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赵锦儿年纪轻,神色真诚,一看就不像是会说假话的样子。
  听了她的话,乡亲们纷纷神色怪异的看向蒋翠兰。
  “这是亲婶子会说的话?”
  “秦家三小子娶亲那会儿好像是病得很重,都下不来床,我们都以为好不了了呢,这要是亲生父母,定了亲怕都要急着退亲,哪有上赶着嫁的?”
  “怪不得人家说十个叔子比不上一个老子,不是自己的闺女不知道心疼啊!”
  蒋翠兰哪里料到,在家时像个锯嘴葫芦的赵锦儿,竟然为了维护老秦家,变得这么伶牙俐齿。
  一时间竟然不知道怎么反驳。
  老秦家人也愣住,赵锦儿竟然自揭其短,当众揭穿她婶婶为了钱把她卖到秦家。
  一般姑娘家,谁愿意把这种事说出来让人知道啊?
  搞不好以后在村里都抬不起头的!
  可赵锦儿不止说了,还当众说。
  因为她不想婆家被人误会。
  自打嫁过来,秦老太对她疼爱有加,秦慕修与她相敬如宾。
  哥嫂都是温厚人,从没欺凌过她,大娘嘴巴虽然碎了点,心眼儿却不坏,关键时刻也是帮她出头的。
  倒是在娘家时,每日每夜无休止的干活,还要忍受婶子的辱骂和殴打,饱一顿饥一顿那都是常事。
  赵锦儿鼓足勇气,掷地有声道,
  “婶子,叔叔和弟弟生病,我会回去看的,也会尽能力帮忙,但这是我作为晚辈的良心和孝心,绝不是您闹的结果。至于您说的什么老秦家该赔他们的医药费,我劝您死了这条心,您若再闹,我不怕见官,让官老爷评判孰是孰非。”
  说完,她怯生生看向老秦家人。
  只见老秦家各个都对她露出赞许之意。
  秦慕修更是暗暗从袖口伸出大拇指,用嘴型道,“说得好!”
  “阿修媳妇说得不错,就该这么办!”
  “她这婶婶脸皮也太厚了,八竿子打不着的,都能隔着村子赖亲家的医药费,这要是住在她家隔壁,不得倒血霉?”
  “阿修媳妇你就回去看看你叔,听天命尽人事,你如今是秦家妇,该孝顺的是秦家长辈,你叔婶儿将来靠的是他们自己的儿子媳妇,关你甚么事?”
  蒋翠兰被众人指指点点,实在没脸再待下去,爬起身拍拍屁股跑了。
  王凤英扬眉吐气,挥着大手道,“看热闹的都散了吧!下回看热闹前先把事情搞清楚了再说话,别听风就是雨的!”
  方才骂老秦家的几个大小媳妇被她说得不好意思,也灰溜溜的赶紧跑了。
  老秦家人退回屋内,关上院门。
  秦老太到灶房装了半袋子米,半袋子面,又捡了一块风肉,用油纸包好。
  道,“阿修啊,锦丫头叔叔和弟弟既然都病了,又赶着年关,你还是陪锦丫头回去看看吧,她婶儿做得虽然不对,想来大概也是不容易,才会这般。”
  王凤英眼睛带刺,阴阳怪调道,
  “娘您也太大方了!那婆娘几次三番来找茬,您还热脸贴人家的冷屁股。您忘啦,您的四色茶礼和肉,人家可都不稀罕,现在还让锦丫头带这么多东西回去,谁知道人家领不领情呢。”
  赵锦儿不由后悔,方才着急顶她婶子的话,把秦老太当初带她到镇上买茶礼,打算陪她回门的事儿抖了出来。
  王凤英听见了,还记下了,肯定又在琢磨秦老太偏心眼儿,拿私房钱贴补她和阿修。
  秦老太当场就剜了王凤英一眼。
  “就你耳朵尖,就你听见了!你嫁到我们家,老娘没给你备回门礼?你儿媳妇美玉回门,你没大包小包让她往回带?可怜阿修爹娘死得早,好容易讨个媳妇,你这个当大娘的,愣生生装憨想躲过去,我老婆子自掏腰包给她准备一点儿回门礼,想替你这个大娘粉饰粉饰,你还敢蹬鼻子上脸讨伐老娘来了?人家不稀罕,我们把东西带回来了,你没吃?都进狗肚子去了?!”
  王凤英就是个记吃不记打的,每次挑战婆婆,都会被秦老太劈得毫无还击之力,这次又是老样子。
  秦大平也狠狠剜她一眼,“锦儿给家里挣了那么多东西,人家好容易回趟娘家,孝敬一下叔婶又怎么了,偏你屁话恁多!”
  王凤英接连被婆婆和男人骂,也觉得自己刻薄了些。
  讪讪道,“我又不是舍不得这点儿东西,我就是气不过,她婶子那么个德行,凭啥孝敬她。”
  “婶子毕竟是外姓人,还有她叔叔呢!再说,她婶子再差劲,那是她婶子的事,咱们不能净跟这种人渣渣比是不是?咱把咱该做的做了,其他的任由旁人说道去,说上天咱也有理。”
  王凤英一想也是,今儿差点被乡亲误会,可不就是因为锦丫头嫁过来后没有回过门?
  看热闹的,只看结果,可不管你为啥没回门。
  “行了行了,孝敬就孝敬吧,咱家现在也有点余粮,又不是孝敬不起。”
  赵锦儿听王凤英这么说,才敢把东西提到驴车上。
  临行前,秦老太又嘱咐几句,“到了叔叔家,若你那婶子还说难听话,莫理她,凡事忍着些,把礼节尽了就行。”
  秦慕修点头,“奶放心吧。”
  小两口儿便赶着驴车往鹿儿村去了。
  第93章 锦儿在,才像个家啊
  离开鹿儿村才短短三个来月,再回来,赵锦儿却是恍如隔世。
  刚进村子,便看到村头新起了好几座坟茔,满地飘着纸钱,坟头插着白晃晃的幡子。
  坟地里还有几个妇人在哭。
  赵锦儿看得触目惊心,“怎么一下子死了这么多人?”
  秦慕修没答话。
  没记错的话,前世,在这场饥荒中,鹿儿村饿死不少人。
  驴车赶近些,看到那些哭泣妇人枯瘦的脸庞,赵锦儿便反应过来。
  除了长长叹气,她也没了话。
  整个泉州郡处在几座大山的包围之中,除了郡县、乡镇,下面的村庄几乎都是围绕山脚而建。
  小岗村占据了一个非常优越的腹地位置,依山傍水,又有相对大片的平地,桑种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再加上民风勤劳,家家都有点余粮或者存款,算得十里八乡的富村。
  所以这次灾情,小岗村的村民勒紧裤腰带,虽然过得紧紧巴巴,却不至于有饿死这么凄凉的惨事发生。
  鹿儿村就不同了,夹在两座高山之间,上趟集镇都要翻山头,耕地也没有小岗村那么肥沃。
  村民年年都过得入不敷出,这一场雹子,直接把大部分人家的口粮砸得干干净净。
  像赵家这种情况,叔叔瘸腿,婶婶懒做,堂弟又还小,若不是卖赵锦儿得了八两银子的巨款,只怕也早就全饿死了。
  驴车一进村,就有人伸头出来看。
  “这是谁家的驴车?”
  “这年头,人连树皮都吃不上,这家的驴子竟然养得这么膘肥体壮的,是大户人家啊!”
  “咦,车上那丫头,怎么瞅着那么眼熟?那不是老赵家的锦丫吗?”
  “她不是被她婶子卖给一个痨病鬼冲喜了吗?怎的赶着驴车回来了?她旁边坐的那英俊小后生,莫不就是她男人?”
  乡下人家就是这样,明明自己都揭不开锅,快饿死了,还是喜欢把嘴巴长在人家身上,吧嗒吧嗒的东家长李家短,仿佛能填肚子似的。
  赵锦儿不理会人们的议论,径直把驴车赶到赵家院门口。
  赵家的院子可不比秦家的土墙院子,只是用一圈篱笆扎起来而已,门也是柴门,聊胜于无。
  门是虚掩的,轻轻一推,就开了。
  两人拉着驴车入内。
  只见院内乱糟糟一大片,一看就是很久没人收拾了,都快没有下脚的地方。
  驴车动静大,屋里的叔叔赵正听到动静,沙哑着嗓子喊道,“谁来了?”
  赵锦儿应道,“叔,是我,锦丫。”
  赵正一阵激动,“锦丫?你回来了?”
  赵锦儿和秦慕修把车上的东西卸下来,提到屋内。
  蒋翠兰步行,没有他们快,还没回来。
  只见赵正和柱子父子两人,蓬头垢面的歪在炕上,身上搭着两块破絮,连被套都没有,炕里没生火,屋子冷得像冰窖。
  赵正握拳捂着嘴,高一声低一声的嗽着,咳得眼睛都红了。
  睡梦中的柱子也时不时就咳嗽几声。
  看来蒋翠兰没撒谎,父子俩都病了。
  彻骨的寒冷,一下子就把赵锦儿的记忆,拉回从前那些凄凄惨惨戚戚的时光。
  “叔,我和阿修回来看看 你们。”赵锦儿眼眶有些发酸。
  赵正抬眼看了秦慕修两眼,“这是侄女婿?他不是……”
  赵锦儿便了然:叔叔当时也是知道秦慕修情况的,但他没阻止婶婶把自己卖过去。
  罢了,有些事不能想得太明白。
  “是的,叔可以管他叫阿修。他从前身子不大好,现在恢复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