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不料车上下来的人,却张口就问,“赵锦儿赵小姐在吗?”
  赵小姐?
  赵锦儿一个村姑,还是嫁过人的,算哪门子的小姐!
  光是听到这个称呼,章诗诗都怒火中烧了。
  “找错人了,这里哪有什么赵小姐!”
  来人却皱眉道,“怎么可能,我上次随我家大小姐来过,分明就是这里。”
  赵锦儿就在这时走出来,一眼就认出来人是杨蕙兰身边的随从,名叫旺儿的。
  笑着问道,“旺儿小爷怎么来了?”
  旺儿恭敬道,“赵小姐快别这样,折煞小人,和大小姐一眼,喊我旺儿就成。大小姐有急事,请赵小姐往郡上去一趟。”
  赵锦儿愣了愣,“蕙兰姐姐出什么事了吗?”
  “倒没有。应该是旁的事,具体小人也不太清楚,赵小姐去了就知道了。”
  “那你等我片刻,我去和家人说一下。”
  赵锦儿生怕杨蕙兰在俞家遇到什么算计,三步并做两步就去找秦慕修。
  这功夫,旺儿也没闲着,从马车上拎下好几提包裹,全是包装精致的各色年礼。
  秦老太听到动静也出来了,见是杨家来人,满脸堆笑,“小爷用过早饭没?家里还有些薄粥和烙饼,小爷要是不嫌弃,吃两口?”
  旺儿把年礼全都提到院中,笑道,“还真饿了,劳烦老夫人给我两块烙饼就成。”
  秦老太连忙盛了一大盘子热乎乎的白烙饼,又端了把椅子让旺儿坐下吃。
  旺儿却极有规矩,丝毫不在秦老太面前托大,站着狼吞虎咽起来。
  一边嚼吃一边道,“这些是我们大小姐准备的一点薄礼,老夫人请笑纳。”
  秦老太受宠若惊,“少夫人怎的这样客气!年前才送来那么多贵重的礼物,现在又送!我们实在担不起,还请小爷带回去吧。”
  旺儿笑道,“老夫人这话就见外了,我们大小姐跟赵小姐拜了把子的,您老人家便也是我们大小姐的长辈,逢年过节,做孙女的给祖母准备点薄礼,岂不应当?”
  哪有老年人不爱被人抬举的?
  旺儿几句话,把秦老太哄得合不拢嘴。
  一旁的章诗诗,没想到赵锦儿竟然有本事结识了这样富贵的人家,嫉妒得都快变形了。
  说话间,秦慕修赵锦儿小两口出来了。
  旺儿已经嚼吃得差不多,放下盘子,抹抹嘴对秦慕修拱手道:
  “秦公子,我家大小姐说了,这次请赵小姐,怕是要耽搁好几日,秦公子若是不放心,最好是随行。”
  赵锦儿有些犹豫,对秦慕修道,“蕙兰姐也不知何事找我,马上打春,地里要下种子了,咱俩都走,大伯和大哥他们怕是忙不过来吧?”
  章诗诗像头敏锐的母狼,瞬间嗅到一丝机会。
  忙道,“这话正经,家里忙不过来,你自己去吧,三弟还是留下给爹和大哥打打下手。”
  秦老太觑她一眼,笑道,“你三弟啊,别看着块头大,跟你一样是个绣花枕头,地里的活计从没做过,留在家也是无用,俞少夫人既然有请,就让他们小两口儿一起去吧。”
  说着,把仅剩的一根风干火腿搬了出来,用油纸袋子仔仔细细的包好。
  道,“咱乡下的东西,少夫人虽然肯定看不上眼,但好歹别空手,你俩再收拾几件换洗衣裳,快随旺儿小爷走吧,别耽误时间。”
  第122章 成接生婆了
  两口儿就在章诗诗嫉妒的眼神中,上了马车。
  马车比驴车要快得多,一上午的时间,马不停蹄,赶在中饭前就到了郡上。
  俞府在鲲鹏街,这条街是平安郡名流聚集的地方,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家,基本都集中在这一块。
  俞家如今虽然落没,但毕竟有宁安侯的名头,宅子还是很气派的,在街上第一家。
  门前两头威武的石狮,石狮上头一棵银杏树,树干足有两人抱,也不知种了多少年,昭示着侯府曾经的辉煌和气派。
  旺儿先从车上下来,替赵锦儿夫妇打起帘子,引他们下马车。
  第一次看到这么肃穆高大的宅子,赵锦儿有点儿怵,紧紧抓着秦慕修的手。
  秦慕修则面色如常,毫无怯色,轻声安慰道,“不要紧张,我在呢。”
  低沉磁性的声音,让赵锦儿一下子就安宁下来。
  旺儿引着两人进了正门,穿过影壁,又走过一条长长的游廊,来到一扇垂花门前,便停住脚步。
  后头是内院,小厮不得入内,外客没有引荐,也不得入内。
  门内迎出一个眼熟的丫鬟,赵锦儿认出也是杨蕙兰身边的人,叫碧霞。
  碧霞笑盈盈对小两口做了个福礼,才道,“少夫人派奴婢来接两位。”
  两人便跟着碧霞又往里走,杨蕙兰作为长房长媳,就住在这一进的正房,而他们刚刚经过的第一进院子里的那排大屋,则是现任侯爷,也就是杨蕙兰的公婆住的上房。
  杨蕙兰早抱着轩哥儿等在门口,见到两人,立即两眼含笑,“可把你们盼来了!”
  一路上,赵锦儿直担心是杨蕙兰和轩哥儿有什么事,这会儿见两人都好好地,松下一口气。
  寒暄道,“蕙兰姐,新年好。”
  秦慕修则是恭恭敬敬行了个拱手礼,“少夫人好。”
  杨蕙兰把两人领进屋内,才道,“哪来那么多规矩!”
  赵锦儿把轩哥儿接到怀中,“半个多月不见,轩哥儿又长大了。”
  杨蕙兰当即露出心痛之色,“长大了吗?病了许久,瘦了一圈儿呢!”
  赵锦儿仔细一看,果见孩子脸上的奶膘退去不少,眼睛都瘦大了。
  “是年前的病一直没好吗?”
  “闹不清楚,年前在杨家时只是有些咳嗽,回来前咳嗽好了,谁知回来以后又开始吐奶,也不知是不是在路上伤了风。喝三顿倒能吐掉两顿,眼瞅着一天比一天瘦下去。”
  一提到宝贝儿子的病,杨蕙兰整个人就像老了十岁,“前前后后请了七八个大夫来看,反反复复,就是好不了。”
  赵锦儿闻言,便仔细的看了看轩哥儿的脸色,只见白中泛青,确实有病态。
  “能给我一把勺吗?我看看哥儿的舌苔。”
  杨蕙兰一拍手,“我怎么没想起你也会看病,碧霞,快拿把勺子来,让赵小姐给轩哥儿看看。”
  赵锦儿已经嫁人了,照理说应该喊她秦夫人或者秦娘子,但杨蕙兰觉得她还小,那么喊实在把她喊得老气横秋,就让下人都喊赵小姐。
  赵锦儿反正对这些个礼数不大懂,也就丝毫不在意。
  倒是一旁的秦慕修,心里有些不舒服:杨蕙兰这啥意思,不承认他作为赵锦儿男人的身份吗?
  不舒服归不舒服,以他的性子,当然也没去和杨蕙兰掰扯这件事。
  只是默默坐在一旁,像个受气包般化作背景……
  赵锦儿接过勺子,将轩哥儿的嘴巴轻轻撬开,认真的检查了舌苔。
  “怎么样?”杨蕙兰小心翼翼的问道。
  赵锦儿没回答,而是道,“之前大夫开的方子还在吗?”
  “留着呢。”杨蕙兰连忙吩咐碧霞找了出来。
  赵锦儿最近跟着秦慕修练字之余,还会让秦慕修给她读医书,新认识不少字,也记住不少新方子。
  眼前这张方子,没让秦慕修帮忙,就把上面的药名都认全了。
  “药用得是对的,上回我走的时候,哥儿也没病得多严重,怎么会拖沓到现在都没好呢?”
  杨蕙兰一听,不由着急,“那怎么办才好呢?”
  “我再开个温补些的方子,让哥儿吃上三天,这三天,把他的奶水停掉,喂些米汤,三日后再看。”
  自打回了俞府,杨蕙兰又恢复了草木皆兵的生活,再加上轩哥儿生病,她自己也憔悴许多。
  赵锦儿是她信任的人,自然说什么是什么,当即应下。
  “好!”
  让秦慕修写好轩哥儿的药方,赵锦儿才问,“旺儿小爷说姐姐喊我来有事,不知是什么事?”
  杨蕙兰忽的一笑,“想请你帮个忙呢。”
  赵锦儿也笑了,“姐姐往后有什么事需要我的,尽管开口,别说什么帮不帮忙的话了,臊得慌。”
  “是这样的,我有个手帕交小姐妹,也嫁在郡上,去年夏初怀的孩子,这几天便要临盆,她也是头胎,害怕得紧,想找个靠谱的接生婆,我想来想去,谁还能比你更稳妥?便自作主张把你请来了。“
  赵锦儿咽口口水,她,十五岁的少女一枚,就这么成接生婆了?
  一旁秦慕修的也忍不住轻笑一声。
  杨蕙兰见赵锦儿脸色龃龉,以为她不愿意,道,“你放心,不是让你一个人接生,她婆家也给她找了个稳婆,你只消去边上看着,不出意外,不必搭手。”
  来都来了,更何况是杨蕙兰开的口,赵锦儿自不会拒绝,点头道,“没问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