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大明第一首辅> 大明第一首辅 第67节

大明第一首辅 第67节

  “明明是你摔的!”抓着他的是穿着深蓝色衣服的摊贩,手里捧着碎了的玉镯,哭丧着脸说道,“这可是我家传家宝镯子,这可是太祖时期,我家祖宗从宫里出来带回来的宝贝,若非这次我娘病重,我可不会拿出来卖的,你一个小子如此毛毛躁躁,说要拿过来看看,竟然不好好拿着,给我摔了。”
  “赔钱!一百两银子!”那人狮子大开口。
  小穷鬼江芸芸倒吸一口气。
  一两银子等于一千文,一百两银子就是十万文,她抄一本书收五十五文,所以一百两银子她至少要抄写一千八百十九本,按照他一个时辰抄写三本,要抄写六百零七个时辰,一天十二个时辰,日夜不停,不吃不喝地抄,那也要抄五十一天。
  ——好贵啊。
  被人拉住的小年轻人,既不生气也没有辩解,睁着大眼睛看着摊贩,目光清澈,闻言只是歪了歪脑袋。
  “你这个是什么玉做啊?”他和气问道。
  小贩凶狠着脸,大声嚷嚷着:“这可是和田玉。”
  少年噗呲一声笑了起来,眉眼弯弯,虽不是讥讽,但在这个时候笑,再和气的笑也有了讽刺人的意味。
  “笑屁啊,不要以为我在骗你,你看看这个水色,你看看这个颜色,不是和田玉是什么。”摊贩恼羞成怒,“反正就是很贵的玉,祖上传下来的。”
  “不不不,我不是觉得你在骗人,我只是担心你是不是被骗了。”小少年文质彬彬说道,“凡贵重用玉,皆出于阗、葱岭,你说的和田玉就是来自这里,之后还有四川西部西蜀墨玉,其色黑如’漆,还有句容茆山的白色玉,顾名思义是白色,又或者是产于安徽凤阳府宿州的灵壁玉,此玉有两种颜色,黑和冷白色,皆不是你手里的这个颜色。”
  “那你这个也许是翡翠,有可能是“保定石”“茅山石”“阶州石”“巴璞”1等等。”
  小贩恼羞成怒:“你说这么多我听不懂,就是不想赔钱是不是。”
  “不是这样的。”小少年继续和气说道,“你看你这个就是单纯的玉镯,若真的是宫里出来的,不可能如此单调,一般来说大都镶金嵌宝,再是质朴也会图意并重,做玉制品,讲究的是虚实相生,文质合一。”
  江芸芸惊叹一声。
  这小少年应该是个富家子弟,身边充斥着大量玉制品,这才让他如此侃侃而谈。
  “这个玉镯不是太祖时期的东西,太祖为光复汉人文化,大量使用玉圭,后来为防止民间滥用,所有玉制品都必须在官员监督下制作,各大主城都开设造玉坊,最大的就在苏州。”身边的唐伯虎小声解释道,“这个玉不是和田玉,也不像翡翠,大概是传说中的西域戈壁玉。”
  他顿了顿,声音更小了。
  “这一群人里,最贵的玉应该是这个年轻人那顶帽子上的红宝石,你看色泽莹润,宛若一团血在日光下流动,丝毫没有艰涩渣滓,你再看他腰间那条金镶宝龙首绦钩,那个玉我估计才是真正的和田玉。”
  江芸芸眨眼:“你怎么也知道这些。”
  唐伯虎摸了摸下巴:“那些富贵人家就喜欢搞这些东西鉴赏,我特意学的,免得和他们说话露怯了。”
  乡下人江芸芸露出敬佩之色。
  唐伯虎得意摇扇子。
  那边摊贩见这人不好糊弄,见他是外地人,人生地不熟,又是年轻人脸皮薄,想要狠狠杀一笔:“那你也摔坏了我的玉,你就是要赔钱。”
  “可我没有钱。”小少年为难说道。
  “那把你头上的红宝石给我!”摊贩眼珠子一转,大声说道。
  小少年闻言乖乖把帽子摘了下来,珍惜地摸了摸红宝石:“这是从真腊来的,我很喜欢。”
  江芸芸人矮,抬头往上看那颗宝石还看不出大小,现在那少年拿下来了,她才惊讶发现那红宝石是真大啊!
  足有半个手掌这么大!
  在日光下竟然在发光!
  “可你弄坏了我的东西,你现在没钱,那就只好拿这个东西抵了。”摊贩义正言辞哄骗道。
  围观人群议论纷纷,有看好戏的,也有替人不值的,但就是没有人出来仗义执言。
  江芸芸见那少年出身良好,不谙世事,又见他和黎循传差不多大,心生不忍,抬了抬脚……把唐伯虎踹出去了。
  唐伯虎猝不及防,一个踉跄,扑倒小少年边上。
  两人四目相对,各自眨了眨眼。
  “那个……”唐伯虎连忙站直身子,真挚问道,“朋友,需要帮忙吗?”
  小少年见了人便是笑,一双眼睛弯弯的,露出几分天真来:“你想怎么帮我啊?”
  唐伯虎扭头去看罪魁祸首。
  江芸芸无辜地眨了眨眼,委婉说道:“我觉得这个玉镯比那个红宝石便宜。”
  “你胡说八道什么!”小摊贩见是瘦弱的小孩说话,立马凶恶挥着拳头,呵斥道。
  “哎,你凶我家芸哥儿做什么!”唐伯虎不悦说道,“哪里说的不对,你这个玉瞧着是最不值钱的戈壁玉,现在想要换人家的大宝石,要不要脸。”
  “对!”江芸芸大声应下。
  “你说戈壁玉就戈壁玉,我这个就是和田玉,祖上传下来的。”摊贩咬死不认,话锋一转,可怜兮兮说道,“你们不会是一伙的,富家公子故意来欺负我们这些平头老百姓吧。”
  “首先……”唐伯虎手中的扇子打了一个转,嚣张地指了指碎了一地的镯子,“和田玉讲究油润感,你这块玉质地艰涩,不够透明,日光下也没有熠熠生辉之兆,最重要的是,和田玉内里油脂光泽,少有杂质。”
  所有人的视线跟着看了过去,又随着他的话一点点扫过碎玉。
  “和田玉也有好坏之分,我的和田玉就是这样的,而且你空口说白话,谁知道是不是糊弄人。”摊贩依旧死咬不放。
  唐伯虎傲然一笑,握着扇子的手直接打了一个转,指了指身边的小公子。
  “你们看看这位小公子腰间的这块玉石。”
  江芸芸顺势看了过去。
  这是一条金镶宝龙首绦钩,一大块被打磨的极薄的玉石上面镶嵌着金制的龙头样式,整条腰带精致到连龙眼睛里的光泽都清晰可见,好似当真有了灵气一般。
  “哇。”乡下人江芸芸晃了晃脑袋,小小惊呼一声。
  小少年的视线看向江芸芸,缓缓眨了眨眼。
  “这就是正宗的和田羊脂玉,白、透、细、润,我们常说的肤若凝脂,讲的就是这样的色泽,你看看这质地缜密而栗,细腻光滑,再摸摸这手感温润而泽,整条腰带杂质极少,日光下光泽透明,好似一汪水托起这条龙,已经达到瑕不掩瑜,瑜不掩瑕的地步,这才是上好的和田玉,千金难求。”
  江芸芸又是哇了一声。
  “你这个最多一两银子,现在却要讹人一百两。”唐伯虎背着手,慢条斯理说道,“我们还是直接去报官吧,免得说我们欺负人。”
  那摊贩脸色青白交加,企图还要挣扎一下:“这就是我娘传给我的宝贝,你现在摔坏了,我娘还等着我换钱买药呢,现在你们把玉镯摔了,我也没钱买药了。”
  他越说越伤心,当街哭了起来。
  唐伯虎脸上笑容一顿,火急火燎地把躲在背后看戏的江芸芸提溜出来,让她挡在最前面。
  江芸芸打量着他的装扮,瞧着比周鹿鸣还要落魄,鞋子已经烂得不能再穿了。
  “小德子的娘,祖上也是有些钱的,估计是传错了也不一定。”有年纪大的老婆婆忍不住说道,“不是故意骗你们的。”
  “他娘真生病了,病了好几天。”
  现在说话的人都是小德子的左右街坊,见他哭得伤心,忍不住替人说话。
  随着邻居的加入,形势突然扭转了,本来占理的人一下子也没了道理,甚至显得咄咄逼人。
  唐伯虎有些恼怒,抱臂生闷气。
  倒是那个小少年,依旧是好奇的样子,看不出喜怒之色。
  他刚才对钱没有概念,现在对生老病死也不为所动。
  “那也是他之前先讹人的。”周鹿鸣出声说道。
  “明明是他先要来看东西的,却没接稳。”小德子愤愤指责道。
  那少年回过神来,微微一笑,和气说道:“你说是太祖年间宫里带出来的东西,我有点好奇而已。”
  周鹿鸣欲言又止。
  民间有很多坑人的办法,也不知这个公子哥到底是真的没接稳,还是被人哄住了。
  “小德子确实是这么喊的。”
  “这小伙子也说要拿来看看的。”
  “我没注意这边,只是听到有东西摔在地上的声音才过来看热闹的。”
  围观的人交头接耳议论着。
  江芸芸扭头去看那个少年,正好和那个少年好奇的目光对在一起。
  那人歪头,看着她笑,秀气的眉眼中显出几分天真来。
  江芸芸只好移开视线,看向摊贩冷静问道:“这个玉镯到底多少钱?”
  小德子哽咽了一下。
  “你得实话实说。”江芸芸注视着他的眼睛,认真说道,“不然摔坏你东西是一回事,你讹人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一两银子。”小德子小声说道。
  周鹿鸣倒吸一口气:“一两银子的东西你敢开价一百两。”
  小德子不再哭了,恶狠狠盯着他们看:“在俺心里这镯子是无价的,而且这人刚才明明伸手了,却突然缩回手,分明是戏耍俺。”
  那少年只是看着他说话,没有承认,但也没有反驳。
  江芸芸:“一两银子,给他。”
  少年皱着脸,委屈说道:“我忘记出门要带钱了。”
  江芸芸目光在他身上谨慎扫过:“那你身上有什么你觉得不值钱的小东西拿出来,给人抵一下。 ”
  少年摸了摸全身上下,没摸出一个不值钱的东西。
  后面的唐伯虎一边看一边感慨。
  “这个葫芦猴子玉佩,虽然是黑白色的,但一看就是籽玉,贵。”
  “这个金镶宝蝶恋花纽扣,这五颜六色的宝色,贵。”
  “这个葫芦铎针真精致,用这么细的银丝金丝绕起来的,贵。”
  那人摸了一遍,竟全都是贵重物品。
  “哪家的小少爷出门啊,连个仆人也不带着,也不怕被抓走打黑工!”唐伯虎忍不住感慨着。
  那少年不好意思得摸了摸鼻子,最后把帽子上的铎针取了下来:“就这个吧。”
  这个铎针是一块葫芦形的浅绿色玉佩雕琢而出,一圈又一圈的金丝银线只有头发丝大小,一点点缠绕着,乍一看好似葫芦藤一样。
  “这东西可不止一两银子。”江芸芸沉声说道。
  “不碍事,给他吧。”少年微微一笑,不甚在意说道,“刚才确实是我没拿稳,真是对不住了。”
  那个小摊贩原本是会打算骗点钱的,可现在看着这个珍贵的铎针反而犹豫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