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她就这么在周述的保护下,和他一起上了地铁。
第15章
夏藏灼热的体温烘烤着程幼雪的掌心。……
窗上映出一对年轻男女的脸。
女孩面容白皙无暇,男孩神色平静淡然。
可若是细看,又会发现女孩的白润之中浮着浅浅粉柔,男孩的镇定之下是额头上沁出汗珠。
周述也没料到人会多到这个地步。
他当时只想着千万不能和她分散,身体快于脑子,直接就把手伸了出去。
好在他们平时有跳舞,这样轻微的肢体接触尚在合理社交范围内,可问题是,拥挤的人潮将他们紧紧捆绑在了一起,他想抽回手时,空间根本都不允许。
进退两难,女孩发顶散发着的清甜香草味不断飘入鼻腔,那只轻抵在他心口的手,又是柔软温暖。
周述沉沉气,喉头滚了滚,低声道:“抱歉。”
程幼雪回应的“没事”淹没在爆满的车厢里。
她不敢看镜中依偎在周述怀里的自己,即便是不得已,也难为情。
就这么尴尬了一会儿。
直到人群中有人挪动,周述抓住机会,硬是把手从程幼雪肩膀那里挪开,但手肘杵到身后的大哥,大哥烦躁地拱了拱,又让两人贴得更近了。
周述:“……”
程幼雪抿抿唇,扬头看车门上的站牌显示,问:“我们哪站下?”
汗水顺着周述鬓边滑下,他回道:“明开东里稳妥些。”
其实依周述的想法,下一站就下,再好不过。
可接下来的三四站都还属于海城市中心,要是他们下了,万一出去还是打不到车,眼下的罪就白遭了。
程幼雪也这么觉得,她稍稍动了动手臂,想着起码把按在周述胸前的手拿出来。
周述察觉她的动作,很配合地身体后缩,坚实的肌肉一下绷起劲儿来,变得更加硬挺,垒块分明,灼热的体温烘烤着程幼雪的掌心。
程幼雪把心一横,一个用力,将手从周述身体上挤了出去。
人还想再往外移,周述身后的大爷说:“小伙子,你这包怎么这么大?别老动了,磕我好几下。”
周述颔首说了声不好意思,程幼雪一听,也不敢动了。
反正动也动不出去几毫米,白折腾。
况且,虽是站得过于近了,可周述也是帮她把外面的人都隔绝开,免了她与外人的触碰。
程幼雪小声说:“我以前都不知道晚高峰地铁会有这么多人。”
她小幅度地打量周围,眼里亮亮的,有几分新奇,几分不理解,俏皮又灵动。
周述不觉弯了下嘴角,低下头,说:“这边有很多新建的办公场所,客流量比以前大。”
程幼雪点点头,又问:“你来这边做家教,教的是几年级学生啊?”
“高二。”他说,“辅导数学和物理。”
周述不说,程幼雪都忘了。
高中那时,周述的理科总是满分,甚至他高考回他的原籍省份考,那可是地狱难度,他数学最后也是考了满分。
程幼雪理科也不错,比文科强。
但她能感知到自己的“不错”是有上限的,俗称天赋,她可以靠勤奋和聪明打败许多人,但打不过勤奋又有天赋的。
好比眼前的这一位。
这是继上次发现周述会说西班牙语后,程幼雪第二次觉得周述这人很厉害。
可接连被比下去两次,程同学小不服气,不禁问:“你家里是不是有谁理科很好?”
周述愣了下。
他不知道她为什么这么问,老实回答:“我妈妈数学还好,是我家那边的小学老师。”
以周述家乡的水平,周述妈妈在许多人眼中,不过是个普通人。
但周述小时候的数学启蒙就是在妈妈膝上。
妈妈常常抱着他,用爸爸给他做的小教具,一点点讲解数学知识。要是他学得好,妈妈就会开心地夸他真棒,会带着他去山头那边采很多漂亮的花回来。
他用那些花去和邻居家的哥哥姐姐换书本,换回来后,妈妈又会教他给书包上书皮。
妈妈说:知识很宝贵,必须要珍惜。
如今,父母已经离开周述很多年。
许多事,哪怕他记忆超群,也不可能还记着,但又一些,不管时隔多久,也还存在心中,不曾褪色。
程幼雪不想自己的一点儿“攀比心”会让周述提及他的妈妈,她的本意就是想着周述理科上的天赋是遗传来的。
但提都提了,从礼貌上讲,她该就此打住这个话题,可不知道为什么,她又有些好奇周述的妈妈会是什么样的?
周述人那么温和,他妈妈肯定也特别温柔吧。
程幼雪不由得问周述他妈妈都是怎么教她数学的?
周述讲给她听。
他在记忆里搜寻关于和妈妈的点点滴滴,他在讲故事上,是百分之百没有天赋,语调平直,叙事更是平铺直去。
但程幼雪听得认真,甚至还有些讨厌地铁那么快就到站了。
*
脱离市中心范围,打车就容易多了。
程幼雪和周述顺利上车,赶在约定时间前到达餐厅。
一进去,程幼雪知道张昇为什么要选这里了。
这是一家乐高主题餐厅,大门正对位置摆着一个巨大的蘑菇模型,旁边的桌椅和吧台也同样是那种积木风。
是很有趣,也新鲜。
顾筱琪他们几个是从学校一块儿出发过来的,刚到五分钟。
朱旭出来迎程幼雪和周述,三人进入餐厅里唯一的一个包间,而这包间的布置是一搜乐高模型船。
这就……
“怎么样?”张昇张开双臂,笑容灿烂,“我就为这船选的这家!船,预示着我们友谊的小船,永远不翻。”
“……”
韩惜坐在一边,高冷无言;赵星岩两眼放空,不想费脚了;至于顾筱琪,捂着眼睛不想看,但想来作为寿星,还是在努力保持心情愉悦。
“坐吧。”朱旭说,“咱们现在点菜?”
张昇自觉把菜单递给顾筱琪,顾筱琪打开和程幼雪一起看。
她们这边找着,男生则用周述带来的东西布置包间,不,布置船。
“这都怎么贴?贴哪儿?”赵星岩怒道,“你定的这是个什么地方?”
张昇“哎呀”:“少爷,息怒。您说咱们平时大大小小的餐厅也都吃了,不得整个没去过的?再说了,您以为这船好订呢?我提前半个月才订到的。”
朱旭问:“待会儿吃饭,这个船不会晃吧?”
大家寒毛一竖。
“你需要吗?”张昇指指外面,“服务生说可以开这个功能,我去和他说。”
“……”
赵星岩一脚给张昇踢下去。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程幼雪和顾筱琪点的大多是大众口味的菜,个别几道是顾筱琪的喜好。
等菜期间,大家闲聊。
张半仙儿又开始疯狂输出。
但碍于赵星岩的眼刀,这次没叨叨那些玄学上的事,主要说各地过生日的风俗。
像是有的地方,人们在生日的前一天要吃饺子,管这叫“催生”;而有的地方,逢“十”的生日都要大办,其余随意;再有的,是十六岁生日必须要办生日宴,遍请亲友。
张昇问大家以前都怎么过?
顾筱琪说:“能怎么过?就一家人一起吃顿饭呗。反正不在船上。”
“……”
“我小时候都是和爸妈长辈过。”赵星岩说,“初中以后吧,就和朋友一起在外面玩。”
其他人大差不错,多是这种情况。
程幼雪想到她的生日。
外婆还在的时候,都是外婆给她过,外婆会精心为她准备礼物,还会亲自下厨给她做一桌爱吃的菜。
外婆去世以后,她就没过过生日了。
父母都忙,一个叫秘书送礼物,一个叫助理送礼物,见不到人。
唯一一次特殊,是高三的生日,梁逸之为她准备的。
生日会本身倒也没什么特别的新意,就是订了一个超大的包间,邀请了很多同学来,大家在包间里切蛋糕、唱歌、玩桌游。
可虽然没新意,那也是她久违了的热闹,也是久违了有人陪她过生日。
这么一想,程幼雪又自动念及起梁逸之,心口堵了起来。
她垂眸盯着手边的饮料发呆,等再回过神的时候,大家已经把话题聊到暑假要不要出去旅游上。
“我看行!”顾筱琪兴奋地说,“我好久没出去玩了,咱们走啊!就国内,也不用太多天,五六天的样子。”
赵星岩没意见,反正他每个假期都是出国,要是能和朋友在国内转转,也不错。
韩惜瞧顾筱琪恨不得明天就出门的样子,抱臂冷飕飕道:“你期末能顺利过吗?前两天系主任见你,和你说了什么,你又忘了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