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柳宗元将自己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诉诸笔尖,他承认自己的错误,批判自己过去的行事,希望能用这样的方式打动其中某一个人,能够稍微援手,让他也得以脱离这一处囚笼。
不需要高官厚禄,不敢望回到长安,至少让他像程异那样,能够做点事情,而不是坐困愁城、蹉跎岁月。
一灯如豆,照亮了桌前的一方天地。那微弱的火苗,似乎也如同他心底的火焰,本已即将熄灭,却因为投入了新的薪柴,又蓬勃地燃烧了起来。
这时,他完全忘记了寄情山水时的那种潇洒与超脱,又回到了他如此热烈地爱着的尘世之中。
一直到深夜,总算将所有的书信全部写完,装进信封里,再用蜡封起来。精神上的亢奋退去,柳宗元才终于后知后觉地感受到了身体上的疲惫与饥饿。
他胡乱地吃了一点东西,洗漱之后躺下来,却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柳宗元坐起身,推开窗户向外望去,山间的夜晚安静极了,只能听到隐隐的虫鸣和风声,月光泠泠而下,笼罩着眼前的世界,他却难得没有感觉到那种无处不在的凄寒,反而只觉得安宁。
不知过了多久,东方的天空终于渐渐亮起。
第168章 他唯一没有料到的是……时代已经变了。
【头顶万里木兰,想问问在长安做生意的小伙伴们,有没有遇到过来店里换银币的?】
主楼:这几天陆续来了好几个了,进门之后就神神秘秘问我店里能不能换安西军的银币,问题我开的不是小卖部,是武馆啊!就离谱,到底是咋回事啊,有人知道吗?
——我我我,我有遇到过,不过我没多想,直接给他们换了,看到楼主发帖才感觉不对劲。
——楼上那你亏了呀,现在很多人加价都愿意换的。
——啊?
——这……总不会是大唐还有金融人才,在炒外汇吧……?
——笑死,现在哪来的外汇。
——不在长安,也不做生意,这事听起来怎么那么抽象呢?
——管他为什么,有人换就换呗,还可以普及一下咱们的金银币,话说npc不能转账真的太不方便了,光是数钱就要数半天。
——啊这,真有老实人数铜钱啊?有没有一种可能,铜钱是可以直接称重的……
——纳尼?
——标准的一枚铜板就是重一钱啊,十钱一两,十六两一斤,称完一算就知道了。
——……我说怎么每次我数钱的时候客户看我的眼神都很怪(汗流浃背.jpg
——话题有点扯远了,所以在长安做生意的兄弟姐妹们,要不要在这个帖子里把汇率给统一了,免得恶性竞争?
——没必要吧,还真有人赚这个钱啊?有点寒碜了哈。
——怎么说话的?我打开门做生意,你情我愿的事,怎么就寒碜了?再说也不是我叫的价,他们自己把价钱加上来的,我怎么就不能卖了?
——没说你不能卖啊,你想卖就卖呗。
眼看帖子吵起来了,雁来皱了皱眉,心想回头要让郝主任跟进一下这事。
大唐因为是铜本位,而且很多铜钱都是在安史之乱之前铸造的,所以标准还算统一,缺斤少两或者干脆混进去其他金属的情况比较少,不存在因为铜钱的成色不一而导致价值变化的情况。
既然如此,确实没必要占这一点便宜。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愿意加钱换银币,但这种情况是不可能持久的,反而会给真正有需要的人留下坏印象,从而抗拒使用银币。
这么想着,雁来就准备退出帖子。不过刷帖子刷顺手了,下意识点了一下刷新。
就在她思考的这段时间,帖子里又有了许多回复,雁来跳过中间毫无营养的争吵,直接将帖子拉到底,本来只是打算随便扫一眼,结果就这一眼,她的动作突然顿住。
——楼主回来了!刚刚合伙人到店里来了,走开了一下。话说这楼怎么还吵起来了……刚才跟合伙人说了换银币的事,没想到她居然知道原因!好像是说这个银币用来占卜很灵,所以很多人都会想换一枚在手里。
——啊?占卜?银币怎么占卜?
——呃……就是扔硬币看正反。
——……这也叫占卜?
——反正合伙人是这么说的。
——好像也不是不行,大唐人还用鸡骨头占卜呢,硬币至少看起来像个道具的样子(扶额
——话说鸡骨头有魔力这设定也是中西通用吗?记得小时候看安徒生童话还是谁,主角路上遇到巫婆(?),请他吃了一只鸡,让他留着鸡骨头,结果他弄丢了一根。后面需要用鸡骨头搭成楼梯上阁楼去救人,他只能切下自己的手指补上……给我小小的心灵带来了大大的震撼!
——外国童话好多□□的(闭眼
——其实要是单独说鸡骨占卜的话,我感觉还是有点神秘感的,但不知道为什么,跟扔硬币放在一起,一下子索然无味了。
——关键是为什么是安西军的银币啊,人家五帝钱好歹还是古董,而且这东西长安城里就没多少吧,这到底是怎么传出来的谣言?
——我合伙人打听到的消息是,某天晚上,有人遇到一个戴着帷帽的神秘女子在路边用银币占卜,百试百灵,被人发现之后匆匆离去,一看就是有大秘密的样子。结果刚好那时候是端午节,雁帅不是做了一批隐藏款手链吗,链坠也银币,那一阵很流行晒这个,好像npc看到,就以为银币有什么特殊的祈福、辟邪功能。两边一结合,就传出了银币占卜祈福很灵验的消息。
雁来:“……”
这都可以?
眼看帖子里已经有人凭借关键词想起了帷帽女,开始讨论了,雁来连忙连滚带爬地关闭帖子,回到首页。
冷静,没事的。
神秘帷帽女做的事,跟我郭雁来有什么关系?
赶紧打开一个新帖子压压惊。
唔……白居易总算是到洛阳了。
速度有点慢,主要是因为队伍里有老人和孕妇,所以选择了更平稳的水路,结果没想到孕妇晕船,折腾了许久,自然就耽搁了不少工夫。
这还多亏有玩家在,不仅帮忙跑前跑后,还紧急摇来了几个医生,才让情况稳定下来。
如今总算是把人平平安安送到地方,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有几个玩家打算留在洛阳,帮白居易一家安顿下来,至于更多的人,却是要从这里北上,去河北。
……
恒州,真定。
在各方的默契配合之下,皇帝的使者顺利地在魏博“追”上了李鄘的队伍,将他召回长安,然后又一路北上,来到成德,将任命王承宗为成德节度使的诏书交到了他的手里。
拿到任命的文书,王承宗总算松了一口气。
其实藩镇不怎么害怕朝廷,因为朝廷也管不到他,但是周围的好邻居们的态度,却不能不在意。
能靠和平的手段获得朝廷的任命,那就最好不要打仗。毕竟谁也不敢保证自己打仗是包赢的,况且打赢了朝廷也得不到什么好处。
摆了酒宴,将前来宣旨的使者灌醉之后,王承宗才叫来了王廷凑和幕僚王文昌,询问这一趟入京的具体情况。
得知带去的钱全都花完了,王承宗心疼地撮了撮牙花子,但也表示了理解。毕竟宦官都很贪婪,再说能靠花钱找到俱文珍的门路,成功促成此事,钱就不算白花。
见他表态,王廷凑和王文昌都松了一口气。
天地良心,他们虽然也拿了一点,但真的只有一点点,大头还是送出去的,就怕王承宗不相信。
如今得了这句话,也就表示对方不会深究了。
这一点揭过,剩下的话就好说了,京城的局势,朝堂的情形,关于安西军的种种传言,天兵在两京的行事……王文昌是个合格的幕僚,王庭凑的胆略见识也不差,这一路的见闻让他们都意识到,这是一股新的、能够影响天下局势的势力。
其实之前就隐隐有这种感觉,只是现在看得更明白透彻。
得知皇帝其实已经跟天兵谈好了价钱,一旦自己起事,就会让他们出兵镇压,王承宗也不由道了一声好险,握住王文昌的手道,“若无先生,成德危矣!”
王文昌忙道,“文昌受尚书大恩,敢不竭力以报?”
又客气的几句,王承宗忍不住问,“依你们看,那些天兵战力如何?”
至今为止,他们对天兵的所有了解,都来自传言,而传言总是含含糊糊,语焉不详,说得不清不楚。
当然安西军的实力毋庸置疑,毕竟吐蕃人和回鹘人的反应做不得假——就算可以作假,能让吐蕃人和回鹘人替她作假,那跟真的又有什么区别?
但究竟强到了什么地步,或者说,比成德军强了多少?
两人一听,就知道王承宗心里估计又有想法。
他们对视了一眼,王廷凑道,“尚书,我等回程时经过魏博,田季安对待那些护送李鄘的天兵,态度都客气得很。听说这段时日,他都是让人领着他们游山玩水,将魏博境内都转了一遍。李鄘回京时,他更是亲自送到城外,还奉上了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