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而想起昨儿的事,康熙免不了就没心情继续吃东西。
康熙放下糕点,转而问惠妃的情况。当然了,鉴于梁九功说了胤礽那儿送了他亲手制作的糕点,康熙问过惠妃的情况后,就打发人去惠妃那儿瞧瞧。
这......
梁九功心中叹息,只盼着惠妃娘娘能够想明白,别因为胤禔的蠢,迁怒胤礽。不然的话,依着康熙的偏心眼儿,只怕会认为惠妃心眼小,没有容人雅量,进而进一步的失宠。
好在惠妃到底是老人,即使如今宠爱不再,依然算是人间清醒。胤礽借着石蕊的名义,打发人送来据说是胤礽亲手制作的糕点,惠妃娘娘先是一愣,随即表现出欣喜若狂的姿态。
忙道谢,忙说太子和太子妃太懂礼了,她不擅厨艺,索性就回了一套颜色正红的头面。
伊尔根觉罗氏也在,不太懂惠妃娘娘为什么会这么说。等毓庆宫的人一走,伊尔根觉罗氏就问惠妃娘娘。
“惠母妃为何对毓庆宫的奴才那么客气?”
“你也说那是毓庆宫的奴才。”惠妃娘娘淡淡的扫了伊尔根觉罗氏一眼,越发觉得自己这个儿媳蠢笨不堪。“打狗也要看主人。别忘了毓庆宫的那位可是当朝太子,万岁爷明公正道的继承人。”
伊尔根觉罗氏咬住唇瓣,有些不服气的道:“儿媳自是明白打狗还要看主人的道理。只是惠母妃,爷那里可受了委屈。惠母妃就不心疼爷吗?”
“你这是说的什么话。”
惠妃娘娘只觉得一股郁气堵在嗓子眼,那是哭也不是气也不是。
“本宫十月怀胎生下大阿哥,怎么不心疼大阿哥了?倒是你,你要是真心疼大阿哥,就别见天的往宫里跑。难道你忘了,你现在身怀六甲。你不顾你的身子,可本宫心疼本宫的孙儿。”
伊尔根觉罗氏被训得昏头土脸,偏偏找不到话语反驳。
她经常进宫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给她家爷尽孝,怎么到了惠母妃的嘴巴里,就成了她不知道心疼她家爷了呢。
伊尔根觉罗氏觉得伤心极了,冷不丁肚子一阵抽疼。
伊尔根觉罗氏顿时脸色一白,几乎颤声的道:“惠母妃,儿媳肚子疼。”
惠妃娘娘紧跟着变了脸色。
“赶紧叫太医。”
惠妃娘娘厉声吩咐,就有宫娥上前,搀扶伊尔根觉罗氏进偏殿休息。
伊尔根觉罗氏此时已经疼得没了力气,奴婢好不容易将她搀扶进偏殿,就听‘轰隆’一声,地龙翻身,屋子上的瓦片纷纷滚落,摔成了八瓣儿。
大家顿时变得慌乱无比,跑的跑,走的走,都慌慌张张的。
惠妃娘娘所住的钟粹宫,除了惠妃娘娘这位主位嫔妃外,还住着卫贵人和几个常在。地龙翻身的动静很大,直接让卫贵人和几个常在跑了出来,就站在宽敞的正殿外,难掩惶恐。
“可是大福晋要生了?”
卫贵人率先冷静,忙上前搭把手,很快提前好一段时间发作的伊尔根觉罗氏,还算平安的生下了胤禔的长子弘昱。犹记得上上辈子,爱新觉罗·弘昱是康熙三十五年九月出生的。
当时怀上,伊尔根觉罗氏就以了不得的口吻说自己做梦,梦到拥日入怀。后来吧,伊尔根觉罗氏遭遇难产,以命换了弘昱活命后,康熙老爷子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就选了‘昱’这个子作为胤禔长子的名字。
昱代表日光、光明,而‘晳’则是明白,清楚的意思。弘晳作为胤礽活到成年的长子,得了代表‘明白、清楚’意思的名字。
如何让当时其实很敏感的胤礽,对胤禔心生怨恨,从而更加的针对胤禔,以及和胤禔相关的一切。
而除此之外,胤禛的长子弘晖,名字的含义也是极好的。
和‘昱’一样代表了阳光、光明......
这一辈子,如无意外,早出生好几个月的胤禔长子,还会叫弘昱这个名字。
只是这一回,胤礽懒得嫉妒,只是懒洋洋的提醒康熙。
“大哥的长子一出生,汗阿玛就给取了名字。而儿臣膝下的长生、长宁,只有小名,没有汗阿玛亲自取的大名。汗阿玛可不要厚此薄彼,免得让儿臣确定汗阿玛从来不偏心儿臣,而是偏心大哥。”
本来就是,胤禔生的是孙子,难道他的孩子就不是康熙的孙子了?至于弘昱乃是康熙第一个名义上的嫡长孙。
父亲都是庶出,弘昱却混了一个嫡长孙的名头,可真是棒棒哒。
第41章
“朕一向偏心谁,保成难道不知?”
面对儿子的质问,康熙第一个反应居然不是被揭穿之后的愤怒,而是诧异。
诧异什么呢,自然是诧异胤礽居然会在这种问题上计较。
好悬胤礽没猜到康熙的想法,不然准一口浓痰喷康熙脸上。
这都不是偏心,什么是偏心。
怎么他计较了大哥家的儿子名字寓意,比他家儿子名字的寓意好,就是他的问题,他小气?
行吧,那他胤礽的确小气,而且不光小气还记仇。
口口声声说偏爱他,结果鬼特么的偏爱,说是偏恨,也是极有道理的。
反正胤礽现在的心情很不好,而且随着康熙揣着明白装糊涂的语气,胤礽心情更加不好。
“汗阿玛忙碌国事,自然觉得儿臣在意的只是小事。”胤礽笑得好不嘲讽的道:“儿臣只是在想,儿臣到底哪里做错了,导致汗阿玛实在不待见儿臣的两个阿哥。”
“朕没有不待见。”康熙这下子是真的生气了。怒气浮上脸颊,气势肃杀。“保成你怎么会这么想?朕只有你这么一个嫡子,朕如果不待见你,当初就不会立你为太子。”
“哦。”
难道不是因为皇额娘的关系?
生而克母,可是你亲口说出来的!
胤礽收敛嘲讽,变得满脸无所谓。已经不需要说信还是不信,就连先前的嘲讽,都消失不见了。仿佛他从来都没有愤怒过。
“汗阿玛说是就是。儿臣没话说了。”
最后那个‘了’就很魔性,表明胤礽根本就不信康熙的解释。
只不过康熙这么说,他就表示随意信了。至于康熙信不信他是真信了,呵,谁管,爱信不信。
反正经历了上上辈子苦难的他,这辈子除了摆烂外,难道还能有别的爱好?即便他想奋斗,依着康熙多疑的性子,反倒不会欣喜,觉得他有出息,反而会忌惮会针对,从而开始各方面的打压。
胤礽可以处处争锋,将自己的命运,像上上辈子那样引导。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又没有‘舍得一身剐,将亲爹拉下马’的想法。
他这辈子就躺着摆烂,别想着他为了得到所谓的父爱,再自动送上门给亲爹虐。
反正当带孝子嘛,他熟。
“既然汗阿玛说自己不曾偏爱,就算有所偏爱,偏爱的也是儿臣,那儿臣就厚着脸皮,恳求汗阿玛给儿臣的长安、长宁娶个能上玉碟的大名。要是汗阿玛满脑子都是为大哥家的小阿哥取名的念头,暂时分薄不了注意力给儿臣家的,那儿臣只能将‘长安’‘长宁’这俩小名当成大名记上玉碟。”
顿了顿,胤礽直直看着康熙,一双狭长如点漆的星眸顾盼生辉,流光闪烁。不清澈,甚至深邃得可怕。就仿佛蕴含深渊,随时可以将人吞噬。
看着这样的眼睛,康熙恍惚了起来。
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总之心情复杂得不得了。
对胤礽没有感情吗?
显然不是的。
现在的康熙可以很负责任的说,他目前膝下的儿子中,他最喜欢也最偏爱的儿子便是胤礽。
可胤禔到底是他登基初期,所出儿女中,唯一活到成年的儿子。是玉碟之上的长子。
毫不否认,胤礽出生之前,康熙是拿胤禔当继承人看的。
只不过后来,胤礽出生了。而且还是元后赫舍里氏以命换来的嫡子,自然而然,康熙就熄了继续拿胤禔当继承人的想法。
都说小时看老,胤禔小的时候就展现了憨憨的气质。
一国之君可以不聪明,但一定要有自知之明。恰好胤禔除了是个铁憨憨外,还十分没有自知之名。
胤禔与胤礽争锋相对的原因,总是踩在莫名其妙的原因上。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胤禔脑补不到的。
不能说胤禔不聪明,是个奇葩,只能说人与类人猿的悲欢,并不相通。
像胤礽,哪怕经历了上上辈子的灿烂,上辈子的肆意妄为,这辈子回来都没想过将胤禔弄死。
要说胤禔不是个东西,猿猴的智商都比他高,那是正确的。可要说其他,反正也挺不是东西的。总之说来说去,胤礽还真的没有心思对付,不是个东西的胤禔。
有点儿丢份儿,但更多的还是觉得没必要。
不过还是要强调一点,不知几辈子造的孽,这辈子才会和胤禔做兄弟。
索性只有这辈子了,胤礽再次暗自告诫自己要努力控制住,不和傻逼论长短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