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观音保:“官位能坐到府尹的位置,那陕西府尹还是有一定真材实料的。”
胤礽询问:“那观音保是怎么看的。”
“陕西府尹处处让爷做主,那是为了表明自己事事都听从爷的态度。”
首先胤礽的太子身份摆在那儿,作为奴才,又是汉臣出生,现在不表明态度,难道等胤礽回京之后,再表明态度?
胤礽觉得闹心,只是因为陕西府尹的态度太过,活像没有自己思维似的。但究其本质,实际上就如观音保说的那样,陕西府尹只是为了表明态度而已。
胤礽摇头,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总之心情很复杂就是了。
“走吧,我们得尽快赶往山西才是。”
胤礽回了马车,开始闭目养神。
车队继续在官道上行驶。微风吹拂,半宿的时候,突然淅沥沥的下起小雨。
胤礽挺高兴的,春雨贵如油,如今下的虽说不是春雨,可本身胤礽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前往陕西山西,就是为了赈灾。
久旱无雨,田野颗粒无收。如今下了雨,滋润土地,要是再下几场雨的话,很大程度能缓解干旱。
“爷,前面有破庙,不如去那里避避雨。”
胤礽没有否决,继续坐在马车里闭目养神。很快,车队抵达破庙。胤礽刚下马车,刚走进破庙,原本的绵绵细雨,一下子下大了。
哗啦哗啦,豆粒大的雨滴砸在破烂瓦上,顺着屋檐滴落,很快在地面形成大大小小的水洼。
有随从升起火堆,胤礽披着斗篷,站在庙门口。
不苟言笑,神色诡秘。
“这雨怕是要下一会儿了。”观音保感叹。“就算停了,一时半会儿,也走不了。”
“路面泥泞,自然要小心谨慎。”
胤礽突然回了一句话。“孤没想到,陕西通往山西的官道,居然如此破破烂烂,晴天还好,可一旦下雨,车马难行。”
“爷不妨赶赴山西后,安排山西府尹修一截儿官道,再让陕西府尹再安排修一截儿官道。两方齐头并进,相信陕西到山西的官道能很快修复完成。”
胤礽珉紧唇瓣,陷入了沉思。
“等到了山西地界再说吧!”
由于心里藏着事儿,哪怕大雨没一会儿停了,道路并不算太过泥泞,可以走,胤礽依然一言不发。
随后接下来,连续几天赶路,胤礽依然很少说话,除了教导观音保,以及商谈不太重要的事情外,胤礽很少开口。
很快,车队抵达了抵达山西地界。
和在陕西地界一样,抵达山西地界后,胤礽迅速的进入工作。而这一回,山西府尹并没有像陕西府尹那样白目,见胤礽对女色表现得毫无在意,就安排了人,女扮男装的跑来当小厮。
最为关键的是,那人还是白莲教陕西分坛的圣女。
“沈大人做得极好。”
后衙内,胤礽与山西府尹面对面坐着说话。
与陕西府尹拘谨,喜欢脑补不一样,山西府尹显得要沉稳得多。
人不太多话,却是个干实事的。只一小会儿的时间,就将自己等待钦差大臣来之前干了什么事阐述得一清二楚。
这不,接受胤礽的夸奖,接受得十分淡定,仿佛他所做的事情,是份内之事。
的的确确是份内之事。
只是有的官员,连当官该做的份内之事,都做得一塌糊涂,极力敷衍。
“沈大人不必自谦。孤有眼睛,来山西的一路上,看得十分清楚。”胤礽吁叹一声,很不客气的吐槽陕西府尹。“要是汪大人和沈大人一样,孤也不会在陕西多耽误了几天。”
原本计划是陕西待半个月,山西待半个月,路上走动花费20来天,预期用三个月的时间完成救灾事宜。
结果呢,偏偏第一站是陕西,也幸好先到的陕西,不然依汪大人那个脑壳有包的,绝逼会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化。
“还请太子殿下放心,微臣定然会好好做事,让治下受灾百姓尽快安置。”
胤礽点头,又问起了其他。总得来说,这次的谈话还算顺利。谈话结束后,胤礽和山西府尹就各司其职。
山西府尹忙着安置百姓,并兴修水利好让百姓尽快恢复生产。
胤礽则穿着便服整日游荡大街小巷,体察明情。也不知是幸与不幸,一日胤礽上街,就在府衙附近三岔路口支棱起的,专门卖馄饨的小摊前吃馄饨的时候,又遇到了白莲教的人。
胤礽这运气啊,真的不知道该说好,还是不好了。
第28章
当然了,白莲教人并没有暴露身份,胤礽之所以知晓,还是与自身的敏锐程度有关。修·真之人,本就和世俗隔离,自然与常人有所不同。
就算换了石蕊来,石蕊也能够一眼分辨出谁是好人,谁又是坏人。
最主要的是,胤礽能分辨出谁是白莲教的人,还归功于妩荭。谁让她‘无意中’透露,她占据高位的兄弟姐妹们,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在衣服左袖上绣一朵白莲。
太过于明目张胆了。可惜的是,平日里有人瞥见,都会无意识的忽略。
这就是灯下黑。
往往让人忽略的灯下黑。
胤礽刚一坐下,刚让卖馄饨的老板按照老规矩给他煮一碗清汤馄饨时,就瞥见了另一桌同桌吃饭的几个男女,不管身上穿的衣服颜色,左袖都无一例外的绣了一朵白莲。
胤礽轻轻一瞄,就收回视线。
等清汤馄饨一上来,就丝毫风声未漏,好整理瑕的用汤勺舀着馄饨来吃。顺便一心两用的,用十分好的听觉,偷听旁桌的几个白莲教成员,用地道的山西方言说话。
“前儿传来信息,说是吴红(妩荭)小师妹失手,被那狗太子发现了身份。”
“狗太子怎么发现的?不会是有人出卖吧!”
“不知。我只知如今吴红小师妹已经被那狗官关进牢房,不日就要问斩。师兄师弟师妹,俺们当初可是立了誓,要共进退同生死。俺有心劫法场,救出吴红小师妹。不知师兄师弟师妹三人,愿不愿意和俺同路。”
“自然愿意。”
异口同声的回答响亮亮的。胤礽敏锐的感觉,正在煮馄饨的小摊老板,身子抖个不停,显然被白莲教教徒,明目张胆的说要劫法场,给惊骇住了。
胤礽心中凉凉一笑,开始吃剩余的馄饨。
这些二百五,真的当朝廷是摆设。清朝廷再怎么不济,收拾几个毛贼还是很容易的。
一碗清汤馄饨,吃得再慢,也很快就吃完了。
吃完之后,胤礽为了打听消息,又点了一份外卖,打算带回去给观音保尝尝。依然没有听出个所以然来。就是一个意思,准备杀往陕西,解救同门师妹出牢笼。
从道义上来讲,很讲江湖道义。可从其他方面来说嘛,就是地地道道的乱党。
反正在胤礽看来,因为白莲教的缘故,民间很不安稳。基本上每逢天灾,白莲教的教众就会跳出来为非作歹。
每每都以天赐符水为名,蛊惑百姓,还打着‘反清复明’的口号。
“前明时候,白莲教喊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势要颠覆前明江山。如今前明覆灭,又道‘反清复明’。真要没私心也就罢了,我这个地道姓爱新觉罗的太子,都没觉得大清治理国家的某些理念很合理。可白莲教啊白莲教......”
胤礽摇头自言自语一番,拎着打包好的清汤馄饨,淡定且自然的回了府衙后宅,成功收获感动得热泪盈眶的狗勾一只。
“这清汤馄饨真够鲜的。”
观音保连连赞叹,当然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姐夫好,出去吃一餐都要想着自己,真的不管哪里都不太像身为太子的人。相反特别像寻常百姓家的姐夫,对妻家幼弟的关爱。
“街头小吃不精致,却胜在味道鲜美。”胤礽坐在观音保对面喝茶,顺便慢悠悠的说话。“孤记得京里靠近八大胡同的地段,就有家卖馄饨的。他家的馄饨才叫鲜。”
胤礽记得清清楚楚,那是因为小时候跟着康熙出宫时,康熙第一次带着他去吃的。鲜汤馄饨的鲜美,胤礽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而这应该也是他直到现在,还对馄饨味道念念不舍的缘故。
绝对不是因为他和康熙第一次以普通父子的身份相处。
“爷也去吃过那家的馄饨?”说到这儿,观音保就来劲儿了,忙不迭就开始小嘴巴巴,说起了那家的招牌鲜汤馄饨到底有多鲜。
无非就是用大骨加老母鸡一起的熬的汤。
就和开水白菜一个道理,看着汤水透亮,实际上鲜美异常。当然了,人家开水白菜是国宴的标准,鲜汤馄饨是寻常百姓家都能吃得起的美食。
“不过最近好像涨价了。从十个铜板一碗涨到了十五个铜板。”
“哦?涨价?什么原因?”胤礽不免好奇的问。
“应该与旱灾有关吧...”
观音保摸了摸脑袋,说得有点言不由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