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有了这句保证,众人的精神肉眼可见地放松了很多,纷纷开口道谢。
  身在藩镇,天高皇帝远的,他们最担心的就是自身安危。但想来就算是王锷,应该也不会想招惹天兵吧?
  ……
  互相客套了两句,就有玩家主动问道,“所以需要我们帮忙把这些账册面呈摄政王吗?”
  说话的时候,眼睛都是看着账册的,毫不掩饰自己的期待。
  李德裕不知为何有点想笑,他说,“不急。若是这边出了事,你们能叫来多少人?”
  “这个嘛……”玩家面露难色。
  李德裕以为是人不多,但心想几百人总是有的吧?看天兵不管去哪里都呼朋唤友的,应该不至于这点人都叫不来。正想着,就听对方道,“你先说是要干嘛,我怕来的人太多,到时候你安排不了。”
  “人太多是多少?”李德裕怀疑。
  “至少也有个几万吧?上不封顶,主要看来干什么,够不够热闹、够不够有趣。”
  ……李德裕突然就感受到跟天兵并肩作战的快乐了。
  想要多少人手就有多少人手,甚至不太需要操心这些人手的后勤补给,有这样一支大军在手,世上哪还有天兵的一合之敌?
  “如果是这样,那事情就好办了。”他收敛起发散的思绪,将注意力放回眼前的事情上来,“王锷若不愿意束手就擒,能做的选择无非是两个,一是打,二是跑。”
  “那我猜是二。”玩家说。
  李德裕终于笑了出来,“我也猜二。”
  都到这个时候了,得是多想不开的人,才会想跟天兵打仗啊?
  西川军确实很勇猛,因为在最近二三十年内,这里都是大唐和吐蕃冲突最频繁的区域,这是一支实战磨练出来的精锐。
  可一旦跟天兵开战,这些人也不够消耗的。
  何况王锷根本不会打仗。
  “既然要跑,那肯定不会留在大唐,要么吐蕃,要么南诏?”另一个玩家说着,突然一拍手,用一种刮目相看的眼神打量着李德裕,“我知道了!你是想等他跑了之后,再去找上门去算账,是吧!”
  周围的玩家立刻发出会心的“哦~”,这个他们很熟。
  奚族的那个首领,叫什么来着,现在都已经快跑到新罗了。
  希望王锷能向前辈看齐。
  不过这么一说,他们原本还以为接下来要触发的是隐藏任务,结果居然是主线任务吗?
  终于——这泼天富贵终于也轮到他们了!
  想到这里,玩家自顾自地兴奋起来,旁若无人地开始讨论是先打吐蕃好,还是先打南诏好。
  最后商量出来的结果是先打南诏,一方面,云南水土好、气候也好,种什么活什么,物产十分丰富,早点打下来,正好不耽误明年的春耕,另一方面,吐蕃好歹也是跟大唐纠缠了一百多年的宿敌,到底情分不一样,得给予足够的尊重,留到最后去打。
  李德裕:“……”
  之前不管是在长安还是在成都,他都没怎么跟天兵接触过,只听坊间传闻,只觉得他们张扬、恣意,又莽撞、冲动,怎么想都是跟他相性不合的那种类型。
  所以哪怕明知道以后会是天兵的天下,父亲也希望他能加入天兵那一方,但李德裕也没有刻意去结交过。
  现在稍微了解了一些,才发现传闻都是骗人的。
  正想着,就有玩家转头问他的意见了。李德裕低头想了想,道,“应该是南诏吧。”
  德宗一朝,大唐在西川的政策都是联合南诏对付吐蕃,对身边带着大笔钱财的王锷来说,南诏肯定更友好一些,也会更安全。
  玩家眼睛一亮。
  但李德裕又道,“不过有个问题。南诏是大唐的臣属国,不可贸然用兵,得先派遣使者去拜见南诏王,质询此事,要求他们将王锷送回。”
  玩家大惊失色,“万一他把人送回来了怎么办?”
  你们是一点也不掩饰想打仗的心啊!
  不过李德裕也不是完全没有想法。
  要是没想法,他到西川之后也不会一天到晚往边境跑了。
  唉,谁让他之前慢了一步,没能第一时间向天兵靠拢呢?现在雁来都已经是“摄政王”了,他想脱颖而出,就必须要有拿得出手的功绩。
  而且李德裕自认为不是词臣,更想做些实事,所以白居易等人的路线本来也不适合他,现在这个机会正好。
  所以他说,“这样看来,还是吐蕃更合适。”
  “问题是要怎么让王锷往吐蕃跑?”
  “那就要靠你们了。”
  ……
  王锷确实正在打包行李,准备跑路。
  有一点李德裕想错了,王锷没有直接对他们动手,并不是因为他还指望着回京之后能花钱赎罪。
  一开始他们什么都没查到,自然不需要动手,等他们查出问题来了,那院子里天兵进进出出的,又根本找不到动手的机会。
  所以王锷才只是派人盯着,还在犹豫要不要下手。
  然后他就收到了朝廷送来的邸报。
  看完之后,他脑海里只有四个大字:大势已去!
  王锷的第一反应是跑路。
  按照他的想法,先将消息压下来,自己悄悄收拾了金银细软离开便是,所以他一边让家人打包行李,一边叫来了心腹幕僚,与之商议。
  走肯定是要走的,但怎么走、去哪里,就需要有人来替他规划了。
  不出所料,幕僚的建议是去南诏。
  自从韦皋引异牟寻降唐之后,南诏那边对历任西川节度使的态度都很客气,王锷跟他们做上生意之后,彼此的关系就更亲近了。
  而且那边是盟国,唐军不能直接入境追查,只要献上足够多的好处,说服异牟寻保他不难,而异牟寻开了口,朝廷那边多少会给点面子。
  “天兵真的会给面子吗?”王锷很怀疑。
  幕僚却捋着胡须笑道,“尚书放心,天兵办事,要的就是堂皇正大。你看她行事张扬、战功赫赫,可是至今为止,可没有哪一场战事是她们主动挑起的。她比咱们更在意‘师出有名’这四个字。”
  王锷细细一想,好像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吐蕃、回鹘都是敌军主动入侵,河北、淮西也是以救援为名。
  王锷本来是在两可之间,听幕僚这么一分析,当即决定,就去南诏!
  但是偷偷溜走的计划,又被心腹否决了。
  “就这样离开,不出三日,就会有人节度使不在府中。届时必然惊动各处,到处找寻。”幕僚说。
  而他们的队伍就算再怎么精简,也不可能有急行军的速度——王锷的目标可不是活着到南诏,而是要在南诏继续过上跟现在差不多的生活,肯定要带上不少人手和物资——那会儿肯定还没进入南诏境内。
  何况还有天兵,天兵若是帮忙追查、寻找,他们肯定是躲不过去的。
  “那该如何是好?”王锷忙问。
  “得让西川乱起来。”幕僚说,“到时候,尚书再以平乱为名出城,便不会有人生疑,还能带上一批补给和锐卒。正好这边乱起来,天兵肯定不会坐视不理,暂时就顾不上咱们了。”
  王锷不由拊掌叹道,“妙啊!”
  他既然已经决定要走,也不去考虑西川一乱,当地百姓的生计如何保证,旁边的吐蕃和南诏又会不会趁虚而入之类的问题,只一味考虑自己能从中得到的好处,当下就定了一计。
  从成都往西北走不到一天,就能抵达灌口镇。
  这里据说就是神话故事中二郎神的道场灌江口,而二郎神的真实身份,历来众说纷纭,其中一种就是李冰的次子,当年他协助父亲在此地修筑都江堰,因此当地百姓为之立庙祭拜。
  而在大唐,这里是镇静军的驻地,自从松、维等州被吐蕃占据之后,便也成为了与吐蕃对战的前线。
  但现在,这处原本应该井井有条的边境军镇,却已经陷入了混乱之中。
  事情还得从内卫招人说起。
  李吉甫为自家儿子挑选队友,可谓是用心良苦,选的都是性情老成、懂得人情世故的那种,所以虽然接了上面的要求,要在西川招人,但是这个内卫也没多上心,只让王锷这个节度使举荐人才。
  王锷本来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现在不是要搞事嘛,又让他给想起来了,然后他就出了一个损招,直接举荐了灌口镇的镇将陈洎,并且不由分说就把人召回了成都。
  本来主将不在,下面的人心就有些不安稳,王锷又让人在士兵中散布流言,说现在朝廷里是天兵管事了,用不上各地的军队,接下来会将最精锐的召进京去,剩下的全部遣散回家。
  这不就跟现实对应上了吗?
  镇将带着几个锐士进京享福,他们这些留下的会被遣散。
  灌口镇是纯粹的军镇,没有百姓的那种,所以玩家之前清查户口和田亩的时候都没动他们。边镇相对封闭,没怎么见过天兵,倒是关于天兵的种种流言,什么能文能武、死而复生、瞬息千里之类的,大家都听说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