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柱子嗯了一声,提着那一袋书飞快地出来了。
  折到与秦慕修约好的小巷中,跳上驴车,“姐夫,我搞到了!”
  秦慕修随便翻了两本,拍拍他脑袋,“不错,咱回!”
  蒋翠兰拿着那本换到手的奇书,找到黄氏父子,喜盈盈道,“老爷,少爷,有件喜事要跟你们汇报一下。”
  “什么事这么急,没见我们说话呢吗?”黄玉衡不耐烦的蹙起眉头。
  蒋翠兰就把柱子前来换书的事儿说了出来。
  黄玉衡噌的一下从椅子上站起来。
  “你说什么?!”
  蒋翠兰就把书从兜里掏出来,卖乖道,“我怕打搅你们,就擅自做了主,老爷和少爷,不会怪我吧?”
  黄玉衡激动不已,“你搞到这本奇书,怎么会怪你!”
  说着,一把夺过书。
  翻开一看,……
  第433章 问松居士
  接连两页,都是空白纸页。
  黄玉衡心里咯噔一下。
  安慰自己道,“鬼医此人,行事乖张古怪,也许是故弄玄虚,我且继续往下看。”
  一本书翻完,却一个字、一个符号都没看到。
  “怎么会这样!”
  黄玉衡急得将书扔到地上。
  “怎么了,儿子?”黄大夫问道。
  “你自己看!”
  黄大夫捡起来翻了一遍,也是脸色惨白。
  一旁的蒋翠兰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见父子俩这样,也不敢问。
  紧张兮兮地搓着手。
  黄大夫直接将书砸到她脸上,“你这个蠢妇!被人骗了还帮人数钱!”
  蒋翠兰颤巍巍地翻开书,“怎、这、不可能!我柱子不可能骗我的!”
  可是任凭她怎么翻,书上也不会出现一个字来。
  蒋翠兰不得不接受了现实。
  骂道,“死孩子!昨夜怎么就没把他摔死!”
  又跟父子俩求情,“我去找他,把那些书要回来!”
  黄玉衡冷笑道,“人家有备而来,能把书还给你?你以为都跟你一样蠢?”
  蒋翠兰跪到地上,抱住黄大夫大腿。
  “老爷,我真没想到会这样啊!我是看着您跟玉衡都想要那本什么奇书,才不顾一切跟他换的……”
  话未说完,就被黄玉衡一脚踹到地上。
  “你算哪根葱,玉衡是你喊的?滚!离开黄府!”
  蒋翠兰懵了,大哭道,“老爷,你劝劝少爷,我不想走啊!我都是你的人了!”
  黄大夫到底还是有点稀罕这个骚.妇人的,就跟儿子道,“要不,留在府里做个妈子?也就是吃口饭的事儿。”
  黄玉衡此刻,却是看着她就不顺眼,“府里缺妈子?我跟妹妹都还没成亲,你弄这么个女人放家里,让我们怎么做人?”
  黄玉衡如今做了太医,黄大夫自己又没了营生,多少是有点怕儿子的。
  只好道,“那、那就让她走吧。”
  蒋翠兰见没了指望,不由大哭起来。
  却丝毫没有引起任何人的同情,被黄妈连拉带拽扔出门外。
  这边蒋翠兰被扔出黄府,那边一个身穿官府制服、模样体面的男人走进黄府。
  黄玉衡瞧见了,一扫方才的狰狞愤怒,赶忙迎接。
  “周兄,快请进快请进。”
  来人是泉州郡专管户籍的官吏,周洋。
  与黄玉衡是少时同窗,颇有些交情。
  “黄兄,你托我的事儿,有点眉目啦!”周洋笑道。
  黄玉衡也不忙问,而是亲自沏了一壶上好的龙井,“这是皇后娘娘赏的,周兄尝尝。”
  周洋接过茶,品啜一口。
  奉承道,“黄兄,还是你有出息啊!竟然能得到皇后娘娘的赏赐,我们在这破地方,想都不敢想呢!”
  黄玉衡笑道,“什么好东西似的,各宫娘娘一年到头赏赐不断的。周兄若是喜欢,等会儿带两盒回去。”
  周洋忙不迭起身道谢,“黄兄太客气了!这点小事,我也不过举手之劳。”
  黄玉衡这才问,“周兄查到什么了?”
  周洋就拿出一本泛黄破旧的簿子,“这是十九年前的户籍簿子,记录了当年所有的新生孩童,一共有二十六名母亲,是外地人,其中,从京城和边关来的,只有两位。”
  黄玉衡激动不已,“快给我看看。”
  “我打了折儿的。你翻就行。”
  黄玉衡翻开那两页,第一个从京中来的女子,嫁给一个本地人,生了个女儿,如今还健在。
  能引得魏连英和安乐侯这么大费周章地寻找的,不可能是个女孩子。
  黄玉衡没多作停留,就翻到另一页。
  映入眼帘的,却是三个熟悉的字眼。
  “秦!慕!修!”
  “父秦安,凤凰镇小岗村人士,从军边关,退伍时带一襁褓幼儿归,妻难产亡故,名姓不详。”
  黄玉衡合上簿子,嘴角露出一丝阴险的笑意。
  “秦慕修……有意思,越来越有意思了。”
  ……
  半夜,秦慕修才和柱子赶到家。
  赵锦儿看到失而复得的医书,高兴得抱住秦慕。
  “你们怎么做到的!”
  柱子叽叽喳喳把秦慕修的计谋告诉了赵锦儿。
  赵锦儿越发感动,“相公,你对我太好了。”
  看着赵锦儿因为兴奋而有些通红的小脸蛋,秦慕修复杂的心情,总算拨开一片云雾。
  “相公应该的。不过,你得尽快把这些书背下来。”
  “为何?”
  “背下来,然后烧掉。”
  赵锦儿顿时就明白了,这些东西留着,会不断地招来祸端。
  “我知道了。”
  可是心里却难过至极,习学医术,治病救人,乃是功德无量的事,却因某些人的一己私欲,竟要烧掉这些医道大成之作。
  秦慕修知道媳妇肯定会沮丧,安慰道,“你记到心里,将来有机会,我陪你一起将它们再写出来,依然能传承下去。”
  赵锦儿的心,总算是好受些。
  “我一时半会也记不下这么多,还是找地方藏起来先,背一本烧一本。”
  “嗯。我也会帮你一起背,以免你到时候记不起来。”
  时光飞逝,白驹过隙。
  转眼已是初六。
  赵锦儿没日没夜地忙着背书,累得昏天黑地,都忘了时间。
  听见村里有人放炮迎灶王爷,才猛然想起,“阿公已经六天没回来了!该不会出什么事吧?”
  镇上别院。
  巴图的运气很好,一到光明峰,就找到了正在等鬼医的问松居士。
  彼时,问松居士已然等了一天,没见鬼医的踪影,还以为老友已经驾鹤西去。
  正掬泪呢,见巴图拿着鬼医的葫芦,二话不说,就跟他一同来到泉州。
  两个加起来二百多岁的老友相见,来不及叙旧,就一起进了温婵娟的房间。
  路上,巴图已经把温婵娟的情况告诉了问松居士。
  所以他也没多问,进屋之后,直接将中指搭到温婵娟的囟门。
  旋即闭上眼睛,仿佛老僧入定。
  巴图想说什么,却被鬼医阻止。
  “囟门乃人身上最脆弱的位置。人有神识,称三魂七魄,康健之人的神识随血气一同游走在周身,牢牢地与躯体结合在一起。而病入膏肓之人的神识,便会集中在囟门,呼之欲出。待神识冲破囟门、飘向虚空那一刻,活人也便变成死人。居士是在通过囟门感受温小姐的梦境。”
  第434章 这不可能
  问松居士足足陷入温婵娟的梦境半个多时辰,才睁开眼。
  “奇、诡、异、绝,不只是死煞而已,还有心煞。”
  鬼医惊道,“怎么说?”
  “有人给她种了死煞,外力而来的死煞,又引发她本就有的心煞,双煞齐下,她才会弄成现在这副这样。”
  “什么叫心煞?”
  这就超出鬼医的认知范畴了,他像个小学生,虚心地问道。
  问松解释道,“轮回周折,理当前尘忘尽,但若死前怨力太大,便会形成怨结,哪怕转世投胎,也难解开。这怨结没有什么契机触发还好,也许一辈子也就是个与本体互不干扰的存在,但她中的死煞触发了她原有的心煞,以至于恶灵入梦。两种煞纠缠裹挟,久而久之,病人便会被怨、痴、嗔裹挟,最后变成行尸走肉。”
  鬼医摸摸胡须,颇有得意,“老夫果然没有错诊。”
  问松道,“错诊倒是没错诊,只是这得用我们道家术法化解了。老伙计,你的医术对付这种东西,不管用。”
  鬼医活了一百多岁,还是第一次被人取笑。
  气呼呼哼一声,“怪力乱神,本就与医家无关。我们医家,只会救人,才不会害人!这能赖到我学医不精?想当初你炼丹服食,中毒病危,是哪个救了你狗命?”
  问松老脸一红,“老东西,二十年不见,一见面就要这么互相伤害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