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赵锦儿笑嘻嘻道,“好的呀。不过我们得先到木器店看看家具,晚点再去你家裴奶奶看可以吗?”
第151章 货比三家
裴枫笑道,“当然可以,也不是什么大毛病,不能耽误你们的正事儿。”
两口儿反正也认识裴家,裴枫就先去书院了,约好中午到裴家吃饭。
到木器店看了一圈,这样也贵,那样也贵,赵锦儿还从没使过这样的大钱,不由肉疼,“这也太贵了,二哥要是在家就好了,可以让他帮忙打。”
秦慕修笑笑,“没事儿,看上喜欢的就买,银子可以再挣。”
说是这么说,一张桌子带四把条凳要八两,一张红漆拔步床更是要十七两,衣柜也得九两,其余椅子、小桌、箱奁什么的加在一起也十多两了。
老板把账一算,把所有家具置办齐整,得四十八两二钱。
赵锦儿吓得吐舌头,“这些家具,竟快赶得上起房子了!”
老板笑道,“小娘子,不是我说大话,别说是咱们凤凰镇,就是整个泉州郡,都没有比我店里更物美价廉的了,你看中的这些东西,到别家去,起码要六七十两,不信,你换一家打听打听,觉着合适再回我这儿。”
赵锦儿见老板坦诚,也不忸怩,对秦慕修道,“要不,咱们再看看?”
毕竟是几十两银子的大开销,还是要货比三家的。
秦慕修便跟老板点点头,正准备和赵锦儿出去,只见柜台后头的帘子打起,一个三十来岁的俏丽女人探出头来,“娘不是说今天带儿子来瞧大夫么,这都日上三竿了,怎么还没到?”
老板道,“许是什么事儿耽误了呢。”
女人撅起嘴,“这回儿子来了,就别让你娘带回去了,你娘做事糊里糊涂的,儿子跟着奶奶又爱生病,又越来越不听话,还是跟在咱们身边放心。”
老板安慰道,“咱们生意这样忙,哪有功夫看孩子?左右儿子七岁了,再过两年,就接到镇上跟我学手艺。”
女人啐了一口,“这辛苦手艺有什么好学的,将来跟你一般做木匠?依我说,赶紧接过来,找个私塾念书才是正经,总好过咱们一辈子当睁眼瞎……”
出了店子,秦慕修笑道,“这家店的老板娘倒是比老板目光长远些。”
赵锦儿却是神色凝重,并不答话。
秦慕修便问,“怎么了?”
赵锦儿认真道,“等房子弄好,你也回书院读书吧?”
秦慕修微微一愣,这孩子,心里还存着这个念头呢?
“书院里都是十来岁的毛小子,我都这个年纪了,还读什么书?考功名没有那么容易的。”
赵锦儿抿着嘴,唇角两粒小梨涡就漾出来了,“裴大哥比你还大呢,他不都还在念书么?”
秦慕修笑道,“他又没个媳妇,不念书作甚?”
赵锦儿咬住唇瓣,很是自责。
“你放心,我不会打扰你念书的,咱们到新房里腾一间空屋出来,专门给你做书房,我每天伺候你吃喝,你只要专心读书就好,家里什么事都不用你操心。”
秦慕修失笑,他说这个话,是为了告诉赵锦儿她比读书重要,没想到她理解成了自己是个累赘。
“我不是怕你打扰。”
“那是为什么?”
“你想啊,继续读书的话,我就得住到书院去,一两个月都回不了一趟家,将来还要县试、府试、院试,考过了又得郡上乡试,乡试完了还得进京会试,起码有好几年都不着家,你一个人可咋办?”
赵锦儿呆住,她只知道想要功名就得考试,哪知道还有这么多流程?
但为了自己男人的前途,她愿意牺牲,“我一个人好办着呢,弄完房子,咱们手里还有些余钱,我去跟里正商量商量,买几亩地。到时候你在外读书,我在家收拾田地和家务,也不会白闲着。”
秦慕修气笑了,“我是怕你一个人在家偷懒吗?我是舍不得我的小媳妇独守空房。”
赵锦儿微微一愣,半晌,一朵红云缓缓爬上白.皙嫩滑的玉色脸庞,“还是读书人呢,你有没有一点正经?”
“我这不是很正经的话么?”秦慕修理直气壮,促狭道,“再说,就不怕来日.你相公发达了,外头的女人往我身上扑?没听说过一句话么,叫悔教夫婿觅封侯。”
赵锦儿愣了愣,才反应过来他的意思,顿时担心起来:
是啊,阿修长得这样英俊,对媳妇又好,要是再得个功名,那可不是香饽饽咋的?
就是现在都有章诗诗跟绿头苍蝇一样的往上扑呢!
嗫嚅半晌,毫无底气的嘤嘤道,“人家往跟扑,你就不能往外推?告诉她们你是有媳妇的人。”
见小媳妇这般担心的样子,秦慕修心里像小猫抓似的,轻轻将她搂进怀中。
“放心吧,你相公哪儿也不去,就在家守着你。”
他凑得近,清冽的男子气息扑到颈窝里,搔得赵锦儿小鹿乱撞。
连忙快步往前走了两步,佯装生气道,“在家里蹲着守媳妇有什么出息,不跟你说了!”
秦慕修哈哈大笑,“哎呀呀,那你可就不走运了,偏巧嫁了个没出息的男人怎么办呢?”
赵锦儿板着脸,心里却不自禁的快乐——
他们俩现在的小日子过得也不错,阿修既然不想继续念书,就这样平平淡淡过一生也没什么不好的,戏文里不都唱什么伴君如伴虎么,真考了官,整日价提心吊胆做事,说不定哪天就犯事倒霉,未见得就是幸福。
两人一路说说笑笑,不一会又找到一家木器店,进去看了一圈,果然如之前那家老板所言,又贵,质量还不如前一家呢。
离了这家再找一家,还是如此。
赵锦儿便当机立断决定回第一家。
刚到店门口,却见老板在上门板。
连忙上前问道,“老板,不做生意了吗?”
老板回头见是回头客,便想迎进去把生意接了。
不料老板娘却走出来骂道,“生意,生意,天天就知道做生意!儿子今天差点没命了你知道吗!你没看看儿子那张脸,卡白卡白的,比人家书生写字的纸还难看!你就不能歇一天带儿子好好找个大夫看看?没了儿子,你赚再多钱给谁使?”
老板不敢跟老婆顶,只好对赵锦儿赔笑道,“小娘子,家母带孩子难得来一趟,两个人还都有点不舒服,我和贱内要带他俩找个相熟的大夫好好瞧瞧,你要想买,明儿来,我给你算便宜些。”
赵锦儿闻言,忙道,“您忙,您忙,孩子和老人重要,我们也不急这一时半会儿的。”
就在这时,门板里探出一张惨白的小脸蛋。
赵锦儿一眼扫过去,不由愣住,这不是早上那个蘑菇中毒的小孩吗?
又有一个老婆子走出来,瞧见赵锦儿,惊道,“恩人呐!我正说不知哪儿寻你们呢!”
第152章 强大的运气
老婆子说着,就要上前给赵锦儿下跪。
赵锦儿连忙将她扶住。
老板和老板娘不明所以,“娘,怎么回事儿?”
老婆子便一把鼻涕一把眼泪道,“我跟铁头的命,可都是这位小娘子捡回来的!”
原来,这老婆子就是店老板的老母亲,老板和媳妇在镇上做生意,把独生的一个孙子交给她带。
她年纪大了,做事总是颠三倒四。
前些天下了一阵大雨,院子里的枯树桩上长了一片蘑菇,她就采回去做了鸡蛋汤,祖孙俩一人吃了两大碗。
谁知蘑菇有毒,孩子人小肠胃弱,前天就开始不对劲,上吐下泻、头晕腹痛,病得不轻。
饶是如此,她还是认为孙子只是受凉了,拿大棉被裹了孙子两天,丝毫不见好转,连自己也开始起热。
就让村里的人给儿子带了口信,说今儿到镇上来找大夫瞧瞧。
谁知两人.体内的毒素到今天开始大发作,刚到半路,小孙孙就开始说胡话,好不容易拖拉到镇上,她自己也开始犯糊涂。
一会儿看见死掉十多年的老伴儿,一会看到自家老牛插了膀子在天上飞,还瞧见地里的庄稼长得比大树还高,五颜六色的不说,一颗稻谷比花生还大呢。
“你们两个是不知道,我跟铁头两个今早那是出尽了洋相啊!”
想到自己一老把年纪,拉着孙子在街上跳舞,被一群人围观,婆子恨不得挖个地缝钻进去。
赵锦儿捂嘴笑道,“您那是中毒了,旁人不会笑话的。”
老板夫妇已经听儿子说了蘑菇中毒的事儿,那叫一个心有余悸。
尤其是老板娘,本就对稀里糊涂的婆婆不满,现下更恼怒了。
瞪着眼睛狠狠剜了老板一眼。
这老板是个大孝子,又是个妻管严,他也想骂两句,但老娘那么大年纪,又是帮他带儿子,哪好意思张口?
不教训老娘两句,妻子这里又过不了关。
只得硬着头皮道,“娘,跟你说了多少遍,想吃什么,到镇上买,又不是没给你银子花,总是弄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给铁头吃,上回吃放了好几天的剩菜,两个人已经上吐下泻过一回,怎么还是一点教训都不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