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当时的混乱,大嫂一点都不愿意回想起来。
  “这就算了,我昨儿听说这位姑娘跟着兵部尚书的夫人去酒楼用饭。隔壁桌的客人喝醉了,嘀咕了几句新任的兵部尚书是因为前头的犯事了才上去,只是运气好之类的话……”
  大嫂抬手扶额道:“那姑娘听后十分不高兴,把茶水泼了对方一身,还骂了回去,性子相当泼辣。”
  苏澜听着不由眨巴着眼,这姑娘怎么听着还挺护短的?
  而且她有什么仇也不忍着,当场就报了!
  第76章
  大嫂继续说道:“兵部尚书的夫人愁坏了, 私下跟我提到找人说媒几次,都没有下文。”
  毕竟这小姑子的性格太彪悍了,还冲动。
  心里什么不痛快, 当场就要发飙出来。
  别说忍了,她压根就不认识这个字。
  苏澜笑笑道:“她这性子也没什么不好的,找个适合的夫君就是了。我感觉她这虽然冲动了一点, 却是个护短的, 人也正直, 找个脾气好, 或者脾性一样的夫君也可以。”
  大嫂摇头道:“要真容易找到,尚书夫人就不用那么愁了。”
  她又提到宴席,眉眼舒展了一些:“好在还有两家人看上了眼, 这次不算是白办了。”
  而且这样的宴席很得在场的客人喜欢, 他们能远远看一眼其他人,长辈们也能看看。
  哪怕当场没看对眼,回头再办几次,总归能看上的。
  再就是姑娘们彼此很少出门, 如今聚在一起说说话,脾气相近聊得好的, 就能互相串门, 当个手帕交了。
  不止能相看, 还能交友, 年轻公子和姑娘们都喜欢。
  大嫂能跟官夫人们来往, 说说话解解闷, 还能看着漂亮的年轻孩子们, 感觉也挺喜欢的。
  虽然筹办起来会累了一点, 不过有其他夫人帮把手, 大嫂感觉还好。
  朱亮如今也是个小官了,虽然不大,却因为皇帝亲封的关系,又是重要的司武库,所以跟兵部尚书关系亲近一些。
  大嫂自然就跟尚书夫人也亲近了,两人性子还相近,倒有几分一见如故的感觉,于是她也替新的手帕交发愁起来。
  这小姑子性子如此,该怎么让她顺利出嫁呢?
  苏澜对凡人之事不太了解,跟九阿哥聊天的时候偶然提到这个。
  九阿哥沉吟道:“我倒是有个人选,你还记得那位徐怀徐小将吗?”
  被他一提醒,苏澜隐约记起来:“就是当初在猎场的时候,带兵来帮爷的小将吧?”
  她回想了一下,对徐怀的印象并不是很深,只记得年纪确实不算大:“他这年纪还没定亲吗?”
  九阿哥摇头道:“他也挺倒霉的,早年定了娃娃亲,女方刚及笄就病去了。”
  要女方年纪小就夭折了,倒也罢了,毕竟这样的事不算少。
  偏偏女方都到了及笄的年龄,两边都开始谈婚论嫁,准备过两年就让女儿嫁过去。
  这女儿却忽然病了,还病得很重,没两个月就撒手人寰了。
  “刚开始商谈嫁娶之事,女方就忽然病去了,徐怀就受到影响,都说他可能克妻。”
  谁家不疼惜女儿,当然不愿意嫁给徐怀了。
  而且徐家只算中等人家,也没多厉害。
  九阿哥继续说道:“还是徐怀在兵营表现好,晋为小将,情况才好一点,终于有人来说媒了。”
  “只是好巧不巧,这时候他的祖母去世了,他只能守孝一年。出了孝,家里又开始相看人家的时候,他额娘却病去了。”
  亲娘去世,得守孝三年,这相看的人家自然就没下文了。
  三年守孝还得丁忧,徐怀好不容易熬过来,年纪就大了。
  好在上峰是个好的,看徐怀身手不错,人品上乘,只是运气差了一点。
  他回去后,上峰还是愿意栽培徐怀。
  不然就九阿哥这事,兵营那么多小将,也轮不到徐怀过去了。
  苏澜这才恍悟,却又感慨居然有如此倒霉的凡人。
  九阿哥摇头道:“徐怀这接连丧亲两回,未婚妻也死了,一时半会就没人敢上门提亲。”
  毕竟克妻够吓人了,还克至亲,连着一起病去。
  虽说未必如此,但是徐怀的条件还不足以让他们冒险,于是徐怀就耽搁下来了。
  苏澜想着徐怀的脾气还不错,当时办事也稳妥,想着是九阿哥推荐的,人品肯定也过得去。
  于是她就派人跟大嫂说一声,自己对那个兵部尚书的妹妹印象还不错,也愿意看看两边有没这个姻缘了。
  苏澜还随手掐指算了一下,两人还真有缘分,就端看他们后边能不能看对眼了。
  她把这事交给大嫂那边,很快就抛诸脑后。
  隔了几天,大嫂却登门来,告诉苏澜这事:“我想着这姑娘虽然彪悍,却是个护短的,人瞧着也不坏。另外徐小将那边条件也不错,就是运气差了一点。”
  两边都缺了点什么,反正他们都不曾定亲,不如试一试。
  兵部尚书的夫人派人问过,徐怀确实不错,就是克妻的名头太厉害,有点犹豫。
  兵部尚书听说后,也有点迟疑。
  倒是这姑娘是个有主见的,听说徐怀人品不错,身手好,还上进。
  只是人确实倒霉了一点,正巧连着碰上未婚妻和至亲去世。
  这姑娘压根不在意这些,执意要见一见面。
  兵部尚书宠爱这个妹妹,也只能顺着她了。
  大嫂笑笑道:“两人约在酒楼的角落,特意连着的两张桌子,隔着人看了一眼,说上两句话,这姑娘就看上了徐小将。”
  她试探了徐怀的口风,徐怀对这姑娘也有意。
  彪悍不算什么,护短也是优点,徐怀反而挺欣赏的。
  “徐小将说母亲去世后,父亲另娶了续弦。后娘是个厉害人,他倒是担心娶个脾气太温顺的媳妇会被欺负,那姑娘就正好了。”
  两人都满意,这亲事就算成了,大嫂了却一件事,心里也高兴得很。
  苏澜也笑着道:“两人也是有缘,咱们就是搭个鹊桥了。”
  大嫂点点头,又提到另外一件事:“对了,阮家带着姑娘上门来了。”
  她的面上有几分尴尬,苏澜回想了一下,才想起这阮家是谁,不就是跟寿善定亲的故交吗?
  “阮家听说外头的风言风语,只以为寿善这还没娶亲,就准备娶平妻了,于是上门来问一问。”
  寿善实在太远了,阮家只能上门来找朱亮问。
  朱亮却在兵部当差,不好找人,索性阮夫人就找到她这边来了。
  这事叫人怪尴尬的,好在并没有此事,只是别人有意攀附寿善罢了。
  大嫂又说道:“亲家的意思是这事不能继续拖下去了,一来阮姑娘年纪渐渐大了,寿善又不知道几年后才能回京。二来两人不尽快成婚,就寿善这受欢迎的样子,只怕谁会给他塞个平妻和侍妾什么的。”
  阮家估计担心被别人捷足先登了,自家姑娘嫁过去的时候要受委屈,所以才想尽快成婚。
  苏澜疑惑道:“可是五哥在缅甸那么远的地方,回来成婚不太可能。”
  差事都还没办完,寿善不可能千里迢迢跑回来成亲。
  大嫂听后只说道:“我也是这个意思,只再三保证亲事不会有什么问题。阮丫头却说想去缅甸那边,跟寿善在当地成婚。”
  这话叫苏澜大吃一惊道:“那么远的地方,她吃得消吗?”
  那边可是十分苦的,不如京城繁华,什么都有。
  寿善过去就吃了不少苦头,更别提是阮家娇滴滴的小姑娘了。
  大嫂满脸愁容道:“就是啊,我也这么劝,可惜阮丫头心意已定。”
  阮家也是劝不住,想着带姑娘上门来,让她劝。
  可惜大嫂也没能劝住,简直愁坏了:“这事不如写信跟寿善说一声,让他来决定。”
  苏澜只觉得这也太委屈人家姑娘了,却也尽快写了信派人送去给寿善。
  寿善收到信,还有点美滋滋,毕竟只有他收到了,朱栋是没有的。
  但是打开信后,他就愣住了。
  朱栋原本还有点嫉妒苏澜只给寿善写信,见他脸色不对就问道:“怎么,信里写什么了?”
  寿善抹了把脸,把信笺递过去。
  朱栋一脸狐疑接过来看完,哈哈大笑道:“看来五弟在京城的名声已经不怎么样了,闹得阮家的姑娘要千里迢迢跑过来跟你成亲。”
  他又感慨道:“这姑娘胆子真大,那么远跑过来,一路上颠簸难受就算了,过来还得吃苦头。”
  “这里什么都没有,要真让人过来,总要布置一番才是。”
  寿善如今也算是领事的人了,住的地方却算是简陋。
  他一个人过来,之前跟两个副手住一屋。
  后来建的房子多了,寿善能一人一间房,院子里却还是住着几个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