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荣国府知情识趣,要是能多带动一些欠银大户还款就更好了。
  当然,如果贾家因此与甄家王家生了罅隙就更妙了!
  ******
  这边,贾敏在命人快马加鞭将家里上好的药材送到京里后,又在扬州城搜罗了一些年份重的好药,略收拾了一番就带着几个儿女乘船进京。
  林海身为朝廷命官是不能随便离开任地的,贾敏则不同。贾珠再怎么说也是亲侄子,不能赶去见他最后一面或送他最后一程她于心不安。再者,几个儿女还没去过外祖家,也趁这个机会认认亲。
  真真是风雨兼程。
  一个月后,贾敏一行终于到达京城。听说贾珠日前已经去了,她命来接的林家仆役将行李先行带回京中府邸归置,自己带着兰祯几个脚也不停地赶往荣国府。
  贾珠毕竟是小辈,丧礼不好大办,只是听说圣人在他临终前赐他六品官职,又赞贾赦“忠孝”,再加上四王八公的帮衬,头七前来吊唁的官宦富贵人家竟极多。
  贾敏到了荣国府时,府中大门、外仪门竟是大开的,掀开轿帘还能看到不少车马往来如川流一般,本是肃清的丧礼竟透出两分热闹来。
  贾敏只觉得心中急切之情如浇了盆冷水般,慢慢沉冷了下来。“走西角门。”她吩咐道,不愿走中门与那些夫人诰命们应酬寒暄。
  下轿后进了垂花门,一眼便看到贾母领着一众仆妇迎了过来,眼中含泪地喊:“我的敏儿啊,可想死为娘了,你个狠心的,这么多年也不回家来看看……娘还有多少年能活呀。”
  “娘!”这饱含思念又半带指责的话听得贾敏又是惶恐又是心酸,眼眶一下就红了。“都是女儿不孝……”
  这是将她疼到了心坎的母亲啊。
  贾母又哪里舍得委屈责备她呢,将她搂在怀里又哭又笑地反安抚起她来,“也不怪你,谁知道女婿竟外任这许多年。”哎,说到这个,她也不知是懊悔或骄傲了。
  好一会儿,埋头痛哭的母女才在旁人的劝慰下止了泪,搀扶着走到花厅分坐下。
  “兰祯,带你弟弟妹妹过来拜见外祖母。”贾敏微笑道。
  兰祯带着林赫林灿黛玉上前行礼:“兰祯(林赫、林灿、黛玉)见过外祖母,外祖母万福金安。”
  “好好好,快过来我瞅瞅。”贾母乐了,这小嘴儿甜的。一个拉过一个地细细问着,从名字、年龄、在家做什么……不管以前贾敏是否写信讲过,她都重问了一遍。好在兰祯几个早有经验,姿态乖巧,答起话来却干净爽利,惹得贾母喜爱万分,命人拿了好东西来做见面礼。
  邢夫人对贾敏印象极好,这些年往来的亲戚里也只她没有看低自己,处处尊重自己这个大嫂,因此给兰祯他们的见面礼也是极好的,一反她素日俭省的性子。
  见了内宅长辈,贾敏又打发林赫林灿去拜见两位舅舅,贾母忙叫身边的水晶带路,又吩咐晚点过来这里吃晚膳,跟宝玉并几个表姐表妹见个面。
  贾敏笑睇母亲吩咐这嘱咐那的,心中微微一酸,不妨贾母转过头就责怪起她:“突然就来京里,事先也没个通知,早知你要来,我便命人收拾你昔日住的院子你们娘儿几个一块儿住着,大家也亲热。”絮絮叨叨地,一片慈母心怀。
  “小时候母亲为我们操心,现在我们大了,只有孝顺母亲的,哪里还能让母亲劳动。林家京中有府邸,日常有家仆照看,一来就能住。我听说珠哥儿不好,便将府里上好的山参药材疾送进京,又在扬州搜罗了一些,求了支温补身体的千年紫云芝才进京,不想一上岸就——”
  “珠儿没福气。”
  匆匆送了客赶来的王夫人未进门就听到这句话,气得差点厥过去,这贾敏合着是来踩自己的?!死老太婆不维护嫡亲的孙子不说,也跟着贬她的珠儿……
  心中恨意不可抑制地狂涌上来!她平了平心气,方进门,勉强笑道:“敏妹来了!”
  “二嫂。”贾敏见她神色有异,以为是贾珠的缘故,也不与她计较地起身见礼,说道:“我在扬州搜罗了些药材赶来,不想晚了一步……”
  王夫人不想贾敏之前送的那支几百年野山参确实为贾珠拖了些日子,只道贾敏有了好药偏偏要自己送来邀功,白白耽误了自己的珠儿,心中更是忿恨。尤其在看到兰祯林赫他们几个,个个生得钟灵毓秀,愈发觉得贾敏是来炫耀添堵的。
  第29章 小人之心(下)
  “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我可怜的珠儿啊……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这一个个地都拿你做筏子……”
  贾母见她当着女儿的面嚎啕,阴阳怪气,话里带话地,脸色一沉,“要哭出去哭!还有脸在这里哭,珠的死有你一半功劳!”倘若不是为了宝玉,她定要休了这短视搅家的贱人!
  贾母认为贾赦贾政兄弟不睦,都是王氏贪婪作死的缘故,若不是王氏早年算计大房在张氏和瑚哥儿身上动手脚,贾赦不会对她和二房起隔阂,若不是王氏前几年借着管家的便宜大肆搜刮银钱,也不会让贾赦冷了心,坚持不让贾琏回来,若不是王氏想着把持住贾珠,不会害得贾珠妻妾争宠熬坏身体……不是她生风作浪,贾赦不会一次次跟她离心,想到贾珠死前闹的那一出,她就心气难平,要不是里面有朝廷圣人干涉,她也不能这么苦忍。
  她话语似从齿逢里挤出来,凛冽森寒,王夫人一悸,到嘴哭声咽了回去,手帕压了压红肿的眼角,也不敢再掉泪珠。
  邢夫人也是坐立不安。
  贾敏觉察有异,也不多言。兰祯见此,笑着拉了拉贾母的手:“外祖母,听说府里有几个表妹呢,怎么不见?”
  话音才落,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已簇拥着三个小姑娘进来,她们穿着打扮仿佛,皆是素淡衣裙,珍珠簪子,一看就知是带着孝。其中一个肌肤微丰,腮凝新荔,鼻腻脂,神情温柔的想来便是迎春。第二个削肩细腰,身材苗条,鹅蛋脸,俊眼修眉,眼神灵活的想必是那文彩精华的探春了。第三个比黛玉还矮一头,娇小秀丽,眼神清淡中带着好奇,便是惜春了。三人一进门就给贾母等人见礼。
  “真是说到曹操曹操就到。”贾母笑了起来,对方进门的三个小姑娘道:“快来拜见你们姑母。”又给贾敏兰祯等人介绍道:“右边这个是迎春,老大家的姑娘;中间这个是你二哥的,叫探春,比宝玉小一岁;左边这个叫惜春,是宁国府珍哥儿的妹妹。”
  “见过姑母。”三春恭敬行礼。
  “快起来。这次来的匆忙,没备什么好的,这三支钗就当我给你们的见面礼了。”贾敏从扬州到京城一路心急赶路,虽不至于风尘仆仆但也面带疲色,但她容色清丽气度娴雅,言语又温和,倒让闻名已久的三春感到分外亲近,尤其是惜春,这位姑母每年四时八节送到府中的礼从没忘了她的,这让她倍感温暖。
  王夫人邢夫人抬眼一觑,贾敏正打开侍女呈上的檀木匣子,众人眼前一亮,匣子里竟并排放着三支崭亲的赤金嵌宝展翅金凤,凤身上的羽毛一片片全是累丝绞成,中间夹着璀璨透亮的细碎绿翡,凤眼是绿豆大小的红宝嵌就,凤嘴下更衔着一串黄豆大小的金丝串珠,最下头坠着一颗水滴形红宝石。
  这钗子做工精细,选材昂贵,造型新颖,一看就知价值不凡。三春连忙推却。贾敏见她们举止形容皆不俗心中欢喜,说道:“拿着吧,也就这回有这样儿的,下次可没了。”
  “拿着吧,大些就能戴了。”贾母笑容满面地说了,三春这才接下凤钗。兰祯抬起手腕接口道:“比将起来三位妹妹还吃亏了,老太太送我的镯子我可戴上了。”
  是一只水绿色蜜腊冻石雕的镯子,那清雅的缠枝花样,与她腕上套的另一只珊瑚雕粉绿色翠缠枝间缀粉色花儿的镯子相映成趣。
  “喜欢就好。”贾母含笑,真是个机灵贴心的孩子。“你们姐妹几个一道说话去。”
  兰祯比迎春还长两岁,是姐姐,三春便先给她见礼,喊了兰姐姐。兰祯回了声妹妹,又拉了黛玉排了一下年龄大小,兰祯十岁,迎春八岁,黛玉与探春同样六岁,黛玉略长几个月,惜春五岁……
  看着她们,邢夫人眼中闪过一丝羡慕,却没说什么,只面上微微地笑着。王夫人则恨不能将那凤钗给抢过来,她的女儿元春还在四皇子府做一下地位底下的侍妾苦苦地熬着,这几个贱人养的却在这儿享受着富贵的生活,佩戴着精美的凤钗……老天爷真瞎了眼了!
  忽然,外面一阵脚步声响,丫鬟进来禀道:“宝玉来了!”
  “快叫他进来。”贾母忙喊,眼中笑意满满地转头对贾敏道:“你几个侄子里我最疼爱他,长得跟你父亲极似,又聪明机灵。”
  “那我可要好好瞧瞧。”贾敏第一次听说宝玉长得像父亲的,心里愈发好奇起来。
  兰祯耳闻宝玉多年,听见他来了,精神一振。只见一八九岁的男孩子头戴束发银须錾珠冠,穿着靛青水纹袖袍,束着月白锦带,蹬着青缎白底小朝靴,从门外跨了进来,倒没原著中又是金又是红年画一般的穿戴,只传说中的金螭缨珞项圈,系着五色丝绦的美玉,仍戴在身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