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历史军事>朕能走到对岸吗> 朕能走到对岸吗 第162节

朕能走到对岸吗 第162节

  然而,辛毗话音刚落,书房的大门便被人从外面一脚踹开了。
  一道冷笑声伴随着寒风传入书房。
  “尔等当真是好手段!”
  袁熙身披甲胄、手持利剑出现在书房门口。
  同时有大批全副武装的虎字营甲士涌入书房,将辛毗等人团团包围了起来。
  见此一幕,辛毗脸色骤然大变,豁然起身,目光怨毒的盯着袁熙。
  “贼子!你怎么会在这里!”
  “我为什么不能在这里?”袁熙满脸讥讽,眼中却杀机暴涨,“你不来见本公子,本公子自来见你!辛从事!”
  “不……应该叫你奸贼余党!”
  此言一出,逢维和郭楷都大惊失色。
  袁熙这是要故技重施,把他们全都打为奸贼!
  辛毗大怒,指着袁熙的鼻子骂道:“你这贼子!杀弟囚父,擅杀忠义,大逆不道!我诅咒你不得好死!”
  “噗!”
  袁熙根本不与他废话半点,一剑斩下,当场便将辛毗送去见了辛评。
  随后看向吓得瑟瑟发抖的逢维和郭楷,狞笑一声。
  “杀了他们!”
  “辛府上下,鸡犬不留!”
  屋内,鲜血四溅。
  屋外,残月如钩。
  翌日一早,一则惊人的消息传开了。
  逢家、郭家、辛家因涉嫌作乱,被袁熙领兵登门,一夜之间,三家上百口人被屠戮殆尽!
  这个消息瞬间震惊了邺城内的所有世家大族!
  整个邺城的世家大族都因此而惶恐不安。
  一时间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三日后。
  邺城各大世家的家主或族老,暗中来到了荀府,找荀谌商议该如何在袁熙的血腥镇压下寻求自保。
  ……
  与此同时。
  幽州,易城,太守府。
  公孙瓒坐在主位上,看着手中探子快马加鞭送来的急报,脸上浮现出一抹狂喜。
  “大哥,如何?”公孙范急切的问道。
  “贾文和所言非虚,半个月前,邺城四道城门全部封锁,禁止任何人出入。同时颜良率领冀州军,驻扎在城门附近。”
  公孙瓒将手中的急报递给公孙范,对儿子公孙续说道:“速去请贾诩前来,不可有丝毫怠慢。”
  公孙续领命,转身去请贾诩。
  此时也迅速看完急报的公孙范,哈哈大笑道:“大哥,天助我也!没想到袁绍老贼,竟然被儿子造了反!如此良机,我们必取冀州!”
  “哈哈哈哈——!”
  公孙瓒同样发出畅快的笑声。
  自从讨伐董卓之后,他就开始和袁绍你争我斗了起来。
  起先他仗着白马义从的精锐,一直占据上风。
  甚至一度打到冀州境内,占据了不少冀州的郡县。
  后来龙凑之战,仅仅只是一场失败,便损失惨重,再也没有了和袁绍争锋相对的资本。
  这就是两人之间巨大的底蕴差距。
  袁绍占据富庶的冀州,而他占据的只是贫瘠苦寒的幽州。
  袁绍可以输很多次,而他输一次便要伤筋动骨。
  公孙范略有担忧道:“这贾文和虽然腹有良谋,可他的名声可不太好啊。大哥之前在两军阵前参拜天子,打出清君侧的名号对抗袁绍。如今若是重用贾文和……”
  “你不说,我不说,谁知道他是贾文和?”公孙瓒不以为意道。
  他太缺谋士了。
  贾诩先后跟随董卓、郭汜李傕、张济张绣,虽然一眼奸臣。
  可这也恰恰说明了他的能力!
  否则为何屡屡有反贼用他?
  两人说话之时,一旁的赵云眉头微微皱起。
  如若公孙瓒当真重用贾诩这等奸贼,那他真要大失所望。
  正当他要开口劝说公孙瓒之时,公孙续已经带着贾诩走了进来。
  一进门,未等公孙瓒开口,贾诩就从怀里掏出衣带诏。
  “幽州牧公孙瓒接旨!”
  最近有许多带节奏的。
  大致就是猜到了朕的剧情,猜到了袁绍不会死,主角继续装孙子。袁绍不会死这是必然的,简介暗示了。主角装孙子那就是瞎说了。
  朕本来不想理会,可是节奏越来越大,严重影响新读者的感官,真以为主角一直是废物。
  可事实上大家看到这里也知道,邺城主角是必然拿下的。只不过不是读者猜想的那样拿下,不是直接让袁熙杀袁绍拿下,那太不合理了。
  带节奏的说主角不夺权,没权利,看到这里诸位爱卿说说,主角真的没权利吗?真的不夺权吗?又真的猜到了剧情走向吗?
  绝对没猜到!
  第157章 荀谌:冀州世家来投,这礼物陛下满
  意否
  太守府议事堂,公孙瓒懵了,愣在原地怔怔的看着贾诩。
  这位声名赫赫的汉室奸臣,竟当着他的面宣读圣旨?
  天子即便有圣旨下达,怎么也不该由他来宣旨才是啊。
  “幽州牧公孙瓒接旨!”
  见公孙瓒没有动静,贾诩表情肃然的加大声量重复了一遍。
  “文和,你手上所拿,当真是圣旨?”公孙瓒满脸质疑的问道。
  且不说贾诩这传旨之人的身份是否有问题,可他手上所谓的圣旨,分明是从衣服上扯下来的一节布料啊。
  “假传圣旨乃欺天之罪,在下岂敢担此罪名!”贾诩断然呵斥,一展手上的衣带诏,再一次重重的说道:“幽州牧公孙瓒接旨!”
  公孙瓒见状,意识到了可能真的是圣旨。
  否则在他的地盘,贾诩即便有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假传圣旨蒙骗他。
  将满腹的疑惑暂且放下,公孙瓒恭敬的行礼。
  “臣公孙瓒恭闻圣言!”
  公孙续、公孙范以及赵云,对跟着公孙瓒一起,向着圣旨行大礼。
  贾诩站直身体,朗声念道:“制诏御史:朕闻人伦之大,父子为先;尊卑之殊,君臣为重。近日袁贼弄权,欺压君父;结连党伍,败坏朝纲;敕赏封罚,不由朕主。
  朕夙夜忧思,恐天下将危。卿乃国之大臣,当念江山社稷之飘摇,纠合忠义两全之烈士,殄灭奸党,复安汉室!破指洒血,书诏付卿,再四慎之,勿负朕意!建安三年春二月诏。”
  圣旨念完,贾诩立刻上前扶起公孙瓒,并将衣带诏交到他手中。
  公孙瓒仔细看了两眼手上的衣带诏,满脸震惊道:“文和,这……这竟是陛下洒血而书!”
  一旁的赵云光听圣旨的内容,便已气的剑眉倒竖,双眼通红。
  此刻听公孙瓒一说,连忙凑过去看了眼。
  见到那圣旨上以血书写的文字,顿时怒火中烧,忍不住咬牙切齿的大骂:“袁贼!安敢如此欺压天子!”
  贾诩讶异的看了眼赵云,不曾想这公孙瓒麾下,竟真有心怀汉室的忠义之士。
  叹了口气,都公孙瓒说道:“这衣带诏,确为陛下洒血而书。想必易侯此刻心中满是疑问,在下定一一解答。”
  公孙瓒立刻问道:“陛下的圣旨为何在文和手中?”
  贾诩仰着头,一派汉室忠臣的模样,傲然道:“天子落难,困于邺城。在下明面上投了袁贼,实则早早便效忠了天子。袁熙杀弟囚父,亦是在下促成,为的便是使陛下脱离袁贼挟持。”
  “此番前来幽州,便是辅佐易侯发兵南下,攻克冀州,解救天子。”
  公孙瓒听罢,还是不敢相信。
  汉室忠臣?这与贾诩这么多年来给人的刻板印象相差甚远。
  “易侯请看,这里有传国玉玺的落印。”贾诩指着衣带诏上的玺印说道。
  公孙瓒立马低头察看,的确与他之前受封易侯的玺印一般无二,确是传国玉玺落印,心中也便信了三分。
  贾诩又道:“前些日子在下抵达幽州,与易侯阐明邺城局势。今日易侯请在下前来,想必心中已有决策了吧?”
  公孙瓒点头,一脸正色的说道:“天子落难,本将军身为汉臣,岂能坐视不管?”
  “本将军决定发兵三万攻打冀州,不破邺城,势不回转!”
  “文和若有良策,不妨说来。”
  他也不管这圣旨是真是假,他需要的就是一个大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