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百合>惊山语> 第26章

第26章

  “秦家遭劫,秦老先生过世,如今秦家主也无主持家事的能力,他的妻儿如何过活。也只能祈愿秦家主早日好起来……”
  “这事也是有说法的。”,张齐神秘道。
  “哦?什么说法?”
  几日前秦启仁过寿,大概是人老来要积德,所以并没有大肆铺张,只打算在府中当个家宴过了,这几日对秦驹也格外纵容。
  秦驹趁着秦启仁这几日心情好,又开始不务正业,自花朝以后一直被闷在家中总是不大畅快。
  于是秦驹招了几人一起进山围猎玩去了。
  楚州西北处有座无名高山若天然屏障,高山另一侧无人去过,一来山高难越,二来愈是少人烟的地方灵异事就愈多。
  但正是这种荒芜野地,奇珍异兽是最常出没的。
  几个男人背了弓箭短刀,在山里赛猎。
  恰处山阴处,所以日光格外晦暗。这倒也不是坏事,暗处更不易打草惊蛇。
  几人分散行动,幽林深处,秦驹恍惚面前一片白雾如绸缎。
  倏而一道鹿影略过,秦驹赶忙去追。
  一追一赶间,在白雾的尽头,有只三尾狐狸。
  那狐狸背对着人,三条尾巴自然摆动,低着脑袋不知道用爪子在刨什么东西。
  任它是祥瑞之兽还是凶恶之兆,秦驹从未见过如此尤物,自然不肯放过。
  趁此物不警惕,后者屏住呼吸,拉弓放弦一气呵成。
  射者中,中者死。
  秦驹提着箭尖上被贯穿腹部的三尾狐兴致盎然回府。
  路上有同行者知道此物极其邪性,规劝他丢弃。
  秦驹只当那人心生嫉妒而已,并不放在心上。
  身旁不乏有谄媚他的人,忙顺着他的话应到:“这乃是天降祥瑞,天意知道秦老先生过寿,特要家主将此物献上以表您拳拳孝心啊。”
  秦驹知那人奉承,但这种说法听了心中畅快。转头让府上剥其皮剖其骨肉,做成狐裘与菜肴在寿宴中呈上。
  宴上佳肴琳琅精致,这盘雕有“日月昌明,松鹤长春”,那碟寓意“月恒日升,福禄永承”珍馐满目,应接不暇。
  “爹,您尝尝这个。”
  在让人眼花缭乱的全席宴上,正中间却摆了一道不甚起眼的肉糜。
  秦驹起身将那碗碟移到秦启仁面前。
  秦启仁顺着他的话夹了一筷子到嘴中,酸味和着若有若无的腥气留存齿间,让人作呕。
  “这是什么东西的肉?”
  “爹,是狐狸,三尾狐狸,儿子才打回来的,新鲜着呢。”
  秦启仁如遭雷劈,死死瞪大了双目,瞳孔瑟缩不止。
  “你!”
  嘴里那块肉糜被呕出来,伴随着剧烈地咳嗽,愈呕愈烈。蓦地吐出一口黑血来,其中还带着零星血块。
  “爹!”席上众人张皇失措,眼看着秦启仁呕出一地血后倒地不起。
  等郎中到时,秦启仁已经没气了。
  喜宴变丧宴,因秦启仁死得蹊跷传出去不好听,所以秦府上下皆不敢声张,打算悄悄把丧事办了。
  七日后出殡,抬棺者发觉棺中重量似有假,于是禀给秦驹。
  秦驹起初是不信,执意要起棺。
  倏而耳畔如有哀鸣,铮铮然要诉冤。
  “开棺!开棺!”
  秦驹抱着欲裂的头痛苦不已,勉强从齿缝里蹦出几个字。
  沉重的木棺盖被轰然打开。
  秦安筠在一旁怯生生拽着母亲衣袖,目光不受控制往棺内看去。
  棺中无物。
  无人看见处,伴随在秦安筠左右的亡婴此刻悬坐在棺木上,直直看向秦驹。
  第24章 不择计纵火偏街地
  岁天域。
  三百浮宫白玉砌,霜盐纵垒海潮洗。
  在海上茫茫一方天地间,留存有古时千亩林木。幽幽寂境,玉宫通体洁白落座岁天域之上,分外清寒。
  顾淮音已在岁天域三月有余。
  近百天时间,她将姜邑尘放置在她身上的两成力炼化与这具身体更加契合。虽然费时费力,但此番要前去褚源必然多凶险,绝不可掉以轻心。
  光华乍起,罩住座下明台。她闭目端坐主殿,设四方结界。
  白玉殿中隐隐还能听见海浪声势。
  倏忽有脚步声由远及近,一老者嗓音浑厚,恭敬立于她身前。
  “司主。”
  顾淮音缓缓睁开双眸,从明台上起身下来。
  见那老者正是灵傩祭司。
  “什么事?”
  “司主作为岁天域之主我理应拜见,况且我族受司主恩德长居此处……”
  “够了,客套话不必再说。”
  顾淮音出声打断他,“我想你此次前来的目的也不在此。”
  老者沉默不语,顾淮音最受不了这幅问什么也不说的做派,提点道。
  “我不在这八百年里,岁天域有什么异动吗?。”
  半晌,老者颔首道:“有的。”
  顾淮音凝神望向他,听他不疾不徐开口。
  “岁天域附近镇玄铁少了许多,我原本想多采些入药的。”
  顾淮音:“……”
  这事也值得跑这么远来和自己说?
  既然对方已经说了,那表面上还是要做做样子的。
  “我在书上看到过。镇玄铁是这世间难得的坚韧之物,明火烧不化,斧剑劈不断,仅次于亶渊器。书上还说储量也大,尤其在海底镇玄铁更是不计其数。”
  她顿了顿,继续说。
  “镇玄铁确是世间顶好的料子,又善以阴气养人,但越是稀世之珍就越容易招他人觊觎,少了部分不足为奇。”
  灵傩祭司点点头继续沉默,他光沉默也就罢了偏偏他还站在此处不走。
  顾淮音深吸一口气,轻叹:“攸里安然无恙,他现在身在楚州,你不必担心。”
  老者满脸大义:“他既为司主剑灵,便与我灵傩一族无关系,生死全凭司主定夺。”
  ……赖着不走还嘴硬。
  “他毕竟是你的孙儿。我也答应过你,等他魂魄能自主脱离我这柄剑,我会为他重塑身躯的。”
  老者不善言辞,眸底闪烁几下重归浑浊,憋红了半张脸道:“多谢司主。”
  楚州淮水畔,江守君要修建的渡口规模并不算大,况且又从山上下来不少“人手”,所以完工的格外快。
  不出月余便修筑妥当,不久就能使用了。
  渡口修筑完当天她便开始安排修官道之事。
  原本张齐劝她,修建渡口已经耗费不少财力物力,眼下已经不适合再修路了。
  他这些苦口婆心的话全被江守君“我知道”三个字给挡了回来。
  距楚州府衙不远的偏街地。
  靠近郊野葛木青青处,有几座无人居住的房屋,这地方离闹市区算近,稍有异动很容易就会被人发现。
  忽而惊呼声四起。
  “走水了!走水了!”
  街上行人无不转目向声响处观望,偏街上空浓烟滚滚,即便是现下白昼,也能看见时不时蹿高如龙般舔着舌的火星子出来。
  噼里啪啦伴随梁木迸裂声,不多时“轰隆”一声,数间房屋倒下跌散了架。
  见此状,众人顾不得其他忙各自抄了盆钵器皿赶来救火。
  浓烟搅得天公乌黑,或许不知是惹了哪路神仙,窦忽降下一道闪雷。“嚓”的一声劈下来,带来滂沱大雨。
  这雨降得及时,肃清滚滚白烟,扑灭燎燎火势。
  空气中弥漫呛人木灰味,抄了家伙赶来的众人站在茫茫大雨里面面相觑。
  漆色墟土焦木里,立着那个麻衣素裳和尚,还是往常扮相,手里拈着佛珠,面色苍白憔悴,作将羽化之态。
  “就是他!我亲眼看见他放的火。”
  不知是人群哪一角发出声响。
  楚州众人一向敬重神佛,对僧人也都恭恭敬敬,自然不愿相信这人言语。
  “胡说八道,他一个出家人,又不是恶贯满盈的歹汉,放火做甚?”
  旋即这人好声好气凑近和尚,问他:“小师父看见这火是因何而起的吗?”
  又一声惊雷炸响。
  和尚合掌道:“火是我放的。”
  临近正午,听得蓦然雷声轰鸣,天公不作美大有要降雨的意思在。
  江守君坐在郡守府书房中,透过窗上薄纱抬头观外头天色。
  山雨欲来风满楼。阵阵阴风擦着门框吹进屋子,发出嘶哑诡异的响声,让人听了心惊。
  “哐”的一声巨响,木门被大风吹地猛砸。
  这动静让她心里想到了在花朝出游中某些不太好的经历,下意识往房门处看去。
  瞥见从外阴沉处窜进来个黑影。
  黑影四处乱撞,把屋内器具搅得“咯吱咯吱”响个不停。
  江守君顺着那动静望去。
  原是一只纯色黑猫趁着天色暗黑溜了进来,几步敏捷地踏过木椅踩到桌案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