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嘘!曾爷爷睡着了,不能吵醒他。”
“好——”
于是,没有人再去管那枚尘封半个多世纪的侦探徽章发出的细微声响。
当年新一曾送过奥希里斯一个,后来就再也没人见过它了,连带着失踪的还有那只稀世孤品的鳄鱼怀表。
倘若死后有灵,永远追逐真相的侦探必定会找到始作俑者,询问那个他一生都没能得到答案的问题:“人类的未来在哪里?”
而那个永远年轻的声音会告诉他:“时间终将给出一切答案。”
第135章 查无此人
某剧组的化妆间,一些演员在整理妆容准备后续的拍摄。角落里,5个老头子正聊得火热。
“诶阵平酱,你还记不记得咱们几个在警校那会儿,有一次遇到了便利店抢劫。你说要是那个时候我们真去拍电影的话,应该早就成为蜚声海外、名扬天下的大明星了吧?”
“得了吧!就你那浮夸的演技,哪个导演愿意用你啊?”
“这话就是你的不对了,我年轻的时候长得多帅啊,好多女孩子围着我转呢!现在即便老了,也是风采不减当年,要不我怎么能被选中演这个角色呢?”
“萩,你搞清楚自己的身份,我们几个演的都是跑龙套的小角色,没多少戏份的。要不是看在诸伏的…”
“嘘!”零打断了松田的话,压低声音说道,“不要在这里提景的名字噢,景不想让其他人知道他的身份。”
“啧啧,你们俩的保密工作做得也太好了吧?你们都退休这么多年了,提了名字又如何?更何况他不是匿名发表的小说吗?”
“我是怕你把景是电影原著作者的事情抖落出去。万一被其他人听到了,有粉丝找上门来怎么办?这次应募群演,只想打卡留个纪念而已。”
“说起来,降谷你是不是还拿过奥斯卡小金人,演起这种小角色来一定游刃有余吧?”伊达问道。
“班长你是不是记错了,我那次是假扮替人领奖,得奖的人不是我啊。”
“但我觉得你发表获奖感言时的演技也足以封神了!”
“哎哟哟,瞧瞧这是谁来了?”萩原带头鼓起了掌,弄得景光有点不好意思。
“呐呐零,这样子是不是看起来有点…”
“没有没有!这身打扮超帅的!墨镜配花衬衫很适合你啊。”零像狗狗似的绕着自家幼驯染转圈圈。
“这是不是当年咱们在便利店的那身打扮有点儿像?”松田问道。
“有吗?我怎么不记得那时穿得这么花哨?”萩原喃喃自语,“我就记得阵平酱的衣服配色特别像番茄炒蛋。”
“哈?萩你的记忆错乱了吧?我明明打扮得那么帅气!”
“景,我记得你那时还系着白色的领带嘞!”
景光歪着头回忆道:“白色吗?我怎么记得是黑色?”
“应该是深蓝色的吧?”萩原说道。
“不可能,我记得是浅灰色。”松田笃定地反驳。
话题终结者班长语出惊人:“我怎么记得是樱花粉呢?”
四人异口同声地回应道:“不!你一定是记错了!”
拍摄过程中有一则小插曲,按照导演的要求,松田需要把汽车引擎拆下来,由于动作过于娴熟,引来了其他年轻群演的围观——
“我还是第一次见这种旧式汽车呢!没想到里面竟然是这个样子的。”
“是啊是啊,这至少得是几十年前的款式了,也不知是道具组从哪里弄来的。”
“诶这车的动力来源是什么呀?”
“据说是用油吧。”
“植物油还是动物油啊?”
松田又好气又好笑地说道:“小子们,这种车是烧汽油的啦!是从石油里面提炼出来的油。”
众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随后作鸟兽散,各自归位继续拍摄。
这场景被景光瞧见了,心里不免五味杂陈。
“景,想什么呢?”
“零,你说现在科技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呢?”
“当然是进步了。你不这么觉得吗?”
“虽然我们拥有了更多的新能源,交通工具也越来越便捷了。但是电影还是需要人来拍啊,甚至现在有不少人重新回归了键盘打字的时代。”
景光说的最后一点是指由于意念书写技术涉及隐私问题而被勒令整改,近些年来掀起手动打字的复古浪潮。
“不要区区一两点就否认整个时代的进步啊。”
“我没有否认,只是在想如果奥希里斯还在的话,看到这一切会作何感想?”
“好端端地提他干嘛,管好我们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也罢,不去想他了。说来也怪,他都去世这么多年了,却好像从来都没有离开过。”
这个世界上每天都会发生那么多事,究竟哪些是奥希里斯所作所为引发的连锁反应,早已分辨不清了。
拍摄结束后,五个人各回各家。
“下次有空再聚吧,明天早上我还有一个采访,今晚就不跟大家一块喝酒了。”景光说道。
“哎呀诸伏现在真是大忙人了。那说好了,下次你请客哈!”
“一言为定。”
景光和零保持着早年的习惯,步行回家。
零幽幽感叹道:“景,我当初也只是心血来潮地提了一个建议。没想到你一写,竟然写了这么多!一晃这些年过去,猫与狗系列的第5本都快出版了,还被改编拍成了电影。这也算是一朝得偿夙愿咯!”
解锁新身份的景光也无不感慨地附和道:“是啊,本来以为不会有多少人看的。还好遵照了你的意见使用笔名,要不然可能会惹来大麻烦呢。”
《查无此人:猫与狗的故事》作者是「猫」,不提供任何生平信息。问及原因,作者只答:“我始终相信,作品是读者了解作者的唯一途径。”
纵观一生,景光的阅历之丰富简直令人惊叹。他是千人千面的间谍卧底,既能用菜刀做出精致的美味,也能用利刃夺取对手的性命;既可以在金碧辉煌的宴厅里与宾客们侃侃而谈,也可以在夜深人静时潜入敌后侦察窃听。
景光把自己一生的经历都写进故事里,生动曲折、荡气回肠,而这也是猫与狗系列大获成功的主要原因。
不仅如此,小说还带动引发了许多周边效应。例如:一位名叫青山刚昌的漫画家受到灵感启发,以原著中深受读者喜爱的小侦探为原型创作了推理漫画《名侦探柯南》。故事中那个永远都在读一年级的小学生侦探江户川柯南出没于各个案件现场为警察提供推理协助。由此而诞生的柯学宇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第二天,景光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出于身份保密的缘故,两人没有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而是远程语音通话。
【以下部分访谈内容】
记者:猫先生,据说猫与狗系列的第5本即将出版,方便透露一点信息吗?不知道在收尾之作中您又会给读者带来怎样的惊喜呢?
景光:第5本主要讲的是退休前执行的最后一次任务,另外还有一些退休后的生活。现在初稿已经完成,编辑还在审核。预计年底前可以与大家见面了。
记者:那可真是非常期待了!猫先生,像您这样从事高危职业的间谍,在长达几十年的职业生涯遇到过非常多的危机时刻。我很好奇,您一次又一次化险为夷的秘诀是什么呢?
景光: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如果非要说什么有秘诀的话,大概是我运气向来比较好吧,以及我有一个非常好的搭档一直陪着我(笑)
记者:从您的第1本小说出版后,读者中就出现了一种很流行的论调:许多人都在说故事中的「猫」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上一个人死后下一个继承了他的代号,就这么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了下去。甚至连青山刚昌先生也深受这种论调的影响,在他的漫画《名侦探柯南》中把苏格兰威士忌设定成死亡。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呢?
景光:其实我看到过类似的分析贴,觉得他们说得还挺有道理的。因为有好几次我自己都没有把握能活下来…在我从业的这几十年里跟不计其数的同事同行打过交道,他们中的许多人能力并不在我之下,却由于种种原因没能活到最后。所以我很理解大家的质疑:在那么多次身负重伤、濒临死亡后,为什么每一次都能幸免于难呢?至于原因我刚才也回答过了:我是无数特工中极为幸运的那个。也正因如此,我才能成为主角为大家写下这个故事啊(笑)
记者:您刚才提到了濒临死亡,在这里我想多问一个问题。我注意到一件有趣的事情,在您已经出版的4本小说里,每每写到命悬一线的时刻,都常伴随着与寒冷相关的描写,比如:雪山、冰湖、冷冻库等等,这究竟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在您数十年的经历中,怎会如此凑巧以至于每一次生死关头所遭遇的困境都是极寒呢?
景光:嗯…看来你注意到了很重要的点。首先我要澄清的是,猫与狗系列诚然是基于我的真实经历写成的。但是出于一些机密以及隐私问题,我没有把所有的经历事无巨细地记录下来,这毕竟只是一个经过文学加工的小说。再者你的怀疑是正确的,并非每一次危机时刻我遭遇的都是冷,也遇到过不少的其他情况,比如爆炸、火灾、枪击等等。那些我要么没有写进来,要么就做了一些适当的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