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毕竟,自从她督工以后,医堂到现在都一点进展都没有。
晋文帝要是知道实情,不责罚她才怪。
虽说跟晋文帝做了这么多年夫妻,老夫老妻的感情却是早就消磨殆尽,皇后还是相当怵着晋文帝的。
当着他的面搪塞,哪里能不紧张。
“多谢皇上关心,臣妾无事,到底暮春了,天气越来越热,臣妾今儿多穿了一件褙子,走几步路便出汗,叫皇上见笑了。。”
晋文帝也不知是没注意,还是懒得计较,微微颔首,“嗯,你是个妥当的,你办事,朕放心。”
从未央宫回到锦华宫,皇后当即召来了古司设。
她几乎是咬牙切齿地吩咐古司设,“把那五万两还给她,顺便同她道-个-歉!”
到后面,她几乎是一字一句嚼出来那三个字。
古司设心里不服,她哪里愿意给赵锦儿道歉啊!
但嘴里还是应了,“卑职这就去,只要能让工事继续,卑职吃点委屈不算什么的。”
皇后少不得还得安抚她两句,“本宫知道你的委屈,待此事办成,自不会少了你的好处。”
古司设这才眉开眼笑地退下了。
望着古司设远去的背影,皇后面色一片阴沉,她几乎是咬牙切齿地想:
早知就不掺和这鸟事了,如今真是狐狸没捉到,惹了一身腥!
但既然已经上了手,赵锦儿,本宫岂能让你这个村妇占了便宜?
那本宫这么多年的皇后,也是白做了!
……
这边厢,古司设按照皇后之言,取出那五万两银票,马不停蹄直奔赵锦儿府上。
一见到草儿,就对着做了个揖。
“草儿姑娘,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你家少夫人病着,是吧?麻烦你进去告诉她,我这回来,带了治她的药。”
草儿狐狐疑疑,也不敢把话说死了,就到后院去跟赵锦儿传话。
赵锦儿心想相公真是料事如神!
早上临走还跟她说,这几天皇后要是派人来,就借驴下坡,不要再跟她别扭了。
便理了理衣裳和头发,亲自出来接待。
“哎哟,古司设,真真是抱歉,我这些日子抱病在身,怕把病气过给您,就一直没见您,您不会见怪吧?”
古司设哪里还敢摆谱儿,掏出银票,恭恭敬敬地递给赵锦儿,开门见山,“赵医女,前些日子是本官的不是,还请您大人有大量,原谅本官则个!”
赵锦儿拿到银票,心里惊喜不已,面上却仍旧淡淡的。
赵锦儿吃了那么多闷亏,自然不会轻饶她,冷嘲热讽地又叨咕了几句,见古司设一言不发,实在没趣,才道,“我这病还没好干净,倦了,就不留古司设了。”
古司设这才灰溜溜地离开了秦府。
赵锦儿心里,对秦慕修却是愈发信服,相公就是最棒的!
晚间秦慕修回来,见她满脸喜意,心里若有所感,“可是事情解决了?”
赵锦儿连连点头,笑着道,“古司设将五万两银票还回来了,相公你是没瞧见她的脸色,明明不情愿却还是不得不同我道歉,笑得脸都僵了。”
秦慕修见她笑得眉眼弯弯,心情也跟着好,“如此,接下来便可安心行事了。”
赵锦儿勾住他脖子,“这都是相公你的功劳。”
秦慕修似笑非笑,“是我的功劳?那你怎么奖励我?”
替她解决了这么大的烦恼,赵锦儿也不跟他扭扭捏捏,伸手到某处,“你想怎么奖励,你自己说嘛……”
要命!
某人骨头都酥了,这丫头,什么时候学会这一套了……
第774章 一起用晚膳
拿到银子后,赵锦儿立刻大展拳脚,重新开工。
这一次,没有古司设指手画脚,一切都顺利了起来。
赵锦儿甚至开始琢磨,怎么再重新提让杨蕙兰挂名山长的事儿了。
只是,她到底高兴得早了……
这日,赵锦儿较往日略晚些来到医堂,刚刚一进门,就听到里面有人惊叫惨呼。
她连忙顺着声音望过去,只见两个工人,正倒在血泊里不住地惨叫,身旁几个医堂的大夫正紧张地为他们诊治。
赵锦儿惊得快步走过去,“发生了什么事?怎么有人受伤?”
就有人回道,“回赵山长,此二人是医堂施工的工人,方才不慎从梁上摔了下来。”
赵锦儿心沉下来,怎么会出这样的事!
她千叮咛万嘱咐的,就是再赶工期,也是安全第一。
结果还是有人受伤,还是同时两个人!
问给两人诊治的大夫,“可有大碍?”
其中一个头也不抬地回道,“没什么大碍,骨头断了,已经接好了,将养几个月就可以恢复如常。”
赵锦儿松口气,扭头吩咐另一个人道,“去账上说一声,这两位师傅的工伤医疗,以及后续在家养伤误工等一切费用,都从我们这里出,按照最高的标准来!”
两个还在呼痛的工人,听到了她的话,就没再哼得那么大声了。
这一场风波,赵锦儿几乎以最快的速度平息了下来。
然而,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事情到底还是传开了,影响还不小。
坊间传闻都是说赵锦儿这个山长好大喜功,为了赶进度不顾工人们死活,生生把两个工人熬得受不住犯困,这才从梁上掉了下来。
晋文帝在宫中也听到了些风声。
他让人将皇后请来。
“怎么回事?医堂的工地上,怎么会出这种事?还传得沸沸扬扬?”
皇后心里正愁抓不到赵锦儿把柄呢,闻言,面上佯装担忧道,“唉,皇上有所不知,这事儿一出来,臣妾也是替赵医女捏了一把汗呢!说起来,这办女医堂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赵医女也是心里惦记着要把事情办好,谁曾想急于求成,出了这样大的祸事!”
晋文帝闻言,面上若有所思,“急什么?按部就班地建,总归会建成的,哪里就这么着急了?”
皇后闻言顿了顿,面上似有些为难。
晋文帝最不喜欢看到后妃这种表情,“皇后有话不妨直说。”
“倒是也没什么!”皇后笑了笑,状似不经意地道,“就是臣妾听闻啊,这赵医女和她的相公两人,当真是鹣鲽情深琴瑟和鸣,一个做太傅,一个开医堂,都是功利千秋的大善事,将来待皇上禅位,老三做了皇帝,他荣升太师,只怕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晋文帝闻言,几不可查地皱了皱眉头。
皇后一直观察着他的反应,将他这一瞬间的表情,看得一清二楚,悄悄以手抵唇,遮住了自己止不住上扬的嘴角。
她继续加了一把火。
“不过啊,有人说他好,就也有人说他不好。臣妾还听到一些声音,说什么姓秦的乡野出身却加封太子太傅,怕是德不匹位。想来,赵医女也是听到了这些不好的声音,想尽快办起这女医堂,为他相公挣一份名声吧!”
“有这种声音?”晋文帝的眉头越拧越紧。
“还不止呢!当初太子流落民间,似乎受了赵医女家里些恩惠,皇上您也知道,当时太子尚且年幼,受了人家这样恩德,自然感怀在心。”
见晋文帝似有不悦,皇后恰到好处地止住话头,歉然道,“皇上恕罪,臣妾多嘴了。”
晋文帝没说话,只轻轻摩挲了下拇指上的碧玉扳指,威严的面容上,再看不出丝毫情绪。
皇后眼药上够了,心里高兴,也不多待,起身行了礼就离开了未央宫。
皇后离开后,晋文帝微微抬起头,瞥了一眼一旁立着的魏连英。
“你可听到过这些风声?”
魏连英愣了一瞬,吞了口口水,才弓着背殷殷回道,“禀皇上,奴才倒也听到过些许,只是这些话都不入流,未免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说着,又悄悄打量一眼晋文帝的神色,见他神情平静,才敢继续道,“奴才冷眼瞧着,自打太傅回朝,这些日子,皇上考核太子殿下功课,太子殿下似乎较从前长进了许多,想来太傅大人非庸碌之辈!”
魏连英并不是在替秦慕修说话,他一个阉人,知道自己的身份,他只忠于晋文帝,如今同东宫那边没有什么利害关系,晋文帝问他,他就将自己的想法实话实说了。
晋文帝闻言,没有说甚么。
晚间,才道,“召太子过来,稍后随朕一起用晚膳。”
无论贫穷富贵,凡人皆会生病。
晋文帝深知赵锦儿医术高明,宫里不少人找她看过病,连自己都赖她相救几次,宫外他也有所耳闻,赵锦儿不负一等医女的名声,救了不计其数的达官贵人、平民百姓。
加上有医堂,鬼医后人赵山长的名声几乎响彻京都,若是再办起女医堂来,那京城里大大小小的勋贵家眷们,定然也会对她推崇至极。
若是秦慕修借着这些人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