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想到这里,康熙忽的看了胤禩一眼,这个儿子花钱最是没数的,也不知道就他家里那几口人,怎么用去的那么些,也
难怪将来和老四有矛盾。
“这经济看来是一门要紧的学问,我看你们都该钻研钻研,那话怎么说的,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你们想要当家,就该学一学这个。”
第64章
甄楣惊异于康熙的手段,夺嫡之事被掀开之后,康熙还是能用这样那样的手段操纵儿子们的心神,稳住当前的局势。
但她并不是来说好话的。
【其实对外贸易上,白银是净流入大清的,也不知道为什么会缺钱,这钱都到哪里去了?这国库看着都可怜,怪不得乾隆花钱花多了,都抠搜到妃嫔的簪子还要重复利用,没加入这一轮航海的扩张,真是可怜呐~】
她更希望现在的局势能动一动,而不是一副如动的状态,看起来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仔细一看又无关紧要,她开玩笑提出了一些建议,并没有指望康熙这样的人能照做,但也没想到出了前太子一己之力让康熙妥协封王,其他的人一动也不动,完全是封建腐朽的顽固感。
虽然在现代时甄楣没少被同人荼毒,但她毕竟是个社会人,明白自己只是看乐子,究竟如何她并不去深究,历史人物和纸片人区别也不大,真情实感对那个人或褒或贬或爱或恨,那就不必了。
但在清朝醒来之后就不一样了,穿成大丫尚且没什么实感,她做起事也最随性,接触到胤禩这群人之后就完全不一样了,就算她极力忽略,到底还是发觉了表面的一团和气之下的差距,只要这些做主子的不愿意,她是没有办法离开王府的。
就算她再三强调她并不会破解,他们仍然一意孤行的认为她能够起到某种作用,这些细细碎碎的东西,让甄楣很不适应,所以她不想留在这里,偏偏系统只给单程票,根本不让她有机会回现代,还哭哭啼啼的不想让她死。
看在有系统和胤禑这两个还算现代文明的人份上,甄楣决定再撑一撑,但对于这之外的部分,她的脾气就很坏了。
可这也不是件坏事,起码她开始为未来打算起来了,从赚钱的产业管理,到将来的居住环境,她开始花费精力去思考,偏偏此时又出现了册封理亲王的事情,就康熙对儿子的宝贝程度,内务府已经尽力在搜刮好东西了。
别说曾经要给太子的缎子,就算是不起眼的小摆件,现在老大老八也沾染不了分毫。
这样的铺张下,其他阿哥出宫开府的时间自然会往后挪。
倒不是甄楣惦记那份开府钱,只是康熙不会毫无交代的把儿子撵出去,他们必须等来康熙的明旨才能搬家,不然外面可不会有住的地方给他们。
在宫里住着束手束脚,要给长辈们请安陪坐,还要当心叫隔壁听到不对劲的动静,日子实在是不容易过,甄楣心生不满之下,就希望其他人也不好过,偏偏康熙又竭力稳住了,她只好努力刺激刺激。
【其实有一点我搞不懂,一直强调满汉之别做什么,不把人家当自己人,人家也不可能真心实意,难道那些出身南方的大臣就一点都不了解海外的情况?明明前朝时偷摸去南洋的就不在少数。
汉人被排挤不一条心就算了,偏偏还要把自己人当猪养,都圈在一个小地方,家猫怎么养成老虎?我还挺想知道动不动就圈禁到底和前朝养猪有什么的?出于什么心态这么做呢?】
甄楣及时掐掉金手指,在背后盘算起来,这回总能放开一点把人放出去吧?她要求又不高,离开皇宫而已,外面大风大浪自己扛还不行吗?这个时段其实大有可为啊!
康熙如果真希望儿子学习怎么当家做主,实践必然是少不了的,那就不能把人拘在这么点的小地方了。
“……”康熙被说得无言以对,这道声音真是冷酷无情,带着一种超越时间的无情,身处当下,谁又知道到底对与不对,他八岁登基到现在,做得已经不错了,却不想在能够看到整个大清的人眼中,竟是如此莫名其妙。
但儿子确实不怎么争气,没有一个是叫他满意的,何况话也说到这里了,总不能什么都不做,任由这群小兔崽子拿他的朝堂练手。
他倒是想着不要叫宗室皇子去为害地方,少了历练什么的他先前从未在意,毕竟前明的藩王丝毫体现不出封藩在外有何作用。
此时新出炉的理亲王姗姗来迟,面色红润,在兄弟里尤其突出,特别是那一头毛茬的发型,极为引人注意。
【哟哟哟~还是太子潮流啊!辫子都剪了!】
不怪甄楣惊讶,胤礽被废之后的精神状态就有点超越现代人了,癫得十分美丽。
前面的留头发出家已经很令人侧目,她还以为封王开府之后精神状态能好转,没想到这人还能把辫子一刀给剪没了,勇!太勇了!
这辫子剪得比民国人还迅速,要知道大清亡的时候,还有些老顽固不肯剪呢,这位反对起自己的祖宗来比平民还迅速。
但是吧……
甄楣各角度看了看,现在头发还短,不怎么好看,却已经比秃半个头强多了,勉强能看出胤礽五官的确不错,金钱鼠尾,恐怖如斯!
康熙面对胤礽,原本没有注意到,只知道儿子还没把头发剃掉,甄楣这一嗓子顿时石破天惊。
“胤礽?!怎么回事?”
胤礽不闪不避,嘴角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当然是为了一劳永逸,疯子才永远没办法坐上皇位,各位兄弟,现在能放心了吗?”
靠!
几个皇子心中暗骂一声,康熙凌厉的目光已经扫了过来,这不是明摆着坑他们吗!就算他们的确是忌惮这个能被两立的兄弟,想要把人排除出继承人候选名单,那也没有明火执仗闹到面上的道理啊!
这人真是有些疯了!
其实包括康熙,心里都清楚,胤礽只是表现得有些癫狂,脑子绝对是正常的。
他要的只是一个确定尘埃落定的未来,只有没有继承皇位的可能,他作为理亲王的生活才能真正平静。
但康熙没有做好决定,前面甄楣就认为在没有ssr的时候,康熙不会放弃胤礽这张牌,现在这一手相当于昭告天下他疯了,完全绝了康熙这一招后手,唯一得到好处的只有胤礽,他真的能从夺嫡的漩涡里出来。
所以甄楣也挺佩服的,能够坚定的放弃再度成为太子,继承皇位的可能,这是需要相当的魄力的。
出了这种事,一路上过来招摇过市,不少侍卫大臣都见到了他没有辫子的脑袋,想要瞒也瞒不住,康熙总不能按着人剃头,毕竟头上动刀子弄不好得见血,他还没这么想除掉儿子。
“胤礽你过来。”康熙单独叫走人密谈。
甄楣没有丝毫不自在的让系统切了过去。
“你究竟想做什么?”
“儿子想做什么?儿子只想有一份安宁!这太子的位置我坐累了坐倦了,余生不想再沾染分毫!”胤礽直言不讳。
自从妖言的事情导致兄弟们住进毓庆宫后,他就忽然间领悟了,登基就是挂在他前头的饵,叫他一直为了这个忽略身边的感受,毓庆宫很大么?他的妻妾儿女很多么?就是他和手底下人费尽心思弄来的银子,自己又花销了多少?
毓庆宫不过就那么大,就是再奢华的东西也是从府库中取来,他就在绫罗珍宝铺就得小宫殿里困了这么多年。
直到他被关在毓庆宫“养病”,看
到了那盆菊花上片片零落的花瓣,这才恍然意识到已经是秋天,他读书很多,不会忽略诗文,因而仅仅一瞬间,他脑中就被咏秋和颂菊的诗文占据。
他很恍惚的意识到自己从未好好的欣赏过哪个季节,毓庆宫的摆件和盆栽自然是经常更换的,但他从未体悟到这其间的美感。
若是为了皇位也就算了,但那道女声说得明白,他两次被立为太子,最终登上皇位的却是他四弟。
他也不蠢,被选择两次还没办法登上皇位,这就代表他身上有某种问题,导致他无法坐上皇位。
那还挣扎什么呢?真的在宫里待到皇父死亡,然后对四弟磕头俯首称臣?
他倒是想得开,离开皇宫过点之前没过过的日子也行,只是他的皇父想不开,他的兄弟也无法放心,所以他才会问出了个问题。
既然知道外头现在正是西洋国家积攒国力的时候,出海大有可为,他也觉得参与这样的事情算是有趣,还能够远远避开京城里的一团乱麻,便愿意去尝试。
但就算是试探吧,皇父反应太大了,他清楚看到皇父不会放手让他离开,所以接下来的出家这个说法,他感受到了一种扭曲的快意。
出家也好,这样总不能再把他钉在太子这个悲剧的位置上耗死吧?
没想到又出现了封王开府的事情,这说明他的皇父仍然留有某种余地,说不定什么时候需要了,他就又会被一纸封为太子,继续这种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