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库房那边急需整理,儿子就先把人带进兵部去了。”
他解释得有条不紊,皇帝微微颔首,还算是满意:“也罢,司武库确实需要信得过的人重新整理。就朱亮一个人也太少了,小九你是想把人累坏吗?”
见皇帝没有怪罪的意思,九阿哥嘿嘿一笑道:“兵部人手不足,原本跟户部借调的几个人都在帮着整理宗卷,回头新任兵部尚书过来的时候就能交接了。”
“整理宗卷需要人手,平日兵部的琐事也需要处理,实在分不出人手去司武库了。”
言下之意,只能让朱亮辛苦点,先一个人干活了。
而且九阿哥也存了私心,朱亮先进去整理,那么后边的人再进去,就要以他为首了。
朱亮先摸清楚库房的情况,后边来的人为了尽快适应,不就得好好巴结讨好他吗?
如此一来,不管后边来多少人,都跟在朱亮后面。
那么等朱亮留下来的时候,哪怕在兵部没别的官职,还在管着司武库,却也是司武库的头头了。
皇帝转念一想就猜出小儿子的心思,不由好笑。
他这心思不够深,却也没有刻意隐瞒的意思,就是想提拔苏澜家的人。
皇帝对苏澜的印象不错,想着苏澜都如此,家里的兄弟品性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而且九阿哥只让朱亮进兵部,并不急着把苏澜好几个兄弟一股脑塞进来,还是经过深思熟虑,做得也不过分。
皇帝点点头算是同意了此事:“让李德全在内务府挑几个机灵勤快的小子跟着朱亮,不然库房那么大,他也整理不来。”
有人帮忙那是最好,九阿哥也不想累坏了朱亮,回头跟苏澜就没法交代了!
“多谢皇阿玛,儿子等会回去就告诉朱亮这个好消息。”
九阿哥笑眯眯的样子让皇帝没好气道:“你既是提拔,也该给朱亮一个正式的身份才是。正好司武库的人都被撸了,那就让朱亮暂时做司武库的管事吧。”
是管事,而不是守门人,那身份就不一样了。
回头新任兵部尚书过来后,朱亮这司武库管事的身份被皇帝确定的,他只要不犯大错,自然而然就能留在兵部了。
九阿哥再次道谢,想着这个好消息回去就告诉苏澜!
说完此事,皇帝提起另外一事来:“缅甸的驻军大多在金矿那边,最近多了银矿,范围更大,都城的驻军就少了。朕打算从云南再次调兵,过去缅甸那边。”
有大臣上前来提出异议道:“皇上,派去缅甸的驻军会不会太多了?云南那边的防守就得薄弱了许多。”
毕竟云南的位置是重中之重,又是边防,一时调走太多兵力,很容易乱起来。
“不如从蜀城调兵,或是更北边的省份抽调一部分兵力。如此一来能让云南不至于兵力空虚,又不会叫其他省份借调太多兵力而为难。”
皇帝微微点头,没有表示意见,又问道:“老四怎么看?”
四阿哥沉吟一会才开口道:“皇阿玛,儿子认为该从云南和蜀城调兵去缅甸,而其他省份的兵力可以送往这两个省份。”
闻言,皇帝有些意外地挑眉:“为何?”
四阿哥解释道:“一来缅甸这个地方跟云南和蜀城的环境相差不会非常大,驻军也能更快适应得了。若是北边的将士南下,想必需要时间慢慢适应。”
挨着云南和蜀城的省份,或许适应得快,更北边就不一定了。
尤其南方有瘴气,不适应的人,身体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还会渐渐变得严重。
地方相差太大的,这情况只会更加凶险。
索性让这两省的将士去缅甸,总好过让北边的将士来冒险了。
其他人这才想到缅甸有瘴气的问题,云南和蜀城的将士习惯了当地环境,能适应得快,其他地方就未必了。
皇帝笑笑道:“老四说得对,就按照你说得来。”
四阿哥应下,回头就写个折子呈上,正式呈上后,兵部和户部就要计算各省具体调派的人数,接而算出粮草的数量。
九阿哥不由庆幸自己不在户部了,也就不用算账了。
但是很可惜,他在兵部,还得焦头烂额看各处驻军的消息,计算可以调遣的人数。
九阿哥就纳闷,他一直以来的志向都是当个纨绔王爷,怎么到头来事情一天比一天多起来了?
商议结束后,李德全就跟着九阿哥去了内务府选人。
九阿哥对内务府并不熟悉,就请李德全帮着挑人了,他在皇帝身边久了,眼力劲不是一般的厉害。
李德全原本想着九阿哥会亲自选人,毕竟是送去兵部,暂时就是他的手下了。
哪里想到九阿哥全权交给自己来选,一副相当信任李德全眼光的样子。
说真的,九阿哥这么信任他,叫李德全受宠若惊之余,心里还是很舒服的。
这跟巴结讨好不一样,九阿哥一看就知道是真心这么想的。
觉得他选的话,肯定没有李德全选得好。
被托付了这样的信任,李德全选人的时候都格外用心了不少。
他仔细选了好几遍,最后才定下了六个太监。
一半身体强壮,搬搬抬抬没有问题。
一半瘦弱一些,脑瓜子却好,还会简单的计算,帮着朱亮整理库房上册是再适合不过了。
九阿哥看过后很是满意,笑着道:“果真让李伴伴来挑选是对的,这些人看着就得用,以后能叫库房整理得更快了。”
李德全谦虚地笑笑,就回去皇帝那边复命了。
九阿哥则是带着人去了司武库,朱亮正整理着,灰头灰脸的,忽然见他带这么多人手来,顿时都要喜极而泣了。
见状,九阿哥就笑道:“哪里能真让你一个人整理,这是从内务府调派来给你打下手的。身体强壮的可以帮你整理库房,搬搬抬抬什么的活计就交给他们。剩下这些会算数的,帮着你登记在册。”
“对了,皇阿玛还认命你为司武库的管事。以后司武库就归你管了,好好管着。”
九阿哥老气横秋地拍了拍朱亮的肩膀,其实他比朱亮的年纪要小上好几岁。
朱亮却没觉得有哪里不对,连连点头,满脸激动道:“九阿哥放心,在下会把库房管好的。”
九阿哥点头:“我相信你能办得好,你先整理着,我还得去兵部那边商议点事情。”
调兵这种事,他还得看宗卷,各地的兵力分部,很有得忙了。
朱亮也没耽搁九阿哥,送他到门口,问了几个太监的名字,就给他们分配工作,开始满身是劲整理了起来。
如果说之前他就是来兵部帮忙的,那么如今自己是司武库的管事了。
这身份不一样,朱亮就更有干劲了。
九阿哥回去忙碌了好久,看得头晕眼花。
幸好户部几个人早就把宗卷熟悉了,找出九阿哥需要的,几人看着很快把几个省份的兵力写下来,回头统计好写折子递上去就行了。
九阿哥看着时辰差不多了,就赶紧出宫回府。
苏澜得知朱亮正式得了官职,很替他感到骄傲。
九阿哥坐在旁边,指着对面的人皱眉道:“他怎么在这里?不是在家面壁思过吗?”
坐在对面的是寿善,他瘦了一圈,这会儿被九阿哥一提,连忙替苏澜答道:“九阿哥,我有好好在家悔过的。这次过来,也是为了正事。”
九阿哥疑惑,寿善这是有什么正事?
见他左右张望,生怕别人听见的样子,九阿哥没好气道:“府里都是自己人,你但说无妨。”
寿善听后,还是压低声音说道:“我是听说缅甸上贡的金矿里面挖出了银矿,肯定需要负责人盯着。想着我在京城没什么作为,读书和骑射都不行。”
“文不成武不就的,要个差事不容易,不如外放。如今这缅甸各方面都需要人,我就想着跟九阿哥商量,能不能过去办差。”
这话让九阿哥十分吃惊,又提醒他道:“缅甸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尤其南边瘴气厉害,北边的人十分不适应,很容易水土不服,你真要过去?”
“那边生活也不好,吃住都简陋,不比京城这里舒服。”
寿善连连点头道:“我再三想过了,与其碌碌无为,还不如去缅甸那边闯一闯。要去别的地方,我还不一定能闯出什么名堂来,去缅甸就不一样了。”
九阿哥也不知道他哪里来的自信,不解道:“你过去能做什么,盯着他们挖矿吗?”
说真的,这个活计不是谁都能做的,何必非让寿善来?
寿善确实是深思熟虑过的,这时候徐徐道来:“一是金矿需要信任之人来负责,天高皇帝远的,要对金矿动手脚那就太容易了。二是对金银成色需要了解,这一点我很熟悉。”
九阿哥看了过去,寿善解释道:“我算数好,家里库房的金银是嫂子和我一起管着的。点算都是由我来,嫂子陪嫁有一家银铺。是大哥和我轮流去看,我对铸银很感兴趣,经常在熔铸炉那边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