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这个状况也是让冉佳仪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不过对冉佳仪造成的影响并不太大,要说有的话,那就是冉佳仪还是要有自己的价值才能有资格读高中,在外人眼里的有价值,比如自己赚学费之类的。
  等到毕业考结束之后,冉佳仪也正式开始了自己对于长篇写作的构思。
  只是,让冉佳仪颇感烦闷的是,在她回到了沈家的第二天起,沈家给她派发的任务就源源不断,简直想要将她一个人当做几个人用,弄得冉佳仪每日里累个半死之后,还要强打起精神来每日里坚持写一段。
  好在不需要太长时间,当这样日子持续了将近半个月,有了三万字的稿子之后,对其修修改改并投递出去之后,冉佳仪预感自己离摆脱这样的日子不远了,两年的写作下来,冉佳仪对自己最基本的自信还是有的。
  如同预料中的一般,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冉佳仪就收到了回信。
  以前冉佳仪在镇上读书时候,信件都是直接到学校里的,沈家压根就不知情,这时第一次,冉佳仪任由信件来到了沈家,为的就是让沈家人知道这件事情。
  冉佳仪私心里觉得,对沈家人而言,谈感情还不如谈钱,不管是从她来到沈家这两年多时间的所见所闻所感、还是从原主上一辈子得到的教训均说明了这一点。
  依旧如冉佳仪之内的,当邮差将信件直接送到村里之后,冉佳仪顺势便透露了自己在写作的状态,重点在于有利可图。
  消息很快就在村子里传开了,不过半个下午的时间,村里几乎家家都知道了沈家有一个可以靠笔杆子赚钱的初中生,轻轻松松的赚钱,比他们这些下地的辛勤劳作可要便宜舒适的多了。
  农家人对于读书人的向往几乎是天生的、刻在骨子里的,哪怕是供不起孩子读书的人家,也心存敬仰,即使有不愿意供的也是因为短时间内看不到读书的回报,而在有了冉佳仪这么一个示例之后,村子里的风向瞬间就便转了个弯儿。
  东家长西家短的,唠嗑唠的全都是初中毕业就能写东西赚钱了,同有初中生孩子的家里,自然是被家长狠狠训斥了一番,而小学生被则个个都被家长么耳提面命要好好学习,争取上了初中也能挣钱的威逼利诱。
  冉佳仪在村子里也听到了不少类似的言论,让她哭笑不得。
  -
  变化的自然不止沈家村人,接触更多的沈家人的态度更是有了一个大转弯。
  原本沈家人只当这是一个拖油瓶,他们理所当然的忘记了十几年前收下的那一笔钱,但在听说了家里来了邮差,给这个大孙女、大女儿送来了录用稿件的通知和稿酬之后,沈含烟这个女儿的印象突然就在他们脑海里模糊了起来。
  沈家人印象里的沈含烟是什么样子的呢?
  听话、顺从、孝顺、懂事,无疑都是一个人优良的品质,但是这些品质又不能当饭吃,在沈家人的眼里便也无足轻重了。
  这是原主沈含烟在沈家人眼里的固有印象。
  但是,在这一刻,沈家人发现,过去的印象渐渐模糊,在这两年,这个大孙女在家里的存在感几近于无,没有多少交流、也没有多少温情,只是在一个屋檐下住着。
  他们不曾真正上心,又哪里会知道这个人从老早之前就一直在变化着呢。
  这天晚上,当冉佳仪照例回到自己房间之后,沈母久违地踏入了这间小屋子。
  含烟啊,现在有空吗?
  沈母的声音自外面传来,冉佳仪颇有点诧异,但还是应了声:在的,妈,你有什么事吗?进来吧。
  沈母推开门进来,昏黄的灯光下,冉佳仪隐约觉得沈母脸上的神情有点复杂难辨。
  她也不管什么沈母是什么想法,当她有了足以养活自己的能力之后,沈家对她的态度也就不再重要了。
  妈,有什么事吗?冉佳仪再次发问。
  沈母支支吾吾,在冉佳仪越来越奇怪的眼神里,还是开了口,含烟,听说下午有邮差过来送信?
  冉佳仪唔了一声:嗯。
  沈母只得继续:他们都说是你的稿费来了,你真的靠写东西赚钱了啊?
  冉佳仪继续点头,轻飘飘地说:嗯,之前试着投了一篇给杂志,选中了就有稿费了。
  沈母蓦地激动起来,真的赚到钱了啊!
  沈母还想开口问问,这笔稿费有多少,可是在读书人面前谈钱,又有点难为情。
  沈母心里是知道家里不差钱的,但是她穷惯了,对钱看得格外重。
  可是此时此刻,在这个大女儿写的文章公开发表了之后,再来谈钱沈母也觉得自己方向错了。
  他们家这是除了一个文化人啊。
  她自己的几个孩子,最大的也才刚小学毕业,是肯定要继续往上读的,但是成绩都不算好,似乎他们沈家就天生没有读书这根弦一样。
  沈母心虚复杂看着眼见这个已经渐渐长大的女孩儿,这个孩子不是她的孩子、甚至跟沈家毫无关系,可是这种时候心内的自豪感还是难以言说的。
  这种自豪感下,赚的那点钱也算不得什么了。
  沈母确认了这个大女儿写的文章真的在刊物上发表之后,竟也没有再问钱的事情。
  那到时候,刊登你文章的期刊能给我们一份吗?你爷爷和你爸都想看看呢。沈母试探问道。
  可以啊,到时候杂志社印刷好了会给我寄几本样刊过来的,到时我给您们都拿一份。冉佳仪并不介意送出几份杂志。
  沈母得到肯定的回答,瞬间便乐开了花:哎,好好,真是有出息了。说着,沈母看了看冉佳仪桌前的书本和纸张,那你继续写,我就不打扰你了。
  沈母就在这种愉悦的心情里出门了,徒留下冉佳仪一个人觉得莫名其妙。
  怔忪了一会儿,冉佳仪复又低头继续自己的写作,她隐约察觉到,事情似乎有点不一样了。
  --------------------
  第52章 第三个世界
  兀自离开的沈母出了门, 就在心里懊恼起来,明明是想要去问问大闺女这稿酬有多少的,怎么还没问出口自己就出来了呢?
  可是转念一想大女儿竟然是个文化人, 沈母心里又有几分得意, 往日里他们家就是普普通通的小农民, 没想到竟然还能出个文化人。
  前些年他们村里也来过一批知青,那可才是真真正正的城里人,跟他们这些土老帽就是不一样。
  想到知青, 沈母又不由得想到了这个女儿的身世来,这个孩子可不是他们家的,想到自己亲身的那几个不争气的, 沈母又想要叹气了。
  他们家那是从根子上就比不上人家,可见血脉还是有准的。
  虽然不是亲身的, 但是好歹自己家养大的, 外人也不知道这一点,想到这里,沈母心里又略微舒坦了点。
  总归是他们沈家的女儿,光耀的也是他们沈家的门楣。
  隐隐绰绰的月光下,沈母的眼里明明灭灭, 思绪不由得越飘越远。若是大女儿真的以后能考上大学,去城里安家落户, 那就真的是他们沈家的大造化了,说不得还能带动家里几个弟弟妹妹呢。
  刚回到屋子,沈母就听见老伴沈父的问话:这么快回来了, 问的咋样了?
  沈母吓了一跳, 听见老伴问, 心里不由得有几分憋闷、又有几分不明的期待, 没好气道:还能咋样,我忘记问了。
  沈父奇怪道:忘记了,那你去干吗了
  沈母觑了一眼沈父的神色,快走两步挪到他身边,好声好气道:老头子,不是我说,看来这孩子真有读书的天分。
  沈父不明其意,却顺口就回:那可不是,人家亲爸妈都是高中生,那可都是文化人。
  沈母听到这瞬间就蔫吧了,哎,老头子,你说,含烟这丫头要真是咱家的孩子该有多好啊。你看咱家那几个皮猴子,不给考个鸭蛋回来,我就谢天谢地了,哪像那丫头,回回考前三名。
  沈老头不乐意了:再好那也是别人家的丫头。
  沈母:可不是嘛,所以我才说要是自家的得有多好啊,我做梦都能笑醒咯。
  沈老头生出几分同感来:这得看命啊,咱们老沈家八代贫农,大字不识得一箩筐,也怪不得孩子们。
  说完沉沉的叹了口气,沈母跟着也长长叹口气,漆黑的夜里,为人父母的操心蔓延开来。
  老头子,你说,咱们真的要找含烟要钱啊?沈母有点动摇起来,他们之前不准备指望着女儿,自然也不至于对她多好,可是这会儿她动了点心思,就不那么坚定了。
  要,怎么不要,就当她交伙食费和学费了。沈老头咬牙,小丫头片子,吃他们的、喝他们的,赚的钱自然也该是归他们这做父母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