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前后不过几天的光景,曾经让朝廷头疼不已的幽州,就这样平定了。而且还不是投降或和谈,而是实打实地打下来的。
  不过朝堂上下都已经习惯了天兵的雷厉风行,对此也算是早有预料。
  但真正看到战报,几位宰相还是吃了一惊。
  无他,这战果有点太夸张了,不提超过二十万的俘虏,也不提活捉刘济,只说刘济居然招引草原人南下,幸好被天兵及时发现拦截,活捉敌方首领,以及在刘济的队伍里发现了渤海国前来朝贡的使团,似乎他已经打算好了要远遁辽东……
  每个消息都是爆炸性的,合在一起更是震得人不知所以。
  刘济是个读书人,平时也亲近朝廷,所以朝中对他的评价普遍不错,没想到他竟会做出这样的事。
  不过这会儿也没人有心情为刘济唏嘘。
  因为刘济越是不做人,越是罪有应得,那天兵和雁来的功劳自然就越大。
  朝廷就又要考虑该如何封赏了。
  本来之前雁来遇刺,就让人心惊肉跳,生怕他们迁怒朝廷,现在若是有功不赏,只怕没那么好说话了。
  所以这天中午,会食时的话题就是这个,说得几位年纪都不大的宰相有点食不下咽。
  但再怎么难,也只能硬着头皮去做。
  再者要真说难,这会儿还是比不上当年回鹘人在中原横行无忌、大肆劫掠的时候。
  至少天兵做的事情都是利国利民的,也是他们一直以来想干的,只是没带朝廷一起玩而已。
  所以他们很快就商量出了一个大致的结果:赏钱多少要给一点,不然面子上不好看,剩下的就是嘉奖和升官了,这方面倒是可以大方一些,反正也不用朝廷发俸禄。
  唯一无法确定的地方在于,幽州的官员该怎么安排。
  幽州不是成德,安西军连刘济都抓了,军队也彻底打散,肯定不会再保留幽州节度使——除非朝廷让雁来担任这个节度使。
  那朝廷要给吗?
  如果可以,朝廷肯定不会这么干。
  虽然幽州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安西军的地盘,但是名义上获得朝廷的承认,又是另一回事。
  问题是,这事朝廷说了没用,主动权并不掌握在他们手里。所以如何把握住那个平衡,既能保住朝廷的体面,又能让安西军接受,就是难点所在。
  这顿饭吃得有点久,最后还是李吉甫道,“罢了,既然议不出结果,不如直接去问他们。”
  武元衡和裴垍都是一愣。
  其实这才是正常的流程,藩镇入京办事,一般都会先找能说得上话的人,私底下达成一致,然后再对朝廷开口。只不过有的人找宦官,有的人找宰相,总体而言还是找宦官的多些。
  但安西军从来没有遵守过这种潜规则,他们也不需要,以至于大家都忘了还有这样一个渠道。
  两人都没有反对,将这个跟天兵联络的任务交给了李吉甫。
  于是下朝之后,李吉甫就去拜访了武威郡王府。
  听说郡王府的门从来不关,白天黑夜都有不少天兵在这里出没,李吉甫却还是头一回亲眼见到。
  看到他,原本打算出门的天兵全都脚步一转,亦步亦趋地跟在他身后,旁若无人地议论。
  “他怎么上这儿来了?”
  “肯定没好事。”
  “话不能这么说,说不定就是新任务呢?”
  一行人就这样护送他到了郭昕的住处,然后十分自觉地在门口止步,倒是让李吉甫有些诧异,他还以为他们会跟进去偷听,哦不,正大光明地旁听呢。
  不过进了门,看到几条大汉正在院子里舞枪弄棒,李吉甫就猜到是怎么回事了。
  不知为何,这个无关紧要的细节,让他的心情都变得轻快了几分。
  ……
  雁来刚刚回到洛阳,就得知了这事。
  “朝廷的意思是,让你推荐几个人选。”郝主任道。
  “我哪来的人选?总共也不认识几个人。”雁来说着眼珠一转,忽然笑道,“要是我毛遂自荐,你说他们会同意吗?”
  郝主任无奈地说,“他们让你推荐人选,就是不能让你做这个幽州节度使的意思。”顿了顿,又道,“不过你要是坚持,他们估计也没什么办法。”
  雁来可不是别人,朝廷不满意,就能不授官,一直拖着她。
  其他的藩镇,拖一拖内部自己就出事了,但换做雁来,拖着拖着朝廷可能就要出事了。
  “那就这样吧。”雁来道。
  郝主任一怔,“你确定?”
  她觉得这有点不像是雁来会做的选择。
  雁来托着下巴,若有所思地道,“你觉得,要是别的藩镇……比如说田季安把成德给兼并了,朝廷也会让他举荐新的节度使吗?”
  郝主任认真思考起来,“情况不一样,我想他们会等田季安自己上书,看看他想要什么。”
  “这就是了。”雁来耸了耸肩,“一直以来我的态度太好了,可能让朝中的官员产生了误解,以为我真的很好说话。所以不会对别的藩镇用的手段,对我就可以用。”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君子可欺之以方”呢?
  郝主任听到这话,不由有些汗颜。
  这话说的是大唐朝廷,又何尝不是在点她?一直以来,她们其实也都在试探雁来的底线。
  但这其实也是她对她们的试探。
  好在她们虽然也有自己的考量和打算,但从头到尾做的决策都是以雁来的利益为先,不像大唐这边,看她好说话就想占便宜。
  其实现实里也不是没有持这种论调,甚至想法更加激进的人,只不过最后是她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
  这么一想,郝主任就又坦然了。
  雁来跟玩家一样,不喜欢太多的弯弯绕绕,更喜欢坦荡磊落的人,这是好事。不需要猜来猜去,只要不去触碰她的底线,大家就能继续愉快相处。
  “适当地崭露锋芒也好。”心情一平静,她的智商也回来了,又道,“这事可不只是朝廷在意,天下人也都在看着,总要把态度亮出来,让他们分清楚大小王。”
  现在很多事当然都可以含糊着,但总有需要表态的那一天。
  “那就这样答复他们。”雁来说着起身道,“走吧。”
  对她来说,这只是个小小的插曲,不会影响她接下来的行程——之前开复活点的时候,就说过要去拜访大唐的文豪们,结果幽州那边突生变故,只能暂时搁置。现在回到洛阳,雁来就打算先把这事办了。
  再拖下去就不礼貌了。
  “对了,还有一件事。”郝主任跟上来说,“元稹的妻子病了,请了我们的大夫过去看,情况不太好。”
  雁来脚步一顿,又继续向前,论坛好像确实说过,元稹的妻子韦丛就是今年去世的。
  她一边走,一边打开论坛,搜到了那个帖子。
  七月初九……等等,今天是哪天来着?雁来看了一眼页面上显示的七月十三,不由得陷入沉思。
  拖过了原本的死期,姑且算是好消息吧。
  “那我们也过去看看。”雁来说着微微一顿。
  孟郊家有老人要去看看,白居易家有孕妇要去看看,元稹家有病人也得去看看,难道还能单剩下一个韩愈吗?
  还好还好,大唐的才子虽多,但是能在后世家喻户晓的其实也就那么几个,要不然雁来光是雨露均沾、一视同仁,就要花光所有的时间。
  难怪李世民和李隆基都喜欢办宴会,把所有人都请到一起,就不存在厚此薄彼了。
  很快就到了立德坊,这里进出的玩家看到她,顿时又惊又喜,纷纷围拢上来。
  对普通玩家来说,能看到雁来的机会是越来越少了。难得在外面刷新,当然要赶紧打卡。
  动静这么大,主人家很快就赢了出来,雁来这才发现,韩愈居然也在这里。
  呃……也不能说是居然,因为韩愈和孟郊的关系真的很好。
  韩愈对孟郊十分推崇,甚至曾将自己和孟郊比作杜甫和李白,说一直遗憾李杜交情虽好,却不能长期相从,于是写下了“吾愿身为云,东野变为龙,四方上下逐东野”这样的句子。
  用清代赵翼的话来说,“趋尚相同,才力又相等,一旦相遇,遂不觉胶之投漆,相得无间,宜其倾倒之至也。”
  所以他闲着没事主动来拜访孟郊才是正常的。
  雁来打量两人时,两人也在打量她。
  到了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在见到雁来的第一眼,注意到的是她的年龄了。她虽然年轻,但并不会让人生出轻视之心,反而有种独属于年轻人的锐气,顾盼之间,风采卓然。
  但那双淡蓝色的眸子看过来的时候,又像是含着笑意,只让人觉得温柔可亲。
  在两人上前见礼的同时,她也朝这边躬身,“见过两位先生。”
  教科书上的人活生生站在了自己面前,这或许是穿越到这个大唐世界最值得安慰的一点,好像见到了素未谋面、却又心心相印的老朋友,充满了奇妙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