而且这段时间,在有意无意之中,五百万缗这个数字,也时常刺痛着李纯的神经。
  只要承认王承宗的身份,不仅每年都有一笔进项,还能省下这五百万,用来组建属于自己的军队。更何况,满朝上下除了他和李吉甫,全都是主和派,要发动一场战争,皇帝所承受的压力本来就不小。
  又能顺应民意,又有好处,李纯实在不能不心动。
  只是他还有些迟疑,“君无戏言,朕若是出尔反尔,岂不让天下人少了畏惧之心?”
  连他自己都不把自己说过的话当回事,别人又怎么会当回事呢?李纯也怕开了这个头,会有些不好的影响。
  俱文珍一听皇帝心中已经有了动摇之意,便道,“话虽如此,但战事一起,河北之地恐怕又要生灵涂炭。陛下爱惜百姓之意,想来天下人皆能体会。况且,有了成德的旧例,往后那些藩镇再有新旧交替之事,自然都会对陛下有恭顺之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