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几个女人就在院里开始杀雁,一家子都是会过日子的,一只雁杀下来,那是一根毛都没浪费。
  血放出来凝了血旺,毛扒到一旁洗洗晾着,干了把毛管剔掉,能给老大的女儿妙妙做个半厚不薄的羽绒背心,心肝肺肠也拿面粉抓洗干净腌了,等晒好加上一把春天留的槐花干搁饭头蒸了,香得掉眉毛。
  王凤英把砧板端出来,在院子就把大雁剁成两半,“今儿红烧一半,另一半风起来吧。”
  秦老太虽然不喜欢王凤英嘴巴吧嗒吧嗒的,但这个媳妇过日子确实是没话说的一把好手,就点点头,“你做主就行。”
  赵锦儿为着害大家担心,一直闷声干活不敢说话,这会突然扯了扯秦老太的衣角,“奶……”
  秦老太见她欲言又止的,笑道,“啥事儿,跟奶说!”
  “阿修身子弱,红烧的油荤重,他怕是消化不来,能不能捡两块肉出来给他炖点清汤?”
  早上秦慕修说自己胃口不好消化不好,赵锦儿记在心里了。
  孙媳妇这么关心孙子的身体,秦老太哪有不愿意的,当即道,“凤英啊,拿个小瓦罐给阿修和妙妙炖点清汤。”
  王凤英正要嫌两句多事,听婆婆也没忘了她孙女,也就没话了。
  男人们回来的时候,小院里已经弥漫着一股肉香。
  第7章 今儿是什么日子?
  为找赵锦儿耽误了一天地里的活计,秦大伯和老大秦虎难免不太高兴,进门时都是黑着脸。
  闻到肉香那不高兴就去了一半,听说赵锦儿竟然带回一只狐狸已经眉开眼笑。
  “这狐狸毛成色可真好!”
  每年冬天没有农事时,爷俩也会带着捕兽夹进山碰碰运气,只是最多夹到过兔子狍子,没捕过这么金贵的东西。
  “还不是锦丫头运气好!都累一天了,吃晚饭吧!”秦老太一边端饭一边道。
  王凤英和刘美玉见她忙活,自不敢闲着,也帮忙端菜摆筷。
  赵锦儿插不上手,便到瓦罐里盛了两碗肉汤,先给妙妙一碗,才道,“奶,大伯大娘,我给阿修先送碗汤去。”
  秦老太笑着点头,“去吧,那孩子也替你担了一天的心,午饭都没吃。”
  赵锦儿微微一怔,阿修担心她一天啊?
  到了房间,果见秦慕修面色焦急的靠在床头,一边咳嗽一边时不时地朝门口张望。
  见到她进来了,先是露出一丝笑意,旋即严肃道,“你怎么自己跑到山里去了,不知道山里豺狼虎豹很多吗?若是碰到了,一口吃了你!”
  语气虽是责备的,显然听到了外面他们说的话。
  赵锦儿半点儿不生气,她不是不识好歹的人,知道人家在关心她呢。
  “下次再也不敢了。”
  她声音软软的,一双长睫轻轻扇动,看着就可怜巴巴的,秦慕修不忍再怪她,只能无奈的摇摇头。
  赵锦儿放好碗,走到床边,伸过肩膀扶他下床,“奶给你炖了肉汤,你喝点,汤好消化!”
  秦慕修更是没气了,这小媳妇年纪才跟珍珠一般大,珍珠连个家务活都干不周全,她却已经想着进山打秋替家里分担,哪里忍心真骂她。
  这一晚,老秦家各个吃了个肚歪。
  赵锦儿白天折腾惨了,早早上床就睡着了。
  秦慕修望着她缩成一团的小身影,心头疑云再次凝起:
  和昨天一样,她一进门,自己就不咳嗽了。
  原以为是身子骨渐渐好了,可白日她不在家时,又和以前一样咳个不停……
  隔天一清早,赵锦儿是被秦慕修喊醒的。
  还以为睡过头,往外一看,天才蒙蒙亮呢,想着秦慕修大概是想让她去帮秦老太做早饭,二话不说就穿衣下床,给秦慕修端了杯热茶就往厨房去了。
  到了厨房,却见秦老太又等在那里了,“早饭已经做好了,锦丫头你赶紧吃两口,吃完咱们到镇子上赶集去。”
  赵锦儿一脸懵逼,“赶集?”
  爹死后她就没上过镇子,集朝哪儿开都快忘了。
  “这狐狸皮咱不会处理,裁坏了就不值钱,我想来想去还是整只拿去皮毛铺,所以不能耽误,天儿还不是太冷呢,放两天就该臭了。”
  祖孙俩正说着话,王凤英领着秦珍珠进来了,“镇子离咱家七八里路呢,娘腿脚不好,让我和珍珠去跑这趟好了!”
  王凤英昨晚儿就在算计了:这狐狸皮要是秦老太拿去卖,她一毛都捞不到,要是能让她去卖嘛……
  雁过拔毛,薅一点下来谁知道。
  秦老太瞪了她一眼,“你走了,家里的活计谁收拾?”
  “这不还有美玉吗?”
  “妙妙昨晚肉吃多了,夜里拉了几次稀你不知道吗?美玉要照看妙妙!”
  秦老太一口就怼回去,“不止家务要拾掇,院里的柴火也快空了,你今儿给我把柴火堆装满,可别躲懒!”
  说着,就背上篓子拉上赵锦儿走了。
  望着两人背影,王凤英母女俩气得直跺脚。
  “这丫头是给老太婆上了啥眼药,怎么就这么对老婆子的眼?”
  秦珍珠盼着去镇上买两串珠花都盼了几个月了,也恨得牙痒痒。
  “奶真是老糊涂了,把个扫把星当福星!”
  再说赵锦儿跟在秦老太身后,心里十分过意不去,“奶,要不您带大娘和珍珠去吧,午饭我来拾掇就是。”
  秦老太白了她一眼,“奶只是找个借口不愿意带她们,不是怕家里没人忙活。”
  赵锦儿瞠目,这……
  见她一脸茫然的样子,秦老太和蔼的笑道,“傻丫头,今儿是什么日子你不知道吗?”
  第8章 卖了一大笔银子
  “什么日子?”赵锦儿真不知道。
  “今儿是你三朝回门的日子啊!”
  秦老太叹口气,“昨儿你一出门,阿修就找我说了这事。只是他的病你也知道,一时半会儿的不可能陪你回娘家,你要是一个人回门,还不得叫邻里四舍戳破了脊梁骨?奶合计来合计去,还是由奶陪你去这一趟,代阿修跟亲家叔叔婶子赔个不是,等阿修身子便利了,再让他陪你一起回去给你叔婶磕个头,也是养你一场的情分。”
  赵锦儿愣了片刻,眼眶湿、润了。
  爹娘死得早,她自幼寄养在叔婶家。
  但寄人篱下哪有什么好日子过?
  叔婶当初愿意养她,一来是爹爹临终把生前积蓄都给了他们,二来是看她已经八岁能帮衬着干活,把她接回去一天舒坦日子也没给她过过,养到十四岁更是能为八两银子就把她卖给秦家,对她哪里有什么情分?
  没想到秦慕修和秦老太事事为她着想,一点儿也没有轻看她的意思,认认真真的帮她准备三朝回门的事。
  她也明白过来,秦慕修为什么早早就喊她起床。
  “奶,你、你们对我真好!”
  “你嫁到我家就是我家的人了,不对你好对谁好?”
  秦老太一笑,脸上每道褶子都透着慈祥,“咱们啊,先去把你捡的这头狐狸卖了,再买些糕点茶礼,不能空着手回娘家。”
  祖孙俩到了村口,秦老太拿自己的私房钱给两人搭了牛车,不到半个时辰,就到了镇上。
  六年没来过,镇子比赵锦儿记忆中的更繁华热闹了。
  街道两旁的铺面鳞次栉比,卖什么的都有。
  秦老太怕她走丢了,紧紧将她拉在身旁,也不乱停也不乱看,径直往皮毛铺子走去。
  这皮毛铺开了快二十年,做的大多是附近乡亲的零散生意,是以掌柜的虽然见是一个头发半白的老妇带着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进来,一点也没有轻慢的意思。
  热情的招呼道,“大娘想买点啥?马上入冬了,我家新来的这批皮袖套可是物美价廉!”
  秦老太心想这掌柜的是个会做生意的,任凭贫富,谁不愿意受人尊重呢?
  越是穷的人越愿意被人抬举!
  将篓子放到柜台,“我不是买东西的,我是来卖东西的。”
  这也常见,掌柜的就道,“大娘带了什么好货来?”
  秦老太笑得很稳,“是不是好货,掌柜的评判。”
  说着,掀开盖在篓子上的厚布。
  饶是放了一夜,那股难言的气味还是立即窜了出来。
  掌柜的做了这么多年皮毛生意,岂能闻不出这是狐狸的味道?
  顿时两眼放光,“是狐狸皮子?整的还是碎的?”
  秦老太一把拎出那只死鬼狐狸,“整得不能再整!”
  掌柜的接过一看,除了脖子上一道咬伤,全身油光水滑的纯白一色。
  一点瑕疵都没有,果然是好货!
  到底是老买卖,掌柜的很快敛起喜色,“大娘准备卖多少钱?”
  秦老太道,“我们家世代务农不是猎户,价钱方面不如掌柜的懂行,老身不敢乱要价,掌柜的按行情给个价,只别委屈了我这孙媳妇就成,这狐狸可是她舍命从狼口中抢下来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