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这些小姑娘兰祯有些早就认识,譬如惠大人家的嫡次女惠英兰。兰祯记得她的生日是十月底,过了这个生日她就十六岁了,亲事却还没定下,惠夫人很是着急。听说惠大人有意将她嫁给八皇子封靖晏做侧妃,惠夫人不同意。夫妻为这事儿闹得很大,外头也隐隐听说了。
八皇子封靖晏的生母与十八皇子封靖晨的生母一样,出身不高也不受宠,即使生下皇子也只是个贵人,不同的是十八皇子有个大姨母生的四皇子罩着——好歹人家是继后养子,宫中那些捧高踩低的嫔妃奴才不敢明面上欺压,而八皇子就悲催了,他的生母陆贵人一开始只是甄妃身边的宫女子,而他是皇帝酒醉后的产物。
八皇子虽然年长九皇子封靖昊五岁,却才干平平,与他的生母常年在甄妃手下毕恭毕敬讨生活一样,只是九皇子的附骥。
对惠夫人来说,嫡长女已嫁进了甄家,小女儿何必还要绑上甄家这条船?说是嫁进皇家,却只是个不受宠皇子,还是侧室,能有什么前途?!
兰祯觉得,惠大人也不一定是真心想将女儿嫁给八皇子,只是玉成这事的是甄家他不好推却,便闹将出来……惠夫人和惠小姐自己不愿意,甄家总不好强人所难吧。否则以惠大人的能力、惠夫人治家的手段,内宅里的事怎么可能传到外头去。
“兰祯妹妹,这儿有玫瑰饼,你吃吃看合不合口?”钟蕙很喜欢这个雪玉似的小姑娘,牵着她进了花厅,引着众人相互认识了一番,就又是点心又是水果地端到她面前。
“姐姐家里还有花房?这玫瑰花饼是新鲜的玫瑰花做的吧,芳香甘甜,很好吃呢。”玫瑰饼很好做,用新鲜的玫瑰花洗净晾干,磨成细粉,和以面粉、蜂蜜,做成饼,蒸熟而食。上辈子,每年农历四月,内务府均派人去民间采购鲜玫瑰花,大部份被用来做这玫瑰饼,不止供宫内享用,还常作赏赐百官以示恩宠之用。
“连钟姐姐家的梅园里有一处专种了玫瑰的花圃都不知道!”一个穿着嫩黄色衫裙看起来只比兰祯大一两岁的小姑娘说道,清秀的脸上明显地写着我很不高兴。
兰祯也不太高兴,小姑娘穿着打扮与自己有七八分相似,乍一看,还以为两人是双胞胎呢。
当然,定眼一看,明眼的都能瞧出无论是气质容貌,兰祯胜出一大截。
“我又不是神仙,哪能尽晓世上之事。”兰祯细嚼慢咽地吃完了手中的玫瑰饼才不紧不慢地回了一句,好悬没把鼓着气瞪着眼的小姑娘给憋坏了。
“哼,少见多怪。”小姑娘更气了,扭头对旁边两个同为始龀之龄的女孩子道:“我们到那边去玩,不要跟她在一起。”根本没给主人钟蕙出声协调的机会。
兰祯差点喷笑出来,除了在现代的幼儿园,她很久很久没经历过这种事了……
“蕙姐姐,她是谁呀?”兰祯笑眯眯地问。
见兰祯不在意,钟蕙也放下心中的那点纠结,道:“她是四皇子侧妃吴氏的侄女儿吴蕴雪。”
钟蕙的母亲周氏是钟楚元继室,与四皇子另一位侧妃周氏是堂姐妹关系,四皇子两位侧妃的亲戚走到一起……虽然有些古怪,不过夺嫡形势严峻,先攘外后安内,这也不是不可能。
“钟蕙妹妹,听说你们家养了只很通人性的白玉鹦鹉,不知我们今天有没有这个荣幸看看?”惠英兰走了过来问道。
旁边的姑娘听了也一副很感兴趣的模样,几个与钟家往来亲近的早听过白玉鹦鹉的事,忙给其他人讲解起白玉鹦鹉的异处。
钟蕙抿嘴笑道:“这个可不是我能做主的,白玉性儿大着呢,我得先去问问它。各位姐姐妹妹稍等一会儿。”说着带着丫鬟去了。
惠英兰默默地在兰祯不远的椅子上坐了下来。她长相很美,乌发蝉鬓,娥眉青黛,明眸如星,琼鼻樱唇,肌肤虽不是时下流行的雪白却也是甜甜的浅蜜色,上身穿着藕粉色半臂绣梅花襦衫,面是一袭樱红色轻罗长裙,端雅中透着俏丽。
兰祯低头看着自己身上穿的水绿色交领齐胸襦裙,叹了口气。
“噗,小小的人儿学人叹什么气!”惠英兰见过林兰祯几次,觉得她雪团似的,眉目带着一股天然的秀丽清逸,看着就教人心生喜爱。
“我在想,自己什么时候能长大,像惠姐姐这么美就好了。”这话绝对是骗人的,她觉得娃娃的生活很好,没有一月一次的烦恼,还能尽情享受父母的疼宠。叹气不过是一瞬间的沮丧,毕竟她有时候也想穿飘逸美丽的衣裙,这可不是五短身材就能撑得起来的。
惠英兰笑了,“小家伙才多大就知道美不美的了。再说,长大了烦恼就多了,还是不长大的好。”说着,眼底不由地泛起淡淡的轻愁。
“我虽然还小,却懂得很多了。惠姐姐是个难得的美人。”兰祯眉眼弯弯,淡淡的金阳似乎一刹间飞到了她的眼角眉梢,“长大了要承担责任自然烦恼会变多,不过总有办法解决的,这才是人生嘛。”
“呵。”惠英兰忍不住又笑,人小鬼大的,不过话有些道理。
这时,一只公鸡大小的雪白鹦鹉掠过荷池飞进了花厅,落地后伸展了下翅膀,抖了几下红艳的冠子,嗒嗒嗒地往兰祯这边走来。
“哇,好漂亮的鹦鹉,果然浑身雪羽没有半丝瑕疵!”
“它的眼睛是黑的,像黑豆,好可爱呀。”
……
“白玉。”钟蕙快步走了进来,看到它吁了口气,“今天人这么多,你到处乱跑,我多担心啊。”
鹦鹉回头睨了她一眼,“不是你说美人在这里,让我来看的吗?”
钟蕙脸红了,花厅里的小姑娘们石化了!
……长得这么稀有也就算了,居然还会说话,说得这么溜?!
瞬间的静默过后,大家哗地全部围了上去。
******
转眼到了九月,秋高气爽,金英满城。
庆d帝带了不少官员侍卫前往西山进行秋狩,太子联合了五城兵马司以及西山大营的一部份官兵逼宫篡位。五城兵马司副指挥使王子腾临场反戈,与迅速扑灭了西山大营逆反将兵的大军汇合将追随太子的人马堵在宫门外。正在宫中准备里应外合的太子闻讯直接自缢于东宫。
一场篡位谋逆之乱不到两天时间便结束,京中的王公大臣勋贵将领却着实洗了一次牌子。
因西山大营将兵做反,整个围场乱成一团,不少随扈官员御前侍卫猝不及防之下受伤殒命,其中身份最为贵重的当属世代执掌宗人府宗令的端亲王封沛昌——替庆d帝挡了一箭,当场身亡;山西大营都统陆峻在起事之初便被格杀;修国公世子侯令方当场身亡;新袭了保龄侯不久的尚书令史侯护驾重伤;其弟山西大营参领史鼎护驾受伤(轻伤)……
庆d帝虽然顺利平定了叛乱,但对着疼宠了二十多年的太子尸体以及太子留下的遗书,心中却是极为懊悔。太子遗书中说道:那个之前被人撞破与他有私的芳嫔,并非他主动招惹,而是芳嫔开始若有似无的示好,向他示爱,说愿意成为他在后宫的耳目……后来有一次饮了酒,不知怎么回事竟做出了丑事,再难挽回,说他对不起皇父。被发现后,因被训斥、禁足,心中担忧从此不被皇父待见,不想跟着在江南掌着茶务史之职的妻弟及属人相继出事……害怕皇父有意废储,所以才会在门人的劝说下起兵逼宫,他没想过要真正杀死自己的皇父与兄弟,有如今的下场与人无尤,他不敢请皇父原谅,但他的妻儿并不知情,还请皇父宽恕一回……
庆d帝年少登基,经历了不少政治风波,太子是他一手培养长大,他深知太子秉性,端慧、宽仁、知礼,所以在知道他与自己母妃有私时才会那么震怒,觉得自己再看不清这个儿子的面目;也因此在魏东临爱妾接受敕封却遭雷霹时怀疑有妖邪作怪派了道录司去查清事实……他对太子失望,却还没决意废储的地步,不想父子相疑,太子先走了这步自绝后路的棋子。到了这一刻,他再不怀疑,这一出出的事故都是有人暗中安排挑衅所致!
他亲手教养长大的嫡子啊……
庆d帝毫不掩饰自己的伤心,却不得不下旨废了皇长子封靖昀的太子之位,将他贬为庶人,原太子妃和太子几个儿女暂时禁于原太子府等候发落。还得封赏在此次谋逆事件中立了功的王公大臣。其中,五城兵马司副指挥使王子腾越级擢拔为京营节度使,掌握着京卫指挥史司兵权;保龄侯史侯伤重不治,因无子,但将他的爵位给了他的幼弟史鼐不降级承袭,史鼎护驾有功,另赏忠靖侯之爵……
只有端亲王封沛昌的后事有些棘手。
当年庆阳王朝□□庆阳帝起兵时身边有三个勇武出众的儿子与他同心戮力,到平定天下时,三个儿子分别都立了不小的战功,立哪个为太子呢,庆阳帝有些犹豫不决。大儿子封世昱允文允武,又是嫡长子,立他为太子是顺理成章的事,无奈封世昱身体受过重伤,对子嗣有影响;二儿子封世昭是三个儿子里最英勇过人的,膝下又有了两个聪慧的嫡子,可惜嫡妻早逝;三儿子封世星倒是妻儿俱全,性格却有些玩世不恭,无视规矩体统……结果,未等庆阳帝做出决定,封世昱就表明态度辞了太子之位并发誓他这一脉永不窥伺帝位,愿世代执掌宗人府,成为皇室的后盾;封世昱一表明态度,封世星也立即说明自己不想当皇帝,并道大哥是长子执掌宗人府理所应当,如果可以,以后封氏一族的各种祭祀典仪他愿意负责——这话真是惊凸了不少大臣和封氏族人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