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怎么了?”让锦丫去老屋瞧瞧,唯一的可能就是有人病了或伤了。
果然,王凤英急切切道,“她大嫂见红了,这会儿直嚷肚子痛。”
赵锦儿啊一声,“怎么会见红?”
“不小心闪了腰,你快去看看吧!我大孙子要是有什么事,这不是剜我心吗?!”王凤英急得都快哭了。
赵锦儿和秦慕修便连门都没踏,就跟着王凤英一路小跑。
到了老屋,只见所有人都围在刘美玉房门前。
“都躲开,让锦丫进去!”
秦大平、秦虎、秦珍珠让开一条道。
赵锦儿快步走进去,只见秦老太坐在床边,两手扶着刘美玉的肩膀。
刘美玉疼得哼哼唧唧,满头虚汗。
“哎哟,哎哟,疼死了~”
秦老太拍着她,“忍忍,忍忍,锦丫马上就来了。”一回头,“呀,来了,来了!”
赵锦儿上前一把捏住刘美玉的手腕,开始摸脉。
脉滑而急,果真是滑胎之相。
“怎么样?”王凤英急着问道。
赵锦儿刚想说不好,看到刘美玉又是痛苦又是担忧的眼神,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学着她爹生前的样子,先对刘美玉道,“大嫂,你安心卧着休息,我让大哥到镇上给你抓点安胎药,不碍事的。”
又对王凤英使了个眼色,便往外走。
王凤英看她的眼神,便知不妙,连忙跟了出去。
“你大嫂到底怎么回事?”
赵锦儿面色凝重,“胎象很不好!有滑胎的可能。”
王凤英两腿打跌,要不是靠住身后的墙壁,差点就栽下去。
赵锦儿连忙扶住她,“大娘,大娘!您没事吧?”
王凤英拍了拍胸脯,就哭出来,“我这是造了什么孽!老天爷啊,你保佑我孙子,折我十年寿都成!”
赵锦儿捂住她嘴,“您可别出声儿了,叫大嫂听见了,了不得!”
王凤英连忙闭嘴,红着眼道,“一点办法也没有吗?”
“只能死马当活马医。”赵锦儿让秦慕修火速写了个方子。
“菟丝子半斤,续断、寄生、阿胶各二钱,抓回来熬成寿胎汤,每天两碗,连喝七天,七天后,若落红止住,肚子不再痛,大抵就是保住了。如若不然,只能趁早用落胎药把胎落下来,否则大人也会危险。”
王凤英喊秦虎去抓药。
秦虎也听到赵锦儿的话了,心痛得很,眼眶红红的。
这个孩子,来之不易,要是落了,对他们夫妻俩的打击真的很大。
不出一个时辰的功夫,秦虎就把药抓回来了。
只不过回来的时候一瘸一拐的,秦大平问道,“阿虎,你腿怎么了。”
秦虎连连摆手,“没事没事。”
王凤英不信,上前掀起他裤腿,只见两个膝盖鲜血淋漓的。
“呀!这是怎么了?”
秦虎只好道出实情,“车赶得太急,翻了,摔的。”
王凤英又是忍不住哭,“我们家这是怎么了,真是流年不利啊!”
第194章 二嫂肚子比大嫂大两圈
赵锦儿接过药,“皮外伤不碍事,家里还有我之前采的仙鹤草,拿出来捣碎了敷到伤口就好。”
她忙着炖药,王凤英便去找仙鹤草,给秦虎敷用。
赵锦儿把药炖好,立即端给刘美玉喝了。
又命屋内之人都出去,“我加了一点安神药,大嫂喝完就会犯困,让她好好睡一觉吧。”
秦老太连连点头,“是要让她睡一会,疼了这么久,精气神都耗光了。”
王凤英突的想起什么,“你二嫂呢,诗诗,诗诗你出来!”
全家人都围着刘美玉,忙到现在,唯有章诗诗,一直躲在房间没出来。
现在王凤英喊她,她才慢吞吞走出来,“什么事儿?”
“你快来给锦丫瞅瞅,让锦丫也给你把把脉,看要不要弄点安胎药吃吃,可千万别跟你大嫂似的。”
章诗诗拉下脸,“舅妈,你说甚呢!安胎药也是随便乱吃的?再说,大嫂那是不小心闪了腰,才弄成这样的,我好好地,干嘛咒我?”
王凤英一听,用手在自己脸上虚打了几.巴掌,“呸呸呸,瞧我这张臭嘴!我的乖孙都会平平安安!不会有事的!娘不是咒你,是防患于未然,你这肚子里是双胎,身子比你大嫂还重,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若能弄点保胎药,那不是更好?你别担心,抓药的钱,娘出!”
有了一百两傍身,就是不一样,口气都比从前大了。
又拉过赵锦儿道,“锦丫,快,别愣着呀,给你二嫂也把把脉。”
赵锦儿正盯着章诗诗的肚子,按讲,她的胎应该比刘美玉小快两个月。
可是她的肚子,却比刘美玉大上快两圈了。
章诗诗捂住肚子,“老三媳妇,我肚子上有字?你这么盯着干嘛!瘆死人了!”
赵锦儿老实道,“我瞅着,二嫂肚子怎么这么大,比大嫂还大……”
章诗诗神色一紧,语塞片刻,又扬起脖子,“镇上大夫说我这是双胞胎,两个娃娃在肚子里,跟一个娃娃能一样吗?”
提到章诗诗的双胎,王凤英心情才好点,“锦丫,你还不知道吧,你二嫂肚子里的是个双胎。肚子自然比普通孕妇要大。”
章诗诗趁机反咬一口,“三弟妹说这话,也不知是个什么意思。可怜我们孤儿寡母的,男人不在家,就是处处受人欺啊!”
王凤英见她带了哭腔,就瞪了赵锦儿一眼,“你这丫头也是,怎么说话的!你大嫂已经不好,要是再把你二嫂气出个好歹,我不饶你!”
赵锦儿唇瓣嗫嚅,不敢分辩,“我、我没有那个意思。”
王凤英还待教训她,秦慕修却走过来。
不冷不热道,“锦丫是大娘喊过来给大嫂保胎的,药既然已经弄好,我们就先回去了,忙到现在,还没吃呢。”
王凤英这才想起,赵锦儿好像是她请回来帮忙的。
这分了家,就是不一样,都不好像从前一样随便数落了。
阿修这个瘪犊子,白养活他一场,如今有了媳妇,忘了大娘。
这不过说锦丫两句,瞧他护的!
正想连秦慕修一起骂两句,秦老太白她一眼,“你可给老娘闭嘴吧!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又对小两口儿挽留道,“晚饭烧好了,你俩在这边吃。”
赵锦儿摆摆手,“不了不了,那边我叔和木易他们也都没吃呢,我得回去烧。”
秦老太叹气,心里不大是滋味儿。
小两口儿搬到新屋去以后,就再没回来吃过饭了。
原本一大家子人时,嫌聒噪,自从这两口儿走了,每次上桌,又觉冷清。
秦老太瞅着赵锦儿,总觉得她自打搬出去,清减不少,更是心疼。
就好像自己辛辛苦苦养出膘的小猪,几天没照应,掉了膘那般心疼。
“天这样晚,你们也是忙到现在吧?从这端点儿菜,回去煮点米饭,对付对付就是一顿,别再折腾着炒菜。”
王凤英撇撇嘴,“娘就知道偏心这两个小的,也不心疼心疼我这个做媳妇的,美玉出了这事儿,诗诗身子又笨,珍珠就更别提,啥也不会,我这日日伺候一家老小,也没听见娘一声儿好。”
秦老太狠狠剜她一眼,“两个媳妇是给你生孙子,你伺候不是应该的?至于珍珠,为什么这么又懒又馋的,还不是你惯的?你自己惯出来的懒闺女,自己受着吧!要我说你什么好?难不成我老太婆给你立块匾?”
秦珍珠躺枪,奶跟娘干仗,干嘛拉上她?
委屈巴巴:那我走?
王凤英嘴巴虽是数一数二的厉害,但碰着她嘴巴能飞刀的老婆婆,也只能认输。
秦慕修和赵锦儿同时拒绝道,“不用了奶,木易和柱子现在能打下手了,回去指挥他俩,也不费事儿,就能把饭做出来。”
秦老太知道,两口子其实是不想让王凤英说嘴,不由又在心里感叹,没娘的孩子命苦啊!
叹口气,“行吧,天黑了,路上石子儿多,阿修,扶着点你媳妇。”
秦慕修应了。
两人走出老屋门,踏着一地月华,往新房子走去。
赵锦儿嘀嘀咕咕道,“大嫂没怀孕时,做事就很仔细,绝不是个鲁莽之人,有了孩子以后,更是走路都怕踩死蚂蚁,怎么会闪着腰呢?”
“你没问她吗?”
赵锦儿摇摇头,“大嫂状态很不好,只顾喊疼,我没好问。”
“等她好点儿再问吧。”
赵锦儿想着刘美玉的事儿,秦慕修却想着温婵娟。
上次是在镇上碰到巴图,这次是在村里遇到温婵娟。
这简直太诡异了。
温婵娟是温相的独女,深得温居正的宠爱和器重,虽是女流,却丝毫不比男子差半分,能帮温居正做很多事。
她来到小岗村,肯定是温居正授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