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古代爱情>殿前弈> 第111章

第111章

  徐清撩开车帘,里头已经端坐好的林溪吟冲她挥了挥手,笑嘻嘻地伸手来扶她。
  “阿姐,我同你一道去。”
  徐清抿唇,提醒她:“我去的是宋府。”
  “宋太傅没见过我,我就扮作阿姐身边的丫鬟,他定然认不出我的。”
  宋太傅是没见过林溪吟,但定然见过林青且。
  徐清细细扫过她的眉眼,但脑中对林青且的记忆已然模糊,那张刚毅的脸庞已不甚清晰,看了好一会儿也看不出什么来。
  她沉出一口气,进马车里头安稳坐下。
  罢了,她都记不大清了,与长年在边境的林青且只见过寥寥数面的宋太傅大抵也不会记得,大不了让小满站远些。
  见徐清不说话了,林溪吟便知她这是默许了。这几日徐清去哪里,她便要跟去哪里,是一刻也离不开徐清的状态。
  只是徐清猜想,大抵是那日在京郊,她与林蓉双那番对峙,让林小满忧心上了罢。
  至于是忧心她心里不爽利会想不开,或是忧心她一气之下不再管林温案,她也懒得再去多作猜想了,左右林溪吟尚听话,跟着她也乖得很。
  马车一路向宋府驶去,徐清揉了揉额角,开始思量该如何同宋太傅提她心中所想。
  想着想着,她想起前几日她从京郊回来,第二日便收到了舅母李歆惟的拜帖,看着拜帖,她骤然忆起自大婚后也许久没见舅父舅母,便先一步去了兰府拜访。
  李歆惟知晓沈祁前去边境,徐清定然有得忙,只是有一事她实在为难,只能寻徐清来帮着指个方向来。
  宋太傅自沈祁离京后便着手擢拔世家子,陈煊真之后他又看上了李家幼子,也就是李歆惟的外甥,她此番给徐清递拜帖也是为了这事。
  她不确定此时让外甥结了宋太傅的橄榄枝是好是坏,便想问问徐清。
  徐清听罢,思忖了须臾,只道不是个好时候,不过也是个机会,若心有壮志,接便接了。
  李歆惟听了她的话,没再多说什么,转而关心起她和徐妗的身体。
  揉着额角的指尖在肌肤上轻点了两下,徐清睁开眼,心道从这个话题入手好了。
  许是老天也听见了她的计划,想顺势助她一力,宋府的小厮通禀静王妃来时,李家幼子言辞恳切的回绝信正巧在半刻钟前送到宋太傅手中。
  此刻听到徐清来了,宋太傅顷刻间便认定李家拒绝定与徐清有关。
  宋府的前厅内,宋太傅打量着对面垂眼抿茶的女子,他先前想要徐清亲自去信舒州请陈煊
  真被回绝时,也没想到眼前这个女子竟是他最大的阻力。
  宽大苍老的手掌撑在桌案边,他眯眼,在徐清抬眼时骤然发问:“王妃是做出选择,非要与老夫对着干了?”
  徐清摆首,“非也,殿下临行前还特意交代过,道宋太傅是大梁的柱石之臣,要我多多请教,我又怎会与太傅相对呢?”
  说着,她轻叹出一口气,又道:“只是我与太傅政见不和,难免摩擦,这才叫太傅误会了。”
  宋太傅轻嗤一声,对这话不置可否。
  徐清仿若没瞧见他脸上的神情,眼神一眨不错地看着他,“今日我有一计,既能安抚世家之心,又能稳住天下仕子,宋太傅可有兴趣听听?”
  “从先帝到陛下,倒下的世家历历在目,宋太傅不如从这些昔日与我们同在高位的世家中,选其能才加以培养提拔。”
  “世家根系本就盘根错节,其间总有利益交横,昔时倾颓倒下的世家如今能有机会再起,也是告诉其他世家,皇权没有放弃世家,只要你一心为主,全心为民,永远可在朝中有一席之地。”
  “这样我提拔布衣小官便不会让世家忌惮惶恐,太傅再选其他世家子越制擢拔也不会引起天下仕子的不满了。”
  宋太傅垂下眼,竟真的顺着徐清的话思忖起来。
  这般场景与那日在静王府书房内的情形实在相似,只不过这回势在必得,一派从容的变成了徐清。
  她勾了勾唇,“太傅不妨好好考虑考虑,朝廷如水上方舟,百姓如载舟之水,要想世家长青,便不能堵死布衣进官场的路。况且,布衣入仕并不会动摇世家的地位,反而能使朝纲稳固。”
  “云大人便是很好的例子。”
  话落,二人一同扭头,看向被徐清唤来后一直坐在一旁默不作声的云思起。
  云思起微顿,向宋太傅拱手作揖。
  宋太傅凝着这年轻人,他与云思起也没甚往来,倒是在刑部的宋箫与之往来较多。脑中闪过沈祁和宋箫对眼前这人的称赞,宋太傅移开眼,心下有了思量。
  徐清说的确有道理,他纵使有几分固执,但也不是冥顽不灵之人,徐清这一计确实不错,亦是可行。
  只是那些个倾颓的世家里头,刘家自不必说,已是死罪,也断不会再给翻身重来的机会。林家唯剩两位高寿,即使案子重审后洗刷了林家的冤屈,也再没重回朝中的可能。温家倒有二子,只不过依着梁文帝的旨意,如今尚得关押,等案子重审结果出来后再作定夺,况且这二人又有谋逆死罪,也不适合擢拔。那便只剩叶家和柳家了……
  宋太傅眸色一沉,“王妃可是心中已有人选了?”
  徐清瞧着他几经变化的神色,便知他已猜到,她挑唇,将宋太傅心中那两个名字吐出:“柳相独女柳闻依,和叶家独女叶然。”
  “荒唐。”
  几乎是徐清收声的那刻,宋太傅猛然站起身,“自古以来没有哪朝有女子可以入朝的记载!”
  徐清面色从容,丝毫没有被宋太傅那声‘荒唐’吓住,“只是史书没有记载,太傅焉知大梁之前没有女官呢?纵使真就没有,大梁为何不能开这个先例呢?”
  “闻所未闻!”宋太傅声音渐大,“王妃这般做,当真是要安抚世家与仕子,而不是再引动乱吗?”
  “太傅不妨试试,究竟是迎来海晏盛世,还是混乱再起。”
  徐清起身,淡笑道:“宋太傅是肱股之臣,定能助大梁江山永固,世家之树百年长青。”
  宋府外,徐清和云思起二人走出来时,正巧叶然归来,两厢碰面,叶然向徐清身后望去一眼,像是明白了什么,屈膝一礼后向徐清轻颔首,没再多做交谈。
  人走后,云思起站在马车旁,抬眸睨向徐清:“王妃自个儿把话都说尽了,唤我来又是为何?”
  “你任大理寺卿后接触过多少世家?又有多少世家真正愿意接纳你?”
  云思起凝目不语。
  徐清轻笑,璇身抬腿边准备上马车,边道:“往后宋太傅会带你一道周旋于这些世家之间,你想要的很快能够实现。”
  云思起挑眉,有些讶异,“王妃知晓我想要什么?”
  他决定入仕的原因,连他爹娘还有云韶都不知晓。
  徐清已端坐在马车中,声音透过布帘传出,入耳略微沉闷。
  “能猜到一些。”
  云思起黑眸一转,垂下眼不知在想什么,半晌没再应声。
  徐清上了马车,是要回静王府了,林溪吟自然也要跟着回去。
  她三两步到云思起跟前,同他打了声招呼,得了回应后干脆利落转身也钻进了马车中。
  车夫拽死缰绳,准备驱马时,云思起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倏的出声唤:“王妃。”
  车夫用力一扯,将马停了下来。
  云思起走近两步,低声:“近日已翻出许多十年前的卷宗,想来不久便能找到当年保存下来的证据了。”
  “当真?”
  布帘被猛地拉开,林溪吟面带激动的小脸凑了出来,她又追问一遍,“当真还能找到对吗?”
  云思起含笑点头,“林温案是个大案,卷宗和证据定然都有留存,只是时间过去太久,这些年积攒的卷宗和相关文书证据太多,这才要费上些功夫。”
  闻言,林溪吟更加激动,面上的笑止都止不住。
  云思起瞧着,又有些迟疑。
  这些留存下来的证据让陛下在十年前判下了林温两家的死刑,是而找到十年前的证据不是关键,关键是证据出来后该如何翻案。
  但见林溪吟如此兴奋,他又不忍心再说。
  徐清显然也知晓这点,在听到很快能找出当年指认林温叛国的证据时也没太多喜色,只轻轻颔首,道:“云大人辛苦,若找到了,遣人来知会我一声。”
  云思起拱手应声:“是。”
  回府的路上,林溪吟激动得很,一路人坐立难安般一会儿撩帘看看外头的街道,一会儿又凑到徐清身边絮絮叨叨。徐清心情也算不错,听一句便也应上一声。
  直到马车停在静王府门外,林溪吟仍拉着徐清,话头已扯到林家洗去冤屈后她可以用林家女的身份光明正大出现在世人眼前后要做些什么。
  徐清听了一路的话,满脑子都被塞进了林溪吟的畅想,刚想让她歇会儿再想,就听见不远处传来歌槿的声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