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古代爱情>殿前弈> 第106章

第106章

  ,明确地说了陈煊真不行,还请宋太傅另虑他人。
  人走后,徐清心中便又隐隐预感,这事定不会这般好揭去。果然,今日晨起没多久,就又听到小厮来报,这回是宋太傅亲自登门来了。
  现下徐清坐在这,心道自己和这宋太傅当真是合不来,沈祁方走一日,她刚同这宋太傅打上交道,这就要扛起来了。
  瞧宋太傅的脸色,显然也觉得和面前这女子话不投机,但沈祁临行前又特意交代过,所有的事由皆要过徐清之手,这大权他和沈瑜都没有,却在一个女子手上。
  不过沈祁是君他是臣,沈祁下了令,他身为臣子照听照做便是。这不拟好了要提拔的世家之子名单,想着反正都要过徐清之手,不如直接让徐清出面,也好体现出未来君主对世家的重视之意,谁知1回 便被毫不留情的拒绝了回来。
  宋太傅少时教习各个皇子,是沈祁和沈瑜都尊称一声老师的,心中憋了气,开口的语气也带着冲意,他凝着徐清,直言问道:“王妃回绝老夫,可是有何疑虑?”
  “莫非是得杨老亲自教导的陈大公子入不了王妃的法眼,还是陈家王妃决意不愿拉拢了?又或是王妃觉得老夫年老昏聩,连举荐的贤才都看不分明,择的人都不能叫王妃满意?”
  这话算是指着徐清的鼻子骂她不懂其中弯绕却来置喙他,简直鼠目寸光,井中视星。
  徐清面色又沉了几分。她想过宋太傅会因着昨日她回绝一事要个说法,不曾想宋太傅一上来便是说教指责,言语中满是贬责之意。
  她张了张唇,本想直接回呛,脑中却忽的闪过昨日晨时,沈祁笑着同她道宋太傅就是这么个人,大不了左耳进右耳出,不必多做计较。原先要出口的话这又咽了回去,面上还僵硬的扯出了抹笑。
  她先是劝慰了一声:“宋太傅且喝口茶先歇歇火。”
  随即正色道:“我之所以回绝太傅,不是针对太傅,而是因这陈家。”
  徐清掀眸,看向宋太傅,尽量让自己的神情和语气都显得诚恳些。
  “一来,陈家本就是周王派,昔日因陈锌昀一事,陈家本就记恨殿下,若要提拔陈家人,是为殿下登基种下隐患。”
  “二来,陈煊真这两年都在舒州求学,如今舒州案的众学子还未有决断,这些书生触犯律法,来日也定是要处置他们的,再越科考提拔陈煊真,只怕会更加激起众仕子的怨愤。”
  “三来,陈煊真背后不止是陈家,还有杨家,昔年杨家为明哲保身,躲避祸端,举家退出京城,迁居回祖籍之地,如今直接提拔陈煊真,来日不好整治陈家为其一,杨家若借陈家之力再回京城,怕是会让殿下将来难做。”
  徐清缓缓收声:“是而,依我之见,擢拔陈煊真,堪称养虎为患,有弊无利。”
  话音甫落,书房内一片安静。今日宋太傅并非只身前来,宋箫与沈瑜也是一并来了,听了徐清这番话,心中倒觉得有几分道理。
  世家枝系确实盘根错节,肃清整顿世家在近三代甚至四代五代帝王间都会是为君者的要事。宋家也是为延续开朝以来的门楣荣耀才会选择沈祁,如今他们赌对了,至少在沈祁这一朝,他们将与梁文帝在时的钟家一般,不在明面上犯下大错就不会有祸族之祸。
  陈家确实不能再留,但宋太傅显然有自己的另一番考量。
  他沉着眼轻呷了口温茶,勾了勾唇,面上纵横的沟壑又深邃几分,声音沉厚带着久经官场的风霜寒意:“王妃这般说确有几分道理,不过王妃以蠡测海,倒是忘了昔年陛下尚未登基时,先帝曾将其贬黜,当时朝中世家无人支持,谁也想不到一个被废黜的皇子最后还能覆手翻盘的可能,唯有彼时什么也不是的钟家,选择支持陛下。”
  “纵使是这般,陛下登基后也并未因此为难于众世家。只因陛下知晓,世家效忠的一直是沈家,谁做皇帝,谁就是世家的主人。”
  “是而只要周王一倒,殿下登基,陈家为臣,殿下为君,一个幼子之死,陈家又能再说什么。”
  “再者,杨老门生遍布,是老夫都要尊称老师的人,他教出来的陈大公子才华品德自不必说,擢拔他,天下仕子有何可说?再说这杨家,纵使杨家借陈家之力回迁京城,重入朝廷,那也是为巩固殿下将来的统治。先帝与陛下整顿世家,已让世家惶惶而恐,殿下愿擢拔世家之子,迎回杨家,众世家定当顶力支持殿下。所谓养虎为患,可谓无稽之谈。”
  “不过王妃年岁不大,思虑不够长远,老夫亦可理解。”
  腕边的茶水渐凉,指尖无意识地轻叩着桌面,激起茶盏中的茶水荡起阵阵涟漪。
  徐清抿唇,待宋太傅最后一声落下,才轻笑了声,回问道:“我年岁是不大,诸多事确实思虑不深。只是太傅方才才说,谁为君为帝,谁就是世家的主人。怎的后头又说只有殿下愿意提拔世家之子,世家才会顶力支持殿下?这番前言后语,岂不矛盾?”
  “王妃不必拣着字来挑老夫的毛病。”宋太傅面上神色未变,像是对徐清提出他措辞间的矛盾之言毫不在意,“王妃要知晓,兔子急了也是会咬人的,如此简单的道理,王妃应当明白。”
  这便是告诉她,世家尚且动不得,若皇权一再压迫世家,那世家也当反抗。若想要安稳,那世家定然也要拉拢。
  这才是宋太傅的目的。
  他也忧心沈祁登基后对世家下手,会毁了宋家百年根基,所以与其说宋太傅是在为沈祁未来安稳的统治在拉拢世家,不如说是他在集结世家,筑成一道合力的高墙,叫皇权不敢轻举妄动。
  徐清挑唇,“殿下如此信任太傅……”
  一句似是而非,不再有下文的话,在场的都不是傻子,自然都明白二人的意思。
  沈瑜不曾出声,心下也有几分思量。按政见来说,他是站徐清的。只是当下世家确实是统治的基石之一,不可不拿。
  思虑几息,他侧眼又看向徐清。
  沈祁临行前将大权交到她手上,想来她有这个能力,能平衡好时局。
  他期望徐清能再说些见解,可惜徐清说完那句意味深长之言就不再出声,反倒是宋太傅哼笑了一声,沉厚的嗓音里混着幽幽的语调。
  “况且,徐家就不想再回京城吗?王妃身后有兰家,齐家,若林家翻了案,徐家举家进京,于王妃而言利大于弊罢?”
  话至此又一顿,下一息宋太傅话锋一转,语气犀利:“只是王妃想过没有,王妃如今向下拉拢,平息仕子之怨,而意图压制京中世家,林温案翻盘的可能又有多大呢?”
  这话威胁之意过于明显,不止徐清,沈瑜和宋箫皆是神色大变,齐声:
  “太傅!”
  “父亲!”
  宋太傅却不理会二人,一双深沉浑浊的眼直直地盯着徐清,又道:“王妃也是世家人,打压世家对王妃没有好处,王妃不怕将来徐家也落得林家境地?”
  “太傅,”沈瑜压着调又唤了声,“慎言!”
  徐清不卑不亢地回视着眼前这久经官场的老臣,她的反应不像沈瑜和宋箫那般大,只是淡声反问:“太傅是在威胁我,还是在劝告我?”
  “是在劝告在场的每个人。”
  闻言,徐清转眸,将目光投向沈瑜。
  沈瑜也是沈家人,也是皇权的代表,宋太傅今日敢带着他一道来静王府同她理论,又敢当着沈瑜的面说出这番言论,想来也是知晓了什么。
  柳青烟是温家人的消息知晓的人不多,宋阳虽随沈祁一道在舒州活捉了温家人,但到底也不知晓柳青烟的身世。知晓柳青烟身世的除了柳家,也就沈祁沈瑜和她了。
  徐清视线重新落回宋太傅身上,瞧见他面上从容的神情,心下又是一沉。
  弄政玩权者好测人心,看来宋太傅今日在这放出这些话也是想赌一把。
  见徐清不再言语,宋太傅撑着膝头起身,“老夫言尽于此,若王妃实在不愿做这个引才之人,老夫便亲自去信一封给杨老。”
  说罢,宋太傅礼数周全地向徐清行了一礼,转身离开。
  宋箫见状,连忙躬身行礼,准备随父亲一道离开。
  “宋大人且慢。”
  徐清唤住他,从袖中拿出昨日让赵似念临时写来的绝笔递给他,“昨日遣人去狱中取来的。”
  宋箫垂眼,看着徐清手中的信封,动作微顿,像是被人束住了手脚般久久不愿接过。
  徐清刚同宋太傅拉扯许久,心下正烦着,也不愿多与他周旋,她朝外头宋太傅走远的背影投去一
  眼,冷然提醒:“太傅走远了。”
  宋箫这才回神,抬手缓慢接过那信封,又一次躬身,“多谢王妃。”
  徐清不再应声,而是待宋家父子二人走远了后回身看向仍坐在位置上不动的沈瑜。
  “可是还有事?”
  语气算不上好,但维持着礼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