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封佩云不敢走得太快,怕暗卫跟丢了,就道,“那边有一家高丽参铺子,里头的高丽参极好,我祖母和母亲婶婶经常着家里下人来买,回去泡酒,每晚喝一杯,有助睡眠,也有益健康呢!”
  听到高丽参三字,玉嫔当即顿了顿身子。
  旋即点点头,“进去看看吧。”
  一位模样儒雅的中年男子,大概就是店主,见有客人,便踱步过来,“几位选参吗?”
  听到这低沉略带沙哑的嗓音,玉嫔身子一震。
  缓缓抬头,隔着朦胧的帷幔,看到眼前男子,她的泪水顿时如断了线的珍珠般,滚滚而落。
  他,怎么会在东秦!
  怎么会在这里!
  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可是眼前人的容貌,声音,分明就是她魂牵梦绕了快二十年的他!
  万华笑盈盈道,“我母亲睡眠不好,一夜总要醒好几次,想买几根回去泡酒。老板有什么好参推荐推荐吗?”
  男人拿起一盒参,“这个就很好。”
  万华扯了扯玉嫔的衣袖,“母亲,买几根回去?”
  玉嫔还是怔怔的,并不说话。
  男人的目光便朝她看过来。
  中年妇人的风姿绰约,在玉嫔的身上显露无疑,帷幔下的面容,虽不可瞥见,但只是那个隐约的轮廓,就能看出极美。
  男人生出一股熟悉感。
  但是很快就在心中自嘲不可能,便没再看她,而是向着万华兜售,“这个参用来泡清酒,味道好,不辣口,助眠效果很好。”
  万华便做主道,“请老板给我包起来吧。”
  男人便将参交给店小二去打包。
  打包的功夫,万华拉着封佩云到旁边继续转,封佩云想着反正暗卫肯定都在外头,不会出什么岔子,就想着也买几盒参回去孝敬母亲和祖母。
  玉嫔却是立在原地,依旧怔愣地看着男人。
  男人感受到她的目光,轻声问,“这位夫人,我们认识?”
  玉嫔薄唇轻启,哽咽道,“是燕郎吗?”
  男人也是一顿,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之人,“喜儿?”
  玉嫔点头,“是我。”
  “你怎么……”
  “我与公主出宫来闲逛,没想到走到这里……”玉嫔欲言又止,喉头早已哽住,“你又为何在这里?这些年,你过得如何?”
  男人也眸泛泪光,“我……我追随你而来,你离开高丽那年,我就来了。”
  玉嫔如遭雷劈,“你……你这是何苦!”
  男人却笑了,“我想着,离你近一点,哪怕只是近一点。你在洛城,我也在洛城,我每日都会到皇宫四周转转,想到我的喜儿就在里头,我就满足了。”
  玉嫔已是泪如雨下,“你这般,和煎我的心有何异?”
  男人还想说什么,万华和封佩云已经走过来。
  “老板,帮我把这些也包起来。”
  玉嫔低下头,借着帷幔掩盖失态,男人见她这般,也没再说甚,拎着参亲自包起来。
  一边包,一边似有意似无意与小二道,“最近天气不错,皇宫西南角有块空地,我每日都会去那里放风筝。”
  玉嫔心如刀绞。
  参包好,万华和封佩云便过来扶她离开,她回眸又看了男人一眼。
  这一眼,两人都淡淡一笑,心里却如黄连般苦不堪言。
  这一面,是永别了吧?
  以后还会有机会再见吗?
  两人都不敢想。
  “华儿,母嫔身子不适,想回宫了,你要还想逛,就让封小姐陪着你吧。”
  万华公主似乎意识到哪里不对,“母嫔,您的声音怎么怪怪的?”
  玉嫔道,“大概是伤风了,无妨。”
  “好不容易才出来一趟,母妃怎么这么着急回去?再逛一会嘛!”
  “脚疼,母嫔很多年没有走过这么多路,实在逛不动了。”玉嫔去意已决,转头对封佩云道,“麻烦封小姐回去跟你母亲表达本宫的谢意,多谢她玉成本宫和华儿的心愿,今日我们玩得很开心。改日本宫会请太太进宫,到本宫的回月宫坐坐。”
  玉嫔都要走了,封佩云哪里还有心情陪万华继续瞎逛,就劝万华道,“时候不早,我们也回去吧。”
  万华只好不情不愿地跟着玉嫔一起回宫了。
  “玉嫔今日可有什么不对劲?”
  晚上,封商彦问他妹妹。
  封佩云摇头,“没有,没逛一会就说脚疼,直接回去了。我还以为她要逛很久呢。”
  “中间什么事都没发生吗?”
  “没有啊。哦对了,我们去了一家高丽参店铺,买了点高丽参回来泡酒。玉嫔好像跟那个店主寒暄了几句,不知说些什么,我没听见。大概是聊聊家乡的风土人情?”
  封商彦也没多想,就没再追究此事。
  ……
  医堂转眼已经开了快两个月,学生们在系统的教学之下,进步很大,有些原本有底子的,甚至可以随老师们坐诊。
  不少百姓听到医堂看诊收费很便宜,大夫们的医术还很高敏,纷纷慕名而来。
  这些大夫都是从各地州县而来,颇有大展身手,与太医院一较高低的抱负。
  两个月下来,医堂从门可罗雀道万人空巷,竟然名声大噪!
  不只是普通老百姓,就连名门贵胄,也开始约医堂的大夫们上门看诊。
  医堂得到这样的认可,赵锦儿很开心,但是她不想刚刚有点起色,大夫们就开始频繁外出看诊,这样下去,大夫们只顾着去有钱人家看诊挣钱,哪还有心思继续教学生?
  于是她让花镛和几个科长(每科的负责人)组织所有大夫一起开了一次会。
  严禁大夫们私自外出看诊,如有发现,先警告,屡教不改者,革除医堂老师之职务。
  刚刚尝到甜头的大夫们,听到这话,纷纷有些不乐。
  有人问道,“所谓大医精诚,难道不是应该对病人一视同仁,有钱或者贵胄人家的病人,不肯抛头露面出来看病,咱们上门也是应该的呀!”
  赵锦儿冷下脸,“那些贵胄名门,若真的病得不行了,没人上门,肯定也会主动来医堂的。”
  第644章 花镛的才干
  众人听了,纷纷撇嘴。
  有人小声道,“大夫也是人,我们也有妻小家累,这么离家千里地来到京城,回去一趟千难万难,如果能凭本事挣几个钱补贴家用,不偷不抢的,为何不可?”
  赵锦儿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反驳。
  见她不说话,人群的声音就越来越大。
  “医堂的课,我们一天也没落下过,每隔几天的医堂坐诊,我们也没逃避,出去接诊,都是利用晚上或者休息时间,我们没耽误任何事啊!”
  “要不干脆把我革除算了,我出个诊,遇到大方人家,伸手就是十两二十两的诊金,一月出个两三次,比医堂发的多得多。”
  “好像确实是这样的。”
  就在这时,花镛大声道,“都住口,都住口!听我说两句!”
  花镛医术好,会做人,平时谁有困难找他他都不推辞,又有很强的交涉能力,所以整个医堂上下,从大夫们到学生们,都服他。
  他这么一开口,众人立刻就安静了。
  “大家听我说两句!咱们医堂开到现在,两月有余,能有如今的斐然成绩,着实不易,这离不开所有人的努力,更离不开赵山长的前后奔走。
  我相信大家当初能留下来,一方面是仰慕鬼医老人家,想在他门下让自己的医术更精一步;一方面,是你们都有对整个杏林的责任心,抛下俗见将毕生所学倾囊教授给学生;但,还有最重要的一方面,是因为赵医女给大家争取到的条件!
  若医堂给大家的月俸,不够大家养家糊口的,大家会留下来吗?!”
  众人被问得哑口无言。
  因为激动和生气,花镛的脸庞都有些红了:
  “既然当初觉得够养家了,现在为什么又不够了?
  是不是去了几户达官显贵家里,见过世面,开过眼了,就瞧不上这点薪水了?
  今日不是我花镛菲薄你们,那些有钱有权的人家,愿意出高价请你们上门,也不是看在你们的医术有多高明,而是因为你们是医堂里的大夫,这个身份让你们蒙了光环而已!不要就以为自己真的比太医院的太医还厉害,你要是比太医厉害,太医院里头怎么没坐着你?离了医堂,你们什么都不是!”
  他是山东人,人高马大、声如洪钟,再加上气势汹汹,一下子就把所有人都震住了。
  “做人不能忘本!数典忘本之人,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也会为世人所不齿!”
  花镛做了个掷地有声的总结。
  说罢,他转头看向一样也被震住的赵锦儿。
  “赵山长,话已至此,不必多说,愿意遵守医堂规矩的,留下,不愿意遵守的,革除!这么好的条件,这么好的环境,还愁招不到好大夫?我是不信这个邪了!至于生了离心的人,留下也是隐患,只会带坏医堂的风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