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这些道理李贺自己也懂,他也不是任性想要特权,但还是忍不住说,“听她们说,要迁李太白的墓。”
  李贺是真的喜欢李白,他很多乐府诗的题目都是李白写过的。
  这样的大事,他怎么能缺席呢?
  雁来笑道,“这个容易,你可以请假,我来批。”
  李贺眨了眨眼睛,下意识地回头去看其他同僚。
  雁来见众人全都眼巴巴地看着自己,便道,“都去,都去。到年底了,本来就该放假的。”
  第191章 不想掀桌子,那就只能配合他。
  帐篷一打开,一阵夹杂着雪片的冷风就扑面而来,打在了玩家身上,带走最后一丝温度。
  玩家连忙将门帘掩了回去,“嘶……这鬼天气,才九月就这么冷!”
  “这是农历九月,按照公历算已经是十月了。”身后的队友说,“东北都在下雪了,何况我们现在比东北还北。”
  “道理我都动,但是每天刚上线这会儿,感觉落差是真的大。”玩家搓着手,“比我冬天从被窝里爬起来去上班难多了。这幸亏是不用在游戏里睡觉……”
  “赶紧的吧你。”另一个队友催促,“还得收拾帐篷呢。”
  “帽子手套都戴上。”司羿提醒。
  五个玩家钻出帐篷,收拾起东西,就继续向北赶路。
  这就是那支打算翻越西伯利亚雪山,穿过白令海峡到美洲去的探索小队了。
  虽然后面的大部队正在打着支援他们的旗号一路向北,但实际上,其他玩家根本不可能追得上他们的进度。所以,这支小队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尽管队伍里的每一个队员,都是从第一个月进入游戏的老玩家之中遴选出的佼佼者,出来那么长时间等级也依旧保持在第一梯队,保底三项属性值拉满,不管是在现实里还是游戏里,都已经是小超人级别的存在,但他们毕竟只有五个人。
  为了避免跟当地npc发生冲突,被送回城,他们只能绕过有人居住的地方,艰难地荒野求生。
  哪怕做的准备再充足,身为玩家有再多的便利,这日子也不会好过。
  “孤身在外,才知道组织的好啊!”中午停下来休息,就着烧热的雪水咽炒米的时候,玩家又忍不住感慨,“就算是刚开服那会儿要啥没啥,咱们也没这么苦过吧?”
  “就是因为远离组织,这任务才有挑战性啊。”队友笑着接话,“以后回去了,你会怀念这时候的。”
  “以后是以后,我现在只怀念洛阳,怀念江陵,怀念扬州……这一趟出来错过了多少剧情和任务啊!”玩家说到这里,忍不住回头去问坐在一旁的司羿,“老大,我们还得走多久啊?”
  “早着呢。”司羿说,并没有提具体的时间。
  即使如此,玩家也忍不住丧气,问道,“我们真的能走到吗?”
  其实进入雪区之后,体验是比之前好一点的,毕竟雪不像雨那样容易沾湿衣物。但是真的太冷了!即便全副武装,也难以低于那种严寒。
  如果他们生活在这里的人,那或许还好点,但是无论游戏里还是游戏外,他们都不是。
  而且玩家可以下线休息的设定,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在现实里吃香的喝辣的,吹空调睡软床,就意味着每天都要重新适应一次从春天步入严冬,还得吃糠咽菜的感觉。
  司羿没接话,一个队友说,“打退堂鼓啦?”
  “你们没打?”玩家反问。
  众人都不说话了。
  这种辛苦是真的折磨人,每个人都不止一次生出过退缩的念头。
  “老大你呢?”玩家又问司羿。
  “没有。”
  “切,我不信,肯定是人设。”
  “真的没有。”司羿很认真地说,“我们只有这么一次机会,我不会主动放弃。”
  见众人都看向自己,他接着道,“论坛上其他玩家弄的船队都看到了吧?要不了多久,海船就能直接开到美洲了,到时候,我们这种行为将毫无意义。所以我们只能继续走,不可能回去等明年条件好了再来。”
  所有人都不说话了。
  玩家,不管在现实里是什么人,进了游戏,多少都有点当英雄的想法。
  他们组这个队,就是要做一件足够惊世骇俗的事。这件事在现实里不可能做到,只有在游戏里可以完成,甚至在游戏里可能也只会做一次,那种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
  但成功的喜悦只有第一个完成的人才能享用。
  如果船只先开到美洲,他们再翻山越岭去跨过白令海峡,就是自找苦吃了。
  以玩家的进度,明年肯定可以远洋航行了,不可能给他们再来一次的机会。
  也许以后这条路会有无数人来挑战,甚至会形成一条专门的旅游线,有更专业的设施和固定的补给点,让旅途变得更加容易,但那将永远不会是他们所期待的旅程。
  半途而废,也许比从未开始更令人遗憾。
  所以很快就有人咬着牙道,“行吧,那就接着走。”
  “走,没死就接着走,怕什么?”
  “对,就算走不到南美,怎么也要抢在其他人前面踏上美洲的陆地!”
  最后这句话算是说到了所有人的心坎上,于是收拾东西,继续前进。
  ……
  元和四年九月初十日。
  重阳刚过,皇帝就接连发布了数道诏书。
  第一道,将度支、盐铁两部从户部抽出,并为清税司,专管天下财政、税赋出入及盐铁转运等事务。
  第二道,清税司主官品秩同六部尚书,加同平章事,入政事堂。因为目前没有合适的主官人选,因此清税司将由宰相李吉甫暂代,属官则会从之前上书言事的士人之中遴选。
  第三道是一长串的属官名单,李德裕的名字混在其中,毫不起眼。
  第四道,则是清税司接下来的工作:清查天下户口、田亩,造册登记,并制定出税法改革的具体章程,于年内实施推行,秋税可待新政推行之后再完纳。
  赋税改革之事,从七月底一直拖到现在,已经超过一个月了,看来皇帝已经不想再等。
  但是朝臣们也没办法,要改很简单,照着天兵的标准收就是了。可是收完了,这点钱不够花又要怎么办?找不到解决的办法,这事就没人敢开口。
  所以现在皇帝单独弄出了一个清税司,虽然在预料之外,但众人反而松了一口气。
  以后朝廷缺钱就是新衙门承担责任了,不需要大家一起战战兢兢。
  更让人注意的是清查天下户口和田亩这一条。毕竟朝中官员,一多半家里都有田地、奴仆、佃户。
  不过大家也都能想到,这么做是为了多一些能交税的人和田地。
  现在的局面毕竟跟天宝年间不同,虽然大户兼并严重,但是因为民间户口大量减少,无主的田地还是很多的。所以这项政策,暂时也不会触及到他们的利益。
  总的来说,新政策并未引起太大的反向,毕竟虽说是新政,但其实是被天兵倒逼出来的政策。
  形势比人强,早晚都要做的。
  但这几道诏书只是开头,紧接着两省便上奏表示,近些年来冗官滋生,所费颇糜,请皇帝派遣御史前往各处巡查,视情况合并一些部门,裁撤部分人员,另外近些年来朝廷优容官员,俸钱往往发得比规定的多,也该一并裁减,年节及各种加恩所给的赏赐也要酌情减少……
  总而言之,就是要省钱。
  其实这也算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基本上隔一两年,换一个主事的宰相,就会上奏一次。
  朝廷也会意思意思裁剪一二,但基本上不会伤筋动骨。
  但这回应该不只是做做样子了。
  毕竟朝廷的穷肉眼可见,想不到开源的法子,就只能设法节流。
  不过大唐京官清贵,品级和俸禄反而不高,所以在大部分人看来,这事不可能裁到自己身上,所以朝中虽有不少议论,但并不算担心。
  事情就在这种有些微妙但又并未打破平衡的状态下开始推进。
  清税司,或者说是李吉甫早有准备,很快就拿出了更加详细具体的章程。
  税收这方面没什么可说的,毕竟参照物就摆在旁边,但毕竟是朝廷的新政,总不能跟天兵一样,所以将田稅和户稅细分成了好几种,算是证明清税司确实在做事。
  清查田地和户口,却比众人预料的更加严格,不仅课户要清查,免课户也要清查。
  入选清税司的官员甚至没来得及赶到长安,在路上就接到了新任务,每个人都划分了负责的区域,分配了新的搭档,即日开始执行清查工作。
  程异收起属于自己的那份敕牒文书,抬头看向自己接下来的搭档,心情不免有些复杂。
  一个宦官,一个内卫,一个御史。
  宦官来自俱文珍手下的察事院,内卫来自皇帝亲领、宗室掌管的内卫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