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要对联的那位一边数铜板,一边道,“咱庄户人家一年到头不就盼个年?今年已经熬得这么苦,来年可不得图个好彩头?我宁愿不吃那两口白菜,也要把大门贴得红彤彤的,看着喜庆,心里也有个奔头!”
  旁边几个原本犹豫不决的,听到这话,纷纷点头。
  “过日子就是图个奔头,大白菜可以不吃,对联儿不能不贴。要不这一年到头的,好似白过了。”
  “小娘子,给我一副。”
  “小娘子,给我也来一副。”
  赵锦儿连忙给顾客打包,来的时候,她专门跟秦老太要了一小卷红绒线,把对联卷成卷,再用红绒线一扎,看着就讲究。
  顾客们接到手上,都有被宠爱的感觉。
  不过半个时辰,六十多副对联竟然卖掉一半。
  连不远处的烟花小贩都眼馋,把摊子挪到他们身边,笑道,“咱卖的都是年货,我来沾沾你们的人气,不介意吧?”
  赵锦儿笑道,“不介意不介意,这街本就是公家的,再说,咱们卖的东西也不一样。凑一处还能互相带带生意呢!”
  “你们来迟了,这都快中午了,人都回家吃饭了,得等下午再上人。你俩要不要去吃点东西,摊子我帮你们照应着。”
  赵锦儿不大放心,“万一中午也有人来买呢,我还是留下看摊子吧。阿修,你去买几个馒头回来,咱们将就着吃点。”
  秦慕修正想独自去办点事,笑着点点头,“好。”
  春风楼。
  秦慕修站在门口,四处打量一番,很快就找到后门。
  饶是灾年,春风楼的皮肉生意却是一点也没受影响,尤其是年节时分,正是这里最忙碌最风光的时刻。
  后门的一口水井旁,十来个婆子忙得四脚朝天,洗布草的洗布草,洗肉菜的洗肉菜。
  秦慕修走上前,礼貌道,“请问大娘们,楼里的管事在吗?”
  婆子们本想说没见老娘忙着吗,一抬头,见这么个英俊年轻的小后生,也就没脾气了。
  “找管事的作甚?”
  秦慕修微笑,“管事的是我远房表叔,今年日子艰难,我娘让我来找表叔借点银钱周转。”
  一个婆子讪笑道,“年底来找管事借钱的多,劝你还是别触这个霉头。”
  另一个婆子也道,“小伙子,你要知道,干这行的,就得心狠,管事能干到今天,怕早就六亲不认了,你还是找旁人想办法吧。”
  又一个婆子嘿嘿一笑,“这是正经话,我们管事啊,手里只有进的,没有出的。你只要有钱,他啥都能给你办,没钱,漫说远房表侄,你就是他嫡亲侄子都没用。前几天一个姑娘来,出手就是二十两,管事的见她比见亲闺女还亲。”
  这婆子正在拧床单,秦慕修伸手就接过一半,帮她一起拧。
  “春风楼可是秦楼啊,怎么会有姑娘来?”
  “大概是找管事办事的吧。”婆子很喜欢这个又英俊又勤快的小伙子,压低声音道,“我们管事的,有时候也会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哪天的事啊?”
  婆子算了算,“也得有七八天了吧?”
  “多谢大娘提点,求人不如求己,我还是不跟这讨人嫌了。”
  秦慕修依旧笑盈盈的,眼底却已经卷起惊涛骇浪。
  买了两个肉包子回到摊前,只见摊位上多了个人,是裴枫。
  赵锦儿笑着迎过来,“怎么这么久才回来!你说巧不巧,竟然碰到了裴大哥。”
  裴枫一边翻看着对联,一边笑道,“我怎么就没想到写点儿对联来卖。”
  秦慕修将包子递给赵锦儿,“趁热吃。”
  这才对裴枫道,“你就是写了,也不见得卖得掉,我们家全靠你嫂子吆喝。”
  裴枫无端端被塞一口狗粮,白了一眼,“知道就好,没有嫂子,你比我也强不哪儿去。”
  赵锦儿轻轻捶了他一粉拳,“胡说八道!呀,不是叫你买馒头吗,怎么买了肉包子?你自己吃了吗?”
  “吃了,我在包子店吃的热乎的。”
  “可我只给了你十文钱,一个肉包五文钱,你买了两个肉包,自己哪里还有钱买吃的?”
  被赵锦儿看穿,秦慕修只得讪笑,“我不饿。”
  赵锦儿就不愿意了,硬递过一个包子给他,“下午还不知要卖到什么时候呢,不吃怎么行?咱们一人一个。”
  秦慕修心里有事,没精力与她周旋,便接过包子吃了起来。
  第90章 叔叔出事了
  裴枫看出秦慕修心事重重,凑过来悄声问道,“遇到事儿了?”
  正好来了个看对联的客人,赵锦儿忙着接待去了。
  秦慕修便给裴枫使了个眼色。
  两人走到墙角边,秦慕修才道,“还记得之前你嫂子被春风楼盯上的事吗?”
  裴枫立刻正了神色,“当然记得,怎么,你去春风楼了?”
  秦慕修点头。
  “可查出什么?”
  “有点眉目。”
  “嫂子是得罪什么人了吗?春风楼虽然做皮肉生意,但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在光天化日之下强抢民女。”
  秦慕修的眸光又变得阴鸷,“能不能帮我一个忙?”
  裴枫笑道,“你把应天书院的手稿都给我了,还跟我说这种客套话吗?啥事儿,只要我能办得到。”
  “年后帮我去平安郡查个人。”
  “可以,但去平安郡起码得两三天来回,我奶奶……”
  “到时候我和你嫂子过来照看着。你路上要用的盘缠,我也会给你的。”
  裴枫这便放心了,“你年后随时来找我。”
  两人说话间,赵锦儿卖出去两副春联,下午赶集的人渐渐上来了。
  秦慕修便回到摊子帮忙,旁边的烟花摊子果然被带得生意也好起来,摊主高兴得眉开眼笑。
  又过了一个多时辰,春联卖得只剩两副,赵锦儿便收了摊子,把剩的春联拿到烟花摊子上,问道,“叔,我能用春联跟您换点小烟花吗,给家里小侄女儿玩玩。”
  “可以可以,我也正想找你买两幅春联呢。”摊主说着,拿了一小把呲溜花给赵锦儿,“就拿这个,小孩儿拿手上就能放,还好看。”
  赵锦儿高高兴兴收下了。
  回到家,赵锦儿把呲溜花给了妙妙,王凤英瞥见了,吧嗒嘴道,“怎么又跑镇上去了?”
  哼,这两个小的,看着老老实实的,鬼知道秦老太是不是把棺材本都偷偷给了他们?
  没钱天天往镇上跑作甚?
  一想起这事儿,王凤英就呕得慌。
  嫁到老秦家二十多年,生儿育女撑门楼的是她,含辛茹苦伺候公婆的也是她,最后还落一身的不是,倒是老三两口子一了百了死了清净,留个独苗苗把秦老太疼到命里去了。
  秦慕修两眼直勾勾的看着王凤英身后的章诗诗,并没说话。
  赵锦儿颤巍巍从腰间摸出一兜铜钱,递到王凤英手里,小声道,“阿修写了点对联,我们拿到镇上卖了,这是卖的钱。”
  王凤英愣了愣,接过布兜子一掂,得有四五百文。
  当即有些下不来台,吞口口水道,“下回去镇上跟我说一声嘛,中午都不知道要不要留你们的饭。”
  赵锦儿点头如啄米,“早上走的时候大娘出门了,就没来得及打招呼。”
  王凤英朝灶房努努嘴,“中午吃了吗?我下两碗饺子你们垫垫。”
  赵锦儿摸了摸肚子,“还真有点饿。”
  王凤英埋怨,“既然是去卖对联,明知中午回不来,怎么不带点干粮?”
  赵锦儿嘴上不说,心里却想:您老人家不发话,哪敢啊?
  到底不敢真让王凤英伺候他们夫妇俩吃喝,便拔脚跟王凤英一同进了灶房。
  堂屋里只剩下秦慕修和章诗诗。
  章诗诗早注意到秦慕修一回来就一直看她,这会儿没旁人,便做出一副含羞带露的娇柔模样,“修表哥好厉害啊,还会写对联!既去镇上卖,怎么也不跟我说一声?我反证闲在家里,跟着去了还能帮忙吆喝两嗓子。”
  吆喝是不会吆喝的,让村姑去吆喝,她只想跟去和秦慕修眉来眼去。
  但她一腔柔情,却像打到棉花上。
  秦慕修面色冷峻,皮笑肉不笑的突然问道,“前些日子,你上镇子了?”
  章诗诗愣了愣,娇滴滴道,“不就跟锦儿嫂子还有珍珠上过一趟。”
  秦慕修目光如炬,“不是那次,我问的是二姑刚走那会儿,你有没有上过镇子。”
  章诗诗顿时想起什么,身子都僵了,“没、没有啊。”
  秦慕修“哦”了一声,“我记得有天你好像不在家。”
  章诗诗忙不迭解释道,“咳,还不是我娘,把衣服落下了,我给她送回去。”
  “这样啊,我还以为你去镇上了呢。”秦慕修恢复了一贯的温和笑容,却把音调重重咬在“镇上”两个字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