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纵使已经知道结局,血液冰凉,仍然热泪盈眶。
  “再兴.....”
  杨再兴随他征战四方,武艺高强,是能够单枪匹马冲入敌阵活捉完颜宗弼,失败后仍能单骑而还的猛将。
  小商桥一战,岳飞心痛到此生都不想再回忆。
  “吾道不孤。”诸葛亮怅然道。
  同样决心北伐,目标不同,但他与岳飞的理念何其相似。
  可惜......
  红日虽逢其时,却未遇其主,有赵构这样的君王在,北伐的结局诸葛亮早有预感。
  来了。
  宴明婉眸中燃起火焰,吐出的一字一句像尖刀,挑动千万人神经。
  【公元1140年,岳飞发动了最后一次,也是规模最大一次的抗金北伐,联合北方抗金义军大败金军统帅完颜兀术的女真主力,使金军被迫逃出开封。
  然而形式很快发生了逆转,就在女真军逃出开封,岳家军准备继续出击、直捣黄龙之时,一天内,赵构连发十二道金字牌,命大军即刻班师回朝。
  大军接到如此荒唐的命令,不敢置信,却在朝廷的强压下不得不撤退。
  百姓拦阻在岳飞的马前,哭声震野:“我们准备了香盆、运送粮草来迎接官军,金人知道这一切,将军您要是走了,我们无一人能幸存。”
  一位进士带领百姓向岳飞磕头说:“我们已经沦陷在异族统治下超过十二年了。听说您率领大军北进,意图收复失地,我们日夜期盼着您的军队到来。现在好消息传来,故土逐渐恢复,敌人仓皇逃窜,听说您要撤军,实在令人难以理解。即使不考虑中原百姓的安危,难道连即将成功的大业也忍心放弃吗?”
  十年之功,一日化为乌有。
  岳家军离开后,北方忠义军孤掌难鸣,完颜宗弼再次回到开封,整军弹压,攻取了被宋军收复的河南地区。
  金国在无力攻灭南宋的情况下,准备重新与宋议和,宋廷趁机开始打压手握重兵的将领,尤其是坚决主张抗金的岳飞。
  完颜兀术在给秦桧的书
  信里道:“杀岳飞,而后和可成也。”】
  画面一转,镜头来到牢狱中。
  看见眼熟的杂草堆,赵构瞪大了眼睛,不敢想天下人见到这一幕会如何叫骂自己,“快、快,把岳飞放出来!”
  “陛下,不能放!”
  秦桧咬牙,是他亲手把岳飞送进了大牢里,等他出来岂能放过他?
  反正都干了这件事,不如坐实了奸臣之名,绝对、绝对不能把岳飞放出来。
  见秦桧代表赵构跪拜在完颜兀术脚下,李世民不禁摇头:“愚不可及。”
  人心不属金朝统治,从岳飞一到河北,争先恐后来迎接他的宋朝子民就能看出来,南宋有国耻凝聚的抗战人心,有勇武的将士,还有可攻可守的地理位置,竟然甘愿放弃优势向金朝俯首称臣。
  那宋朝皇帝的脑子里塞满了臭水垃圾吗?
  唐朝居然被这样的王朝覆灭,李世民感到不可思议。
  “姓赵的真不是个东西!他其实是金人投胎的儿子吧”程咬金怒道。
  房玄龄等人没吭声,心里很认同程大嘴的话,面对这种皇帝他们根本忠君不起来,没条件也要创造条件仿效霍光废帝,那岳飞手握十万大军都没造反,真是义胆忠心了。
  天幕中,让赵构恐惧,叫岳家军几乎肝胆欲裂的景象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绍兴十一年,宋朝与金朝双方达成和“绍兴和议”,据此协议,南宋向金朝臣服,将淮河以北的所有领土割让给金国,其中包括岳飞所率岳家军曾经收复的唐、邓、商、虢等州。此外南宋还需每年向金国进贡25万两白银和25万匹绢帛。
  岳飞被秦桧等人指控谋反。
  【最后,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受刑下毒,在大理寺狱中被杀害,面对罪名,岳飞的供状上只留下八个绝笔字——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曾经为国征战的英雄却遭到了自己人的陷害毒打。
  血渍浸入人们眼里,也刺进了他们心口。
  岳家军将士们出离的愤怒了,“皇帝不公!凭什么处死将军?说忠心耿耿的将军意图谋反,天理何在!”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某个部将眼睛充血,高高举剑嘶吼道:“将军不想造反,却被那奸臣跟狗皇帝害得如此下场,大不了反了他爷爷!”
  “有种的,明日就随我去大理寺!”
  “我去!”
  “俺也去!”
  “不就是劫大牢吗?拼着一条命俺也要把将军救出来!”
  城北呼声震天。
  【人们说,岳飞被莫须有之后的国家不再是宋国,而是大金宋国,君主也不叫赵构,而是金人的好儿子完颜构。
  秦桧以一己之力把桧名带臭,人自宋后羞名桧。
  直到千年后,人们仍不解气,愤怒的把秦桧跪像设立在岳飞坟前。】
  只见秦桧的跪像袒胸露乳,衣裳**,看得一些老学究羞得遮住了眼,恼呼有辱斯文。
  跪像后的墙上写着“请勿吐痰”四个大字,路过的游客冷笑着扇了秦桧像一耳光。
  完了.....
  秦桧脸色惨白,他想过杀了岳飞名声会不好听,但没想过以这种方式遗臭万年!
  族人会怎么看他,天下人会怎么看他?满朝文武恐怕今后会避他如瘟疫,一些仇敌们定也会趁这个时候落井下石,杀他而后快。
  不.....不行,他是大宋的权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陛下答应过他,达成议和就给他封国公的!
  秦桧死死抓住赵构:“陛下救我,我对大宋忠心耿耿,是金人要杀岳飞,不是我啊!”
  赵构正羞恼后人喊他完颜构的事,听到秦桧的求救,万分不耐烦:“滚。”
  他自己都在烦怎么甩锅,哪有闲心去管秦桧。
  赵构紧紧握着白玉壁,对,他有天女眷顾,杀岳飞的事都是秦桧干的,他被秦桧蒙蔽了,岳飞之死和他无关。
  这时有禁卫军跑进来,“报!军营震动,说要给岳将军讨个公道!”
  “太学三千学子冲击宫门,替岳将军申冤!”
  “陛下!岳家军反了!他们闯进大理寺说要救岳将军出去!”
  岳将军岳将军岳将军,为何喊一个谋反的罪人叫将军呐?!
  无人听得见赵构内心呐喊,朝廷彻底乱成了一锅粥。
  【岳飞冤死的那个寒夜,曾得到过最后一丝温暖。根据南宋律法,在大理寺狱中处死的人,尸体需要埋在狱中墙角,他们要把岳飞的遗体混在犯人尸骨中,让其无法被人辨识。
  但当晚,有一个名叫隗顺的狱卒偷偷潜回去,冒着被杀头的风险背起了岳飞的遗体,连夜奔跑翻出城,将尸体偷埋在九曲丛祠旁,为了方便识别,他把岳飞生前随身佩戴的玉环系在遗体的腰上,还在边上种上两棵橘树作为标记。
  隗顺偷偷埋葬岳飞尸首的地方,对对外诈称“贾宜人之墓”,“宜人”在南宋是命妇的封号,隗顺此举是为了规避权臣秦桧等人的搜寻。
  直到临终前,隗顺才把秘密告诉儿子,并让他找时机禀报朝廷。
  宋孝宗赵昚即位后,岳飞的冤屈被昭告天下,坟墓被改葬于西湖栖霞岭。岳家人等了整整十二年才等到这一刻。】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若是没有小人物隗顺的义举,后世之人想要祭奠岳飞恐怕都找不到地方。小人物,大英雄,倘若岳飞九泉有知,也会感到欣慰吧!】
  岳飞笑了,虽然他还没到九泉,但也记住了这个名字。
  他看向背对着他,守卫在狱前,肩膀微微颤抖的青年。
  “你叫隗顺,是吗?”
  “岳将军....”青年早已泪流满面。
  画面一转,从寒夜到春草莺飞的西湖。
  稚嫩的小学生在老师带领下,于岳飞墓前大声念诵一首诗词。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第19章 兵家篇18何为倭寇?
  大理寺狱内外一阵骚动,无人敢在这时候动岳飞一根汗毛,他们怕被民众给活吞了。
  暴怒的百姓不用太学生煽动,就自发地冲向大理寺打砸,要解救出岳飞。
  秦桧躲在宫里不敢出来,没用,直接被太子身边的武将一刀砍伤了肋骨,最后被韩世忠提着脑袋来到城门,当着百官的面让其自刎谢罪,死的不能再死。
  赵构为了保住小命立刻宣布退位,传位于太子赵昚。赵昚登基后的第一件事不是和相公们商议登基大典,而是来到狱中,亲自将岳飞迎出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