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曹穗瞟了一眼上面熟悉的印章,腹诽归腹诽,但面上还算友善,没有来个下马威什么的。
  快收麦子了,送来一群人正好给她干活。
  若是他们识趣也就罢了,若是不识趣,曹穗叫人新打造的铲铲就要不受控制地往他们身上挥去了。
  “既然阿父是派你们来学习农事的,诸位就现在田庄种下,再过半个月就要开始收割小麦,诸位都趁着这段时日都可多看多问多学。”
  曹穗瞧了一眼众人,暂时还没看到把情绪摆在脸上的刺头,“诸位可以在农庄和小麦地内活动,丑话说在前头,任何需求都可以提出来。但若是做事叫人误会,就别怪田庄的护卫粗鲁伤到诸位。”
  枣祇依旧没有不悦,“女公子放心,我等来到田庄,自当遵守规矩。”
  好在田庄有房间,住得下这个几十人的农学团。
  只不过条件嘛,自然有些差强人意,但曹穗也不是故意作弄他们。
  到房间时果然有人露出嫌弃,但更多的都是自力更生收拾整理屋子,思考此番之行要如何交差。
  住的环境虽然有些简陋,但曹穗在吃食上还是很大方,吃着新鲜美味的吃食,本就出身富贵的人都意外,这些吃食他们在兖州都没见过。
  有人凑到枣祇跟前来探问他的态度,枣祇吃着手里的软绵包子,公事公办道:“州牧叫我等来向女公子学习,尔等要什么态度?”
  在枣祇这碰了个不软不硬的钉子,周围的人也明白了他的态度。
  但也有人腹诽他这般都是为了讨好曹操,想要在这位新州牧面前表现。
  枣祇若是知晓只会嗤笑他们:那又如何?
  曹穗和曹操不愧是一脉相承,一点休息适应的时间都不给,第二日便全部被带到小麦地实地操作。
  这一次,一个个见到趋近于成熟的饱满谷穗,一个个瞬间没了言语。
  能被曹操的打包送过来的,先不说品性如何,但起码都死读书的人。
  曹穗站在田埂边,“半个时辰,你们观察这批麦穗,可以请教周边的农户,半个时辰之后我集中讲。”
  此时,不管曹穗如何一副冷酷模样,众人都没了言语。
  枣祇率先下地,上手轻轻地验证这些麦穗是不是华而不实,等仓实的触感传到手上,再也没有了质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把这些小麦种到兖州去。
  第63章 被惦记的曹穗贾诩:找到一个更适合养老的地方
  半个时辰后曹穗便领着几十个人到了提前布置好的简陋教室,有多简陋呢,真就只有几十张椅子,连桌子都没给他们准备。
  曹穗望着坐在下面的几十人,默念“都是日后干活的驴”,心情才稍微平复下来。
  然后她便直接开讲,从最开始的药物浸泡种子开始,育苗、合理密植、沤肥都没有藏私,根本没办法分神,稍稍走神就感觉漏掉了重要知识。
  讲完以后有人询问只要做到这些是否就能和田庄的小麦一样。
  曹穗微微一笑,“当然不能。”
  “……”
  一群人直接被卡住,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她的实诚。
  曹穗笑容扩大,像是刚刚在开玩笑一般,“种地自然也要天公作美,还要水土合宜,我没办法保证。”
  曹穗故意扭曲了问题的答案,但还有人追问,“请问女公子,我等观田庄的小麦和寻常有很大不同,是女公子手里的种子不同于寻常吗?”
  曹穗自顾自地收拾东西,心中暗自摇头,这么直接问出来,不是愣头青就是别有用心。
  “你猜?”要离开时,曹穗抬起头冲着一群佯装不在乎的人笑着说。
  然后便只留下一个潇洒的背影。
  剩下一群人面面相觑。
  “东阿令,你瞧瞧这位女公子的态度,此事干系重大,我等又是州牧派来学习的人,她还如此藏着掖着,完全没有要倾囊相授的意思。”
  枣祇面无表情地望着他,叫人都被看得心虚退后两步。
  枣祇冷声道:“倾囊相授?藏着掖着?”
  短短几个字从他嘴里裹挟着一股说不出来的讽刺意味。
  “不管你是真蠢还是有小心思,都藏着点别露出来惹人笑话。”
  枣祇面无表情地说话,完全一副“你要犯蠢别打扰我学习,否则就打掉你的头”的警告模样。
  问话的问被枣祇震慑住,等反应过来气急想要找人算账时,枣祇早已离开。
  曹穗巡视完麦田,转过头注视着枣祇,“东阿令有什么要问我的吗?”
  枣祇这几日可谓是认真得不行,除去她上课的时间,剩下都是在麦田周围晃悠,和农户一块下地干活,然后从他们嘴里询问。
  若是曹穗来了,便默不作声地跟在曹穗身边。
  枣祇心中的困惑很多,经过几日亲身经历,他不懂的内容反而越来越多。
  “多谢女公子,可否将这个机会推迟一段时日?下官心中还有很多疑惑,而且乱糟糟还未整理好。”
  曹穗自然没意见,眸光清亮,“好。”
  当日,曹穗就把几位心思不正亦或是于农事上过于虚浮的人打包给曹操送了回去。
  她也没时间浪费在这些人身上,收服打脸更是毫无兴趣。
  耽误她种地。
  有人见曹穗油盐不进才知道慌,希望枣祇能帮忙说情。
  枣祇自时不可能帮他们求情,一群看不清眼色的人老是在他和曹穗讨论起劲的时候跳出来,枣祇都快忍不住想动手了。
  到底是对女公子有意见还是对我有意见?
  曹穗刚刚送走一批人只觉得田庄都清新不少,可她并不知道此时已经有人盯上她了。
  话说回来,贾诩给李傕郭汜出完反攻长安的主意,便“不慕名利”地离开,李傕郭汜更是将他奉为座上宾,导致许多人根本不知道贾诩在其中出的力。
  贾诩观李傕等人作为也不是长久之相,直接趁着目前还未爆发离开长安,寻找下一个适合养老的地方。
  唉,想想他也是快知天命的年龄,却还未找到一个适合养老的明主,世道艰难啊。
  贾诩本来想要去投奔荆州宛城的张绣,听说那是个体面人。
  一路走着便听说了种种消息,袁绍和公孙瓒好似要大战了,兖州的曹操是个打黄巾的好手,吕布仗着有恩于袁氏和袁术闹得不是很愉快……
  贾诩安坐在马车中闭目养神,听着都闹腾。
  不过,很快贾诩发现听到的内容就变了。
  一个个都在讨论曹操的女儿手上有种高产的小麦,济南郡还出了许多新鲜玩意,只要有一技之长,无论是谋土武将,还是医师匠人,都可以得到重用。
  贾诩听到此才睁开眼睛,思考了须臾,转道往济南郡去了。
  靠近济南郡地界,贾诩明显感受到周围的安全感,不愧是以打黄巾起家的曹操的地盘,周边清扫得就是干净。
  进城倒是查得稍微有些仔细,贾诩十分配合。
  他没有第一时间去找曹穗,反而在济南郡内安定下来后开始四处闲逛。
  道听途说也不全然就是错的,起码目前来看,他还算满意此处养老。
  显而易见,贾诩没看上曹操倒是看上曹穗了。
  主要是跟着曹操一看就要费脑子还得费身体,行军打仗多危险啊,不适合他这个老人家。
  贾诩就想找个有前途的养老,不然还麻烦他中途换人。
  他可是只要察觉到苗头不对就立刻走人。
  当然,和前任上司会断得仁至义尽。
  待了几日后贾诩才往曹穗的田庄赶,他没冒冒失失地去找曹穗,反而在周边找了农户住下,态度坦然,直言说是被济南郡新鲜玩意吸引而来。
  旁人见他坦荡,穿得又富贵,倒是没有怀疑,主要是这么大年纪。
  曹穗可不知道周边有个惦记上她的人,还谨慎小心得过分,她目前全部心神放在收小麦上。
  这次可不比之前的小打小闹,而且也没有那么多人手,那么统筹安排就很重要。
  每一粒麦穗都很重要,不容有失。
  戏志才也将收小麦放在首要位置,曹仁更是亲自调度人马过来,一亩亩小麦的排场给的足足的。
  贾诩也听说了这个消息,尤其是听闻旁人都可以远观收小麦,若是想要离得近的位置,也可以向田庄交位置钱。
  贾诩失笑,越看越适合他养老,会种地还会挣钱,跟了以后肯定能过好日子。
  目前剩下的唯一一个问题:希望这位女公子是个善良的小女郎。
  贾诩利落地交了钱,其实也不过是比后面的人近了三米而已,常人哪里会交这份冤大头的钱啊。
  可贾诩侧目一扫,人山人海。
  冤大头还真不少。
  第64章 贾诩:我有一计曹穗:先生且慢
  几百亩地的小麦要全部收上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光靠本来田庄的人显然不足,外加曹穗都已经将收小麦当作一种赚钱手段,自然不在乎再雇佣一批人干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