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蔺家几代人都做生药铺买卖,与蒋家颇有交情,半个时辰不到,蒋太医就赶过来了。
  按说男女授受不亲,产房是不能进男人的。
  但潘瑜不止生产遭了大罪,骨头也被赵锦儿掰裂了,蔺太太是个开明的,便请蒋太医进去给潘瑜治疗。
  蒋太医仗着自己年事已高,也不怕旁人嚼口舌,大大方方的检查了潘瑜的伤势。
  不由惊叹,“险,险啊!蔺太太,您这稳婆请得值,若不是稳婆经验老道,掰开少奶奶髋骨,只怕大小不保。”
  周稳婆在旁不敢说话。
  蔺太太却是欣赏的看向赵锦儿,“不是稳婆的主意,是这位小娘子的主意。”
  蒋太医看向赵锦儿,更是惊奇,“姑娘小小年纪,竟能有这般魄力,就是太医院中许多太医,也比不上。”
  赵锦儿一阵脸红,“蒋太医谬赞了,我也不过是急中生智,想着哪怕掰坏骨头,总也比丧命强,才敢自作主张的。”
  蒋太医捋须点头,“这不叫急中生智,叫两害相权选其轻,乃是大智慧。”
  说着,提笔写出三张方子,“一张是止血方,一张是安神方,还有一张是促骨生肌方,药汤每日煎服,至于这髋骨伤,老朽先给少奶奶正骨,再拿白绫布裹上十日,十日后拆布,人不动,继续卧床修养至百日,约莫就能恢复如初了。”
  蔺太太连连道谢,“蒋老费心了,待家媳能下地,定让她亲自登门道谢。”
  蒋太医笑道,“那个时候,老朽怕已回京了。”
  蔺太太也笑,“那就让他们两口子一起上京道谢,救命之恩,岂能儿戏。”
  蒋太医却指指赵锦儿,“救命之恩,该谢她,老朽不过是常规治疗,但凡通些岐黄之术的大夫,都可做到,能在那么紧急的情况下,保住两条性命的,却没几个大夫能做到。”
  蒋太医几次三番对赵锦儿表示认可和褒扬,弄得赵锦儿脸都红了。
  趁着蒋太医在内处理潘瑜的伤势,蔺太太将赵锦儿领到外头,亲自封了二百两银票,“赵娘子,今儿多亏你了!”
  赵锦儿连连摆手,“潘姐姐是蕙兰姐的好姐妹,便也是我的姐妹,怎能收这等重礼呢?”
  杨蕙兰道,“长者赐不敢辞,太太既然谢你,你就收着。”
  蔺太太也笑道,“你要是不收,就是不肯原谅我白日里鲁莽之言了。”
  赵锦儿犹豫良久,只得收下银票。
  到底是大户人家,蔺太太命婆子给那周稳婆也封了二十两银子,给她打发出去了。
  杨蕙兰见赵锦儿额头碎发都被汗水浸得湿漉漉的,想来方才那一番接生,费了不少心力,且此时潘瑜也已脱离危险,便道:
  “瑜儿已经无恙,我们就不在此叨扰了,待瑜儿恢复些,再来看她。”
  蔺太太从前其实不太看得起只剩个空架子的宁安侯府,连带着也不喜欢杨蕙兰。
  经过此番,看杨蕙兰也顺眼了,连连点头,“有空你就来,她要卧床百日,怕是巴不得日日有人来陪她的。”
  从蔺府出来,杨蕙兰道,“锦丫,你怕是不知道,我到蔺府来过这么多趟,蔺太太第一次对我说这么多话。全沾你的光啊!”
  赵锦儿老.毛病又犯了,捏着那二百两银票正觉得烧手呢,听到杨蕙兰的话,半晌才回过神来,“姐姐别取笑我。”
  杨蕙兰噗嗤一声笑,“谁取笑你了?你这丫头到底有什么魔力,咋走到哪儿,都招人喜欢呢?只要跟你在一起,那叫一个百无禁忌,无事能沾运气,有灾逢凶化吉。”
  第129章 暂时不要孩子
  秦慕修听说赵锦儿直接给人家骨头掰开,接生出孩子的,倒抽一口冷气。
  “不是跟你说了,有把握才出手,没把握不要逞能吗?”
  这幸亏是母子平安,万一有个什么差池,后果可真是不堪设想。
  赵锦儿想起当时的情形,也是心有余悸,吐吐舌道:
  “我一路记着你的话哩,可是到了产房,看到潘姐姐的情况,就忘记了……那个周稳婆,为了保大,竟然要把胎儿剪碎了掏出来,我哪里还想得了那么许多,只好硬着头皮死马当活马医了。”
  秦慕修一怔,“这么残忍?”
  赵锦儿点头如啄米,“我爹说过,生孩子这事儿,儿奔生,娘奔死,阎王跟前隔层纸,搞不好就是一尸两命呢。”
  秦慕修下意识的就朝赵锦儿纤细单薄的小身板看了两眼,良久没有说话。
  “你看什么呢?”
  “没什么,咱们还是晚点再要孩子,等你长大了,身子骨壮实些,再考虑。”
  赵锦儿没想到他在想这个,小脸一红,抿唇笑道,“下午不还在说咱们也得生娃娃吗?”
  秦慕修挑眉,“怎么,你现在就想生?”
  这还真是个灵魂拷问。
  在乡下,出嫁的女人,都是没几个月肚子就吹起来了。
  只消超过半年没怀孕,就会有人说这个女人不会生。
  所以,在赵锦儿心里,嫁人,生子,对女人来说,是很正常的事。
  但是……生娃娃对她来说只是个概念,她只知道夫妻俩在一处能生娃娃,具体要怎么生,她还不是太懂。
  毕竟出嫁前也没人教过她。
  “现在怎么生呢?咱们天天这么在一处睡觉能生吗?”
  “噗……”
  秦慕修正在喝水,一口水差点喷出来。
  撩人于无形最是高手啊。
  看着赵锦儿清纯得毫无杂念的双眼,秦慕修喉结微滚,“天都快亮了,睡吧。”
  说着,揽着她上床躺下。
  赵锦儿却还在琢磨,“这样能生孩子吗?是不是少了什么步骤?”
  秦慕修只觉心头一阵燥火被点燃,背过身去,严肃道,“睡觉!”
  ……
  天亮起床,小两口儿都顶着黑眼圈。
  赵锦儿想着家里已经开始春耕,得回去帮忙,便和秦慕修商量着尽快回家。
  杨蕙兰却道,“急什么?昨儿才来,怎么也在这陪我几日再走!后日正好是轩哥儿百日宴,你们好歹喝杯喜酒再走。”
  赵锦儿闻言,只得应下。
  既留下了,赵锦儿便琢磨给轩哥儿准备百日礼,想来想去,却是毫无头绪。
  “蕙兰姐娘家有钱,婆家有势,我简直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
  秦慕修笑道,“你可以发挥你的特长啊。”
  赵锦儿两手一摊,“我有什么特长?”
  “你最近不是在研读医书吗?开春后,蚊虫鼠蚁都出来了,你可以给孩子做几个香囊或是其他什么的。”
  赵锦儿两眼一亮,“我怎么没想到呢!”
  市面上卖的香囊,也就是个样式,对蛇虫鼠蚁没多大效果,但自己做就不一样了。
  两人当即到药铺去配药,赵锦儿想着轩哥儿脾胃弱,便又要了些温补开胃、适合小儿的药,准备回去丸成糖丸给杨蕙兰备用着,一会又想到小儿最好咳嗽伤风,干脆再做些止咳祛风的成药出来。
  不一会儿,竟包了几大包草药。
  回到俞府小院,从下人要了个小炉子,便开始关门造药。
  忙活整整两天,做成十个驱虫香囊、一小瓶开胃丸、一罐止咳糖浆。
  在秦慕修的建议下,香囊里加了香料,闻不出刺鼻的草药味,开胃丸和糖浆也都是甜的,小孩子不会抵触。
  拿给杨蕙兰的时候,可把她高兴坏了。
  “好锦丫头,你这双手怎么这么巧?这些东西对轩哥儿来说,可比金银珠宝珍贵多了!”
  赵锦儿见杨蕙兰满意,也是打心眼里高兴。
  “我第一次做,做得不好,等回去后,再慢慢琢磨怎么做得更好点,到时候再送给哥儿。”
  杨蕙兰乃是商人之女,眼睛里颇有商机。
  听了赵锦儿的话,立即道,“那敢情好,你这些东西,全都是小儿很需要的,若是拿到市面上,怕是人家都要抢着买哩。”
  赵锦儿一怔,“这些东西还能卖?”
  “当然,你想想我们轩哥最近闹伤风,大夫开了那么多药,都是捏着鼻子灌进去的,小孩子最是畏苦,进去的还得吐出来大半,吃亏不说,药效也大打折扣,若小儿用的药,都能做成你这样甜甜的,小小的,小孩子吃起来也就没有那么麻烦了。”
  碧霞正好抱着轩哥过来吃奶,杨蕙兰也就没继续说下去。
  赵锦儿却默默记在心里,仿佛有了些影影绰绰的念头。
  喂完奶,杨蕙兰笑道,“你这丫头不止心细,也有真本事,听你的话断奶三天,轩哥真的好了,今天喂了几顿,一点儿也不吐了。”
  话音未落,怀中的轩哥突然抽搐几下,旋即哇偶一下,奶水一口一口的往外吐,小小的鼻头都在喷奶泡。
  许是吐得难受,轩哥哭了起来,一张小脸憋得紫红。
  杨蕙兰花容失色,搂紧便道,“怎么又吐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