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鬼医早不记得那个毛脚徒弟,更不可能认得花镛这个徒孙,只觉老小子还挺会拍马,倒也拍得不讨人厌,就对他点点头。
  花镛激动不已,心想旁人喊鬼医祖师爷,那都是为了攀亲戚!他才真正地该喊一声祖师爷!
  这花镛本就是个能干的,再加上自觉应尽“地主之谊”,他是徒孙嘛,该替祖师爷分忧,非常自来熟地安排起所有人。
  不一会,就让这些人在门口一排排席地而坐,听候鬼医教训。
  鬼医倒也懒得教训他们,只道,“大家为了研究医术远道而来,东秦有你们,乃是百姓之福。切磋大赛定在七日后,这几天就好好歇息,到时候都好好表现吧。”
  这话要是旁人说,底下这些人不得呕死,但是从鬼医口中出来,就没人这么觉得。
  一个个谦卑得像是孙子在听爷爷训话。
  给这些大夫吃了颗定心丸,赵锦儿便紧锣密鼓地开始准备切磋场地。
  场地直接定在刚刚修建好的医堂里。
  一来是因为这里宽敞,二来,也是想给诸位见识见识医堂的条件和环境。
  到时候,再开口提想聘请他们做老师,也不至于那么难。
  七日过得很快,这天一早,竟有两百多位大夫来到医堂。
  太医院院史陆辽出题,太子慕懿观赛,所有民间大夫齐聚一堂,各显神通!
  一上午下来,就有几个大夫极为耀眼。
  花镛自不必说;还有个安徽亳州的许沐,非常擅长妇科;一个晋中的王平,男科属他为冠;跌打科、伤寒科、内经科也都有好几个不错的大夫崭露头角。
  因为这个切磋大赛,初衷并不是为了比赛,而是为了选拔全国各地出色的大夫来做医堂的老师,所以慕懿让陆辽派了好几个院判,扮成普通大夫,混在人群中,观察记录并寻找出个中翘楚,以便后面礼贤下士。
  接连几天下来,这些大夫们大部分都把看家本领使了出来。
  慕懿很是满意,现场公布了朝廷要开医堂的想法以及召集大家前来的目的。
  闻言,这些民间大夫们都沸腾了。
  “什么,让我们把医术开课教给旁人?”
  “那我们教会了徒弟,自己靠什么生活呢?大夫也要吃饭啊!”
  这是慕懿早就料到了的,“医堂会按月给所有聘入的大夫月俸,后期大家在医堂坐镇的所得,也会由医堂统一整理后,在年底发给各位作为奖金。另,每培养出一位合格的学员大夫,奖励五十两银子。若能在医堂干到告老,朝廷会按照九品县吏的待遇,在告老后给诸位发放退休金,直到驾鹤。”
  这待遇委实丰厚,除了那些在当地早有名望、收入远远超过慕懿所开条件的,不少大夫都有心动了。
  这相当于铁饭碗啊!跟当官儿似的!
  告老退休了还能拿到朝廷的退休金,光是这一点,就足够有诱惑力。
  大家不由窃窃私语起来。
  慕懿没阻止,任由他们讨论了许久。
  才又道,“若接受条件,成为医堂的老师,食宿都在医堂里,无需自己承担。鬼医老人家和他的门人赵医女,亦会坐镇医堂。在医堂里教学的同时,你们可以互通有无,亦可向鬼医老人家和他的门人请教,对你们自己的医术,也是提升的好机会,若不到告老的年龄就不想在医堂干了,离开时,除了回家的路费,还会按照你们在医堂的时间来算,一年补偿十两银子,两年二十两,三年三十两,以此类推。”
  众人愈发动心。
  “有意者,可以先登记。”
  让慕懿和赵锦儿他们都没想到的是,原本计划中最难的环节,竟然出奇的顺利!
  他们暗中看中的人,几乎都选择留下来任教。
  当然,这得益于慕懿开的丰厚条件,更是因为鬼医这块活招牌,能在鬼医门下学医,哪怕付钱都愿意,更何况还能拿到月俸!
  当晚,几人一同在医堂里加班加点整理名单。
  报名的足足有七十六人,已经超过了他们预期的三十人。
  第617章 选拔
  商量过后,大家决定最终录取四十人,相当于多十个备用,以防有人中途退缩。
  七十六选四十,那就面临着选拔。
  选拔的试题,就不用劳烦鬼医老人家了,陆辽从太医院拿了一套现成的试题来。
  第二天就召集报名者考试。
  四十个佼佼者脱颖而出后,几人都松了口气。
  晋文帝得知后,十分高兴,早朝时大大赞了一番太子,连用了三个“此子肖朕!”
  朝臣没想到太子蛰伏这些日子,竟然干出这么一件大事儿。
  那些本就支持他上位的,自是极尽溢美之辞,就是那些暗戳戳给端王和景王站队的,也不由得对慕懿高看两眼,毕竟,他们力捧的那两位,这么多年,可没见干出过什么实绩来。
  倒是这么个十二岁的少年郎,旁人诋毁时,他不言不语,旁人轻视时,他闷声干大事。
  本已以为此事会一路顺利到底的慕懿,没料到不过几天之后,就遇到了旁的难题。
  原来这些大夫们通过层层选拔之后,本来很开心能留下。
  几天下来,他们发现医堂里真正说话的人,并不是鬼医,也不是太医院那位院史大人陆辽,而是一个年轻妇人,赵锦儿!
  这赵锦儿虽然顶着鬼医门人、一品医女的名头,到底只有十八岁!
  脸蛋子比他们大多数人的儿子女儿还嫩,竟然骑在他们头上,把他们安排得明明白白,这些人能服就有鬼了。
  鬼医出面替赵锦儿撑了两次腰,可这些人表面上没什么,心底还是怨气横生。
  “我们都是业已成名的大夫,慕名到京城来,为了东秦的百姓,不惜将各自的绝学传给外人,这些都不在话下,但朝廷和太子,竟然命这么一个小妇人来管着我们,且不说我们服不服,这根本就是在侮辱我们!”
  这话传到慕懿耳中,慕懿很是头疼。
  毕竟,他比赵锦儿还年轻!
  人家连赵锦儿都不服,也就是暗搓搓地在表示也不会服他。
  想来想去,实在没有好办法,他决定干脆用朝廷和太子的身份去压制住这些人,却被秦慕修拦下。
  “万万不可。这些人都是有真才实学的,有才之人,自然恃才傲物,你不让他们打心眼里的服你,他们就很难尽全力为你做事,搞到最后,很有可能会落得一个轰轰烈烈开局、草草收场的结果。”
  “那可怎么办!鬼医老人家年事已高,又不善人际,他既不愿也不适合来做医堂的山长(校长),我看那些大夫对陆辽倒是有几分服,但是陆辽在太医院已经够忙了,哪里有空再来医堂担职?荒唐,荒唐!我看这些人就是虚荣心作祟,觉得被一个年轻女子管住了,失了面子!他们根本不想去了解锦儿姐姐的实力!”
  “稍安勿躁。这些人不服锦儿,无非是看她年纪小,觉得她没有什么能耐。想让他们弃了这种念头,那就只能让锦儿一举在医术上把他们全都碾压下去。”
  “碾压?”
  “嗯。”
  “怎么碾压?”
  ……
  就在这些大夫们怨气横生,甚至有人已经准备卷铺盖走人的当口,陆辽带来一位病人。
  “诸位大夫,老夫今日带来的这位病人,已经饱受病痛折磨一年有余,太医院的太医们,为他轮诊了个遍,奈何包括老夫在内,竟没有一个太医有办法。他实在受不住了,甚至有了寻死之心,老夫想着,既然都打算寻死了,不如死马当活马医,就将他带到这里试试。你们是从东秦各地而来的高人,也许有谁有办法为他祛除病痛,救他一命呢!”
  当大夫的,尤其是好大夫,都有个癖好:那就是遇到疑难杂症,都想挑战挑战。
  听闻陆辽这话,所有人立刻被吸引过来。
  “什么病知道吗?”
  “心痂。”陆辽淡淡道。
  众人顿时倒抽一口冷气。
  “心痂哪里还有得治!”
  心痂心痂,顾名思义,长在心上的痂子。
  从针眼大小开始,慢慢溃烂在整个胸口。
  这个病,没得治。
  因为不管你看到的痂子多大,这人的心脏上,都已经烂了。
  死,只是迟早的事。
  谁还能把心剖出来,将上头的烂肉挖掉不成?
  就连华佗都不能!
  其他器脏或许可以,独独心脏不能,因为它要一刻不停地跳动,往奇经八脉输送血液。
  敢在上面动刀,就等着血流如注而亡吧。
  所有大夫都摇头,“这不可能的,让他回家交代后事吧!”
  赵锦儿就在这时走出来,“我要是能治好这位患者,你们能不能拥立我做医堂的山长?”
  大夫们反应过来,陆辽原来是来帮赵锦儿的。
  但是大家也懒得生气了,因为没人能治好心痂,华佗都不能,她一个黄毛丫头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