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李牧耐心道,“枝儿,不要这样说,人之初性本善,他们也不想变成这样的,还不是因为家贫、没有人管教,才会这样没有教养的吗?就好比说方才那孩子,你瞧瞧他,虽然顽劣,但是挨人抓了,吃了那么大的亏,也不肯透露出自家的住址,说明他不想拖累家人,一个为家人考虑的人,是不会太坏的。”
没人教养?
李南枝灵机一动,“爹爹您闲着也是闲着,要不您就在咱们巷子口,得空了就给这些游手好闲的孩子们讲讲三字经,一来教他们认几个字,不至于当睁眼瞎,二来,他们有了事做,就不会这么总惹事儿了。”
李牧之所以这么消沉,何尝不也是闲的?
人一闲,就喜欢胡思乱想,找点事给他做,他每天有个盼头,自然也就不会总是东想西想从前的事了。
不料,李牧因为从前书院的事,心理早就有了阴影,连连摆手道,“罢了,罢了,我如今被皇上定罪,说起来是德行有亏的人,哪里能教人什么?”
李南枝一听这话,心疼得不行。
“爹爹品行高洁,怎么会德行有亏!您明明是诬陷的!您都说了,这些孩子,若是没人管教教导,成了废材不说,迟早还要捅大篓子,您一身的学问,又好为人师,难道不该救救这些孩子吗?”
李牧闻言,一时怔愣,竟不知该如何反驳了。
父女俩无话。
到了晚间,父女俩都躺下了,屋外却传来敲门声。
“谁啊?”
李南枝披上衣服,趿着鞋打开门一看,却是一对眼生的中年男女。
两人都风尘仆仆、衣衫破烂的,一脸疲惫样。
李南枝有些害怕,“你们找谁?”
两人却是扑通一声跪下,“多谢姑娘和先生救了我家狗蛋!”
第795章 三字经
“狗蛋?”李南枝一头雾水。
定睛一看,两人身后竟还有小小的身影,不就是白日里被爹爹救下的毛小子吗?
原来这对男女是他的父母,是码头的扛包工人,干到半夜才到家,累得个半死了。
却看到儿子满身是伤。
当母亲的心疼孩子,就追问怎么了。
孩子这才告诉家人实情。
夫妻俩一听那些壮汉说不定还会去找李家的麻烦,就赶过来了,虽然他们也赔不起十两银子,但是总不能让人家惨遭横祸。
李南枝见状,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喊道,“爹,爹!”
李牧也披了衣服来了,得知两人是那顽童的父母,只叹了口气,“这孩子本性不坏,回去后,你们别打他,有什么话好好说。”
叫狗蛋的孩子,白日里差点被人剁了手指,也没掉一滴眼泪,听到这话,却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妇人骂道,“闯了这么大祸,你还哭起来了!”
男人也扬起手,“赶紧跪下来跟李先生磕头,要不老子削你!”
那孩子止住哭声,心甘情愿走到李牧跟前,恭恭敬敬磕了个头。
“回吧,回吧,那老爷没有派人来找麻烦,想来人家也不是在乎这一块砖,实在是叫熊孩子气到了,你们啊,以后可要好生管教着孩子。”
说罢,拉了李南枝就把门关上了。
李南枝吐吐舌,“没想到,这家人,倒是还不错。”
李牧笑道,“你爹干什么的?见过的学生,比你吃的大米粒儿还多,还能看走眼不成?”
李南枝趁机道,“您说的没错,每个孩子都是璞玉,要的就是那雕刻他们的人,没人雕刻,就一直埋没在泥土里,您何不考虑考虑我白日里说的话?”
李牧又顿了顿,终究是没有回话,闷闷地进了屋。
想了一夜,第二日一早,李牧对李南枝道,“要不就这么办。”
李南枝一时没反应过来,“哈?啥?”
“就按照你说的办,巷口有一面青砖墙,拿湿布就能在上头写字,我也不费什么,给咱们周围几个巷儿里的毛孩子们讲讲三字经。”
李南枝高兴得差点跳起来,“您答应了?!”
赵锦儿正好提着药箱进来,见父女二人面泛红光,笑问,“答应什么了?”
李南枝就把李牧准备给孩子们上课的事告诉了赵锦儿。
赵锦儿一听,也觉得此事是好事。
一来是行善,二来对李牧的情绪恢复,的确有很大的帮助。
“甚好,甚好,若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跟我说一声儿就是。”
反正也不图什么,做完针灸,李牧就提着个小马扎,拎了一桶水,带着一块抹布,到了巷子口。
他也不管有没有人听,自顾自在墙上开始一边写一边念。
一开始,人家也不知道他在干嘛。
接连几天,有识货的发现他是在教三字经,就把自家孩子送过来了。
去书堂念书多贵啊!
普通人家根本交不起束脩,甚至连纸墨都买不起。
能在这里免费跟着读,这等大便宜,不占是傻子。
赵锦儿也采购了二十个小板凳、笔墨纸砚书本等送了过来。
渐渐地,巷子里有个先生给孩子们免费教书的消息,越传越远。
或是真想让孩子学点东西,或是嫌孩子在家调皮捣蛋,不过十几天,闻讯送来的孩子,就把赵锦儿送来的小马扎占满了。
再后来来的,都要自己带马扎了,或者干脆站着,或者蹲在墙角,或者席地而坐。
孩子们稚嫩单纯的声音,追着他喊“李先生”。
这一声李先生,让李牧仿若回到十几年前,初为人师时。
他越发用心地对待这些孩子,丝毫不因为他们出身贫苦,或者学不到多久可能就会回家干活,而有丝毫懈怠。
看着忙忙碌碌,每晚一回家,吃两大碗饭,躺下就能睡着的李牧,李南枝和赵锦儿都又兴奋又惊喜,谁能料到会有这样的效果?
赵锦儿便跟李南枝商量,“针灸可以停了,他若是能保持这个状态一段时间,汤药也能都停了。毕竟是药三分毒,能自己调节恢复是最好的。”
李南枝也激动得不行,“真希望他就这样铲了病根。“
“会的,你要对他有信心。他之前,也只是迷茫而已。”
……
宫里。
皇后正啜饮一碗雨前龙井。
“赵锦儿最近都在作甚?”
古司设跪地回道,“她最近和李家打得火热。”
“李家?哪个李家?”
“就是从前应天书院的山长,李牧父女。”
“怎么会跟他们搅和到一起?”
“这个奴婢也不清楚。不过,听说那李牧得了忧郁症,在家闹了好几次自尽,赵锦儿就是去治他的,如今,竟然治得恢复了,在巷子口给四周的小孩子们讲三字经呢。”
皇后冷笑起来,“这个李牧,还真是不死心,从前在应天书院做山长,就私结党羽,搞得浩浩泱泱,如今还不长记性,又开始霍霍民间小孩子了?”
古司设噗嗤一笑,“晾他翻不出什么浪来。应天书院里都是什么学生?非富即贵,或者极其聪慧的,那都是给朝廷做大臣的苗子,街头巷尾能有什么好货色,岂能跟应天书院相比?”
“李牧确实无需忌惮。本宫想的是,赵锦儿和这样的罪臣走得近,难道,不能做点文章吗?”
古司设怔了一怔,立即意会了皇后的意思。
拍了一把手掌,“啊呀呀,瞧奴婢这榆木脑袋,怎么就没想到呢!”
这一日,李牧又在给孩子们讲课。
“来,大家把这段时间教的都背给我听听。不能天天听我说,自己不背下来是没用了。我起个头,你们接。人之初……“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就在孩子们背得起劲儿的时候,几个官兵模样的人走了过来。
一左一右架住李牧,“你是李牧?”
李牧愣了愣,“我是,怎么了?”
“跟我们走一趟。”
“我怎么了?去哪里?”李牧是见过世面的,自然不会无缘无故的就跟人走了。
衙差没料到他竟然不听话,就拖着他,“叫你走就走,哪儿来那么多废话!”
跟着念书的,都是野孩子,不似学堂里的学生那般老实斯文,见爱戴的老师被抓,立即一窝蜂围过来,“放开老师,放开老师!”
第796章 可惜不是男儿身
可这些孩子,又怎么会是衙差的对手呢?
三下五除二,孩子们就被摔在地上,李牧看得心疼到不行,奈何他也是上了年纪的人,只能生生被衙差拽着。
其他衙差则是直接冲过去,将所有的东西乱砸一通。
李牧看得急火攻心,一张脸涨得通红,人也有些摇摇欲坠,若不是被人拽着,就要倒下了。
他看着自己的心血一点点被毁掉,心里就像被撕开一样地疼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