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宜妃听得挑眉,她是听说八福晋变了不少,居然还主动进宫给惠妃请安,这太阳从西边升起了吗?
“这确实叫人摸不着头脑,你们最近见过老八家的吗?”
苏澜和十福晋都摇头,十福晋不怎么出宫,自然见不着八福晋。
苏澜虽然住在隔壁,但是八福晋最近几乎没出过门,她也没上门,根本没有碰过面。
不过她说道:“九爷之前去找八阿哥谈事的时候,说是见了八福晋一面,感觉她变化很大。”
苏澜就九阿哥当时的话重复了一遍,宜妃听着就不可思议:“她居然会主动跟小九打招呼,还送茶和点心过去?乖乖,这宗嬷嬷如此厉害,让人脱胎换骨了吗?”
这也太邪门了,之前八福晋不爱结交,宴席的时候也不会跟人主动打招呼,性子傲得很,叫妯娌们对她是敬而远之。
八福晋也乐得自在,跟其他人不怎么打交道。
她刚嫁进来还闹出那么多事,脾气也不好,宜妃还有点同情八阿哥。
如今八福晋居然知道改了,还改得这般彻底,叫宜妃听得有点懵。
惠妃还给宜妃说道:“听闻她来我这边请安后,还去良嫔那边请安了。”
宜妃听着这就更渗人了,不由摸了摸脖子后边,感觉都有点发毛了。
毕竟八福晋出身高,对惠妃都有点看不上,更别提是辛者库出身的良嫔了。
如今她主动进宫给惠妃请安,还可以说是宗嬷嬷的教导。
良嫔当初出身低,不能自个抚养八阿哥,就被抱到惠妃那边去。
惠妃算是养母,如今又是四妃之首,八福晋去请安也说得过去。
但是她居然还去良嫔那边,就真是见鬼了!
宜妃默默喝了一杯酒来压压惊,难怪惠妃要一个人跑到御花园来喝闷酒,估计也被吓得不轻。
“她这是……”
宜妃很想说八福晋是不是被什么东西附身了,才性情大变?
不过苏澜和十福晋在前,加上是在宫里,宜妃这话说了一半就咽了下去,实在不该说出口。
惠妃却听明白了宜妃的未尽之意,忍不住想点头道:“她改变太大,我一时有点适应不了。”
何止不适应,惠妃也以为八福晋内里换人,被什么东西夺舍了!
好家伙,她以前怎么不知道宗嬷嬷如此厉害?
早知道如此,惠妃在八阿哥刚成婚的时候,就会直接去求皇帝把宗嬷嬷请去八阿哥府上了,后边就不会闹腾出那么多事来!
惠妃和宜妃互相看一眼,都发现对方眼神里的震惊,互相举杯碰了一下,有种想法一样的默契感觉。
宜妃笑着道:“这消息很快传出去后,八阿哥府上的门槛只怕要被踩断了。”
十福晋在旁边有些懵懂,只能听懂一点点,还是苏澜给她翻译了,十福晋才露出了然的表情来。
但是这时候听宜妃这么说,十福晋又迷糊了,小声问苏澜道:“为什么八阿哥府上的门槛会被踩断?”
苏澜也凑过去小声回答道:“毕竟谁家都有不懂事的小娘子,知道八福晋改得那么好,其他人也想请宗嬷嬷过去指点一二。”
宗嬷嬷能让八福晋有这么大的变化,其他人岂不是轻轻松松了!
果然就跟宜妃猜想的那样,宗嬷嬷在京城贵夫人当中忽然变得炙手可热起来。
一个个都派人去八阿哥府上,想请宗嬷嬷出马去自己府邸住上几天,给自家姑娘或者媳妇指点一二。
苏澜没想到,就连朱亮都过来帮忙求,一副不好意思的模样:“是夫人娘家最小的妹妹,因着我得了差事,原本他们家议亲许久没能选上心仪的夫家,最近却有个不错的求上门来。”
朱亮夫人的娘家只算平常,一时有贵人来求亲,自然万分紧张,想请宗嬷嬷过去给女儿指点一下规矩,免得嫁过去后出错闹笑话就不好了!
第64章
宗嬷嬷忽然变得炙手可热, 上门来求见的人实在太多了。
八阿哥没办法,只好闭门不见客。
不过九阿哥过来求的话,他自然不会拒绝。
八阿哥让宗嬷嬷从后门悄悄去了九阿哥的府邸, 朱亮和他的夫人已经带着小妹在府上等着了。
苏澜也没想到八阿哥如此爽快,看来跟九阿哥的关系还是不一样。
九阿哥把宗嬷嬷请来,朱亮连连道谢:“有劳九阿哥了, 这点小事还来叨扰, 我实在过意不去。”
闻言, 九阿哥不在意地摆手道:“无妨, 既是把嬷嬷请来了,你们就跟她说说究竟是什么情况。”
朱亮不好留下,毕竟妻子娘家的妹妹总归要避嫌一二, 就跟九阿哥出去了。
只留下苏澜、朱亮的夫人和小妹在, 小妹低着头,一副沉默的样子。
苏澜只得开口道:“嫂子不如说说,妹妹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她大嫂看了身边的小妹,轻声说道:“其实是妹妹从小喜欢舞刀弄枪, 小时候妹妹身子弱,爹娘只觉得她学一学, 身子骨能健壮一些。”
“确实几年后妹妹的身子好起来了, 还定了亲, 只是亲家是文官的长子, 对妹妹喜欢舞刀弄枪此事很是看不过去。”
“如今妹妹的年纪也快要成亲了, 因为是故交的孩子, 两边来往, 偶尔会见面, 妹妹和她未婚夫总是吵起来。”
说到这里, 妹妹也不沉默了,小声附和道:“不是我要吵架,实在是那位公子蛮不讲理,一个劲说女子不该学武,就该文静一些。”
“我原本就是如此,定亲之前就知道了,如今要我改过来,放下心爱的武艺,实在有些舍不得。”
两人为此一见面就吵,未婚夫觉得她粗鲁,妹妹却觉得未婚夫太迂腐。
大嫂看着小妹又要闹起来了,只觉得头疼。
她看向一边问道:“宗嬷嬷你看,这事该怎么解决为好?”
苏澜看着小妹一脸郁闷的样子,知道两家定亲,不好拒绝,但是真成亲了,这两人只怕日子也要不好过,每天都得吵翻天了。
她不太理解,这两家人是结亲还是结仇啊!
愣是让两个想法不一致的孩子成亲,是不想孩子过上好日子吗?
苏澜看了一眼宗嬷嬷,也不知道她会怎么说。
宗嬷嬷沉吟片刻才开口道:“原本九阿哥请老奴过来,说是指点三姑娘的规矩。老奴瞧着三姑娘的规矩没什么不妥当之处,满族的姑奶奶会骑射会一点武艺,倒也是平常之事。”
“若是对方那位公子实在不喜欢,不管三姑娘怎么学规矩也于事无补。”
小妹还以为这位上年纪的嬷嬷,板着一张脸看着不好相处,肯定会说她就不该学武,而是听未婚夫的话放弃武艺,一门心思当个贤妻就好。
谁能想到,宗嬷嬷竟然说她学武没什么问题,规矩也好,顿时坐直身。
朱亮的夫人也没想到宗嬷嬷会这么说,不由求救地看向苏澜。
苏澜倒是赞同宗嬷嬷的话,笑着问道:“依嬷嬷的意思,三姑娘这规矩没什么问题,只是跟未婚夫合不来吧?”
宗嬷嬷微微颔首,就不说话了。
苏澜倒是明白,有些话宗嬷嬷不好说,她就不一样了,于是放下茶盏问道:“不知道大嫂是怎么觉得的?是认为妹妹不该继续练武学武,要听未婚夫的话放弃,还是应该让妹妹的日子过得高兴就好。”
朱亮的夫人被问住了,迟疑片刻才道:“我其实也想妹妹过得轻松自在,她喜欢什么能继续喜欢就好。只是女子嫁人,要是跟夫君合不来,以后的日子就要难过了。”
她想妹妹的日子过得舒服,却无法跳出世俗的框框。
妹妹要惹得未婚夫不痛快,嫁过去的日子只怕没什么好果子吃。
三姑娘才知道大姐并非赞同未婚夫的意思,只是心疼她这个妹妹,想着妹妹听话可能过上好日子,不由挽住了姐姐的胳膊道:“姐姐,我其实不想让爹娘和你为难的,要不我还是……”
她还是放弃学武好了,反正平日也用不上,未婚夫也不喜欢。
嫁人后,自己当个听话的贤妻,过平平静静的日子就好了。
苏澜听后笑着摇头道:“既然大嫂想让妹妹过上好日子,不如索性让妹妹换个未婚夫吧?”
朱亮的夫人一听,惊讶地瞪大眼,喃喃道:“这、这样不行吧,两家是世家,他们二人又是从小定亲。对方公子一表人才,才气也不错,没什么毛病,这退婚用什么理由啊?”
总不会说两人不合适,所以就退婚吧?
要女方这边主动退婚,对妹妹的名声也有影响。
苏澜眨眨眼,问道:“这故交家里就只有一个孩子吗?不是说长子,应该还有次子?实在不行,他的表哥表弟,堂哥堂弟呢?”
朱亮的夫人真给问住了,又惊得一时回答不出来。
倒是旁边沉默的宗嬷嬷这时候开口道:“这位公子还有两个嫡出弟弟,次子也是个书生,三子却是从小跟在他的外公身边学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