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张家是书香世家,喜欢的礼物定是文房四宝便是古董字画这些风雅有底蕴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有时是有钱也是买不到的。
  做而言起而行,贾琏索性也不等过年了,匆匆整了下行李便带着小厮旺儿与林海特意挑出来给他的长随李铁启程前往山西。
  第24章 由石头引起的(上)
  到了腊月初八,年味越来越浓。
  原本就繁华的扬州城更是一片喜庆,什么桃符文联、窗花灯笼,年糕粘糖……各种年货应有尽有,首饰楼、绸缎庄、玉器行、古玩铺、金店、白腊店、皮货行、茶食铺、洋货行等往来买卖兴隆旺盛,不少杂耍也开始在庙宇街头上摆弄起来,引得大人小孩纷纷驻足围观,一派盛世太平景象。
  在林海的支持下,林赫与林灿隔个两三天便会带着书童长随出门逛街,大半个月下来,增长不少见闻。又在林海的有心引导下,对民生经济有了粗浅的见解与思考。
  时下读书人多以“君子”自居,君子耻言于利,一味摒弃铜臭之物自命清高。可人生在世,小到养家糊口,大至为官一方造福百姓,林海以为不可不懂民生。懂民生,便要知桑田,明经济。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人们从事商业活动赚取生活所需的历史源远流长,神农氏时,就已“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了。《诗经氓》载文:“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可见,商业是人类顺天应命,增补自身的一项活动,在长久的岁月里,它给人类的文明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司马迁说:“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民,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
  由贫穷而变为富裕的最为快速的办法是什么呢?从事农业生产不如从事手工业制作,从事手工业制作不如从事商业经营,依靠刺绣文采,不如依靠在市场上做买卖。也就是说,手工业制作和商业经营,是穷人们迅速致富的最佳捷径。
  真正千百年传家的,从小便要学会立世,而立世,除了才学文化的传承还要有生存的本领、审时度势的眼光,这样才能保证家族的发展与传承不断。
  兰祯听过几回,也有不少感悟。
  她上一世也是出身簪缨大族,却是勋贵,从文化底蕴上讲,接触的不多,而她受到的教养也是规矩礼仪、管家理事以及女红为要,还是她自己有心,才在琴棋书画方面下了功夫。
  而林海对她的教养完全迥异于她前两世都受到的教育。他不阻止贾敏教导兰祯学习中馈与女红,却道“做为主子她只要懂得治家之道,不会被下人欺瞒就可以”“又不是管事婆子针线上人,一天到晚绑缚住”,他更多地教导她习文明理,从才艺上陶冶情操,眼光不拘束于内宅,开阔胸怀……
  母亲对子女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古代,几乎在儿女思想人格的萌发乃至形成时期都是在母亲的身边长大,而世人又推崇纲常孝道,长辈不明理,晚辈就难做。也难怪有见识的人家以迎娶书香世家所出之女为荣,只有这样出身的女子才能更好地教养子女成才。
  从子女的角度看,作为父亲的林海的形象也是高大的。他的博学多才,他的文采优雅笔意端凝,他十余年为官的尽职尽责,无不彰显出他身上所具有的儒家精神,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的不拘一格,从他因材施教,短短几年便教出了贾琏这个举人就可看出;他的开明,也使他对儿女颖慧和异于常人的本事视为上天的钟爱,于不合世情之处,在儿女未成长之前,倾力保护。
  他与贾敏两人最爱的便是膝下几个孩子。兰祯就不说了,林赫小时候身体弱,性子安静也看不出来,五岁后才发现他五感超级敏锐,对别人的喜恶感受也分外明显;黛玉对植物的亲近与敏感则让他吃味,在她手中就没养不活的花草,他辛苦培育的兰花还不如她随意浇水晒下阳光养出来的精神。林灿看起来似乎是最正常的一个,结果小年这一天就逛出问题来了。
  看着他坚持买回家的一担子雨花石和几块灰赤溜丢的石头,林海半天才问出声:“你买这么多石头干什么?”
  雨花石,又称五色石、绮石、锦石、灵岩石……幸运石、文石,以其晶莹玉润的质地美、钟灵毓秀的形态美、瑰丽璀璨的色彩美、莫测变幻的纹理美、匪夷所思的呈像美以及神韵天成的意境美,奠定了其在观赏石中独特的地位与价值,被誉为“天赐国宝”、“石中皇后”!
  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寄情山水,啸傲烟霞,雅史趣事中有关赏石的佳话不胜枚举,赏石之风在江南之地尤为盛行。雨花石主要产于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及仪征市月塘一带,又在佛道传说里以幸运圣洁的形式出现,使得它晶莹绚丽的表象之外又带了丝神秘与幸运福气之名,不仅文人雅士爱它的精华内蕴,闺阁小姐喜欢它风花雪月的奇妙纹理与绚丽多彩,连普通人家也会挑些吉祥图案的当玉佩一样随身戴着,以增风雅福气。
  兰祯也是转生到林家之后受了林海影响,又从林海送给自己的一块呈卵形,琥珀般透明的淡金色石体里盛放着一株白玉兰的文石里发现,绝品的文石确实是凝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里面蕴藏浓郁的灵气,才开始对它生出兴趣的。
  林灿笑得腼腆,这些可将他带出去的钱都花光了。“姐姐不是喜欢收藏文石么,我瞧着这些成色不错就一起买下来了,说不定能出几块珍品给姐姐做生辰礼物。还有这几块石头,卖的人说里面可能有玉,我喜欢这几块就买了,要是有美玉的话我要请姐姐画个花样做几个摆件。”
  去年他还小,眼看着哥哥在古董店里淘到一颗蒙尘的避水珠给姐姐做生日礼物很是羡慕,今年终于也让他扬了把气。
  “小小年纪就乱花钱,长大怎么得了?”贾敏哭笑不得。
  “我也觉得里面有美玉。”灵气的波动很明显。兰祯对林灿道:“石生眼光不错。”又对林海道:“爹爹不若请个玉雕师傅解开看看。”
  “大过年的,可别胡闹。”贾敏无奈一笑。果然,她话音才落,林海就道:“不过解几块石头,能耽搁多久?”
  在贾敏的记忆里,林海对孩子的要求从来就没有不应允的。就是她自己,看着林海慈父模式全开的样子常常告诫自己要理智,可一对上孩子可爱的小脸蛋,纯真的眼睛,也会不由自主地投降。
  贾敏出生国公府,自小也是父母捧在手心呵宠长大的,可还是比不过她和林海对几个孩子的宠纵用心,就这样她年轻时还免不了养出几分娇骄之气呢,现在换成了自己夫妇对着心肝儿一般的儿女,有时也会怕给惯坏了……
  林家在淮扬的名声很好,又许了重金,很快就请来了扬州金钰楼有名的玉雕师傅进府解石。
  还别说,一天下来,五块原石开出了三块,一块与排球大小差不多的通体翠绿;一块一尺多长半尺见方的春带彩,大部份为紫、浅紫,边缘挂着几条绿带;一块半尺见方三寸来高的玻璃种糖色,中心颜色渐变浅白,一角凸了块墨绿出来。
  颜色清亮,晶莹剔透,瑕疵不多,三块都是难得一见的极品翡翠,做摆件或挂件都很好。
  另外两块不是翡翠而是和田玉料,大的有一米多高,不过一块胖些一块瘦些,玲珑峻峭地,往园里一搁还真有几分湖石的风采。
  林灿只觉得靠近它们很舒服,兰祯的神识一扫,却清楚地看到一块里面通体羊脂般的乳白细腻,一块则通体甘黄油润,拉了拉林海的手:“爹爹,这两块就别解了,送我吧,我放辛夷坞里。”
  林海瞥了眼小儿子,见他没有意见,又看了看解出来的三块翡翠,想着要是都解出美玉来说不定改天扬州城就要传出儿子有点石成玉的本领了,便点了点头直接吩咐人将石头搬到辛夷坞去。
  “这三块翡翠就有劳易师傅雕三个摆件,剩下的边角料看着做些挂件和佩饰。”
  “不知林大人打算将这三块翡翠雕成什么样的摆件?”易师傅十分欣喜,做为玉雕界的名人,也不是常常能接到好的大块玉料,没有好料自然不能雕琢出传世精品,而再过几年,他也到了眼花手颤的年龄……就算有好料也不能动手了。
  林海沉吟了一下道:“翠绿的这块雕个岁寒三友,春带彩的这块……”紫多绿白少,而且分布匀称,做什么好?
  “不若雕个翡翠白菜摆件。”兰祯说道,“我记得库房里还有几块紫檀木料,也请金钰楼给做成底座。”
  “也好,这块糖色料子易师傅看着做吧。”
  易师傅高兴不已,如此一来他更能自由发挥创意。
  “用了晚膳我们一起挑文石。”有了这几块玉石做例子,兰赫对林灿的直觉信心十足。
  “好啊。”黛玉很高兴,转头拉着兰祯道:“姐姐一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