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益州地势险峻,土地肥沃,曾是汉高祖刘邦建立基业的地方。
  如果将军能占据荆、益两州,并守住这些要地,同时联合孙权对抗外部威胁,内部进行改革,那么一旦时机成熟,派遣一位将领率军从荆州出发直指中原,将军则亲自率领另一路兵马自秦川出击——
  您是汉室后裔,且声望闻名天下,老百姓谁不用竹篮盛着饭食,壶装着酒来欢迎将军您呢?
  若如此行事,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这篇著名的战略分析后来被称为《隆中对》,刘备听后感慨: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此后《隆中对》成为了蜀汉的基本国策,在后世进入初中语文教科书里,成为广大中小学生的必读篇章。
  诸葛亮时年二十七岁。】
  三国众人:“........”
  虽然不懂什么是必读篇章,但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
  前朝帝王们:“.......”
  用鱼水比作君臣,你们三国人好肉麻啊。
  霍去病眼神闪亮,“舅舅,诸葛先生好厉害!”
  三国前没有军师一说,领兵打仗全靠将军自己,听了诸葛亮一顿分析,他一个没做过的官的都瞬间对天下局势清晰明了,可以想象这种能力放到战场上会有多可怕。
  卫青也是一副发现新世界的表情:“这就是军师么.....”
  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只有汉初的子房先生可比拟吧。
  刘彻摸着下巴,“唔,益州,的确是个好地方。高祖父至此崛起,昭烈帝在这里三分天下。”想来后世的皇帝要是把这地方落到不信任之人的手里,恐怕连觉都要睡不安稳了。
  刘璋暗自庆幸,还好他投降了,原来蜀汉阵营早八百年就盯上了这地方,反正都要输,早点投降还少点人员损失。
  曹操苦笑,默默躲避臣子们目光,别看了,既定胜局被翻盘也不全是他的错,谁让对面除了周公瑾,还有个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呢。
  赤壁之战里周瑜一招火攻计大破他曹军,从此闻名天下。
  那是曹操跌得最惨的跟头,给当时意气风发的他一个狠狠打击,叫他不得不退回北方休养生息。
  战败后的一段时间里,曹操伤心过,自我怀疑过,但他心理素质好,很快调整了过来。
  接着北方叛乱,奉孝病重等一件又一件琐事接踵而来,让他没空再去烦忧。
  念及此处,曹操问侍卫:“华神医请来没?”
  不但冲儿的肺痨需要治疗,奉孝的身体也需要,神医快快来吧!
  侍卫面色犹豫,吞吞吐吐地回应:“华神医,华神医不肯来。”
  “什么??”
  侍卫:“神医说丞相您欺压主上,乃乱臣贼子,他不屑与您同流合污。”
  就在三国著名的医闹事件即将发生之际,视频在这一刻来到了高潮:【诸葛亮初入仕途,正值曹操统一北方后南下的关键时刻。他亲赴东吴,出使达成联孙抗曹的局面。
  而后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接下来,诸葛亮又为刘备平荆南四郡,智取益州之地。
  卧龙出山仅五年,天下已成三分之势!
  往后八年里,诸葛亮继续率军攻克巴东,刘备与曹操在汉中对峙不下,诸葛亮及时发兵,使汉中之战以刘备的胜利告终。
  至此,诸葛亮早年在隆中所提出的战略规划得到了初步实现。】
  “武侯威武!”季汉粉丝们拍手叫好。
  茶馆里的说书先生灵机一动,清清嗓子,开始讲《三国演义》,顺利得到了土豪粉的大方打赏。
  各时空汉朝人激动的盯着天幕,仿佛马上就要见到大汉复兴的美好场景。
  然而接下来,一个滚落的人头残忍地打破了他们妄想。
  张飞身死江州,接着关羽兵败,荆州复归东吴。
  两个义弟的死亡让刘备痛彻心扉,旁人都劝谏他不要冲动,但失去理智的刘备还是毅然发动了对东吴的战争,御驾亲征,为关羽报仇。
  汉朝人心碎地看着刘备于白帝城病逝,临死前将太子刘禅托孤给诸葛亮,对他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的皇帝。
  视频里的刘备快死了,头发都花白了,眼里对诸葛亮的信任却始终如一。
  他真心欣赏他,认为他才冠天下,刘氏江山由他治理能更好。
  君臣鱼水,明良千古。
  无数臣子不敢相信,漫天风雪里,张居正一身红袍站在高高的宫墙下,凝望诸葛亮抱起刘禅,恍若回到了十几年前,他从嘉靖帝手里接过小太子的时光。
  一切已物是人非。
  乾隆眸光闪烁。
  在他心里,刘备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真正的帝王应该足够冷血。
  如果他是刘备,先忍一时仇恨,积攒实力攻魏,而后取吴,用不了十年,天下尽入掌中。
  男人太重情义,将大好的局面毁于一旦。
  “蠢货。”
  江东鼠辈!
  季汉粉丝咬牙切齿,瞬间在茶馆里和东吴粉大打出手,誓死捍卫汉室荣光。
  建兴十二年八月,诸葛亮于渭滨病逝的时空,刘禅一身素服为诸葛亮戴孝,看着天幕哭唧唧:“呜呜,相父,爹爹,你们都去的那么早,留下阿斗一个人.....”
  刘禅抹了抹眼泪,忽然神情一变,胖脸凶厉的喝道:“来
  人啊!把李邈下狱给孤处死。”
  敢说相父的坏话,他这辈子杀的第一个人就是你了!
  谁不尊重相父就是不尊重他,砍头!
  女音低缓,娓娓道来:【诸葛亮的军事能力非常出色,流传到后世,人们更称道的却是他的治国能力。
  刘备死后,将嗣子刘禅托孤给诸葛亮,而诸葛亮也不负重任,治国期间,对内励精图治,任人唯贤,赏罚分明。对外联吴抗曹,与民休息,平定南中乱局,巩固了政权。
  他与各蜀汉重臣制定了蜀国的法律《蜀科》,制作的山河堰等水利工程至今还是汉中地区灌溉面积最大的水利工程;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得力措施,使百姓安居乐业;解决民族矛盾,尊重当地少数民族信仰,通过重用氐、羌民族中有较大威望的马超和姜维两位将军来加强羌氐民族与蜀汉的关系。
  不到十年时间,把蜀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刘备夷陵大战后损失的国力恢复了过来。】
  【这里讲一个笑料,某些朝代对文官的误解就是从丞相身上开始的,以为文官都知兵善治懂军法,弄出个文臣统兵,以文驭武的笑话——
  呵呵,诸葛丞相是全才,你们是吗?】
  话音落下,某些人面颊火辣辣的疼,觉得被骑脸输出了。
  尤其是宋朝的某些文官,为这句话里的潜意思心惊胆战,又不敢质问。
  赵构的脸一阵红,一阵绿,想到被他关在大牢里的岳飞,忽然有某种不好预感。
  “丞相,天女是不是说我们宋朝。”
  “陛下多虑了。“秦桧心虚嘴硬道:“一定是指后世的哪个朝代,我大宋对文武并无偏倚.....”
  【后世许多人学习诸葛亮的练兵方法,却没有习得其中精髓。
  只给将士喂饱饭,无法让他们打仗拼命。
  而诸葛亮明白如何从精神上打造一支强军,他强调治军要以信为本,如果用信义来鼓励将士,将士没有不拼命效力的。相反,如果有法令而不能守信执行,即使有百万军队也毫无用处。这就是所谓的“进有厚赏,退有严刑,赏不逾时,刑不择贵”。
  同时他撰写了许多兵法著作,如《南征》、《北伐》、《北出》等,这些作品对兵家理论的发展都有不小贡献。
  诸葛亮本人还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军事发明家,发明了诸葛连弩、竹枪、蒲元神刀、铁蕨藜、火兽、木牛流马等诸多军用武器。
  诸葛连弩又称神机弩,是诸葛亮为对付曹军骑兵而设计的大型弩,一射十矢,威力巨大,杀伤力惊人。
  蒲元神刀经江水淬火,锋利无比,时人称为“神刀”。
  火兽是一种特制的喷火巨兽,用于对付南蛮。木牛流马.....】
  琳琅满目的发明看得众人错不开眼。
  李世民感叹:“武侯先生真为天下奇才,不仅有治世之能,还有强军之材。”
  李靖猛地点头,附和自家陛下的话,他本人非常推崇诸葛亮,将对方留下的八阵图和兵法奉若珍宝,算半个诸葛亮的死忠粉。
  要李靖说,三国的史官都不知兵,根本不了解诸葛亮打仗的实际情况,还好有天幕让他们得以一窥武侯的风采。
  唐朝还没有人得到天梯试炼资格,李靖不晓得除了远远看着,他人还有机会真正见到诸葛亮,来一场跨时空的交流见面会。
  三国,南中地区。
  孟获眼神崇拜:“不愧是丞相!”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