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黄河和长江这几年年年水患,皇上准备加固大坝,工部正是缺人的时候,他要是能抓住机会,前途不可限量,拼个侍郎不成问题,就是尚书也不是没希望。
毕竟现在的工部尚书和两位侍郎年纪都不小了,过几年接连致仕,工部人才就空虚了。”
秦慕修点点头,盘算着还是得跟慕懿提醒提醒,邱柏泽也是个能收为己用的人。
当晚回到“秦府”,驿站派人送来一封书信。
看到落款竟是秦鹏,夫妻俩都迫不及待地拆信。
第573章 不如把婚事办了
信上,秦鹏说阮将军接到密诏,尽快回京述职,他也会跟着一同回京,大概会在十一月初抵达,到时候,就能与弟妹团聚。
秦珍珠成亲的时候,秦慕修给秦鹏去过信,家里的情况,秦鹏都知道。
赵锦儿开心不已,“太好了!只不知道二哥这趟回来能待多久,要是时间够长,不如把芳芳也接来,让他们团聚团聚。”
秦慕修笑道,“可以呀,现在写信回老家,让芳芳立刻启程,应该能跟二哥同时抵京。”
赵锦儿突发奇想,“你说,要是时间宽裕,来不来得及,让他们俩干脆把亲事办了呢?”
赵锦儿解释了一下自己的理由:
比秦鹏小四岁的秦珍珠都成亲了,秦鹏这个二哥确实该抓点儿紧,毕竟张芳芳已经十八岁,老这么拖着亲事,她心里肯定是焦的,奈何没个能帮她说话的长辈,只能憋在心里,长久下去,万一愁出病可就不好了。
秦慕修认真地考虑了一下,“你的担心很有道理,这样,我写封快信回家,问问大娘大伯的意思。要是他们也同意,干脆让他们带着芳芳一起来京城,就在京城办,反正咱们和珍珠在京城都有宅子,真要办,就让芳芳从珍珠那边出门,接到咱们这边来,也不算亏了礼数。”
一想到家里可能又有喜事,赵锦儿很是雀跃。
“那你赶紧写信!我给你研墨!大娘不是一直闹着想大双小双吗?正好一举两得。对了,让大哥大嫂、奶都来,反正我们这房子大,来多少人都住得下。”
看着“财大气粗”的媳妇儿,秦慕修不由好笑,“要不要叫你叔婶也来?”
赵锦儿歪头想了想,“还是算了,莲婶怀着孩子呢,等她生完,咱们再邀请她们。”
说罢,果然跟着秦慕修一同到书房,殷勤地帮他磨墨铺纸。
整个新宅的布置,全都按照赵锦儿的意思,除了这间书房。
赵锦儿有些奇奇怪怪的审美,譬如在床头左右各挂了一把香草和青茅,说是可以驱虫辟邪;譬如在第三进后院弄了一个磨盘,说要磨豆腐吃,为此还专门养了一头小驴;此外,还开辟了一片小菜园,兴致勃勃地种了些蔬菜和草药。
说好听点,叫雅俗共赏,说直白点,她骨子里还在留恋乡下的田园生活,一时间融入不了京城。
秦慕修一切随她高兴,但是书房毕竟是他除了卧房待得最多的地方,书房里的物件摆设,他就自己置办了,没劳媳妇操心。
赵锦儿一边磨墨一边打量了一眼书房,不由感慨,“早知道家里都让你布置了。”
“为何?”
“全家好像就你这间书房最清雅好看。”赵锦儿不好意思地承认道。
秦慕修好笑道,“过日子,实用就好,好看不能当饭吃。你要是喜欢书房,每天晚上过来陪我看书就是,常言道温故而知新,外公给你留的那些手札,你也要常翻翻,要不时间久了,从前学过的知识荒废了,又没有新的知识进来,会退步的。”
赵锦儿顿时被给他当学生那段时间的感觉支配,连忙挺直脊背,“相公说得是,千里迢迢把医书手札都带来了,我还没翻过呢。”
“不要紧,活到老,学到老,不急一时。”
赵锦儿不由想起音讯全无的鬼医,“外公和问松爷爷,也不知道云游到哪里去了。”
除了赵正和柱子,她就剩这么一个至亲。
秦慕修知道她是想老人家了,开解道,“外公和问松都是地仙一般的人物,若困囿于一室,岂不成凡人了?问松还好说,外公是大夫,肯定是一路游历,一路治病救人啊。”
赵锦儿瞬间就释怀了,是啊,外公是神医,对垂死的病人来说,遇到他,比菩萨佛祖还要灵验,病人们比她这个外孙女更需要他。
小两口一边闲聊,一边把家书写好了,只等天一亮,就派江恒送到驿站,快马加鞭送回泉州。
将信封盖上火漆,秦慕修转到赵锦儿身后,替她捏肩膀。
“我每日进宫,搬家事宜,全靠你操持,这是咱们搬到新家的第一晚,今晚你不用动一根手指头,我来伺候你。”
赵锦儿触痒,直缩脖子,“别介,别介,我就逛逛瓦市、买买东西,有什么辛苦的,你天天教书才辛苦呢!我来伺候你。”
她缩脖子的动作特别可爱,秦慕修低头在她白腻腻的后颈吻了吻,笑道,“你怎么伺候我?”
看着他眼底的火,赵锦儿顿觉上当,“还是你伺候我吧!”
秦慕修笑了笑,“我去打水,你好好洗个澡,身上一股汗馊味。”
秦慕修果然十分尽心,“伺候”媳妇更衣,亲手将她长发挽起,搓背、擦洗,无微不至、面面俱到。
洗好,用一张大帕子拭干裹起,抱婴儿似的将她抱到床上。
赵锦儿挣扎着要穿衣服,他却道,“穿什么,等会反正都要脱掉。”
赵锦儿小脸红得煮熟的虾皮,有些事情真的如洪水,一旦开闸,再没有回去的一天。
秦慕修就着她的水也洗了个澡,回到床上的时候,却发现赵锦儿已经睡着了。
小丫头睡得熟,都打上呼了。
一整个无语,到底不忍心再折腾她,背过身去……
奈何事与愿违,他这个当相公的,不舍得折腾媳妇,半夜还是有人要来折腾他媳妇。
封府派了管事火急火燎地来请赵锦儿。
“大太太要生了!肚子痛了一晚上!赵娘子你快去看看吧,大太太嚷着没你她不敢生。”
赵锦儿二话不说,赶忙穿好衣服。
这半夜的,秦慕修不放心她一个人,就也穿衣起床,预备陪她一起,“你不是说预产期在下个月吗,怎么现在就发动了?”
“大太太是高龄产妇,早产也是正常。不过已经八个月了,只要平平安安生产,应当没什么问题。”
封府。
上房门口。
大太太矜持,发出的哀鸣很克制,但封老爷、封佩云和封商彦,仍旧满脸担忧和心疼,像三只无头苍蝇般,来来回回地走着。
看到赵锦儿,都跟看到救星似的,“赵娘子,你可算来了!”
第574章 邱柏泽终于派上用场
这画面似曾相识,上回大太太见红,也是这样。
赵锦儿镇定地安慰着爷仨,“不用担心,我检查了好几次,胎位很好,胎儿也不是很大,大太太又是经产妇,不会太难生的。说不定都不用到天亮,孩子就出来了。”
承恩公封老爷就问了跟秦慕修一样的问题,“这比预产的日子,整整早了一个月,孩子会不会有问题?”
“八个月的胎儿,一般都发育完全了,只是比足月生的瘦小些,小心护理,满月的时候保证比足月的孩子还要壮些。再说了,大太太保胎保得辛苦,孩子揣在肚子里,未必有生出来安全。”
承恩公这才放心。
赵锦儿预料得没错,寅时刚过,大太太就生下一个小子,饶是早产一个月,也有五斤,不算轻了。
赵锦儿给大太太喂了一碗事先叫下人准备好的安神汤,让疲累了一夜的母亲好生歇息。
她则是把孩子擦洗赶紧,用襁褓包出来报平安。
承恩公今年快五十了,儿子女儿都有,老来得子这一胎,还真不在乎男孩女孩。
但真来了个男孩,还是高兴得合不拢嘴,冲着封商彦直跺脚,“还不赶紧派人去告诉你祖母!”
说罢,想从赵锦儿手里接过婴儿,奈何太多年没抱过这么小这么软的孩子,一时间竟不敢上手。
还是封佩云胆子大,顺手就接了过去,煞有介事地哄了起来。
老人家起得比鸡早,得知消息后的老太太,马上就杵着拐过来了。
看到小乖孙,笑得嘴巴都合不拢。
不忘给儿子上眼药,“你媳妇冒着命给你添的小子,你往后可要愈发尊重爱戴她。”
承恩公一脸傲娇,“这还用母亲说吗?”
见赵锦儿两眼发青,老太太道,“锦丫头,真是多亏了你,我们封家,又欠你一个大人情。”
赵锦儿连忙道,“千万别这么说,大太太的胎一点问题都没有,就算没有我,换成其他稳婆,一定也是平平安安地生下来。我之所以来,全是你们信任。”
老太太和承恩公见她丝毫不邀功,越发喜欢她,“你就别谦虚了,这孩子从诊出怀孕到保胎到生产,都是你,没有你,就没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