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此名一出,曹操嘴角僵住,迎着众谋臣的视线,他脑海闪过两个大字:
完了。
华佗不肯来曹营为曹冲治病,曹操没办法,小儿子的病要紧,于是只好向刘备讨要两粒阿莫西林,刘备同意送药,但条件是他两年不能进攻汉中。
曹操同意了。
药物拿到手,曹操一颗给了郭嘉,另一颗给曹冲,两人吃完了药,病症有所好转,又在其它药物的辅助治疗下渐渐能够下床行走。
憋着邪火的曹操回头就把华佗下了大狱,“自大狂妄,以为天底下除了他就没有其它医术高超的大夫了吗?”
“咳,咳咳。”
一人的咳嗽声打破账内寂静。
来人披着黑浓的长发,左眼下方有一颗细小的青痣,容貌风流若桃花,脸庞却苍白得毫无血色。
男子乃是郭嘉,英年早逝的三国鬼才,才识超群,为曹操平定北方立下了赫赫功劳。
听到郭嘉的咳嗽声,曹操关心道:“我都说让奉孝你呆在房里休息,别随便出门,小心受寒发热。”
郭嘉说:“我不出来,怎知主公惹下了这等大祸,听说荀令君曾劝主公不要把华神医下狱,结果主公却骂华神医是无能鼠辈。”
现在好了,天女亲自点出华佗在后世百姓心中的崇高地位,社死的是谁?
曹操燥得满脸通红,他属下里也就只有郭嘉敢如此不留情面地阴阳他。
“咳,我这就派人去把华神医放出大牢。”
郭嘉撩起眼皮子:“不,主公您要亲自去请。”
曹操一口气噎在了胸口。
华佗自恃才能,不听他诏令,还冲使者骂他是乱臣贼子,这样的人,他凭什么向他服软?
然而所有的气话消失在了郭嘉静静凝视他的双眼里。
“主公,您明白该如何做。”
【华佗自幼聪慧好学,沛相陈珪多次想要举荐他做官,华佗拒绝了他的好意,说自己志在钻研医术,不求仕途。
他行医天下,足迹遍布黄河两岸,渐渐的,名声传扬四方。
如今后人耳熟能详的华佗行医轶事之一,便是来自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描写的“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
天幕中出现了新的画面,布衣老者用小刀为关羽剖臂刮骨,去除骨肉上的剧毒,关羽面不改色,一边伸出手臂让老者切开,一边与人饮酒下棋。
此情此景,怎能让人不赞一声真汉子!
白发苍苍的华佗感慨道:“我华佗行医一生,所治病人何止千万,还从未见过有如将军者。”
“将军气概,世俗罕见也。”
关羽扶起他:“先生,我戎马一生,不过稍能忍痛而已,怎比先生神术起死回生,令人钦佩。”
“!!!”
众人惊呆了。
张飞喃喃道:“二哥也太能忍了吧。”
神人啊,手臂骨头都出来了都不喊一声痛。
周仓崇拜眼:“将军好厉害!”
关羽有种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的感觉,如果他在后世上过网,就会明白这叫做“装”,视频里的关羽简直就是逼王在世,装得没边了。
正主看到都忍不住脚趾抓地。
关羽满脸疑惑,他确认自己没见过华佗,这段故事到底哪里冒出来的?
明朝。
老年罗贯中呆呆的看着天幕里的景象,他一眼就认出这是自己在《三国志通俗演义》75回 写的故事。
罗贯中今年已经六十多岁,年近花甲,一生创作无数小说作品,经历过父亲的不理解,也遇见过志同道合的朋友与老师,也曾想做出一番大事业,参与过灭元的农民起义。
然而他最爱的依旧是文学,图王未果,于是在小说里抒发自己对仁君的追求。
为了纪念帮助过他的老师施耐庵,近些年,罗贯中在完成《三国演义》后,便开始了《水浒传》的加工和增补工作。
猝不及防听到自己作品的名字,罗贯中花了一些时间反应。
“四大名著.....”
说的是他的《三国演义》?!
【罗贯中是《三国演义》的作者,本书被认为是华夏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讲述了风云动乱的三国争霸时代。
《三国演义》对华夏小说的发展有着划时代意义,有读者赞美作者罗贯中为“中国古代小说之王”。
同时,罗贯中老师施耐庵创作的《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一起并列为古典四大名著,是无比珍贵的历史遗产。】
轰——
一言惊起千层浪。
各朝官员、读书士人面露惊异,就连小说发展最为繁荣的明清时期的作者们,也难以置信的张大了嘴巴。
小说家不是不入流吗,居然在后世有如此高的名望!
小说家虽然属于诸子百家中的一家,但历来不被主流学者重视,常被人说“小道”,即使在发展较为繁荣的明清时期,写小说的也大多为考不中科举的落魄读书人,存在感微弱。
天幕第一次出现时,天女曾经盘点过小说家,但大部分人没仔细关心过这个学派,毕竟小说家当时排在最后一位,大家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排名顺序就是各学派在后世子孙心中地位的体现。
各位小说家不敢发表啥意见,他们能被提上一嘴就心满意足了。
没想到.....
罗贯中的小孙女说:“阿爷,你怎么哭了。”
“没事,爷爷的眼睛进沙子了。”罗贯中握着毛笔的手微微颤抖。
能在历史上留下如此浓重的一笔,证明自己做的不是无用功吧。
不管他还能写到何时,这辈子最高兴的一刻就在这里了。
明洪武初年,施耐庵哈哈大笑:“好好好,不愧是我的徒儿。”
作品并列四大名著,一段多好的师徒佳话。
自己收徒的眼光真不错!
紫禁城内,朱元璋遭遇了和曹操一样的尴尬。
无他,因为《水浒传》里描写的起义事件太具有煽动性,他也把施耐庵下大狱了,后来是刘伯温求情,他才把人放了出去,后又听说施耐庵回乡途中染病,不久后便去世了。
朱标:“父皇你....唉。”
朱元璋悻悻然:“咱也不知道那老头能名留青史啊。”
要知道,他早就把施耐庵供起来了好嘛。
三国众人好奇《三国演义》的书中内容,自己在其中的形象如何。
毕竟是后世的四大名著,想想也能猜到一定很多人看吧?
孙权支起一条腿,玩世不恭的抵住下巴,“江东猛虎?碧眼儿?”还是如他兄长一样的霸王之名?他很好奇作者与后人会怎样称呼他。
曹操:别抹黑我,就一万个庆幸了。
刘备心想,罗大家将二弟写得那般英明神武,自己应该也差不到哪去吧.....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只是罗贯中基于想象创作的小说情节。
那如果关羽真的需要,华佗能为他这样疗伤吗?
答案:没问题~
华佗可是麻沸散的发明人!
麻沸散是华佗研发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药,需要做手术剖割的患者在手术前预服这种药剂,可使身体失去知觉而手术过程中感受不到任何疼痛。
“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破腹背,抽割积聚。若在肠胃,则断截湔洗,除去疾秽,既而缝合,傅以神膏,四五日创愈,一月之间皆平复。”
听上去是不是很神奇?
这段记载在《后汉书华佗传》的手术过程与现代外科手术的场景达到了惊人相似,华佗通过酒服麻沸散试行腹部手术,开创全身麻醉手术的先例,成为了华夏历史上第一位创造外科手术的专家。
后人因此尊称他为外科鼻祖。
而且“麻沸散”的问世比西方的乙,醚,麻醉早了足足一千多年,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麻醉剂,创造了一个古代医学之最。】
一张地图缓缓亮了起来,东汉末年的大汉土地展现在众人眼前,河西走廊亮了起来,接着是更遥远的地方.....
西方亮了起来,大海的尽头亮了起来,遥远的大陆上,另一个国家焕发出惊人的光亮。
众人哗然!
“这....这不是个球吗!”
“除了大汉,外面还有海,海的另一边也有王朝?”
“美利坚是个国家?名字好生古怪!”
东汉张衡光着脚跑出房门,癫狂地大笑道:“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
“浑天说是对的!天幕证明了我的理论哈哈哈!”
刘彻腾地站起来,西域之外居然还有那么大地域,那么大的海,那么大的国家!
比较起来,一小块被匈奴占据的漠北算得了什么?
刘彻目光灼灼地看向朝中官员:“爱卿们,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