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显然,曹操和贾诩的想法一样,他并不想再打。
但若是不说明,难免诸将对张绣有意见,倒是恐生芥蒂。
虽说有些丢脸,曹操还是简单说了一番,邹氏更是被他安排人保护,曹操怕又出现曹安民这样的大聪明,专程让曹昂来安排这件事。
曹昂自然不会出错,他对堂兄的行为也是无语。
曹洪等人完全没想到会是这么个事,代入张绣……
完全代入不了。
瞬间,曹安民浑身都在颤抖,只觉得落在身上的眼神好似一刀刀割肉。
曹安民被曹家的人拖下去,他会遭遇什么显而易见。
贾诩留在曹操帐中,“司空,张绣身边应当也有人作祟,否则不可能前脚邹氏被送到司空房中,他后脚就知道了。”
曹操正色起来,“先生请讲。”
“既然都是误会,司空也未对邹氏有其它心思,那就还有得谈。”贾诩垂着眼,“只不过,曹小将军,怕是得要吃点苦头。”
曹操明白,“那是他活该。”
贾诩见他答应得痛快,稍微顺心了点,“那么,明日依旧让下官去说降张绣。”
曹操担心道:“张绣如此愤怒,可否会伤及先生?”
若是为了一个张绣损了一个贾诩,他还是不乐意的。
虽然贾诩作为武器不能轻易动,但真到了绝人之路的时候,也不是不能动用啊。
贾诩安抚道:“司空放心,张绣此时怕是也清醒过来正懊恼着,索幸双方都未曾有真正的伤亡,都可以谈。”
果然,第二日双方都很是平静,各自都没有要大动干戈的意思。
贾诩又来到宛城,张绣见到熟悉的面孔,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贾诩身后跟着一辆马车,没有人去拦截,他顺利地进城,曹操忍不住松了口气。
果然能谈。
第122章 张绣降贾诩:不愧是养老金翻倍的工作难度
张绣和贾诩相顾无言,生气好像不太对劲,装作无事发生好像也不太可能。
比起张绣心里的那点别扭,贾诩自然得多。
他又没做对不起张绣的事,某种意义上还是恩人。
“张将军,昨日一事实在是有所误会,司空派下官来便是和将军解释。”
张绣板着脸,“那你倒是说说,有何误会?”
两人都还站在门口,贾诩走向马车,“请夫人下车。”
车帘被掀起,只见邹氏缓缓下车,旁边还有老妇搀扶,这是曹昂尽可能能找到的人选了。
张绣上前两步,激动道:“婶婶。”
贾诩望着比邹氏可显老许多的张绣,当时没见到他的激动。
邹氏只是微微颔首。
“张将军,接下来可以聊了吗?”贾诩老神在在道。
张绣皱着眉,“这算什么?”
张绣但笑不语,刚刚搀扶邹氏下马车的老妇又转身上马车,从上面拉下来一个被捆得跟年猪一样的男人。
张绣不明所以。
贾诩指着地上看不清脸的曹安民道:“此乃罪魁祸首,昨日一事虽有有心人挑拨,但终究是他擅自揣测上意,行事不端,非司空之意。司空为表诚意,特将子侄送与将军出气。”
张绣一愣,望向已经看不出原本面貌的男人,只有一个感受:曹操下手挺狠啊。
曹操:那些都是曹洪他们打的,可和他没关系。
张绣自然满腹怒火,可面对绑得无处下手,好似的他踢一脚就能立刻归西的人,他的脚也有些抬不起来。
张绣此时有个不太成熟的小设想:曹操该不是故意搞个人向来讹他吧?
曹安民心里此刻泪流满面,因为脸现在已经被打得没办法做出多余的动作。
贾诩一派轻松,根本不在乎张绣会不会上来补刀,见他迟迟没有动作,笑道:“将军,外面人多眼杂,不如先进去?”
张绣点点头,邹氏也跟着一块,有些话需要她来解释。
曹安民被人拖着进来,三人都没搭理他。
贾诩郑重解释道:“贾某知道将军有所误会,昨晚关于夫人一事,司空实属不知情,想要表达歉意送回去时,却听闻将军正处于盛怒中。”
“将军若是不信,可以询问夫人,司空可有逾矩之处。”
邹氏被张绣的目光盯着,她缓声道:“曹司空对此事确实不知情,昨晚见到我时同样惊讶。后带着我离开,也很是尊重。”
张绣面色稍缓和。
贾诩继续道:“昨晚的误会,便是地上这位擅作主张,想要讨好司空惹出来的篓子。张将军想必也明白,有时候,司空什么都不做,也有人一副来排忧解难的架势。”
贾诩的台阶已经给了,张绣自然不会一直端着。
贾诩指着地上的一坨,“司空的意思是,此人交由张将军处置,不必有所顾忌。”
连命都不用留。
张绣沉默许久,真杀他不可能杀,打的话,他又无处下手,感觉稍微打两拳就能死在他这,变相地讹他。
不过,就这么放过曹安民他又不甘心,只是先将人带下去,准备养养确定动手不会死再放过。
邹氏也跟着离开了,接下来便是要重谈投降之事。
张绣心里也忐忑,昨晚说到底他可是反了,曹操真能容得下他吗?
“张将军,司空宽宏大量,昨晚之事大家都有所冲动,对于昨日商谈之事,依旧作数。”贾诩漫不经心道,“昨日之事也有许多蹊跷之处,没想到将军知道得那么快。”
说到此处,贾诩便不再说了。
张绣沉默地思考,也想明白定然有猫腻。
但此刻他没查出来,不可能和贾诩来商量。
贾诩也不乐意知道这些,只是继续和张绣谈投降的条件。
张绣最担心的莫过于曹操秋后算账,在贾诩的再三保证下,以及曹操在这方面让步,只要已归顺,立刻昭告天下,才让张绣暂时打消担心。
曹操二进宛城,一点都没有尴尬,反而和昨日一般和张绣话家常,没有多少架子,一副都是误会的模样,更是提都没有提曹安民,好似完全不在乎他的生死。
至于邹氏,曹操只差跟着喊婶婶了。
张绣:那倒是大可不必。
接下来的事情就顺利许多,贾诩盯着没有再起波折,顺顺当当移交了权力,曹军也开始入主宛城,他才算是真真正正地放下心来。
闲下来,贾诩难免想到曹穗当初给他写的那封信。
手指轻轻落在桌上,到此时,他依旧找不到女公子做这些的头绪,或者说是消息来源。
除了未卜先知,其它理由都无法解释。
看来,女公子身上还有其它秘密啊。
曹穗知道这件事之后定然会被察觉到不对,可是面对贾诩,她并不担心。
贾诩要的东西很明确,和他打交道曹穗只要给得起价格,他就能任劳任怨地做事。
至于典韦,曹穗就更不担心了。
典韦哪怕是装傻充愣都不会说出半点她的消息。
而且,就算是曹操事后回想起不对询问,她也没打算隐瞒。
反正她还有自动背锅一条龙的神仙老爷爷。
曹穗这边收到曹军大胜即将归来的消息,瞬间心安。
没有坏消息就是好消息,若是损失惨重,不可能不写明。
曹穗:这一劫,算是渡过了吗?
而贾诩他们则是不日要班师回朝,宛城这边搞定,而且许都传来消息,袁绍的小动作不少,似乎是对许都蠢蠢欲动,曹操瞬间没心思再待下去了。
回程的路上,贾诩回首望了一眼宛城,心想:终于离开了,还是许都安稳的日子适合他。
虽然有些蠢东西蠢到面前来,但起码不至于如此胆战心惊。
女公子的任务可不好接,不愧是养老金翻倍的工作难度。
第123章 江东再来人
曹穗解决完一桩心事,杨修的伤已经完全痊愈,意味着她又可以偷懒了。
曹穗的棉花种得…一言难尽,哪怕曹穗知道要有耐心,没几年出不来成果,但见到棉花的模样也忍不住泪目。
果然有巨人的肩膀站就是好。
但既然没有巨人的肩膀站,那就努力成为小一点的巨人吧,起码给人提供一个踩肩膀的助力。
曹穗好不容易能沉浸在田庄里没人打扰,可还没完完整整度过两日,田庄外面就有人飞骑而来。
曹穗肩膀一跨,还未听到具体内容,便已经感受到坏消息了。
此刻,骑马的人在她眼里,和某位骑扫把的神仙没差别。
曹穗叹口气,但老老实实地走到旁边洗掉手上的泥巴,也没换衣裳,跟着护卫往官衙去。
曹穗听着来人的禀报,只觉得脑袋上有很多问号在做环绕运动。
她有些没听懂,什么叫做江东孙家送来了两位质子?
曹穗有点懵,还有怀疑是不是她的流速和外界被切割而来了,江东送来质子这句话充斥着可笑和荒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