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里正立时拿出方才记录的认亲结果,“画押!”
  章诗诗带着两个孩子,灰溜溜从老秦家逃出来。
  一直躲在村口等消息的秦二云和章五仁,见女儿拖着两个孩子出来,连忙问道:
  “怎么了这是?怎么被赶出来了?不是叫你一口咬定,孩子就是秦鹏的吗?就算他们不接受你回去,至少也把孩子丢给他们啊!你大舅大舅妈都是老实人,不会虐待孩子的。咱们现在的情况,哪里还养得起这两张嘴?”
  “够了!”章诗诗烦躁地打断两人。
  第404章 你要是唠这个,我可就不饿了
  “师爷?他们怎么会认识师爷?”
  “豆芽菜现在出息了,竟然治好了鼠疫,都得到了皇上嘉奖呢!”章诗诗暗咬银牙,嫉妒得双眼发红,“那师爷说,要是再赖着,就要抓我进大牢,你们想见我进大牢吗?”
  秦二云心疼道,“爹娘就你这么一个宝贝女儿,怎么舍得你进大牢?”
  章五仁目露凶光,“一个村姑,竟敢骑到我们老章家头上来了。”
  “爹,她都这么欺负你女儿了,你想想办法收拾她呀!”
  “让爹好生想想。”
  ……
  几天后。
  秦家老宅里,人头攒动,人声鼎沸。
  原来是赵锦儿决定开垦那新批的一百亩地了,顺带手把之前拉过藤子的老地,也翻一下,埋上肥,沃到明年春,插根韭菜都能活。
  光凭老秦家几个劳力,肯定干不动,耕牛犁耙也不够。
  王凤英便和上次一样,在村里雇短工。
  冬季地里活儿都干完了,村民们都在家“猫冬”。
  能有个这么就近的短工,还管午饭,大家伙儿自是争前恐后,生怕轮不到自己。
  但之前雇短工的时候,有不少浑水摸鱼的。
  王凤英吃过教训,就想把活单派给她信得过、干活利索的六七户人家。
  秦慕修却低声劝道,“大娘,咱的地在村里,干活的人也大都在村里找,还是不要得罪村民为妙,否则,但凡有一两个怀着歪心思,动咱们的手脚,咱们还真没办法。”
  王凤英不以为意,“咱的地可是郡守大人亲自批的,谁敢动歪心思?叫老娘逮着了,薅秃狗头!”
  秦慕修哭笑不得,“话虽这么说,但只有万年当贼的,没有千年防贼的,万一叫人惦记上了,损失的还是咱们自己。”
  里正举起大拇指,“凤英啊,阿修这话没错,我也是这个意思,家家户户都派点活,不要按天算钱,多劳多得,对你们也没甚损失,多个人干,不也快些么。”
  王凤英只好同意了。
  赵锦儿机灵,让秦大平做了一大桶竹篾签,秦慕修在每根签上做好标记。
  再把地划成一陇一陇的,每陇地值一根签子,每三天凭签子结算一次,又省事又明了。
  大家想多挣签子,自然都卖力干活。
  却也有人抱怨不迭。
  那就是老秦家的好邻居丁氏。
  丁氏的男人老方头最近扭了腰,儿子方俊好吃懒做,家里的地都不肯拾掇,更别提给旁人家打小工了,婆婆瘫在床上多年自理都难。
  从前媳妇李桂枝没走的时候,还能时不时地回娘家讨点贴补。
  现在,一家老小只出不进,坐吃山空,眼瞅着年关都过不掉。
  丁氏只得硬着头皮,到王凤英手底下讨活干。
  王凤英倒也没为难她,反正大家一样,挣签子。
  丁氏就用不大不小,反正旁人能听见的声儿嘀咕:
  “还没做上地主呢,就学会压榨人了,这是想累死乡亲们吗?”
  从前,干一天给一天的钱,在地里跟着糊弄糊弄,也能拿到跟别人一样的钱,现在却得真刀真枪的出活儿,她哪受得了?
  便有人劝,“老秦家也没压榨谁啊!只要不偷懒,一天挣到的签子,比去镇上打小工还多呢。”
  “那是身强力壮的男人!咱们女人,哪有那个力气!”
  劝的人就笑了,“老丁,我看你是犯糊涂了,要不是老秦家给点活干,咱们女人就是力气再大,也找不到活儿干啊!就是男人出去,也难呢!镇上那一点点活,周围多少个村子争啊!”
  丁氏心里愤恨得很:好一群趋炎附势的狗腿子,不就是看老秦家如今发了,都跟在后头舔着!
  好容易挨到中午,老秦家放饭。
  工人们一溜烟聚到老宅院子里,纷纷拿出自备的碗筷打饭。
  丁氏打了一遍,赶紧送回家,又拿个干净碗重新排队。
  刘美玉眼尖发现,刚要说话,秦老太却给她打个眼色。
  顺手就接过碗来,重新给丁氏打了一碗,还特意多放了两块肉。
  刘美玉悄声问道,“奶,丁婶之前打过了,您瞧见了吗?”
  秦老太面不改色,“瞧见了。”
  “那您干啥不许我揭穿她?”
  “算了,她男人最近把腰扭了,上头还有个老太等着伺候,也不容易。”
  刘美玉撇撇嘴,似懂非懂。
  那边丁氏抱着碗美滋滋走了。
  心里想:
  哼,这老秦家如今发财了,作为邻居,多吃碗饭怎么了?
  吃她家的饭,是给她家面子!
  话说回来,王凤英那大媳妇和老婆婆可真够瞎的,都没发现自己排了两次。
  明天排三次!
  丁氏不想学旁人蹲在墙角吃,就回到家里坐桌子吃。
  突的,门口进来一个人。
  定睛一看,不是秦二云么?
  丁氏嫁过来的时候,秦二云还待字闺中呢,两人当时挺聊得来的。
  后来秦二云嫁到隔壁村,就没啥联系了。
  现在跟秦家闹得不痛快,瞧着秦二云便也不是很顺眼,没好气道,“你走错门了吧?你娘家在隔壁。”
  秦二云长叹口气,“我现今,哪里还有什么娘家啊?老秦家早就没了我的位置。”
  丁氏顿时来了精神:你要是唠这个,我可就不饿了。
  秦二云果然自顾自说起来了。
  “丁嫂儿,你也知道,我跟我男人,在外辛辛苦苦打拼那么多年,就养了一个宝贝闺女,在城里找个女婿还不容易么?都怪我蠢,信了我大嫂的鬼话,说什么城里的婆婆都势利眼,会欺负儿媳妇,诗诗要是嫁到老秦家,他们一家都把诗诗当宝。”
  “我就鬼迷心窍把女儿嫁了过来。结果诗诗给他们家生了两个大胖儿子,他们不认就罢了,还诋毁我诗诗的名誉,我这心里,比吃了黄连还苦啊!”
  丁氏这么爱看热闹的人,怎么可能不知道那一出“滴血认亲”,当即安慰道:
  “你大哥大嫂,现在可威风哩!又有当校尉的儿子,又有当举子的女婿,侄儿侄媳还在村里当地主,他们跟着发了财,如今瞧人都不用眼睛用鼻孔。”
  秦二云便道,“跟着老三家能发什么财?他们现在手里的银子,都是我跟我男人的血汗钱!”
  第405章 意外
  丁氏哪能放过这种八卦,当即露出吃惊不已的夸张表情。
  “咋回事啊这是?老秦家可没提过这事儿啊!”
  秦二云便把秦慕修和秦鹏怎么敲诈了章家五百两的事,添油加醋、黑白颠倒地告诉了丁氏。
  最后总结道:“他们现在死活不肯认两个孩子,就是怕要退还这五百两银子。这些银子,虽然是我和老章辛苦十几年的全部积蓄,但跟女儿和外孙的名声来比,我都不在乎了,只想给孩子们讨个说法。”
  丁氏嘴巴张得能塞下个鸡蛋:“这老秦家,可真不是个东西!”
  秦二云抹泪道,“哎!别这么说,好歹是我娘家。”
  “就是娘家这么做才叫过分啊!哪有这么坑姑娘的!拿了你们的银子,还要诋毁你们的名声!我都看不下去了!两个孩子,你们找秦家负责!银子也要拿回来,那可都是血汗钱啊!”
  秦二云掏出一块帕子,越发“伤心”地抹起眼泪:“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眼下闹到这个地步,就算秦家愿意接受诗诗和孩子们,我也不敢送她们回来。可我跟她爹,现在一贫如洗,养不起母子仨啊。丁嫂子,我心里这苦,说不出来啊!”
  丁氏顿时化身正义之神,“你这心情,我能理解,能理解!含在嘴里捧在手心的闺女,哪舍得送到这样人家磋磨?那王凤英可不是个好相与的,瞧瞧她家大媳妇,被磋磨成什么样儿了!依我说,人不送回来,起码要把银子讨回去。有了银子,你们不就能自己养活闺女和外孙了?”
  她哪里是正义,她就是见不得秦家好,当然要拱火。
  秦二云又掬一把眼泪,“丁嫂子,你跟我大嫂做了这么多年邻居,还能不了解她?雁过还要拔毛呢,到了她兜里的银子,我有本事要回来?这要是真有人能帮我把这五百两要回来,我愿意给她一百两作为感谢!”
  一百两作为感谢!
  丁氏碗里的饭,顿时不香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