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嬴政很想知道,匈奴铁骑的勇猛比之他大秦将士又如何?
  【开元十五年,僧一行在夙夜辛劳下,仅花了六年时间就编撰成《大衍历》,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对科学解释天文现象、促进农业生产有重大作用。
  因积劳成疾,僧一行于完成《大衍历》的那一年在登封嵩山去世。】
  西京。
  围着僧一行的小和尚们渐渐安静了下来。
  他们明白什么叫做去世,像是他们许多熟悉的庙内师父,一夕之间就再也见不到了。
  小和尚难过地问:“您也会像师父一样,变成灵塔里的漂亮珠子吗?”
  僧一行轻轻摸了摸他的头,没有说话。
  “进来吧,孩子。我等你很久了。”
  门里传来苍老的声音,隐含温和:“让我为你灌顶。”
  静室的门自动敞开,传说中的三藏法师看着僧一行,慈祥微笑。
  【僧一行是世界上第一个用科学方法实测出子午线的科学家,被誉为唐代的科技巅峰。
  他作为科学家,在中国科技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作为佛教高僧,一行传承胎藏和金刚两大部密法,系统了阐述了密宗的教义,思想在佛教历史上熠熠生辉。
  “长无暇日,日诵万文。深道极阴阳之妙,属辞尽春秋之美。”
  集科学家与高僧双重身份于一体,在盛唐的夜空上灿烂闪耀。】
  【1982年,国际上将月球划分为几个区域,将其中一个区域命名为“一行”,以纪念僧一行对世界天文学的重大贡献。】
  云海上的明月,光点飞舞,清冷的辉光照耀人世间。
  各朝一片哗然。
  月亮,那不是神的领域吗!
  天幕一直以银月的形象现身,他们还以为天神就住在银月之上!
  第77章 墨家与发明篇25反杀
  月亮庞大、空旷,神秘。
  孤寂地高悬于天际,散发的光晕照耀世间。
  在人们的想象中,天女坐在高高的月季树上,垂眸淡漠的看着他们。
  那是只有神明才能触及的领地。
  但是现在,一切好像和他们想象的不太一样。
  人们困惑了,如果天女不是住在月亮上,她又住哪里呢?难道还有另一处天宫吗?
  还有以一行法师名字命名的月球领地也不知道长什么模样,如果他们能有机会看看就好了。
  新一期神仙授课结束,随着一声熟悉的“下期再见”,银月隐没到了云雾之中。
  不空略带遗憾的收回视线,说实话,老头子他也想看看月亮上的场景。
  僧一行感受四肢百骸传来的暖流感,缓缓睁开双眼,说:“法师,我看到了。”
  不空了然,一行在佛法上的天赋极高,灌顶后对世界有新的感知很正常。
  “你看见了什么。”
  僧一行:“月亮。”
  不空有些意外。
  月光皎皎,吸收天地灵气,天幕出现后,银月早已成为神明的代名词,一行的意思是他见到了天女?
  然而,僧一行顿了顿,继续吐出一词:“乌云。”
  “乌云掩月,危险将至。”
  ....
  宴明婉伸了个懒腰,骨头咔咔作响,坐久了身体总是有各种毛病。
  她打了个哈欠,心想,讲完下一期,墨家篇就该结束了。
  试炼内容弄什么好呢?
  除了墨翟大佬,其它发明家们都没有特别能打的,武力考验不合适,考发明理论,做卷子?....不,那样太浪费人才了。
  手动做实验好像是个办法,但发明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试炼空间能给到的材料有限,而且大佬们的发明如果不能带出去,就太过浪费了.....
  有了!
  宴明婉脑子里的电灯泡亮起来,她捉住在沙发上跟大白玩捉迷藏的系统。
  “77,我有一个想法,你听听可不可行。”
  然后细细说了她的想法。
  77听完道:“可以是可以,但我不建议,操作难度太高,需要其它世界意识的配合......”
  宴明婉:“你试试嘛,问问它们。用现代的话来说,墨翟大佬、政哥他们都是世界钟爱的气运之子,得天眷顾。一位母亲很难拒绝孩子的渴望,而且这种事对它们的文明发展来说利大于弊。”
  “连天幕都允许投放了,难道还会禁止这种事吗?”
  77:“好吧.....我去问问。”
  好耶!
  宴明婉抱着史莱姆举高高:“77最好了!”
  77的小身体泛上一层淡粉色。
  “喵~”
  大白吃醋了。
  “大白也举,大白也举。”
  宴明婉艰难地把最近吃胖了六斤的白胖子举起来,两手臂发酸,暗暗心想,明天开始该给大白减肥了,这快过年吃得胖的不行,有害身体健康。
  初步确认了试炼想法,77准备去联系其他时空的世界意识,临行前,宴明婉给它灌输了一大堆销售(划掉)沟通话术。
  “名单在这里。”
  墨家篇的试炼者名额,目前有战国的鲁班、墨子,东汉的张衡、蔡伦、许慎,唐朝的孙思邈,僧一行,北宋的毕昇,五代十国的冯道,明朝的朱翊钧,捐赠了鎏金铜马的刘彻,以及vipppp至尊级客户政哥。
  “还有她。”
  宴明婉指了指她要讲的最后一位发明家。
  77表示收到,随后抱着名单消失在房间里。
  做完这一切,宴明婉也累了,她洗完澡,准备上床休息,这时空间突然振动了一下。
  宴明婉打开系统,看到文物空间多了一个闪亮的格子。
  【您收到了一份来自朱棣的打赏。】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粗略看去,足有上万本书册,弄得宴明婉懵了。
  不是说只有一份文物打赏吗?
  宴明婉戴上手套,小心地从空间里取出其中一本,见明黄色的古朴册子由庄重的黄娟包裹,高约半米,宽约三十厘米,封面上赫然写着四个霸气的大字:
  《永乐大典》!
  古代文化的集大成之作,明朝内容最丰富的百科全书,成书于永乐六年。
  全书共计22937卷,分装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从先秦到明初的数千种典籍,其编纂宗旨是涵盖经、史、子、集百家之书,再有天文地理、阴阳医术、释藏道经、戏剧农艺之言等多领域的重要文献。
  此书一成,彰显明朝国威,造福千秋万代。
  史学界一提起永乐盛世,人们总会想起这本书的存在。
  可惜永乐大典的正册在朝代更迭中失传,副册也只剩下四百多本,到了咸丰十年和光绪二十六年,英法联军与八国联军两次侵入北京,侵略者大肆焚烧劫掠,抢走了许多宝贵的文物。《永乐大典》同样遭到浩劫,所余寥寥无几。
  剩下的四百册副本被外国收藏。
  直到一九四九年,新中国建立,与中国交好的苏联等国纷纷将己国收藏的《永乐大典》归还给中国政府。
  现国家藏有《永乐大典》共224册,收藏于北京国家图书馆,其中62册暂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另外有40册收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51册收藏于英国,5册收藏于德国,日本等等。
  《永乐大典》的价值不仅局限于其编纂规模和保存的历史文献数量,它是华夏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瑰丽宏达,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宏大体系中都占据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而现在宴明婉手中的,恰好是战火中不幸遗失的大典正本,堪称无价之宝。
  77不在,但宴明婉估量朱棣的打赏少不了一个s级评价,她捧着典籍,陷入了沉思。
  国家这些年一直在搜索遗失的永乐大典,77要收回文物,那自己能不能将文字资料扫描出来,以海外爱国人士的身份传到国家某位大使馆的邮箱里?
  这么做,应该没有暴露的风险,可以试试。
  不过,宴明婉得看看,抛除四百册副本,剩下的一万册里有哪些内容适合传送给国家。
  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某些老掉牙的封建思想就别送过去霍霍人了,万一有某些人借机利用怎么办。
  “感觉是一个大工程......”半个月都干不完。
  宴明婉喃喃道,看了一眼手机时间,心想今晚要不要通宵?
  身后传来大白的喵呜声,白猫端坐在软床上,严肃的瞪着她。
  宴明婉捏住两指:“我不熬夜,就.....晚一点点。”
  大白开始低吼。
  “好吧,好吧,我明天再看。”
  宴明婉悻悻然,她到底是养了只宠物还是个小祖宗。
  抱着软乎乎的大白上床,关灯,盖上被子,就在这时,空间又响了一下,宴明婉睁开眼——
  大白作势要咬。
  “别。”
  宴明婉叫冤,到底是谁,这个点了还不让她好好休息!
  打开空间,原来是一枚闪烁的红色信号,仔细看清信号来源的时空后,宴明婉一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